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地理學
❶ 什麼是行為地理學
行為地理學是研究人類在地理環境中的行為過程,行為空間,區位選擇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是20世紀60年代末西方人文地理學發展中出現的新分支學科,也有的學者把其作為一種新的人地關系的思想觀點和人文地理學的基本方法論.行為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工作者借鑒心理學,行為科學,哲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在人文地理學研究范疇開辟的新研究領域,主要是從人類行為的角度,採用非規范和非機械的整體方法,研究人類對不同地理環境的認識過程和行為規律.這些規律能夠從人的認識論的本質上揭示人與地理環境的空間關系實質,以彌補傳統的人文地理學研究人文事象空間分布規律的缺陷和不足.
行為地理學把心理,行為等因素引人人地關系的研究中,揭示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平衡,反饋的空間關系規律.一般說來,人類對地理環境刺激的自動條件反射所產生的行為不屬於行為地理學所研究的行為范疇.行為地理學主要是研究人類在環境感覺的基礎上,所產生的內在行為(心理行為)和外在行為(表現行為或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側重於探討人類的環境知覺,環境認知,地理物象,物象評價和外在行為等的機製作用和過程.正是由於這些機製作用和過程才使人類形成一定的行為空間和區位選擇.
❷ 地理學的計量化、理論化與行為論三者有什麼關系
他們之間都關於兩字那些東西有相對應的關聯
❸ 地理學是什麼!
地理學(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
在現代地理學中,「地」是指地球或者是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表層,或者是指一個區域。「理」是指事理、規律,或者是事物規律性的內在聯系。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的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
地理要素通常包括水、土壤、大氣、生物和人類活動,簡稱水土氣生人五大要素。地理綜合體由地理要素組成。
(3)行為地理學擴展閱讀
作為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地理學的綜合性體現為地理學研究具有多維、動態的視角。以人地關系作為主線來開展地理學綜合研究,其綜合性和動態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以地表環境、地球環境動態變化為主的動態研究,即環境動態研究;
二是以人類社會發展為主體的人類社會動態研究,聚焦環境和社會動態之間的關系;
三是對區域、流域等研究區域的綜合分析。例如在城市化研究中,需要明晰中心城市和其他衛星城市之間在產業布局、交通網路布局、人口分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
地理學的空間表達也是多元、多樣的。除語言、數字等基本表達方式外,圖形往往是地理學表達的主要形式,如通過研究地圖可以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對比不同時期的地圖可以為地理空間演變研究提供直觀支持。
❹ 行為地理學的特點是什麼
研究人類不同類復群(集團、階制層等)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的行為類型和決策行為及其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學。是在行為科學、心理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科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帶有方法論性質的應用地理學新分支。
研究主要內容為:居民的感應與行為地理;企業經理階層的區位行為;規劃決策者的感應和行為;感應和行為地理研究與城市規劃的關系;生活在特殊環境下(災害地區)人類的感應與行為。感應和行為地理學目前正致力於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探索從人的社會化整體來探討不同空間行為和地理圖式
❺ 簡述行為地理學研究的主要課題,謝謝各位的回答了
按照兩分法來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按照三分法來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回理。主張答區域地理學和部門地理學相結合,以地表復雜地理現象空間分布、時間演變規律和人地關系研究為核心。再細分下去就是從學科體繫上說了。
❻ 人文地理學行為矩陣的概念
行為矩陣:由信息水平軸和信息利用能力軸構成,各個決策者均位於這一行為矩陣之上。信息回水平軸表示在某答種區位決策時,各個決策者擁有的信息的質與量;信息利用能力軸表示決策者運用信息的各種能力。
普雷德行為矩陣模型的主要觀點:企業家個人素質越高,掌握的信息數量越大、質量越好,運用信息的能力越強,企業的區位就越接近最佳區位。反之,所選擇的區位便越差。
❼ 什麼是行為地理學
行為地理學研究人類不同類群(集團、階層等)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的行為類型和專決策行為及其屬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學。是在行為科學、心理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科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帶有方法論性質的應用地理學新分支。
❽ 行為地理學有哪些著作要經典的。
中國的《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山海經》、《水經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較早的地理學史料。《徐霞客游記》——徐霞客
00
❾ 哪些大學招行為地理的碩士生
國內還抄沒有高校開設行為地理學研襲究生招生的。
地理學方面,北師大算是地理學學科方向設置最為齊全的了,也沒有行為地理學專業或方向。
但人文地理學專業開設高校為數不少,北師大、東北師大、北京大學等,都可以報考。
❿ 地理學科到大學選什麼專業
涉及到地理學科的專業:氣候氣象類、大氣類、地質礦產類、自然地理類、人文地理類、經濟地理類、天文類、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測繪類、環境保護、人口資源、水利類、交通管理類、地理教育、土地資源管理、海洋經濟、海洋科學類、歷史地理類、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等等。
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本專業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的基礎上,主要學習基礎地質學、應用地球物理、岩土鑽掘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資源勘查及工程勘察的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和開發的初步能力。本專業可以在資源勘查和工程勘察兩個方向上有所側重。
石油工程: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力學、地質學、工程科學的基礎理論和與石油工程有關的基本知識,受到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油氣田鑽井與完井、採油及油氣開發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以及初步的應用研究和科技開發的基本能力。
采礦工程: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岩體工程力學、采礦及礦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受到采礦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礦區規劃、礦山開采設計、岩層控制技術、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設計方面的基本能力。
海洋技術: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海洋高科技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海洋新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海洋調查和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海洋科學:本專業學生具有堅實的數學、物理學及海洋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海洋科學基本調查方法和實驗技能,具有從事海洋調查和海洋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應用氣象學: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應用氣象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科學思維、科學實驗、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的技術和基礎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堅實的大氣科學、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等方面的基礎,掌握氣象信息服務系統研製與運用、氣候資源開發與利用、產業工程的適用氣象技術研究、氣象防災減災對策與技術研究、生態環境調控以及解決氣象學在有關領域中應用問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
大氣科學: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大氣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思維與科學實驗(包括野外實習和室內實驗)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進行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進行理論分析、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遙感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有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和資源開發、規劃管理的基本技能。
地理科學: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的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掌握運用地圖遙感及地理信息系統與資源環境實驗分析的基本技能並具有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地質學專業: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質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訓練,掌握地質調查、科學研究、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天文學專業:本專業主要學習天文、物理和數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天文觀測方面的科學思維和基礎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掌握理論分析、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
拓展資料:
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各地區經濟開發和建設以及環境管理和保護的需要,地理學將成為一門既有堅實的基本理論、應用理論的基礎性學科,又是一門與生產實踐進一步緊密聯系的應用性學科。學科的內容和結構也將發生變化;研究地理學基本理論的學科──理論地理學,研究地理學應用理論的學科──應用地理學,地理學中方法性學科和技術性學科──地理數量方法、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等,將率先獲得較大的發展;綜合性分支學科、應用性分支學科,如綜合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區域規劃學、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醫學地理學、行為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將有較快的進展;地理學研究中的人文化趨勢將會強化,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比重將會增大。21世紀的地理學將是一門在理論化和數量化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化、生態化、社會化的理論與應用並舉的兩棲科學(或稱邊緣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