身體地理學
㈠ 北緯30度有什麼怪事發生
北緯30度,也寫作30°N
一、令人嘆為觀止的北緯30度
打開世界地圖冊,我們不難發現沿著北緯30度,從地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大致可以明顯地看出,這里既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珠穆朗瑪峰,又有海底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同時世界著名的幾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等,都是在這一特殊的緯度線進入浩盪的海洋。而且這里也是當今世界上許多著名於世的文明之謎:諸如眾所周知的古代埃及金字塔群和獅身人面像,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和令人談之色變、聞之喪膽的「百慕大三角區」以及遠古瑪雅文明遺址的所在地……。在這里我們不能不涉及到大約距現在12000年前於一夜之間消失在海中的亞特蘭特提斯島,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大西洲。據說大西洲曾經立於大西洋中心。據史書記載大西洲文明的所在地是「亞特蘭特提斯島」,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描繪到:島上有宏偉狀觀宮殿及奉祝守護神波塞冬的神殿,以當地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為當時的建築物。其首都「波塞多尼亞」的四周建有雙層環狀陸地和三層環狀運河。還有冷泉和溫泉,島上還有龐大的造船廠、廣闊的賽馬場、狀美的體育塞館和綠樹成蔭供人們游覽的公園等等。英國學者史考特·艾利歐德指出,亞特蘭特提斯在當時已達文明的巔峰期。在19世紀中期,被譽為「科學性的亞特蘭特提斯學之父」的美國人,在他的《亞特蘭特提斯———太古的世界》一書中,提出了令人前所未聞的13個科學診斷:1、遠古時代大西洋中確有「亞特蘭特提斯島」,是大西洋大陸的一個部分。2、柏拉圖在其書中所描述「亞特蘭特提斯」的故事不是憑空捏造的。3、當時的人類已經脫離了原始部落生活,已初步形成形成文明之地。4、隨著時代的更替,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革新,人口不斷的增多,人們已開始遷居世界各地。5、人們現在常說的伊甸園可能就是當時的「亞特蘭特提斯」。6、當今歐洲盛傳的希臘和北歐的「神」是「亞特蘭特提斯」的國王、女王和英雄的化身。7、在埃及和秘魯的神話故事當中,有「亞特蘭特提斯」嚮往太陽神的足跡。8、「亞特蘭特提斯」人最原始的殖民地是今天的埃圾。9、歐洲的青銅器技術源自於「亞特蘭特提斯」。10、今天字母的原形來源於「亞特蘭特提斯」。11、「亞特蘭特提斯」是塞姆族、印度、歐洲諸族的先祖。12「亞特蘭特提斯」曾因大的變動而消失於海中。13、少數居民乘船逃離,留下了關於洪水的傳說。它似乎可以回答包括《聖經》記事在內的一大批人類活動的疑問。
二、坎坷崎嶇的北緯30°
據報道:我國地震局災難專家顧建華告訴記者,在北緯30°從古到今都是災難深重的地帶,在北緯30°,地震、海難、火山、和空難等時常有發生。據史料記載,在我國的西藏地區共發生過大於8級的地震4次,7-7.9級地震11次,-6.9級地震86次。1950年8月15日在藏東的察隅———墨脫發生過8.6級地震。前蘇聯著名的地理學家奧聖多夫斯基教授於1931年在藏經中找到了驚人的發現。幾千年前,在今天的巴哈馬群島、安納利斯群島以及墨西哥灣地區,一塊巨大的大陸沉沒了,但遺憾的是他沒有找到當時的西藏。 聞名於世的百慕大三角區,自從16世紀以來,這片神秘的海域共失蹤了數以百計的船隻和飛機。
二戰時期,在川藏這條北緯30°線上,美軍共損失468架軍用飛機。
三、 北緯30度探秘初見端倪
談及北緯30°的各種神秘的自然現象,我國地震局賀傳松博士認為:它應來自地球的內部。青藏高原是當世界今隆起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據測定它正以每年幾至十毫米的速率快速上升。而目前全球地殼的平均厚度為僅35公里,而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高達70公里。這就導致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是當前世界地殼最為活躍,構造變形最為強烈,大陸上地震活動最為頻繁的地區之一。 賀博士說,它的形成完全可能是因為與大陸的沉沒有關,地球上大陸沉沒了,在地球上造成的沖擊力使西藏高原隆起,產生了喜馬拉雅山的皺褶。大約4000萬年前的第三紀初期,青藏高原最高聳的喜馬拉雅山地還處在一片汪洋之中,史稱為古特提斯海。那時古印度大陸並不是亞洲的一部分,它在位於南緯40°的地方與古歐亞大陸隔海相望,經過漫長的地質歷史,古特提斯海板塊長途跋涉7000多公里,向歐亞大陸漂移,並且俯沖到歐亞板塊之下,再經歷最近的「短暫」的幾百萬年,強烈的板塊俯沖運動,使古特提斯海消逝了,印度古陸與歐亞古陸會合了,形成了地球的第三極珠穆朗瑪峰。
四、進一步尋秘北緯30°
地球在46億年的歷史長河變遷的過程中,形成了今天獨特的地質和地貌特徵。當問及這些北緯30°的奇異現象,王椿鏞告訴記者:盡管地球物理學家發現了地球內部由地表至地心分布著地殼、地幔和地核,及三者不同尺度的三維橫向不均勻性,但有些奇怪的自然現象,我們還無法搞清楚,很多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中國地震局吳慶舉博士說:北緯30°現象,有一定的必然性。北緯30°被人稱之為地球的臍帶,其微量元素礦、磁場、電場、重力場對人與環境都有影響。另外地球自轉,引起內部不同的緯度有不同的力作用。百慕大是磁場引起,青藏高原隆起是由於板塊碰撞產生的。
(一)世界的北緯30度
從地理布局大致看來,這里既有地球山脈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有海底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世界幾大河流——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這一緯度線入海。
這里也是世界上許多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謎所在地:古埃及金字塔群,獅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死海,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令人驚恐萬狀的「百慕大三角區」,遠古瑪雅文明遺址……
沿著北緯30°線尋覓,我們不能不提到距今12000年前於「悲慘的一晝夜」間沉沒於海中的亞特蘭蒂斯,也就是常說的大西洲。
傳說中沉沒的大西洲位於大西洋中心左右。大西洲文明的核心是亞特蘭蒂斯島,島上有宮殿和奉祝守護神波塞冬的壯麗神殿,所有建築物都以當地開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壯觀。首都波塞多尼亞的四周建有雙層環狀陸地和三層環狀運河。在兩處環狀的陸地上還有冷泉和溫泉,除此之外,島上還建有造船廠、賽馬場、兵舍、體育館和公園等等。
這就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所描繪的亞特蘭特提斯的景象。這座理想之都從此成為眾人心目中永世嚮往的神聖樂土。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逐步深入,英國學者史考特·艾利歐德指出,亞特蘭特提斯在當時已達文明的巔峰期。
19世紀中期,德奈利經過畢生努力,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亞特蘭特提斯———太古的世界》,這位被譽為「科學性的亞特蘭特提斯學之父」的美國人一共提出了有關該島的13個綱領。
一、遠古時代大西洋中確有大型島嶼,那是大西洋大陸的一部分。
二、柏拉圖所記述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是真實的。
三、亞特蘭特提斯是人類脫離原始生活,形成文明的最初之地。
四、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口漸增,人們遷居世界各地。
五、所謂伊甸園就是指亞特蘭蒂斯。
六、古代希臘及北歐的神是亞特蘭特提斯的國王、女王及英雄。
七、埃及和秘魯的神話中,有亞持蘭特提斯崇拜太陽神的遺跡。
八、亞特蘭特提斯人最古老的殖民地是埃及。
九、歐洲的青銅器技術源自亞特蘭特提斯。
十、字母的原形源自亞特蘭特提斯。
十一、亞特蘭特提斯是塞姆族、印度、歐洲諸族的祖先。
十二、亞特蘭特提斯因大變動而沉沒於海中。
十三、少數居民乘船逃離,留下了關於洪水的傳說。
13綱領似乎可以回答包括《聖經》記事在內的一大批人類活動的疑問。那麼有關各地人類超文明的記錄也應是可信的了?而且,遠古時人類的相互溝通與交往也是可以被證實的了?
古埃及的許多習俗,都可以在古代墨西哥找到奇異的「記憶」。在瑪雅人的陵墓壁畫中,可輕易找到與古埃及王陵近似的圖案。這樣的「巧合」不勝枚舉。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兩個地區的文化和習俗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系,這個聯系絕不是簡單的模仿或重復。由於它們相距十分遙遠,我們至今沒有找到他們直接交往的任何有力證據,而且它們還處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之間的一系列「巧合」,更像是遠古時代遺留下的「記憶」!
眾所周知,人類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至今不過2000年,但是7000年前的人類卻建造了埃及金字塔;人類懂得穿上衣服的歷史至今不過4600年,但是,大西洋海底卻發現了1.1萬年前的精緻銅器。此外,世界各地還發現並證實了2萬年前的鐵釘、3萬前的壁畫以及4萬前牛羊骸骨中赫然穿過子彈的痕跡。
這樣相互矛盾而發人深省的例子有很多,這些奇跡是來自"外星人"或來自我們的祖先?世界各國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人類進化至今只是30-40萬年歷史嗎?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人類進化至現在,至少已有上百萬年歷史,通過碳14已經精確地估算出某屆高度文明的產物遠在3-4萬年前就已出現。而它的范圍之大,使我們有理由相信3-4萬年前,人類有一個活躍的鼎盛時期。而且地球上生命不只出現過一次,人類文明也遠不只現在如此落後的這一屆,遠古出現的多次文明其先進程度遠超過此屆地球文明。
我們的地球曾經不止一次遭到大洪水、大爆炸、大災難的侵襲,因此古文明一毀再毀,古人類也死而復生。
對於這些大洪水的各種傳說,考究其歷史,都可以追溯到1.2萬年以前,剛好在冰河結束時期,這使我們對這些傳說無法掉以輕心而僅僅視為神話。同時也證明了人類遠在1.2萬年前就有"歷史",而且較4000年前甚至比今日更發達。
最近從海底探測獲得的資料顯示,在古代哲學家的著作中被稱為"奇跡"的亞特蘭蒂斯,可能正沉沒在百慕大三角的西方。由水中拍攝的照片和實地勘測可知,1.2萬年前的人類已能舉起數百噸的巨石了。這「大洪水」時代以前的文明廢墟,其海底牆壁和海中道路的浩大精妙,不亞於今日視之為謎的7000年前埃及金字塔。
也許在1.2萬年前,人類對宇宙的知識已經超過了今日;也許在三、四萬年前或十多萬年以前,人類已經有了數次這種文明的高峰。我們僅僅可以知道地球文明史的高峰是人類創造的,但無法得知人類文明的進程。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於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書中記載的史實則要比成書時間早2000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是發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
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恆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是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來看,他們是在打核戰爭!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quot;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可能類似火箭武器),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剎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干"。
第二次戰爭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顫心驚:"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發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慘狀,現代人會立刻聯想到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威力。在原子彈還沒有產生的年代,許多學者一直認為此書中的那些悲慘的描寫是"帶詩意的誇張"。可是到了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這些描寫就似原子彈爆炸目擊記一樣准確。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裡,人們也發現了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築物內的石制傢具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發現了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都與今天的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
由此而論,國外物理學家弗里德里克·索迪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干次文明。那時的人類已熟悉原子能,但由於濫用,使他們自己遭到了毀滅」。我們的地球已存在50多億年了,而人類文明難道僅僅有5000多年的歷史嗎?
美國人在秘密研究UFO,這是眾所周知的,但美國到底研究到何種程度,有沒有隱藏外星人遺骸及其飛行物,有沒有找到外星人,則從未公開過。2001年8月初,美國國家安全局出人意料地在該局的網站上把UFO檔案解密,供有興趣人士隨意查閱,一時間UFO熱在美國再度涌現,人們希望揭開地球以外是否存在著另一種生命之謎。
(二)中國的北緯30度
一本探討北緯30度神秘現象的奇書,它的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的艾爾曼博士。這上面展示了世界北緯30度上種種奇異的景觀,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美洲的瑪雅文化、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以及神秘的百幕大三角洲等等等等。當我看完這本書、跟隨作者歷經了一幕幕光怪陸離的秘境後,興奮之餘不免有些遺憾:有誰知道中國的北緯30度上存在哪些奇異的景觀和神秘現象呢?
北緯30度橫貫整個中國大陸腹地,由西向東穿越西藏、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幾大省區,整個地帶大山大川廣布、物產人文薈萃。「高山藏幽谷,深海隱玄機」,再加上無數被歲月掩埋的滄桑之變,因此這個地帶鮮為人知的奇景謎團無疑十分眾多,攝制組早在出發前就查閱了大量的有關資料,做了充分的知識和心理准備。但是,當我們踏上這條神秘地帶一路前行時,還是常常為大自然無窮的神奇驚嘆不已,被那些壯麗的風景所感動,被一路上遇到的許許多多新奇古怪的難解之謎深深吸引。
從中國北緯30度最東端的杭州灣,到風景奇絕的黃山;從氣勢磅礴的長江三峽,到蒼蒼茫茫的神農架,我們沿著這條神奇的地帶跋涉西行。或許,企盼揭開北緯30度神秘的謎底,這樣的願望太淺薄也太狂妄,但我們將努力以探索的視角去展示這條神奇的地帶。
主要內容
珠穆朗瑪傲視群峰;長江三峽氣勢磅礴;錢塘江潮天下奇觀;中華鱘魚神秘「愛國」;花山謎窟千古謎;黃山、廬山、峨眉山;日月同升何日見? 懸棺為何高懸峭壁上?佛光、聖燈的傳奇;神農架--遠古洪荒的備忘錄 ;古老三星堆--挑戰思維和想像……
中國的北緯30度上也有這么多神奇的現象,看來真是「不探不知道,一探嚇一跳」了。神秘基因,謎窟破謎,日月並升的奧秘,神農架的白熊白鹿野人之謎,三星堆又是何人的傑作?種種奇景數不勝數,這么多奇物怪事一齊分布於北緯30度這個區域,僅僅是因為巧合?還是有什麼玄妙的「天機」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研究員 宋長青:從自然條件看,北緯30度這條溫度帶是處於亞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應該說是最適於人生存的地帶,它的降水相對比較豐沛,植物相對比較茂盛,溫度也比較適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給,就獲得一個比較良好的發展,所以在這里早期人類可以比較容易生存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早期文明和社會就容易在這個地帶發展起來。
北京大學地理系 教授 於希賢:地球啊它是地質板塊,七大板塊構成,這七大板塊就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還有南極洲板塊、非洲板塊,這七大板塊當中其中六大板塊的交接地帶,縫合交接線啊,都在北緯30度(附近),板塊在地質歷史時期漂移的過程當中,有的就俯沖,有的就被抬升,喜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塊到了,就把亞歐板塊抬升起來,所以形成了世界最高的世界屋脊,海拔都在五千米以上。
地理學家的分析為北緯30度線上高山深谷、物種繁多等自然與人文奇觀尋找到了一些答案,而對北緯30度,地質學家看問題的角度又有所不同。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 教授 何國琦:地球在旋轉的過程當中,如果它的速率有變化的話,它的整體上就會發生一些變形,加快的時候是兩極稍稍的壓扁,赤道的地方稍稍的膨脹,反過來呢,就是兩極的方向稍稍要伸展,赤道的方向是壓扁,它的交替,就會造成地球一定緯度上的一些地質作用的出現。
還有一種玄妙的學說,更從奇特的角度詮釋北緯30度線上種種神秘的現象。
於希賢:我們祖國的祖先就有一個說法,這樣一個說法就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天地,人本身就是一個小的宇宙小的地球,那麼整個地球、整個宇宙又是一個大活體,所以中國古代就用這樣的一張圖,修真圖,就是道家的修真圖來表現人是一個小的宇宙,二十四個節氣夏至、小暑、大暑、春分在人體當中都有所表現,那麼人體當中他所表現出來的心肝肺都是和天地之間的大活體有關系,那麼我們這個地球它本身就是一個活體,這個活體呢中國古代就把它看做是陰陽結合、有新陳代謝這樣的活體,這樣的活體必然就有一些敏感地區,就像我們人的身體上面就有筋絡穴位和敏感地區,這樣一些敏感地區恰巧是在地球的從赤道到極地三分之一,這個地帶就是人體丹田的部位,那麼就是地球的30度線這個附近,丹田的部位,這個丹田的部位恰巧是人體的命門所在,腎臟啊一些很重要器官所在的地方。
專家們的觀點是見仁見智、各不相同,有的聽起來甚至有點「離經叛道」,但這當中不乏智慧的閃光,我們可以自己去參透、去領悟。
在地球北緯30度附近,有許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現象。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等,均在北緯30度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也在北緯30度附近。
在這一緯度線上,奇觀絕景比比皆是,自然謎團頻頻發生,如中國的錢塘江大潮、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約旦的「死海」、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島和遠古瑪雅文明遺址……可以說,在北緯30度線附近或在這一緯度線上,奇事怪事,數不勝數。
長江斷流。
公認6300公里,目前實為6211.3公里的中國長江,歷史上記錄了它兩次突然枯竭的史實,令人費解不已。
公元1342年,江蘇省泰興縣(現在泰興市)內,千萬年從未斷流的長江水一夜之間忽然枯竭見底,次日沿岸居民紛紛下江拾取遺物。突然江潮驟然而至,淹死了很多人。1954年1月13日下午4時許,這一奇怪現象在泰興縣再度出現。當時,天色蒼黃,江水突然出現枯竭斷流,江上的航輪擱淺,歷經兩個多小時,江水洶涌而下……
千古迷窟
在安徽省黃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連綿群山中,林木蔥郁,環溪矗立的山間有36座(處)古石窟,洞中空間奇大,結構怪異,有的層層疊岩,洞中套洞;有的水波盪漾,迂迴通幽;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洞中無壁畫、無佛像、無文字。其中被命名為35號的石窟,洞深170米,面積1.2萬平方米,僅掘出的十幾萬立方米石料,就足以鋪就成一條由黃山市通往杭州市的公路。
鄱陽湖「魔鬼三角」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噸級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行駛到江西鄱陽湖西北老爺廟水域突然無聲無息地失蹤(沉入湖底),船上200餘人無一逃生。其後,日本海軍曾派人潛入湖中偵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員全部神秘失蹤。山下堤昭脫下潛水服後,精神恐懼,接著就精神失常了。
抗戰勝利後,美國著名的潛水專家愛德華·波爾一行人來到鄱陽湖,歷經數月的打撈仍一無所獲,除愛德華·波爾外,幾名美國潛水員再度在這里失蹤。
過去了40年後,愛德華·波爾終於向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陽湖底失魂落魄的經歷。他說:「幾天內,我和三個夥伴在水下幾公里的水域內搜尋「神戶丸」號,沒有發現一點蹤跡。這一龐然大物究竟在哪裡?正當我們沿著湖底繼續向西北方向尋去時,忽然不遠處閃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飛快向我們射來。頓時平靜的湖底出現了劇烈的震動,耳邊呼嘯如雷的巨響隆隆滾來,一股強大的吸引力將我們緊緊吸住,我頭暈眼花,白光在湖底翻卷滾動,我的三個潛水夥伴隨著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掙扎出了水面……」
三番五次騷擾的怪火
在江西鄱陽湖畔的波陽縣(原為鄱陽縣)蓮湖鄉朱家村,村民朱滿善、朱松善家裡無緣無故地不斷發生火災,火星紅色,線型走狀,每次起火都很奇怪,易燃的東西沒燒著,難燃的物體偏偏著火,而且火勢無論多大,每次澆上一點水即滅,1995年3月23日至4月6日,朱家已發生大大小小不明原因的火災20多起。
「巴別」通天塔
地處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巴比倫城,距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南約100餘公里。這里矗立著一座年歲久遠的「巴別」塔,當地人稱之為「埃特曼南基」,意為「天地的基本住所」。但是,為什麼要建造通天塔呢?它是奴隸制君主的陵墓,還是古代的天文觀測之地?至今沒有人能回答。
原始部落神殿遺址
在黎巴嫩巴爾別克村,有一個原始部落遺址,它的外圍城牆是用三塊巨石砌成,每塊都超過1000噸,即100萬公斤,其中僅一塊石頭,就可以建造三幢高5層、寬六米、深12米的樓房,且牆厚度達30厘米。這三塊巨石在當時怎樣運來的,有誰知道?
那不勒斯「死亡谷」。
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瓦勒爾湖附近,有兩處「死亡谷」,只危及飛禽走獸,而對人的生命卻沒有威脅。每年在上述「死亡谷」喪命的各種動物多達3萬多。
比薩斜塔千年不倒
坐落在義大利北部佛羅倫薩市的比薩斜塔至今已有828年歷史。此塔建至一半以上高度時就開始傾斜,斜度為1.2至1.5米,已飽經風霜820年,有望創下「千年不倒」甚至「萬年健在」的記錄。
馬爾他島上的軌跡
面積為316平方公里的地中海中部島國馬爾他,有一條奇特的軌跡,凹槽深度達72厘米,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中深達42米的地方,說它是車軌吧,但它又顯示出明顯不同的轍印,從古到今,產生過關於軌跡的20多種猜想,無一能成立。
加州「死亡谷」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與內華達州相毗鄰的山中,也有一條長達225公里,寬度在6至26公里,面積達1400平方公里的「死亡谷」,峽谷兩側懸崖峭壁,異常森嚴。1949年美國有一支尋找金礦的勘探隊,因迷失方向而誤入此谷,幾乎全軍覆沒。有幾個人僥幸脫險爬出,之後不久也不明不白地死去。此後,也曾有多批探險人員前去揭謎,除大多數葬身此谷外,倖存者也未能揭開這個迷,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地獄般的「死亡谷」竟是飛禽走獸的「極樂世界」——200多種鳥類、10多種蛇、7種蜥蜴、1500多種野驢等動物在那裡悠然自得,逍遙自在。
動植物一邊倒的神秘地帶
在北緯30度附近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柯斯小鎮的郊外,有一個神秘地帶,這里是一個片茂密的樹林,所有的大樹都向同一個方向大幅度傾斜,人也毫不例外,人進入此處無論如何也無法垂直站立,身子竟會不由自主地與樹木向同一個方向傾斜而不跌到,且還能穩步如飛,不費力地行走,即使從空中落下的物體,包括鳥類也都往一個方向傾斜,神秘地帶出現的種種怪異現象,完全違反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百慕大魔鬼三角區。
百慕大是一個奇怪的地方。在這里不明不白失事的飛機多達數十架,輪船100多艘,不僅如此,百慕大還出現過許多穿越時間隧道失蹤,而又突然出現,且「使人年輕」的傳聞。
在全球,當人們一提到百慕大,就會感到毛骨悚然,一個科學團體認為,此處可能有一個巨大的隕石。據研究,約1500年前,有一個巨大的隕石從太空飛來,掉入大西洋。這塊大隕石猶如一個大黑洞,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連光線也能吸引進去,何況飛機、輪船。墨西哥半島上的貝里斯也曾經飛落過一顆隕石,摧毀了地球上萬物生靈,其塵埃在地球上空彌漫十年之久。百慕大離貝里斯不遠,是否是受雙重影響也不得而知。
如果隕石造成百慕大魔鬼三角區的論點成立的話,那麼北緯30度一線附近的種種怪異現象是否也可用隕石論的觀點來解釋。
西方著名科學家赫爾比格曾提出過一個令人驚嘆的理論,地球在其46億年的歷程中,先後捕獲了4顆衛星,即4個月亮。這4個月亮恰好跟地球的4個地質年代相符合,同地球4次大變動相印證。我們今天看到的月球是地球的第四顆衛星,前三顆由於在運行中離地球太近,最後都墜落了。在墜落到地球赤道偏北附近三個地方之前,他們發生了爆炸,摧毀了世界上萬物之靈,地球變形了,形成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顆月亮落地中心除印度洋以外,其他兩顆碩大的月球都是在北緯30度附近,不僅形成了三大洋,其地球內部地核結構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使地球自轉和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均呈傾斜。
但也有人認為,地球運轉軌道呈斜形是面積217.56萬平方米的格陵蘭島億萬冰雪融化導致地球失去重心所造成。還有人認為,地球運行呈斜形(往西北方傾斜)並非上述兩大原因所致,而是地球的衛星——月亮在起作用。因為月亮始終是繞地球轉的,地球被月亮牽制住了。眾說紛紜,但這些說法與神秘的北緯30度主題都離得較遠。
——日本龍三角區
千百年來,在人們的內心深處,潛藏著對浩瀚海洋的畏懼。盡管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有無數的船隻航行在大洋之上,但直到今天仍然有兩個海域令航海者們談之色變,其中一個是盡人皆知的「魔鬼百慕大」,而另一個的名氣雖沒有前一個大,
㈡ 地理科學專業對身體素質的要求
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招生要求和其他一般專業一樣,滿足高招體檢要求即可,沒有特殊的要求。
㈢ 為什麼男人喜歡女人的胸部
一、根據數學家研究,男人的雙手伸開之時所形成的圓弧跟女人的胸部凸起的圓弧極相吻合。
二、根據醫學家研究,男人身上水份最少的地方是雙手,而女人身上水份最多的地方則是胸部。
三、根據按摩家研究,女人用手給男人按摩最好的地方就是男人下面的有底褲襠,而男人用手給女人按摩最佳的去處就是胸部。
四、根據美學家研究,男人最酷的姿勢就是將要與人打架揮手的那一剎那,而女人最美的姿態就是胸部略微挺起的那一時刻。
.
五、根據文學家研究,男人的雙手是女人寫文章靈感最多的地方,而女人的胸部則是男人寫文章靈感最多的位置。
六、根據地理學家研究,男人身上韌性最強的部份就是雙手,而女人身上韌性最弱也就是最柔軟的地方就是胸部。
七、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男人在QJ女人的時候,第一慾望就是摸胸,第二才是向無底褲襠進攻。
八、根據生物學家研究,男人和女人的身體生來就是相互配合的,比如男人的有底褲襠以及女人的無底褲襠,而男人的手以及女人的胸部也是如此。
九、根據歷史學家研究,史上眾多太監中,他們的手最後基本上都變得軟弱無力,而沒有被皇上寵幸過的妃子的胸部,則全部也變得鬆鬆軟軟的。
十、根據運動學家研究,男人經常用手撫摸女人的胸部可以增強韌性,而女人經常被男人撫摸胸部也可以增加水份,對於下一代孩子吃奶是頗有好處的
㈣ 我們生長發育時要多吃魚,以補充身體的需要,可是地理學家為什麼為了保護地球生物我們一定要做到不吃魚
魚類含有多種營來養要素,自而且魚肉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確實是很好的蛋白質極其營養攝入的極佳來源。只是我們人類的貪婪使得很多野生魚類頻臨滅絕,或者因大量捕撈導致生態平衡被破壞,所以這種大量破壞性捕撈行為是不提倡的。其實合理的人工養殖或者設置休漁期,讓海洋魚類得到有效恢復,並且對所用漁網採取針對性限制,這樣還是可以的,而淡水魚早已經大量人工養殖了,只是人工養殖的魚類為了提高產量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類葯物,所以對我們身體健康反而不好,這些才是不建議吃魚的原因,其實魚肉要比豬肉、雞肉要好得多
㈤ 對於一個由於身體問題,在中考時,除了生物地理均為零分的學員,可以入高中嗎
這個你要去跟學校協商,畢竟高中已經不是九年義務制教育階段的,如果學校願意,那麼他就可以讀高中,如果不願意那就沒辦法。
㈥ 學地理的都知道中國冬天時,澳大利亞是夏天,想著父母和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身體穿的衣服再多可能還是抵不
從路途復上來講會比較疲勞制,畢竟飛機來回飛很消耗體力,說實話,澳洲那邊的冬天沒有想像中那麼冷,比起國內的冬天那簡直兩個感覺,最冷的時候恐怕也達不到零度,我當初待的西澳,最冷的時候連冰都不結,想看雪,那是門也沒有,澳洲春夏秋普遍高溫,冬天的話白天雨水會比較多,個別地區不能說天天下雨也是相當頻繁,通常冬日白天穿咱國內春秋天的衣服足足夠,冬天最冷的時候在晚上,弄身保暖,家裡備上電暖氣跟空調還是十分舒適的,況且冬天冷的月份也不會持續很久,所以真心覺得沒必要來回跑。另外老人如果不是戀舊,適應力比較強,生活稍微有點情趣的,到了那邊會很適應,那邊生活節奏太慢了,空氣環境那麼好,每天散散步,曬曬太陽,好運動的去海邊游游泳,習慣了他們也未必願意顛簸的回國。
㈦ 說出歷史上姓徐的名人,越多越好
1、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
㈧ 絲綢之路北道經過哪些國家
絲綢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於公元前後的兩漢時期。它東面的起點是西漢的首都長安(今西安)或東漢的首都洛陽,經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蘭州),然後通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漢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兩道的分岔點就在樓蘭。北道西行,經渠犁(今庫爾勒)、龜茲(今庫車)、姑墨(今阿克蘇)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經且末、精絕(今民豐尼雅遺址)、於闐(今和田)、皮山、莎車至疏勒。從疏勒西行,越蔥嶺(今帕米爾)至大宛(今費爾干納)。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烏茲別克)、安息(今伊朗),最遠到達大秦(羅馬帝國東部)的犁靬(又作黎軒,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另外一條道路是,從皮山西南行,越懸渡(今巴基斯坦達麗爾),經罽賓(今阿富汗喀布爾)、烏弋山離(今錫斯坦),西南行至條支(在今波斯灣頭)。如果從罽賓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轉海路也可以到達波斯和羅馬等地。這是自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以後形成的絲綢之路的基本幹道,換句話說,狹義的絲綢之路指的就是上述這條道路。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地理環境的變化和政治、宗教形勢的演變,不斷有一些新的道路被開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變化,甚至廢棄。比如敦煌、羅布泊之間的白龍堆,是一片經常使行旅迷失方向的雅丹地形。當東漢初年打敗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迫使其西遷,而中原王朝牢固地佔領了伊吾(今哈密)以後,開通了由敦煌北上伊吾的「北新道」。從伊吾經高昌(今吐魯番)、焉耆到龜茲,就和原來的絲路北道會合了。南北朝時期, 中國南北方處於對立的狀態,而北方的東部與西部也時分時合。在這樣的形勢下,南朝宋齊梁陳四朝與西域的交往,大都是沿長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龍涸(今松潘),經青海湖畔的吐谷渾都城,西經柴達木盆地到敦煌,與絲路幹道合; 或更向西越過阿爾金山口,進入西域鄯善地區,與絲路南道合,這條道被稱作「吐谷渾道」或「河南道」,今天人們也叫它作「青海道」。還有從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葉(今托克馬克附近),進入中亞地區。這條道路後來也被稱作「北新道」,它在蒙古汗國和元朝時期最為興盛。
除了陸上絲綢之路外,從漢代開始,中國人就開通了從廣東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後, 隨著中國南方的進一步開發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廣州、泉州、杭州等地出發的海上航路日益發達,越走越遠,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人們把這些海上貿易往來的各條航線,通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