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試質量分析
1. 地理必修三半期考試質量分析怎麼寫
一、1 區域的基本含義 1、區域的概念: 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回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答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2、區域的基本特徵: 具有一定的界線、區域內部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互聯系、整體性。 3、區域的空
2. 如何寫八年級地理科教學質量分析
1.基礎知識抄不牢固,對地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徹。具體表現為選擇題的得分率較低,空間想像能力和定位能力薄弱。選擇題的第1題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學選擇B項,對東西半球的范圍模糊不清;
2.讀圖獲取信息和分析能力不過關,圖文轉換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較弱。
3.審題不認真,不會利用卷面提示,粗心大意。例如將地形類型寫成高原山地。
4.答題不規范,錯別字多。答題中,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性,如「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表達不準確如「亞歐大陸」寫成「亞洲大陸」;錯別字多.
3. 考試質量分析報告的兩個方面
考試質量分析報告,一般來說應包括試卷分析和答題狀況分析兩個方面。 主要有:1、創設試卷的策略思想。2、試卷考查的內容。3、試題分數權重。4、試題的難度及效度和信度。 5、試卷的數據化處理。
1、創設試卷的策略思想。主要寫明創設這份試卷,意在用考試引導學生重視什麼知識和能力,告訴學生哪些是重點的教學板塊,哪些問題是容易出差錯的;教學成敗指數的驗證目標。
2、試卷考查的內容,主要寫本學段教學的內容是什麼,試卷是如何覆蓋這些內容的;與上一學段是如何衡接的,鞏固性內容有哪些試題。
3、試題的分數權重。主要寫明全卷題分的比例分配,知識型、能力型和重點板塊是如何安排的。
4、試題的難度、信度和效度。難度是按什麼比例分配的,如3:6:1或3:5:2,考試結果和設想是否一致。(一般說來,難度系數容易題為0.95-0.75,中檔題為0.74-0.6,難題為0.59-0.20,這與高考、中考等選拔性考試有所不同)。信度,除了說明成績的真實性之外,還要說明題目涉及的內容與教學的相關程度。效度,主要指考試的有效性,是試題區分度高不高,即優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情況是否如此。(最差的題是沒有區分度或負相關性)。二是試題是否有效,如一道題100%考生都對或都錯,該試題應視為無效,尤其是都錯的題,應視為廢題。
5、試卷的數據化處理。可以通過表格或圖表的方式對試卷抽樣分析,存檔。 關於答題情況主要寫明如下內容:1、得分情況;2、失分情況;3、對學情的分析;4、對教學成敗的分析。
1、得分情況,主要有:①年級、班人均分;②最高分,最低分;③各個層次考生的得分態勢分布圖(表),各試題得分率。
2、失分情況:主要有:①失分的主要答題原因;②失分在哪些題上;③失分題的共同率的統計。
3、對學情的分析。主要有:①考前預測和考試結果的相關性如何;②有哪些問題是事先未想到的;③有哪些與預先估計相符。
4、對教學成敗的分析,主要有:①考得好的題與教學的相關性。採取過什麼措施;②考得不好的題。有什麼疏忽;③哪些題是教學未注意或未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