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上海地理試卷

上海地理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1-28 06:26:48

Ⅰ 2012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地理試卷 答案

2012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
地理試卷答案要點和評分說明

試卷卷面總分為100分,考試成績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第表述。卷面成績90分及以上為「優秀」,75~89分為「良好」,60~74分為「及格」,5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
本試卷共八大題,第一至第七題每個答案項2分(個別答案項1分,詳見具體評分要求),第八題每個答案項1分。只要學生回答合理,均可酌情給分。

一、共計10分
1.D
2.D
3.B
4.A
5.A

二、共計14分
1.中國 印度
2.亞洲 大洋洲
3.俄羅斯 ⑴ ⑵ ⑶(答對一個即可得1分,答對二個及以上得2分,部分答對得1分) ⑷ ⑾(答對一個得1分)

三、共計14分
1.山西與陝西(只答對一個不給分)(如果答山西和河南,也可算對)
蘭州、銀川、鄭州、濟南(答對一個即可得1分,答對二個及以上得2分)
2.B 溝壑縱橫(水土流失;植被稀少)(任答一點即可得分)
3.大 小 濕潤

四、共計17分
1.青海
2.喜馬拉雅
3.(每個空格1分,共5分)
圖中D與E可互換
4.隴海 青藏
5.上海 拉薩

五、共計12分
1.乙 西南 印度洋
2.亞歐板塊 印度洋板塊
3.(共2分,部分答對得1分)
□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
□√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豐富。
□√盛產香蕉、椰子等水果
六、共計12分
1.歐洲的西部(1分),大西洋上的島國(答出瀕臨的海洋或島國均得1分)
2.A
3.溫帶海洋性氣候 C
4.英吉利(多佛爾)
5.(共2分,部分答對得1分)
景點介紹 城市名稱
游泰晤士河,可選擇乘坐游輪飽覽兩岸風光。可欣賞國會大廈等氣勢恢弘的歷史建築…… 倫敦
這是英國的第四大城市,位於英格蘭西北部平原。這里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紡織大工業,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曼徹斯特
濱海的金沙灘長達三公里。在海洋博物館人們可以了解有關當地航海、造船和漁業的發展史,還可以看到北海油田採油平台的模型…… 阿伯丁

七、共計12分
1.東北平原主產區 黃淮海平原主產區
2.長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3.D
4.(共2分,部分答對得1分)

八、共計9分
1.1302
2.外來常住人口的大幅增長
3.浦東新區 松江區
4.盧灣 黃浦 人口總數在減少
5.人口減少區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郊區人口增長幅度較大)
6.中心城區房價過高(中心城區舊房改造、交通條件改善)酌情給分

拓展題:共計10分
1.住綠洲路,位於迎春路和龍躍大道之間(3分)
2.可利用(乘坐)的交通方式,在那條路附近下(3分)
3.住址附近具體的行走指引(3分)
4.表達清晰、流暢(1分)

Ⅱ 上海高二地理等級考 試卷

、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1.現代旅遊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A.宿B.游C.娛.行2.現代旅遊六要素中基本條件是:()A.宿B.游C.娛D.行3.一個人要成為旅遊者需具有的基本條件不包括:()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B.要有適宜出遊的身體條件C.要有出遊的時間D.要大學畢業,有一定文化素質4.現代旅遊,就目的性來講,占絕對優勢的是:()A.探親訪友B.娛樂、消遣C.科學考察D.采風問俗2010年5月1日,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期間約有7000萬人次的遊客,其中海外遊客約有350萬,世博會為上海創造了3100億人民幣的旅遊收入。據此答5-6題5.材料反映了現代旅遊的一個特點:()A.旅遊主體的大眾化B.旅遊空間的擴大化C.旅遊形式的多樣性D.旅遊目的的娛樂化6.入境旅遊對中國的重要意義表現為:()①回籠貨幣,穩定市場②增加外匯收入③平衡國際收支④促進經濟發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②④7.下列關於旅遊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旅遊可以增加旅遊者的生活閱歷,提高旅遊者的文化素質B.旅遊可以強身健體,提高旅遊者的身體素質C.旅遊可以飽覽祖國河山,感受歷史文化,提高旅遊者的道德素質D.旅遊可以引導超前消費,不利於旅遊者傳統美德的養成8.旅遊資源的核心是:()A.具有經濟價值B.可以開發利用C.產生社會效益D.對旅遊者有吸引力9.下列事物或現象中,不是旅遊資源的是:()A.旅遊飯店B.上海的東方明珠C.大型商貿會D.蓬萊閣的海市蜃樓10.下列旅遊資源中屬於人文旅遊資源類型的有:()A.安徽黃山B.傣族潑水節C.桂林山水D.青海的青海湖11.下列我國的世界遺產中,全部屬於自然遺產的是:()A.泰山、黃山、龍門石窟B.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泰山、長城C.北京故宮、廬山國家公園、平遙古城D.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12.下列世界遺產與其所在省區的連線,對應正確的是:()A.大足石刻——重慶B.黃龍——安徽C.龍門石窟——雲南D.麗江古城——山西13.關於旅遊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旅遊資源通常劃分為自然景觀和天然景觀兩種類型。B.自然景觀的表現在教育性旅遊方面。C.人文景觀對於探險、游樂、療養等性質的旅遊具有重要意義。D.人文景觀的表現在教育性質旅遊等方面。14.關於人類活動與旅遊資源開發的敘述,錯誤的是:()A.人類活動對優美自然環境資源的被認識、提升其文化內涵具有重要影響B.人類活動對一些旅遊景點、景區的形成起主導作用C.人類活動對旅遊景區的影響,只有在單純的人造的景區中可以體現D.在古代,我國的規劃師與建築師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15.如果按照緯度從南到北排列,正確的順序是:()A.平遙古城皖南村落開平碉樓避暑山莊B.避暑山莊平遙古城開平碉樓皖南村落C.開平碉樓平遙古城避暑山莊皖南村落D.開平碉樓皖南村落平遙古城避暑山莊16.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我國旅遊市場異常火爆。讀「中國重點城市旅遊實力比較圖」,有關圖中各城市的敘述是:()A.上海、廣州、深圳是發展中旅遊城市B.大連旅遊人次比值大於西安C.大連、西安的旅遊資源類型相同D.北京的旅遊實力是最強大的17.有「山石一是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稱的樂山大佛,觀賞要求是:()A.把握觀賞時機B.發揮想像,移情於景C.特定位置遠眺D.置身其中,求質求真18.「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反映了泰山的:()A.形象美B.色彩美C.動態美D.朦朧美19.自然景觀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在自然景觀構成中:()A.地貌是基礎B.水文是基礎C.植物是基礎D.動物是基礎20.與雲南元陽梯田景觀形成有關的自然因素是:()①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帶來降水②來自怒江的水汽帶來降水③人類修渠灌溉④山地崎嶇,海拔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1.關於把握觀賞自然美景良機的正確敘述是:()A.到黃山、廬山旅遊,秋季的觀賞效果最佳B.游覽海拔較高的風景名山,選擇雨過天晴的時候最佳C.觀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宜選擇陽歷8月18日D.反映哈爾濱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夏季的觀賞效果最佳讀我國山水風景區最宜欣賞時間與緯度關系圖,回答22-23題:22.我國南北方山水風景區欣賞時機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3.按規律推理,④處欣賞時間較短的原因可能是:()A.緯度低B.地勢高C.雨季長D.氣溫高24.下圖為世界地圖上的一段緯線。P點以西為海洋,Q點以東為海洋,PQ為陸地。讀該圖,判斷下列四項,屬於X地所在國的是:()A.澳大利亞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25.下列不屬於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的是:()A.旅遊吸引物和旅遊活動B.旅遊者C.旅遊設施和服務D.旅遊交通條件26.旅遊活動的規模與環境承載量的關系是:()A.活動規模不受環境承載量限制B.活動規模應小於環境承載量C.活動規模與環境承載量應相適應D.活動規模越大,環境承載量也越大27.旅遊地造成生態結構失調,導致環境功能減退的主要原因是:()A.修建道路、旅店、餐館等服務性設施所致B.旅遊地居民對動植物資源的破壞所致C.旅遊者的觸摸、拍照等所致D.個別旅遊者的不文明行為所致28.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A.動植物資源的利用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C.保護旅遊資源D.制定旅遊法29.在進行旅遊景區規劃過程中,保護和營造旅遊資源特色的工作有:()①研究旅遊區的歷史文化格局②設計保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案③營建高雅的旅遊環境④改善交通條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11年五一假期期,安陽市某高中的張三想約幾個同學一起外出旅遊。李四提出去香港,王五提出最好去海南三亞,麻六想去日本,侯七提出去嵩山。但他們每人只有五百元的花費,又想讓旅行社全包。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據此回30-32答。30.他們最宜選擇的旅遊風景地是:()A.日本B.三亞C.香港D.嵩山31.選擇的主要理由是:()A.旅遊費用B.交通條件C.身體狀況D.旅遊安全32.影響旅遊地選擇的最主要的主觀因素是:()A.旅遊者的動機和偏好B.旅遊者的資金和閑暇時間C.旅遊者的出遊方式D.旅遊地的美學價值某旅行社組織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動。下為考察路線示意圖,據此回答33—35題。33.旅行團在黃山、衡山、泰山、華山考察中都能見到的自然帶是:()A.山地常綠闊葉林帶B.山地針葉林帶C.山地落葉闊葉林帶D.山地冰雪帶34.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設計了下列主題活動,其中不可能實現的是:()A.a—c:喀斯特地貌之旅B.c—d:江南奇山異水之旅C.d—f:南北景觀之旅D.g—f:西北大漠戈壁之旅35.旅行考察隊沿線四地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建議,其中合理的:()A.甲地——立足氣候優勢,發展花卉生產B.乙地——利用土地優勢,發展糧食生產C.丙地——瞄準國際市場,發展出口農業D.丁地——退耕還林還草,發展立體農業36.風景區不少攤販出售景區內捕殺和採挖的動植物資源,如此會造成:()A.環境污染B.對正常社會秩序產生沖擊C.對文物古跡的破壞D.生態環境失調,資源枯竭37.目前,許多地方提出了「綠色旅遊」的口號,主要是針對:()A.旅遊活動對動植物的破壞B.旅遊活動對文物古跡的破壞C.旅遊活動對正常社會秩序的沖擊D.旅遊活動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38.河南省某著名景點旅遊旺季遊客爆滿,非常擁擠。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增加淡季的吸引力B.和周邊景區合作,做到客流的協調C.實行限時游覽D.禁止遊客旺季前來游覽2004年2月13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我國的廣東丹霞山、河南雲台山、雲南石林、黃山、廬山、嵩山、張家界、五大連池等八處為「世界地質公園」。回答39-40題。39.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五大連池B.石林C.嵩山D.廬山40.其中離我國主要的旅遊消費市場較近且接待能力較強的是:()A.五大連池B.嵩山C.石林D.廬山二、主觀題部分(共40分)41.讀A、B、C、D四國某年旅遊業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10分)國家國際旅遊收入(億美元)出口總額(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億美元)國際旅遊就業人數(萬人)就業總人數(萬人)(1)從表中可以看出,國際旅遊收入最高的是國,國際旅遊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值最高的是國,達%,反映出發展旅遊業可以促進的發展。(2)國際旅遊收入占出口總額比重最高的是國,反映出發展跨國旅遊能夠增加國家的收入。(3)國際旅遊就業人數最多的是國,國際旅遊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比重最高的是國,反映出發展旅遊業能擴大。(4)在國際旅遊就業人口中,人均旅遊收入最高的國家是國。4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黃山,1985年入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這里山峰劈地摩天,雲凝碧漢,氣象萬千;青松蒼郁虯勁,千姿百態;煙雲翻飛飄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羅棋布,惟妙惟肖;溫泉終年噴涌,五色無嗅,可飲可浴。(1)黃山位於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處我國地勢的第_____級階梯,由______岩構成,植被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2)黃山的標志性景觀是______________。(3)黃山「四絕」中,屬於氣象與氣候景觀的是___________。從旅遊資源的類型來看,它們都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_。(4)想觀賞到「黃山雲海」,最佳季節是_______,最佳天氣是_______。(5)游覽黃山的「怪石」時,欣賞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時必須_________。43.(10分)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遊客數量統計表。材料二三亞市擁有海南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在約兩百公里的海岸線上密布亞龍灣(又稱「天下第一灣」)、大東海、鹿回頭公園、天涯海角、海山奇觀、南山文化旅遊區等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下面為三亞市旅遊景區分布圖。(1)簡析海南省接待遊客數量的季節特徵,並說明其原因。(4分)(2)據題中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對三亞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做簡要評價(6分)44.(10分),簡答(1)請說出河南省內的兩處世界文化遺產。(2)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五嶽劍派分別在現在得哪個省。問答題參考答案41.讀A、B、C、D四國某年旅遊業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從表中可以看出,國際旅遊收入最高的是C國,國際旅遊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值最高的是B國,達12%,反映出發展旅遊業可以促進的國民經濟發展。(2)國際旅遊收入占出口總額比重最高的是A國,反映出發展跨國旅遊能夠增加國家的外匯收入。(3)國際旅遊就業人數最多的是C國,國際旅遊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比重最高的是D國,反映出發展旅遊業能擴大就業。(4)在國際旅遊就業人口中,人均旅遊收入最高的國家是B國。42.共10分,每空1分⑴安徽三花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⑵迎客松⑶雲海自然景觀旅遊資源⑷夏季雨過天晴⑸選擇特定的觀賞位置43.共10分(1)冬季接待遊客較多(2分)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而海南溫度適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2分)(2)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資源集群狀況和地域組合較好,游覽價值高;處在海南島最南端,臨海,地理位置優越,有高速公路、飛機場,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東南亞等地區,市場距離近;經濟較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地區接待能力強;景區空間大,旅遊容量大。(答出3點即可得6分)44.共10分(1)龍門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每空1分)(2)北嶽恆山山西,南嶽衡山湖南,西嶽華山陝西,東岳泰山山東,中嶽嵩山河南(每答對一省份1分)

Ⅲ 上海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概況上海雖然尚沒有雄偉的名山大川、奇峰異谷,也無世界奇跡之類的名勝古跡,但是,多少年來一直以她獨有的風韻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革命活動在這里發生並影響全國;上海是新中國的「窗口」,40多年的艱苦創業,特別是浦東的開發、開放,上海已成為國際大都市及海內外來華投資的熱點;上海是歷史文化名城,有70餘處國家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文化的最好展示;上海還是萬國建築博覽城,外灘風格各異的建築群及近年新建的千姿百態的新建築,引起了海內外建築界的矚目……,上海已成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現代潮流為一體的旅遊中心城市。

清晨,一輪紅日從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上升起;海關的鍾聲劃破新外灘的寧靜;濱江大道上晨煉的人們以及跳交誼舞的男女正躍躍欲試……與那些延綿起伏的古典建築群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那拔地而起的宏偉大廈與散落在各處的富有異國情調的別墅樓宇,組合成了上海特有的城市形象;那橫空出世的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及「地鐵」、高架內環線,讓您感受到現代城市交通的嶄新一頁;那龍騰虎躍、構架未來的浦東新區、虹橋開發區、漕河涇開發區以及這些熱土上所創造的建設速度,令人矚目。夜幕降臨,您不妨登上黃埔江邊高聳入雲的新上海的標志性建築——東方明珠電視塔。極目遠眺,萬家燈火盡收眼底。近處,南京路上的霓紅燈宛如一條五光十色的燈河,這里的燈彩不亞於東京、香港等國際大都市。您也不妨步行至新外灘的游輪碼頭登上豪華的浦江游輪,在夜幕中,游戈於南浦大橋、楊浦大橋與「東方明珠」、外灘之間,去感受一下「船在江中游,人在畫中行」的意境。這就是上海的都市風光,這就是改革開放中日新月異的大上海。

如果有一天,您漫步在黃浦江畔,從外白渡橋出發,沿寬闊的中山東一路往南,直抵延安東路。此時,黃浦江拍岸的濤聲和輪船的汽笛聲不絕於耳,數十座巍峨的大廈綿延起伏。這就是聞明世界的外灘。

徜徉於濱江大道上,您會發現哥特式的尖頂和古希臘式的窟窿,巴洛克式的廊柱和西班牙式的陽台。就在您的眼前身後,處處散發著濃郁的異國情調,那別具一格的韻味讓人流連忘返。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數十幢巍峨大廈沉浸在燈的海洋里,一座座晶瑩剔透如水下宮殿。臨江遠眺,整個外灘建築群璀燦奪目、參差跌宕。這氣勢、這意境宛如一部不同凡響、恢宏壯闊的交響史詩。外灘的建築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萬國建築博覽」——外灘,可謂當之無愧。

悠悠歲月,滄海桑田,今日上海的山山水水,都是經過長期的自然演變,是大自然的傑作。上海的自然景觀大致可分為「山之旅」、「江之旅」、「湖之旅」、「島之旅」四部分。「山之旅」主要指上海松江的「松郡九峰」或是「雲間九峰」;「江之旅」自然是指黃埔江這條上海的母親河,是上海的一項特色旅遊。「湖之旅」是指青浦的澱山湖風景區,而「島之旅」則是指崇明、長興、橫沙、金山等眾島嶼。

上海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許多震動中外的歷史事件在這里發生,留下了眾多的革命遺跡,處處為您講述著一個個使人永不忘懷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成為包含民俗的人文景觀和紀念地。在上海,每到秋祭,紛至沓來的人們在這里祭祀先烈、緬懷革命歷史,已成為了一種風俗。大上海在中國近代歷史中,曾是風起雲涌可歌可泣的地方。在這里薈萃多少風雲人物,散落在上海各處的不同住宅建築,由於其主人的非同尋常,蘊含了耐人尋味的歷史意義。這里曾留下許多革命先烈的足跡。瞻仰孫中山、宋慶齡、魯訊等故居,會使您產生撫今追昔的深沉遐思,這里還有無數個達官貴人的住宅,探訪一下李鴻章、蔣介石等人的公館,可以聯想起主人那段顯赫的發跡史。

上海的宗教寺院有著1700多年的傳播發展史。宗教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樣隨著近代都市經濟文化的發展中西結合豐富多彩,在全國居於重要地位。上海的宗教建築分布市中心和郊外的各個角落。它們各以其歷史悠久、風格炯異、裝飾典雅而著稱中外。上海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千年名剎-龍華寺、以供奉大型玉石坐像而聞名中外的玉佛寺、現存最古的松江清真寺、屹立於佘山頂上,宛如中世紀歐洲古城堡的聖母大教堂……,無一不展示著上海宗教深厚的文化底韻。

上海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只是一個近代城市,然而翻開上海的歷史你會驚訝地發現,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成陸,西部嘉定、青浦、松江就是最先成陸的一些地區。上海境內猶如星河閃耀,至今仍遺存著一百多幢優秀的園林建築。我們向您推薦嘉定、青浦、松江和南市老城廂四條「一日游」黃金線:到嘉定可瀏覽唐代南翔寺經幢、南朝磚塔、宋代孔廟、明代秋霞圃;在青浦,您會對唐代青龍塔、宋代普濟橋、元代放生橋、清代曲水園和萬壽塔感興趣;宋江的唐代陀羅尼經幢、宋朝方塔、護珠塔、明代大照壁和清代醉白池會令您流連忘返;步入南市老稱廂,則置身於代表明清風格的古城牆、豫園、文廟、三山會館、書隱樓之中……物換星移千百年,這些古老的建築飽經風霜,歷經滄桑,但它們仍以各自的魅力,成為上海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

上海在長達近200年的開發過程中,始終處於中西文化的交匯點,集中了中、西、古、今各種人文社會資源,僅名人故居、各種紀念館、博物館就有幾十處;上海還是一個都市景觀資源十分豐富的大都市。被稱為萬國建築博物館的建築景觀,被稱為全國第一街的南京路商業街,都是具有上海特色的旅遊資源。改革開放以來,浦東的開發開放,虹橋開發區的建立,上海高層建築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內環線高架公路、成都路高架公路以及地鐵的貫通。上海的都市景觀呈現五彩繽紛的新氣象

Ⅳ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地理試卷

一、1、略
2、印度 澳大利亞 美國
3、③ ② ④
二、1、二 陝西 山西
2、B C
3、BCD AE
三、1、南 亞馬孫
2、城市內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3、低容 高 多
高 低 少
4、D
四、1、中國 日本
2、發達 美國
3、德國
4、一倍
五、1、青藏 西北-東南向
2、③ ②
3、乙
4、高寒缺氧,氣候惡劣,交通不便
六、1、乙
2、北美
3、大西
4、美洲
5、D
七、1、熱帶 南海 廣東
2、B
3、5-10 南
4、C
5、熱帶風光
八、1、長 東
2、嘉定 浦東新 海洋運輸
3、江蘇 浙江
4、外灘(豫園、十里南京路等)
5、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不僅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