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高考考試說明

地理高考考試說明

發布時間: 2021-01-28 23:18:39

『壹』 2014廣東高考考試說明

今年廣東省普通高考仍設置必考和選考內容,其中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等學科考點有調整,其他學科總體保持穩定。與去年比,試卷結構、考查內容及難度沒有大的變化。文綜 難度系數約為0.6

試卷結構:考試時間為150分鍾,滿分300分。其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科各佔100分。

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36題144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156分,這樣的分值和去年一致,其中必考題為115分,選考題為41分。考生可從中選擇三科各1題作答。其中包括從思想政治學科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和《科學思維常識》兩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從歷史學科的《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和《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從地理學科的《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

全卷難度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試題為0.6~0.65,歷史試題為0.6左右,地理試題為0.55~0.6,難度系數和去年一致。

思想政治 必考考點有調整

亮點解讀:考生要引起注意的是,時事政治部分與去年不同的是,沒有特別提出含中共十八大的主要精神;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包括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經濟生活》部分,調整了「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等知識點,增加了「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知識點。在《政治生活》部分,減少了「我國政府關於人權問題的觀點」、「正確行使民主監督權」等知識點。在《文化生活》部分,增加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知識點。

考試范圍:包括必修1《經濟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與哲學》四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選修4《科學思維常識》兩個選修模塊內容和本學年度時事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0%左右。
歷史 部分考點有刪減

亮點解讀:在「近代中國」部分減少了「中體西用」知識點。

考試范圍:包括《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選修模塊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5%。

地理 選修內容約佔15%

考試范圍: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2《海洋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境保護》三個選修模塊內容,《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規定的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中的相關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5%。

『貳』 2017高考考試大綱說明出來了嗎

部分學科重要調整內容
除了英語之外,八個學科都調整了考試內容。有多個學科的模塊從選考變為必考。從目前看,對我市考生來說,物理、地理的調整影響最大。
以下是各個學科最重要的調整。
語文
1.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2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求學生從兩道選考題中選擇1道作答。2017年的考試大綱,取消選考模塊,「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容。

2.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了「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

數學
1、增加了數學文化

2、現行的三個選考模塊刪去「幾何證明選講」,其他的兩個選考模塊內容和范圍不變,即從「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兩個模塊任選一個作答。

歷史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6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歷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

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除選考模塊「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其餘3個選考模塊內容和范圍都不變,考生從3個模塊中任選1個作答。

地理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3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學生從3個模塊中選擇1個模塊作答。

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去「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考生從「旅遊地理」和「環境保護」模塊中任選1個模塊作答。

物理
現行4個選考模塊分布為2-2,3-3,3-4和3-5,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去2-2內容,將選修的3-5列為必考,其餘2個選考不變。

化學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4個選考模塊分別為「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學生從4個選考模塊中選擇1個模塊作答。

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去「化學與生活」和「化學與技術」,從後2個模塊中任選1個模塊作答。

生物
刪去選修1中「植物組織培養」的內容,增加「某種微生物數量的測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應用」;選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調整為「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含PCR)」。
政治
考試內容沒有變化,但對學科「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動知識」「描述和闡釋事務」「論證和探究問題」四項能力考核目標的解析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進一步明確考查要求。同時,考題會強調德育導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的發揮。

『叄』 地理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指南

借高年級的地理書看好了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肆』 高中地理要怎麼復習

因為不了解你的實際情況,無法提出針對性建議,我是教高三地理的,只能就高中地理方面簡要說明一些共性原則,希望能夠幫到你。 首先注意觀念上的改變:高中地理不像初中地理,決不是考前突擊背一下就能取得好成績的,因此要改變主副科的沉舊思想觀念。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條。 其次明確中學地理的特點:高中地理更注重地理要素的因果關系、優劣評價及發展方向,因此注意以下細節。(1)建立完整的要素框架有益於知識的記憶:地理要素分為自然要素與社會經濟要素,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社會經濟要素主要包括資源、能源、農業、工業、交通、商業貿易、旅遊、人口、民族、城市、市場、科技等。(2)復習過程中特點關注地理各要素之間的影響關系,如地形如何影響氣候、氣候如何影響水文、水文如何影響地形、自然條件如何影響經濟活動、人口的變化受哪些地理因素影響..........(3)多總結各地理要素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有利與不利),人類發展中應該如何盡量克服不利因素,發揮有利影響..........(可持續發展觀) 第三在知識記憶過程要注意:1、毅力與決心是最關鍵的。2、知識記憶過程中,多進行歸類、對比。例如,復習中國北方地區的時候,不要只記憶零碎的知識點,而要將北方的各種自然、人文背景知識做系統記憶,而且可以將北方與我國另外三個地理區域做個對比,如果能總結出表格式的內容綱要最好。世界知識同理。3、知識記憶過程中,注意課本教材描述中使用的專業術語,在答題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效使用教材術語,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建立空間、時間概念,地理要素均存在一個時空變化的問題,因此記憶過程中頭腦中一定要有清晰的時空概念,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結合地圖記憶。5、多練習審題,現在的高考中,許多解題的信息都或明或暗地儲存在題目中的文字、圖表等資料中,一定要善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這方面一要靠知識的熟練度和理解深度,二要靠勤加練習即多做題。 最後,祝你成功。加油吧!

『伍』 高3地理考試.說明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分兩個方面來說:
一是,由於西北地區深處內陸,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所以降水稀少專,氣候乾旱,植被稀少,受蒙古西屬伯利高壓影響,風力侵蝕強,地貌多荒漠,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
二是,以上任何一環節受到影響,都會使整個生態環境失衡.如,如果盲目發展灌溉農業,會加劇缺水狀態,荒漠化更嚴重,進而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

『陸』 2013年四川高考 地理考哪幾本書

三本必修 選修好像是4、5.最好問你老師

『柒』 2009福建高考考試說明

http://www.jyb.cn/gk/gksx/200901/t20090112_235032.html
福建09年高考考試說明
今年是我省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我省所有科目首次實現自行命題。與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最大變化在於絕大多數科目都設置了選考題。昨天,備受全省考生和家長關注的2009年福建省高考考試說明正式出台,對語文、數學、英語、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各科的亮點、考試范圍、試卷結構和試題難易度比例作了詳細規定。
語文:重點考查六大能力
必考選考均有難易不同考查
亮點:在考查考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的基礎上,注重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設置的選考內容,不同選考模塊試題之間有相近的難度值;重點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大能力。
考試范圍: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和選考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試卷結構:語文試卷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全卷難度值0.6左右,試卷滿分150分。其中選擇題約15%,非選擇題約85%。
語文試卷包括六大題,具體題型及所佔分值如下:(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包括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文言文閱讀15分、古代詩歌閱讀6分;(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包括文學名著閱讀10分,文化經典閱讀6分;(三)現代文閱讀12分;(四)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選考)(15分);(五)語言文字運用10分;寫作70分。
數學:低難度試題比例增大
部分選修內容首進理科卷
亮點:今年我省高考數學考試說明提出,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4∶4∶2。而2008年我省高考數學考試說明提出,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3∶5∶2,這意味著今年高考數學難度低的試題比例可能會比去年增大;由於選修課程系列4中的《矩形與變換》《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是我省首次作為選考內容進入理科數學高考試卷,試題將會注意與實際教學相適應,難度定位為中等偏易。
考試范圍:文科數學考試內容為《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系列1的內容;理科數學包括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兩部分。其中必考內容為《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系列2的內容,選考內容為《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的選修課程系列4的4-2《矩形與變換》、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等三個專題的內容。
文科數學試卷包括第一卷和第二卷兩個部分。第一卷為12個選擇題,第二卷為非選擇題;理科數學試卷包括第一卷和第二卷兩個部分。第一卷10個選擇題,全部為必考題;第二卷為非選擇題,分為必考和選考兩個部分。其中必考部分由5個填空題和5個解答題組成,選考部分安排在第21題,作為解答題出現,由選修課程系列4的4-2《矩形與變換》、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等三個專題各命制1小題,考生從3小題中任選2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前兩小題記分。
試卷結構:文、理數學試卷均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限定用時120分鍾,全卷難度值控制在0.6左右,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不得使用計算器。全卷由容易題、中等題和難題組成,難度值在0.7以上的試題為容易題,難度值在0.4~0.7的試題為中等題,難度值在0.4以下的試題為難題,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4∶4∶2」。
據了解,文科數學試卷選擇題共12題,每題5分,共計60分。填空題共4題,每題4分,共計16分。解答題共6題,共計74分;理科數學試卷選擇題共10題,每題5分,共計50分。填空題共5題,每題4分,共計20分。解答題共6題,其中必考題5題,選考題1題(包含3小題,每小題7分,考生從中任選2小題作答,滿分14分),共計80分。
英語:首設短文填詞新題型
詞彙量減少閱讀寫作量增加
亮點:在2008年我省英語高考考試說明的基礎上,對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內容包括詞彙量、題型、閱讀量和書面表達題的單詞數的調整和變化;今年高考英語試題不拘泥於某一種或某一版本的教材,著重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試卷結構、難易度等方面平穩過渡,同時也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及必要的區分度。
考試范圍:針對《新課程標准》附錄詞彙表中的七八級共約3500個單詞進行適當調整。調整後,共收錄七級詞彙約2500個、八級詞彙約650個和數詞、月份、星期、主要國家名稱及相關信息等詞彙總計約3200個單詞,以減輕學生的負擔;設計新題型時,英語學科增加了語境設置的主觀題。該題採用短文填詞的形式,替換2008年英語試卷中的短文改錯題;今年閱讀理解題的總閱讀量不少於1300個詞,而去年英語高考閱讀理解題的總閱讀量要求不少於1000個詞;今年首次增設短文填詞題,這道題將給出一篇約130個詞的短文,而2008年短文改錯題舊題型是給出一篇約100個單詞的短文;今年書面表達題要求考生寫一篇120個單詞左右的短文,而2008年高考考試說明書面表達題僅要求考生寫一篇100個單詞左右的短文。
試卷結構:英語學科仍實行自行命題,全卷滿分150分,考試限定用時120分鍾。試卷由第一卷和第二卷兩部分組成,其中第一卷為選擇題,第二卷為非選擇題。英語試題難度值設定為0.6左右。試題以中檔題為主,易、中、難試題的比例約為3∶5∶2,容易題的難度值為0.7以上,中檔題的難度值為0.5~0.7,難題的難度值為0.3~0.5。
文科綜合:每個學科各佔100分
歷史地理選修所佔比例相當
亮點:文科綜合考試內容選擇、試題形式設計和答題要求,既體現學科特點,又反映時代特徵,關注社會熱點、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關注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尊重考生學習需求和發展方向的差異,鼓勵考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並根據選修課教學實際設置選考題。
考試范圍:思想政治考試范圍包括必修1《經濟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與哲學》四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選修4《科學思維常識》兩個選修模塊內容和時事政治。
歷史考試范圍包括《歷史1》《歷史2》《歷史3》三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選修模塊內容。
地理考試范圍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個必修模塊內容,選修2《海洋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境保護》三個選修模塊內容,以及《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規定的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中的相關內容。
試卷結構:文科綜合試卷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全卷難度值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0.6~0.65,歷史:0.6左右,地理:0.55~0.6),試卷滿分300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分別佔100分)。
文科綜合試卷包括第1卷選擇題和第2卷非選擇題。其中第1卷為考生必答的單項選擇題,共36題144分;第2卷為非選擇題,共156分,分為必考題和選考題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必考題共3題,約116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1題,分別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學科的必修內容。第二部分選考題共8題,約40分,考生可從中選擇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學科各1題作答,即從思想政治學科《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和《科學思維常識》兩個選修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的試題,選修模塊的內容約占思想政治學科總分的10%。從歷史學科《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和《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的試題,其中選修模塊的內容約占歷史學科總分的15%。從地理學科《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的試題,其中選修模塊內容約佔地理學科總分的15%。
理科綜合:物理所佔比重最大
生物學科選考內容必須作答
亮點:理科綜合試卷在考查考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科能力和學科思想、方法應用的考查,重視考查考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試題適度體現探究性和開放性;關注考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關注考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和個性發展潛能。設置選考內容,不同選考模塊試題之間有相當的難度值。
考試范圍:物理考試范圍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內容包括「物理1」模塊中質點的直線運動、相互作用與牛頓運動定律,「物理2」模塊中的機械能、拋體運動與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選修3-1」模塊中的電場、電路和磁場,「選修3-2」模塊中的電磁感應和交變電流,「選修3-4」模塊中的機械振動與機械波、電磁振盪與電磁波、光和相對論;選考內容包括「選修3-3」模塊中的分子動理論與統計觀點,固體、液體與氣體,熱力學定律與能量守恆和「選修3-5」模塊中的碰撞與動量守恆、原子結構和原子核。據了解,物理學科必考內容分值佔90%(其中力學部分約佔45%,電學部分約佔40%,光學部分約佔5%),選考內容分值佔10%。物理科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其中選考模塊的考查不出現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
化學考試范圍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其中必考內容涵蓋必修模塊「化學1」、「化學2」和選修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的內容。必考內容包括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研究基本方法、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和化學實驗基礎等五個方面;選考內容涵蓋選修模塊「物質結構與物質」、「有機化學基礎」的內容,考生從中任選一個模塊考試。
生物考試范圍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內容在生物1《分子與細胞》、生物2《遺傳與進化》和生物3《穩態與環境》三個必修模塊的范圍內容;選考內容在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的范圍內,在2009年高考理科綜合試卷(福建卷)中,生物選考內容只設置一道非選擇題,為必答題。
試卷結構:理科綜合試卷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全卷難度值0.6左右(其中物理:0.55~0.6,化學:0.6~0.65,生物:0.6~0.65),試卷滿分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學100分、生物80分)。全卷總題量32題,考生需作答30題(其中物理11題、化學11題、生物8題)。
理科綜合試卷包括第1卷選擇題和第2卷非選擇題。第1卷為考生必答的選擇題共18題,共佔108分。其中生物共5題佔30分、化學共7題佔42分、物理共6題佔36分;第2卷為非選擇題,共佔192分,分為必考題和選考題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必考題共9題佔137分,物理、化學和生物分別有4題、3題和2題。第二部分選考題共8題佔35分,考生可從中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各1題作答。

『捌』 求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的完整方法一套

一、認真研讀考綱,對考試內容做到胸中有數。 《考試說明》是地理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高考地理復習的依據,認真學習《考試說明》能讓我們全方位地了解高考命題的有關事項。2007年四川高招文科綜合地理試題較好地反映了高考大綱和文綜測試的要求。試卷長度和基本題型與去年保持—致。各專題均有涉及,內容分布更廣泛合理,而且與生產生活密切聯系。難度略有增加,但分值不變。試題題型沒有太大的變化,沒有偏題、怪題和超綱題,選擇題中除第5、8、9題難度較大外,其他都比較容易。綜合題總體難度不大,但想得滿分卻很不容易,因為學生都能答上幾點,但很難回答全面,語言表述也不夠完整、准確。試題主要考查了氣候、洋流、自然帶、農業生產的條件、城市化、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我國不同地點降水量及其季節變化的原因和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等地理學科的主幹知識體系,都是高考大綱要求掌握的重點知識,沒有道超綱題。由此可以看出高考大綱對高考出題的制約性極強,導向性顯著。因此,高三地理教師必須深入研究高考大綱,對考綱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必須做到了如指掌,對要達到的能力要求,必須做到胸中有數。研透考綱,再參照近幾年的高招試題,便可分析出哪些知識點考查的重現率高,哪些知識電的重現率低,對比分析今年出現的概率有多高。只有這樣,復習才具有針對性、有效性、省時性。對於高考重點知識要大講特講,講深講透,而非重點知識少講略講,不考內容乾脆不講。好鋼用到刀刃上,要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有效性,避免走彎路.浪費學生寶貴的復習時間。 二、狠抓基礎,理清主幹.構建完整的地理學科知識體系。 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包括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宇宙觀、人口見等),這些基礎的復習必須以教材為載體,將考綱的要求通吐教材體現出來.通過強化教材的復習,使學生把知識真正轉變為自己的東西。例如,通過對教材中的圖表設置問題,培養學生從地理圖表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教材的文字材料設置問題,培養學生從地理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復習基礎知識的時候,聯系各種社會和自然熱點設置情境,陪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在復習中鞏固知識的同時來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但部必須符合教材和考綱的基本耍求。 與往年相同,2007年的地理學科高考試題立足於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和基本技能,突出了疑寸地理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強調學習地理的基本意識,特別是空間概念的建立和區域特徵的i^識。所以,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應立足課本,重點抓好主幹知識和原理的教學。在今年的暑期中,北大、清華的志願者來到我校,在與我校的高三學生座談時都談到對教材和基礎知識的重視l司題。其中有一位是2∞6年湖南的高考文科狀元,她就談到她在復習歷史時,准備看22遍書,結果到高考時只看了7遍。即使這樣,也令我們的學生自嘆不如。 從近幾年的文科綜合試卷和2007年的各個地區文綜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主幹知識有:l.時間的計算;2.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特別是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3.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4氣候的形成因子、氣侯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徵和氣候類型的判別;5.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6.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7.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徵;8.自然帶的分布規律;9.農業的區位因素;l0.工業的區位因素;ll.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l2.人口遷移;13.文化擴散;14.旅遊資源的評價.l5.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 對這些主幹知識的教學,要緊扣課本,夯實基礎;要深入挖掘,鑽深研透。准確地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它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重在理解,准確把握主幹知識體系,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形成專題,既要挖掘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又要透視知識間的縱向聯系,構建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路圖,重在運用。 三、強化圖最,培養能力 2007年高考地理試題仍與往年一樣體現地理學科圖文並重的特色,突出對讀圖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的考查。無圖不成題,非常重視對圖像、圖表的考查。採用了坐標統計圖、不意舊、景觀圖、區域圖、政區圖等各種類型的地圖和地理統計表格,進行讀圖、讀表分析,既考查學生對圖表閱讀、分析、歸納的綜合能力,又考查了學生空間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試題遵循《考試說明》要求,突出了對學科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維品質的考查。如選擇題第8~11題,考查學生要有較強的空間定位能力;綜合題第36題第一小題,考查學生細致的分析計算能力。試題的圖表創設體現了傳統與創新的結合。大部分地理圖表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考生在平時復習中時有所見,但部分試題的圖像注重創新,如第5題的「97w附近某山坡年均溫、自然帶的垂直分布圈」,第8~l1題的「經緯網簡圖」等。 針對高考重視圖表的考查特點,地理第一輪復習應加強詞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能力的培養,切實進行以圖表為載體的能力訓練。正確閱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既是培養學生地理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促成學生具有地理品德和地理行為素養的知識源泉。地理試題的信息往往來源於圖表,圖表也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因此對地理圖表的分析應該成為經常性的練習。關於地理圖表的復習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日照圖;二是等值線圖,包括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這類圖有許多共同點.其包含的信息豐富,是地理試題考查的重點;三是統計圖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數值特徵和相互關系,要學會統計圖表的分析方法,特別注意不同要素之間的聯系;四是區域地圖,地理學科內綜合題往往以區域圖為載體,從不同角度設計問題,如果考生不能正確判斷區域位置,整個試題就無法下手。 具體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現象的形成、地理事物的結構特點到地理規律等,大都需從地圖和地理數據中求得初步的了解和熟悉。因此,平時教學中應加強判讀地圖和地理圖表能力的培養,既能把具體地理事物的分布落實在地圖上,又能讀懂各種地理示意圖,明白其含義。 四、重視解法,授之以漁 在高三地理第—輪復習的習題訓練中,首先要加強對學生解題技巧的培養,應注意使學生養成使用規范地理術語、正確書寫、仔細審題等良好學習習慣,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其次,讓學生建立試題與教材的聯系。在讀書時,要思考所讀內容可能如何出題(即從書中讀出試題來,將教材試題化),在做題時要知道該題是考查教材中什麼地方的什麼知識(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將試題教材化)。再次.教給學生規范答題的方法和技巧。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開放性試題越來越多,但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審題產生偏差外,還與考生缺乏必要的答題技巧有關。為了使得分更為保險,以下幾點技巧值得關註: (一)少與多的技巧:盡量少而精。司什麼答什麼,但如果|沒有把握則不如多答。 (二)具體和模糊的技巧:盡量具體詳細。但如果沒有把握,則可適度模糊,否則可能自露馬腳。 (三)條理與段落的技巧:一問答一段,或者一個方面答一段。這樣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四)主要和次要的技巧:盡量抓知識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實在沒有把握則主次—起抓。但把自己認為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

『玖』 2015北京高考考試大綱 哪有

1、2015年北京市高考考試大綱可以到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官網查詢。

2、今年二月,北京市教育考試院正式發布2015北京高考大綱。其中,語文大作文二選一,數學加大圖標試題,歷史將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考察等。

語文:大作文二選一

2015年高考北京卷語文學科《考試說明》以《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為依據,調整考試內容、試題類型和試卷結構。增加現代文閱讀文字量,加強對「長閱讀」的考查,在「參考樣題」中,改編或者新增了《天壇之美》《天壇的軸線》《心靈的篝火》等三篇文本,文本的文字量較以往有所增多,意在加強對長文本閱讀能力的考查。

同時,在「考試內容及要求」中,增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本常識的了解」、「漢字書寫的正確、規范、美觀」;新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桃花源記》、《愛蓮說》、《蜀相》等7篇古詩文,考查要求也從原來的「識記、理解」提升為「識記、理解和運用」;「文言文閱讀」也會適當增加閱讀文本的文字量。

其次,增加開放性試題的分值和比重,雖不再單設「閱讀延伸題」,但將繼續命制具有閱讀延伸思想的試題,重點考查考生個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此外,2015年作文將設置二選一的試題。

數學:加大圖表試題

數學科目《考試說明》包括「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參考樣題」三部分。加強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考查。貼近考生實際,突出試題的應用性。

2014年的文理科數學試題注重考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加強對考生讀圖、識圖並進行數據處理的能力的考查。2014年高考北京數學文理科試卷都加大了以圖表為載體的試題所佔分值;文科試題符合文科學生特點。

英語:注重基礎性、綜合性

2015年英語學科對《考試說明》的修訂, 以「鞏固成果,穩步推進」為目標。新換試題不突破考試范圍,在考點選擇上不突破「語法項目表」的要求,考點分布、考點均衡和考點難度上都保持了相對穩定。同時,注重基礎性、綜合性,注重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政治:「參考樣題」部分調整

《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政治)》(以下簡稱《考試說明》)與往年相比,總體保持穩定。

「試卷結構」、「考查目標與要求」沒有變化,「考試范圍」和「參考樣題」部分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比如將「市場調節的局限性」改為「市場失靈」、「經濟學的目的與財富」改為「財富及其來源」、「法國的民主共和制與半總統半議會制」改為「法國的民主共和制與半總統制」等。

歷史:注重中國傳統文化

「試卷結構」和「考試內容與要求」部分保持不變。「參考樣題」有部分更新 ,突出主幹和重點知識,以人類歷史的發展演變和重大事件為主要考查載體,重在考查學科素養與學科思維水平。貼近教學實際,從歷史角度關照社會與現實。強調學科思想與基本方法,注重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選樣題既注重中國傳統文化,又涉及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再則立足本國開拓視野,在比較中認知世界各國各地區文明發展歷程,進而理解不同的文明和族群。

地理:更換4道參考樣題

地理學科主要在「參考樣題」部分進行了修訂。通過更換參考樣題,體現命題與時俱進,在繼承中發展進步。地理更換了4道參考樣題,新換題目均選自2014年高考北京卷。以「鞏固成果,穩步推進」為目標,保持「能力體系」和「考試范圍」的完整性。新換試題無論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的比例上,在主幹知識的份量上,還是在圖像數量、類型上都保持基本穩定。同時,貼近時代,突出考試的教育性。

物理:回歸教材,注重基礎

物理科目的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要求均沒有變化。主要聯系實際,考查學生運用現有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體現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教育是歷年北京物理卷的特點之一。

物理學源於生活,日常生活實際中有大量的物理學問題。通過對生活中的物理問題的思考,不僅能通過分析問題提高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也能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及學習物理的興趣。

此外,回歸教材,注重從教材中選取素材,引導中學教學重視教材。注重基礎,以中學物理的典型情境,深入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體現思想,考查考生對物理思想的領悟及對物理方法的理解。

化學:注重對化學學科素養的考查

《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化學)》(以下簡稱《考試說明》)與2014年《考試說明》相比較,「考試目標」、「能力要求」、「考查內容」等理論層面的要求保持穩定,未做調整,而在保持原有題型數量和結構的基礎上對 「參考樣題」進行局部調整和更換。

「參考樣題」的變化體現高考化學試題「起點高、落點低、重基礎、提能力」的特點,注重對化學學科素養的考查,試題中所蘊含的學科思想方法也更加外顯化,解題的思維脈絡更加貼近和再現學生學習的認知思維過程。

生物:更換三道參考樣題

《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理科)》生物部分「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要求」的內容與2014年保持一致,對「參考樣題」的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新調入的參考樣題注重聯系實際,突出學以致用,三道新換入的樣題分別代表了「從生活中出題、從教材中出題、從實踐中出題」的命題理念。

『拾』 誰有高中地理學習考試說明書……麻煩發一下一到七章的大綱 急急急

孩子,十幣的獎勵估計沒有人會給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