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幾年
Ⅰ 地理學是什麼!
地理學(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
在現代地理學中,「地」是指地球或者是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表層,或者是指一個區域。「理」是指事理、規律,或者是事物規律性的內在聯系。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的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
地理要素通常包括水、土壤、大氣、生物和人類活動,簡稱水土氣生人五大要素。地理綜合體由地理要素組成。
(1)地理學幾年擴展閱讀
作為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地理學的綜合性體現為地理學研究具有多維、動態的視角。以人地關系作為主線來開展地理學綜合研究,其綜合性和動態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以地表環境、地球環境動態變化為主的動態研究,即環境動態研究;
二是以人類社會發展為主體的人類社會動態研究,聚焦環境和社會動態之間的關系;
三是對區域、流域等研究區域的綜合分析。例如在城市化研究中,需要明晰中心城市和其他衛星城市之間在產業布局、交通網路布局、人口分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
地理學的空間表達也是多元、多樣的。除語言、數字等基本表達方式外,圖形往往是地理學表達的主要形式,如通過研究地圖可以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對比不同時期的地圖可以為地理空間演變研究提供直觀支持。
Ⅱ 地理是什麼時候成為高考科目的
從科目演變的歷史來看,從1950 年的考9 門逐漸分為文理兩個科目組。1977 年文革結束後在恢復高考的時候還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這一做法——文科考試科目為:政治、 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理科考試科目為:政治、 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
1978 年《教育部關於 1978 年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 招生工作的意見》「…… 實行全國統一命題, 省、市、自治區組織考試、評卷。 分文理兩科考試。文科 (含哲學、外語專業)考: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 外語;理工科(含醫農專業)考:政治、語文、數學、物理、 化學、外語。 外語考試的語種分別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 阿拉伯語,考試成績,今年暫不記入總分。
1985 年國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畢業會考與會考後高考改革的試驗。會考後高考科目的設置,上海決定語、數、外等各類學校的必考科目,其他六門必修課(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由招生學校(專業),任選一門,形成六個科目組。上海市高考由上海市高教局組織命題,作為全國統考的「上海卷」。後來由於高考中生物和地理考試的廢止,又減少為四組。
上海市1988 年將在普通中學各學科全面會考的基礎上減少高考科目。在普通 高中階段實行全市統一的全面會考的基礎上, 普通高校招生 考試的科目減少為四門,科目設置為六組:(1) 政治、 語文、 數學、外語; (2)語文、數學、外語、歷史; (3)語文、數 學、外語、地理; (4)語文、數學、外語、物理; (5)語文、 數學、外語、化學; (6)語文、數學、外語、生物。 [8] 」 從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來, 六組分科模式其實就是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分別和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 學、生物的組合 。
1989 年,國家教委在《關於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及錄取新生辦法的意見》中又提出:「在普通高中省級會考的基礎上,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科目設置及錄取新生辦法。考試科目設置:1.必考、選考科目: 必考科目:語文,數學; 選考科目:政治、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
1990 年,《在關於改革高考科目設置及錄取新生辦法的 意見(試行)》中又規定:高考科目設置第一組:政治、語文、歷史、外語;第二組:數學、語文、物理、外語; 第三組:數學、化學、生物、外語;第四組:數學、語文、地理、外語。
2002 年全國普遍實施「3+X」改革方案。高考科目分為兩類。一類為必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和外語;另一類為選考科目,即由招生的高等學校根據專業學習的特點,從政治、歷史、地理、物 理、化學、生物中選 1 至 2 科。
1993 年,教育部考試實行文理兩類的「3+2」科目組, 即文科: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理科:語文、數 學、外語+物理、化學。
1999年「3+X」改革方案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 物 3 科;文理綜合為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 6 科的綜合。
2002 年到 2006 年的3+X 高考科目設置模式,幾 種類型: 一是3+文綜/理綜。3 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文綜指的是政治、歷史、地理的綜合,理綜指的是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採用這種模式的省份佔大多數。 二是 3+大綜合+1。3 仍然是語文、數學、外語,大綜合是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的綜合, 「1」指學生根據志願在六門課程中任選一門,比如河南、 上海、 廣東就是採用這種模式,採用這種模式的省份比較少。
……
Ⅲ 2017年義務教育幾年級學習地理
中國內地來義務教育從源七年級開始學習地理,即初中一年級,一直到高中三年級結束課程。
過程中九年級,即初中三年級會暫停地理學習,直到高中一年級重新,開始學習周期為五年。
以上僅為中國內地義務教育,香港澳門以及台灣地區未知。中國內地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另外,深圳特區,珠海特區等也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
Ⅳ 自然地理學碩士研究生讀幾年
3年
Ⅳ 高中生物地理學幾年和初中一樣的學兩年,學到高兒就行了嗎
讀文科地理學三年,生物學高二一年;
讀理科地理學高一 1年,生物學高二高三兩年
我是江西省人教版的
Ⅵ 地理學科從幾年級開始學
初一啊,初一就開始有地理了!
Ⅶ 地理科學研究生讀幾年
符合教育部2018年全國招收攻讀碩士研究生簡章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回章上規定的報考條件。
2、同等學答力考生符合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簡章相關規定。
3、年齡不超過40周歲,身心健康。色盲、色弱考生限考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報考其它專業請與導師聯系咨詢。
4、現役軍人報考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執行,作為「在職定向生」報考,錄取時簽訂培養協議;少數民族骨幹計劃招生按國家相關政
Ⅷ 初中地理學幾年學到初二還是初三高中呢高二還是高三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就算你不喜歡他的話,你學會了還是可以會看地圖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去哪裡與旅遊呢,都是可以看地圖的,看看還有多遠等等.其次呢,地里實際上是最好學的一項科目,因為人腦對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麼怎麼學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時候呢,記住一個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區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只需要看圖,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長什麼樣子,在圖上的哪個位置上就可以了.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第二點呢,就是需要學會用地圖,因為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當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當中能夠用到的,所以通過分析圖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地理特徵,原理還有成型的原因.要學會讀各種的地圖,而且首先要記住基本的地圖長什麼樣子,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點都是怎麼學好初中地理最基礎的內容.希望同學們把最基礎的內容都學會了,那麼後邊兒的提分兒也就上去了.
Ⅸ 小學要學地理嗎幾年級才學
不學。但是初一就要開始學了,不知道你是不是北京的,反正十一學校實驗班只學一年,還不考試,只是開放性的論文,報告。別的學校應該會考,但是初三又不學了。不用擔心,不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