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2014江蘇省地理學業水平考試

2014江蘇省地理學業水平考試

發布時間: 2021-01-28 10:41:47

1. 江蘇省的學業水平測試難度到底是多少(本人要參加的是地理、物理、生物、化學)

70%基礎,25%中等,5%難

2. 2012年江蘇省地理學業水平測試的試卷及答案

2012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試卷
地 理
一、 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大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圖1為「夏秋季節某時刻衛星雲圖」。讀圖完成1—2題。
1.直接獲取該雲圖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 B全球定位系統
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
2.受該天氣系統影響,主要天氣特點是
A高溫晴朗 B低溫晴朗
C陰雨連綿 D狂風暴雨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兩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圖2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測控網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 北京時間11月14日20:00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第二次交會對接成功。此時,區時為4:00的測控點為
A奧塞蓋爾 B遠望六號 C阿爾坎特拉 D凱爾蓋朗
4 兩次交會對接期間,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及移動方向分別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 兩次交會對接期間
A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慢
B全球各地白晝逐漸變短
C我略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小於北半球
圖有為「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
6圖中乙風帶的名稱是
A極地東風帶 B盛行西風帶 C東北信風帶 D東南信風帶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是由於
A甲氣壓帶與乙風帶交替控制 B乙風帶與丙氣壓帶交替控制
C丙氣壓帶與丁風帶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風帶影響
2012年1月以來,義大利埃特納火山多次噴發,大量火山灰直沖雲霄。圖4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圖5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8與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的岩石類型一致的是圖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圖5數碼所示輻射中,直接受彌漫在大氣中的火山灰影響而減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圖6為「某地區地質、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
10甲處地質構造為
A向斜 B背斜 C斷層 D地塹
11甲處谷地成因是
A 岩層受水平擠壓向下彎曲
B背斜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
C斷層處岩石破碎
D兩條斷層之間岩塊相對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壩後,其下遊河段
A含沙量增大B結冰期縮短C年徑流量增大D徑流的季節變化減小
圖7為「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13——15題。
13甲處發育了沖積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作用B流水堆積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D冰川堆積作用
14影響圖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氣候B氣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
15下列人類活動有利於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是
A開山取石,發展建材工業B圍墾濕地,增加糧食產量C砍伐森林,發展木材加工業D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國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號駛抵中山站。圖8為「南極科考船航行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16——17題。
16流經①②③海域的洋流類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
17科考人員沿途可觀察到不同的陸地自然帶景觀,這種景觀變化所反映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是
A水分B熱量C地形D洋流
圖9為「1985年以來我國人口自然變動示意圖」。讀圖完成18——19題。
18我國
A.1985年以來,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來,人口總量持續下降
C.2002年之後,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死亡率
D.2006年以來,人口出生率變化較小
19.目前,我國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長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凈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現人口負增長
圖10為「1980年以來某城市空間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0——21題。

20影響該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礦產資源 D地域文化
21為合理規劃功能區,該城市工業區宜選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表1為「2000年和2010年江蘇省不同地區城鎮人口及比重」。據此完成22——23題。
表1
城鎮人數(萬人) 城鎮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長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長百分點
蘇南地區 1467 2283 4.54 59.6 70.3 10.7
蘇中地區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蘇北地區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22有關江蘇省不同地區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蘇北、蘇中和蘇南城鎮人口增長速度相同 B十年間蘇南城鎮人口數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蘇中城鎮人口比重高於蘇南和蘇北 D蘇北城鎮人口增長幅度較蘇南和蘇中大
23關於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地下徑流增大 B生物多樣性增加 C熱島效應增強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農民離開家鄉向大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流動,形成了民工潮。大量農民工進城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但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據此完成24——25題。
24形成我國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地區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區分布不均
C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差異 D交通線路地區分布差異
25下列措施有助於緩解民工潮過度攀升的是
A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提高生產效率 B加強東西部聯系,促進產業轉移
C加快高速鐵路建設,縮短時空距離 D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沿海發展
近三年來,我國雲南省持續發生旱災。2011年泰國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圖11為「部分地區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26——28題。

26圖示農業地域類型為
A商品穀物農業 B水稻種植業 C混合農業 D乳畜業
27兩旱澇災害頻發的共同原因是
A台風活動頻繁 B鋒面活動頻繁 C氣溫變化大 D季風的不穩定性
28在農業生產中,為防禦旱澇災害可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B培育良種 C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D改良土壤
2011年11月26日綠色和平組織志願者在德班托起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模型(如圖12),呼籲前來參加氣候變化大會的各國政府採取措施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保護全球脆弱地區和人群免遭傷害。圖13為「碳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29——30題。

29大力開發風能資源,減少CO2排放,直接影響圖13中的環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為維持⑤環節降低大氣中CO2含量的作用,人類迫切需要
A.開墾沼澤 B.開發水能 C.保護雨林 D.退耕還湖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部分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
31.天體系統級別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32.太陽活動會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33.無論近地面還是高空,水平氣壓梯度力都與等壓線垂直,從高壓指向低壓。
34.水圈是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
35.世界著名漁場都是由寒暖流交匯形成的。
36.環境人口容量指一個地區能夠持續供養的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37.在我國,並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為中心商務區。
38.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活動會造成生態環境質量下降。
39.區域發展階段不同,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也不同。
40.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三、綜合題
41.圖14為「某日近地面天氣形勢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7分)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氣壓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時風向為 。(2分)
(3)鋒面過境後,北京的天氣變化是氣溫 ,氣壓 ,陰晴變化為 。(3分)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
材料一 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醫葯製造業、航空航天器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及儀器儀表製造業。
材料二 圖15為「2007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空間分布」

(1)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較高的地區最主要分布在 地區(填東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
(2)近些年來,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江蘇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有 。(3分)
(3)為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江蘇省多個城市建立了高新技術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向產業園集聚有利於企業 。(2分)

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區為適應市場需要,推廣高產雜交玉米良種,改良奶牛品種,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產品。玉米除大量銷售外,還用作飼料,牲畜糞便作為肥料歸還到耕地中,節省了對化學肥料的支出。2006年農機數量高達8881台。
材料二 圖16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農業生產類型」

(1)南安大略地區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屬於 ,其主要特點是 。(6分)
(2)與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區各類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積的變化特點是 ,影響其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2分)

4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國家發改委公布本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呼包銀榆經濟區」被除數列入本部重點開發地區。本區降水較少,沙漠廣布;有煤、天然氣、稀土、鐵、鉛鋅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稀土儲量佔世界一半,天然氣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儲量全國第二。
材料二 圖17為「呼包銀榆地區示意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本區礦產資源的特點有 、 。(2分)
(2)根據本區礦產資源優勢,除發展採掘工業、電力工業外,還發展 工業、 工業等。制約本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3分)
(3)為促進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地積極發展坑口電站,實施西電東送工程。該工程的實施對當地的主要影響有 。(3分)
2012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單項選擇題
ADBCC ;BBDBA; ADBCD ;ABDBB ;DDCCB ;BDCAC
二、判斷題
誤正正正誤; 誤正正正誤
三、綜合題(本部分共4題,共30分)
41.(7分)(1)甲>乙>丁>丙(2分)
(2)乙 西北風(2分)
(3)降低 升高 轉晴(3分)
42.(7分)
(1)東部(2分)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眾多(1分)政策支持、基礎設施較好、交通便利、環境良好(任答2點給2分)
(3)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1分),共用基礎設施、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規模效益(任答1點給1分)
43.(8分)
(1)混合農業(2分) 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市場適應性強、機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於恢復地力(任答4點給4分)
(2)擴大 市場(2分)
44.(8分)
(1)種類多 數量大
(2)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化學、機械製造(任答2點給2分) 水源(1分)
(3)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就業機會; 加大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壓力。(3分)

3. 2014年7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補考卷答案

哪個地方的?

4. 誰有地理學業水平考試試題文檔呀

淘寶網上可以購到

5. 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

http://search.zxxk.com/search1.aspx?pagesize=10&grade=cz&channel=&version=&type=&cate=&keyword=2009%E5%B9%B4%E6%B1%9F%E8%8B%8F%E7%9C%81%E6%99%AE%E9%80%9A%E9%AB%98%E4%B8%AD%E5%AD%A6%E4%B8%9A%E6%B0%B4%E5%B9%B3%E6%B5%8B%E8%AF%95%EF%BC%88%E5%BF%85%E4%BF%AE%EF%BC%89%E8%AF%95%E5%8D%B7
2009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試卷
地理(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 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圖1為「我國三個南極科學考察站分布示意圖」,其中昆侖站於2009年1月27日建成,這是我國在南極內陸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圖2為「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示意圖」。讀圖完成1一3題。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A.昆侖站 B.中山站 C.長城站 D.南極點
2.昆侖站建成時,太陽直射點大致位於圖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近百年來,南極地區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趨勢,其原因主要是
A.氣候變暖 B.酸雨危害 C.風速加大 D.降水變化
圖3為「某城市及其周圍地區某日14:00等溫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
4.圖3中氣溫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圖4中反映城郊間熱力環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圖5為「某地天氣系統和地質構造示意圖」。讀圖完成6-8題。
6.關於乙地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冷鋒影響,氣溫將降低 B.受暖鋒影響,氣溫將升高 C.受冷鋒影響,氣壓將降低 D.受暖鋒影響,氣壓將升高
7.有關地質、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地區地質構造為褶皺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間有斷層
8.受侵蝕作用影響最強的地區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圖6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9-11題。
9.中低緯海區的洋流
A.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B.大洋西岸有暖流分布 C.寒流自北向南流 D.暖流自南向北流
10.由寒暖流交匯形成的著名漁場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日本暖流對我國台灣東部沿海的影響是
A.減緩北上海輪航速 B.縮小海水污染范圍 C.降低氣溫 D.增加降水量
圖7為「我國南方某山丘地理環境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14題。
12.該地區可能發生的主要環境問題有
①水土流失加劇 ②土壤次生鹽鹼化加重 ③沙塵暴頻發 ④洪澇災害增多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引起該地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殼上升 B.植被遭毀 C.氣候惡化 D.圍湖造田
14.該區域地理環境的變化主要體現了
A.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B.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C.地理要素的穩定性 D.地理要素的獨立性
2008年入冬後,華北、黃淮等地旱情發展迅速。圖8為「我國今春某日早情分布示意圖」,圖9為「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15-18題。
15.位於特旱區的城市有
A.廣州、南寧 B.呼和浩特、沈陽 C.太原、石家莊 D.蘭州、西安
16.造成我國北方早災的主要原因是圖9中的
A.①偏少 B.②偏多 C.③偏少 D.④偏多
17.下列受早災影響最大的部門是
A.農業 B.工業 C.交通運輸業 D.商業
18.若要實時獲取我國旱災分布范圍的信息,應選用
A.地理信息系統 B.全球定位系統 C.遙感 D.數字地球
圖10為「甲、乙兩國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圖中分別反映了兩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讀圖完成19-20題。
19.甲國最有可能是當今的
A.美國 B.印度 C.日本 D.英國
20.甲、乙兩國相比
A.甲國人口出生率低 B.乙國勞動力資源豐富 C.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D.乙國人口平均壽命短
圖11為「四國城市人口比重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1-22題。
21.本世紀以來,城市化水平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分別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22.最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圖12為「美國本土小麥區和玉米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3-24題。
23.有關圖示農業地域類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勞動力充足,精耕細作
B.多種經營,市場適應性強
C.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
D.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24.與②小麥區相比,①小麥區農業生產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熱量 C.科技 D.市場
下表為「我國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長統計資料」。讀表完成25-26題。
25.引起該城市人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氣候、資源 B.資源、政策 C.政策、經濟 D.氣候、經濟
26.20世紀80年代,該市大力發展電子裝配業。該工業屬於
A.動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勞動力指向型 D.技術指向型
圖13為「某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7-28題。
27.該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 B.礦產開發和人口數量的變化
C.生活方式和消費水平的變化 D.地表形態和河流徑流的變化
28.2008年該城鎮產業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來水廠 B.大型服裝批發市場 C.造紙廠 D.大型超市
能源利用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據此完成29-30題。
29.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使用能源的
A.數量增多,種類減少 B.數量減少,種類增多 C.數量和種類都減少 D.數量和種類都增多
30.世界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緊張,我們應盡量
①使用太陽能熱水器②使用私家車出行③選用節能燈具④調低夏季空調設定溫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部分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1.太陽黑子和耀斑增多時,可能引起地球上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
32.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可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33.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是以水分為基礎的。
34.當前,影響交通線路布局的首要因素是地形。
35一般來說,城市規模越大,服務種類越多,服務范圍越廣。
36.區域的開放程度越高,區域內部的自然條件差異越大。
37.流域開發與整治就是通過修建水利工程來恢復河流的自然狀態。
38.「西氣東輸」工程有利於促進江蘇的社會經濟發展。
39.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自然環境脆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40.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包括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綜合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本部分4大題,共30分)。
41.圖14為「太陽系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6分)

(1)甲、乙、丙、丁中,表示地球公轉軌道的是 ▲ 。此時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其公轉速度較 ▲ (快、慢)。
(2)太陽輻射為地球上的生物繁衍生長提供了 ▲
(3)與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於生命存在的條件主要有哪些? ▲
42.圖15為「世界部分地區及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6分)

(1)依據圖示氣壓帶和風帶的緯度位置,可以判斷北半球處於 ▲ 季。
(2) N地受 ▲ 氣壓帶控制,降水較 ▲ (多、少)。
(3)M地盛行 ▲ 風,氣候特徵是 ▲ 。該地區季風氣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43.圖16為「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8分)

(1)從城市功能區看,甲處最有可能形成 ▲ 區。
(2)下列最能夠反映從A到B一線地租變化情況的是 ▲ 。

(3)該城市周邊地區因地制宜發展了乳牛業、果林業和穀物農業。請將①、②、③地適宜發
展的農業類型及其理由填入下表相應的空格內。

44.京津唐地區是我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雲集。圖17為「京津唐 地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京津唐地區發展工業的區位優勢主要有 ▲ 、 ▲ 、 ▲ 、 ▲ 等。
(2)濱海新區和曹妃甸工業區承接大城市的產業轉移,對大城市產業結構和環境的積極意義分別是 ▲ 、 ▲
(3)新建工業區的工業集聚有利於企業共用 ▲ ,相互協作和技術創新,降低 ▲ ,集 中處理廢棄物等。
(4)水資源短缺問題是制約京津唐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請從開源、節流兩方面提出解決該地9下業用水緊張的主要措施。
開源: ▲ ;
節流: ▲ 。
地理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A D B A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B C C A C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D B C C A C D D

二、判斷題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正 正 誤 誤 正 誤 誤 正 正 正
三、綜合題
41、(1)丙 快
(2)能量
(3)適宜的溫度 液態水 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42、(1)夏
(2)副熱帶高(或者副高) 少
(3)東南(季) 高溫多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43、(1)商業
(2)b
(3)①果林業 坡度大、土地租金低
②乳牛業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市場廣闊
③穀物農業 地形平坦開闊、土地租金低

44、(1)原料豐富、燃料充足、交通便利、市場廣闊、科技發達、政策優惠等
(2)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或促進產業升級) 有利於改善環境質量
(3)基礎設施 成本
(4)開源:水資源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海水淡化等
節流:節約用水、發展科技,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節水工業

6. 2014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答案有嗎

51.「玉兔號」月球來車自在月球上運動揚起的月塵會長時間懸浮在空中, 分析其主要原因。 (2 分)
52.12月26日「玉兔」首次進入月夜休眠期。有人說,月夜休眠期間「嫦娥三號」著陸區轉到了月球的背面,所以在地球上看不見了。此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7. 2014年臨清市生物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查詢網站

聊城信息教育網

8. 2012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地理試卷

2012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試卷
地 理
一、 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大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圖1為「夏秋季節某時刻衛星雲圖」。讀圖完成1—2題。
1.直接獲取該雲圖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 B全球定位系統
C地理信息系統 D數字地球
2.受該天氣系統影響,主要天氣特點是
A高溫晴朗 B低溫晴朗
C陰雨連綿 D狂風暴雨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完成兩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圖2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測控網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 北京時間11月14日20:00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第二次交會對接成功。此時,區時為4:00的測控點為
A奧塞蓋爾 B遠望六號 C阿爾坎特拉 D凱爾蓋朗
4 兩次交會對接期間,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及移動方向分別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 兩次交會對接期間
A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慢
B全球各地白晝逐漸變短
C我略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小於北半球
圖有為「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
6圖中乙風帶的名稱是
A極地東風帶 B盛行西風帶 C東北信風帶 D東南信風帶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是由於
A甲氣壓帶與乙風帶交替控制 B乙風帶與丙氣壓帶交替控制
C丙氣壓帶與丁風帶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風帶影響
2012年1月以來,義大利埃特納火山多次噴發,大量火山灰直沖雲霄。圖4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圖5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8與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的岩石類型一致的是圖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圖5數碼所示輻射中,直接受彌漫在大氣中的火山灰影響而減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圖6為「某地區地質、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10——12題。
10甲處地質構造為
A向斜 B背斜 C斷層 D地塹
11甲處谷地成因是
A 岩層受水平擠壓向下彎曲
B背斜頂部受張力,易被侵蝕
C斷層處岩石破碎
D兩條斷層之間岩塊相對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壩後,其下遊河段
A含沙量增大B結冰期縮短C年徑流量增大D徑流的季節變化減小
圖7為「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13——15題。
13甲處發育了沖積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作用B流水堆積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D冰川堆積作用
14影響圖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氣候B氣候和河流C地形和河流D植被和土壤
15下列人類活動有利於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是
A開山取石,發展建材工業B圍墾濕地,增加糧食產量C砍伐森林,發展木材加工業D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
2011年11月29日是中國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號駛抵中山站。圖8為「南極科考船航行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16——17題。
16流經①②③海域的洋流類型依次是
A暖流、寒流、寒流B暖流、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寒流D寒流、暖流、暖流
17科考人員沿途可觀察到不同的陸地自然帶景觀,這種景觀變化所反映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是
A水分B熱量C地形D洋流
圖9為「1985年以來我國人口自然變動示意圖」。讀圖完成18——19題。
18我國
A.1985年以來,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
B.1987年以來,人口總量持續下降
C.2002年之後,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死亡率
D.2006年以來,人口出生率變化較小
19.目前,我國人口
A.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長迅速B。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低
C.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凈增人口少 D.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現人口負增長
圖10為「1980年以來某城市空間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0——21題。

20影響該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礦產資源 D地域文化
21為合理規劃功能區,該城市工業區宜選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表1為「2000年和2010年江蘇省不同地區城鎮人口及比重」。據此完成22——23題。
表1
城鎮人數(萬人) 城鎮人口比重(%)
2000年 2010年 年增長率(%) 2000年 2010年 增長百分點
蘇南地區 1467 2283 4.54 59.6 70.3 10.7
蘇中地區 636 917 3.73 37.7 56.0 18.3
蘇北地區 983 1533 4.54 31.2 51.5 20.3

22有關江蘇省不同地區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蘇北、蘇中和蘇南城鎮人口增長速度相同 B十年間蘇南城鎮人口數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蘇中城鎮人口比重高於蘇南和蘇北 D蘇北城鎮人口增長幅度較蘇南和蘇中大
23關於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地下徑流增大 B生物多樣性增加 C熱島效應增強 D土壤肥力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農民離開家鄉向大城市和東部沿海地區流動,形成了民工潮。大量農民工進城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但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據此完成24——25題。
24形成我國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地區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區分布不均
C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差異 D交通線路地區分布差異
25下列措施有助於緩解民工潮過度攀升的是
A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提高生產效率 B加強東西部聯系,促進產業轉移
C加快高速鐵路建設,縮短時空距離 D發揮區位優勢,加快沿海發展
近三年來,我國雲南省持續發生旱災。2011年泰國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圖11為「部分地區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26——28題。

26圖示農業地域類型為
A商品穀物農業 B水稻種植業 C混合農業 D乳畜業
27兩旱澇災害頻發的共同原因是
A台風活動頻繁 B鋒面活動頻繁 C氣溫變化大 D季風的不穩定性
28在農業生產中,為防禦旱澇災害可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B培育良種 C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D改良土壤
2011年11月26日綠色和平組織志願者在德班托起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模型(如圖12),呼籲前來參加氣候變化大會的各國政府採取措施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保護全球脆弱地區和人群免遭傷害。圖13為「碳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29——30題。

29大力開發風能資源,減少CO2排放,直接影響圖13中的環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為維持⑤環節降低大氣中CO2含量的作用,人類迫切需要
A.開墾沼澤 B.開發水能 C.保護雨林 D.退耕還湖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部分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
31.天體系統級別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32.太陽活動會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33.無論近地面還是高空,水平氣壓梯度力都與等壓線垂直,從高壓指向低壓。
34.水圈是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
35.世界著名漁場都是由寒暖流交匯形成的。
36.環境人口容量指一個地區能夠持續供養的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37.在我國,並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為中心商務區。
38.不合理的農業生產活動會造成生態環境質量下降。
39.區域發展階段不同,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也不同。
40.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三、綜合題
41.圖14為「某日近地面天氣形勢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7分)

(1)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氣壓由高到低排序是 。(2分)
(2)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小的是 ,甲地此時風向為 。(2分)
(3)鋒面過境後,北京的天氣變化是氣溫 ,氣壓 ,陰晴變化為 。(3分)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
材料一 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醫葯製造業、航空航天器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及儀器儀表製造業。
材料二 圖15為「2007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空間分布」

(1)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較高的地區最主要分布在 地區(填東部或中部或西部)(2分)
(2)近些年來,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江蘇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有 。(3分)
(3)為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江蘇省多個城市建立了高新技術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向產業園集聚有利於企業 。(2分)

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材料一 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區為適應市場需要,推廣高產雜交玉米良種,改良奶牛品種,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產品。玉米除大量銷售外,還用作飼料,牲畜糞便作為肥料歸還到耕地中,節省了對化學肥料的支出。2006年農機數量高達8881台。
材料二 圖16為「加拿大南安大略1956年和2006年農業生產類型」

(1)南安大略地區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屬於 ,其主要特點是 。(6分)
(2)與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區各類土地租用中,「水果/蔬菜」面積的變化特點是 ,影響其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2分)

4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國家發改委公布本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呼包銀榆經濟區」被除數列入本部重點開發地區。本區降水較少,沙漠廣布;有煤、天然氣、稀土、鐵、鉛鋅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稀土儲量佔世界一半,天然氣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儲量全國第二。
材料二 圖17為「呼包銀榆地區示意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本區礦產資源的特點有 、 。(2分)
(2)根據本區礦產資源優勢,除發展採掘工業、電力工業外,還發展 工業、 工業等。制約本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3分)
(3)為促進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地積極發展坑口電站,實施西電東送工程。該工程的實施對當地的主要影響有 。(3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