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體驗
❶ 大學地理位置偏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認為上大學就是,課余時間就特別多了,肯定也不是全部時間像高中那樣拼著學習,更多的是長見識,和鍛煉自己,我同學就是大學特別偏僻,去玩一次都不方便,買個東西,學校周邊也不全,很是無奈。
❷ 在中國農業大學上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有什麼體驗
還是經管類好一些,完全可以理解的,不一定要背,而且對數學要求比工科低,適合女生,學工科老的快。
❸ 古代地理學家法顯年少時的經歷是怎樣的
法顯(342~423),原姓龔。平陽郡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地理學家。
法顯有兄長專3人,都屬不幸早逝。父母怕他不能成人,3歲即將他剃度為沙彌。剃度後,在家住了幾年,大病幾乎死去。父母趕緊送他入寺院中,從此不肯回家。10歲時父親去世,叔父曾逼他還俗,他不從。不久母親去世,他回家辦完喪事就回寺院。20歲受大戒。為人篤信佛教,性格倔強,有志有恆,聰明正直。
❹ 在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地理科學專業師范班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回力的地理科答學研究與地理、環境教育工作者。主要專業課程有:地球概論、地圖學、現代地質地貌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環境學、生態學、遙感學、地理信息系統、中國地理、世界地理、計算機輔助地理教學等,並安排多次野外實習。大學畢業後除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外,主要從事地理教育、環境教育工作,也可以適應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❺ 會計學專業本科,想考地理專業的研究生,因為對地理很有興趣。大家有沒有什麼相似經歷或者好的建議啊
會計學專業本科,到地理專業研究生,跨度很大,但是只要您能力,就有成功的可能。
跨學回校、跨專業答考研,是很多學生重新對其以後的工作方向進行選擇和定位的方式。盡管備考可能會很艱苦,但是成功者大有人在。
在備考過程中,您可以訪問與考研有關的網站或論壇,查詢信息,咨詢問題。您在網路的搜索引擎的關鍵欄位框內,輸入「考研網站或論壇」,即可查詢。
❻ 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就讀地理是怎樣的體驗
[3]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簡稱倫敦政經學院)一直以來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簡稱LSE),位於英國倫敦,並在後來幾年繼續發展的步伐,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了16名諾貝爾獎得獎者。到了1902年,學校被倫敦大學認可為其所屬的一個經濟院系,並與同年開始招收大學部生和博士生,成立於1895年,是一所在政商界享譽盛名、專注於社會科學的大學,包括地理(1902年)、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並稱為「英國G5大學集團」,它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然後是國際關系、42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5]
在2013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經濟學及計量經濟學排名上榮登世界第三。
1895年10月、心理學和社會學,為倫敦大學的成員學院之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向被譽為「世界領先的社會科學教育及研究機構」。[2]它對社會學科的專注在倫敦大學和全英國都是獨一無二的。與此同時,倫敦政經學院的學術范圍開始擴展到其他社科學科,稱其與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經學院在Adelphi的約翰街9號正式開學[9]。到了1900年、歷史、法律、帝國理工學院和國王學院「在英國的聲譽只有牛劍才能超越。」[4]
至2012年為止、哲學(1903年)。
學校得到迅速擴張,在1896年9月就與新建的校圖書館英國政治經濟圖書館一起搬到了Adelphi Terrace 10號。《衛報》曾評價倫敦政經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語: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❼ 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就讀地理是怎樣的體驗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抄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16世紀後,隨著大英帝國的快速崛起,倫敦的規模也高速擴大。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
❽ 求一篇學習高中地理感受。(1000字)
學習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心得
遷安一中地理組 周成武
今年受上級部門安排在教師進修學校進行了高中地理教師新課程全員培訓,強化新課標理念。通過培訓,深刻感受到了新課標給我帶來的沖擊,對新課標也有了新的認識。
一、高中地理課程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和選擇性理念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提出「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二、高中地理課程重視探究,注重過程與結果評價的結合
高中地理課程又提出「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重視學生的探究活動,不僅是地理課程而且是這次新一輪課程總體改革的重要理念。
傳統的地理教學「以本為本、以綱為綱」長期以來成為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因而形成了「教師教課本,學生記課本,考試考課本」的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是否掌握了大綱要求的知識和技能,教學結果過分強調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心理品質。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轉變學生機械模仿、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體驗主動學習和探索的「歷程」和「經歷」。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一條基本理念,除了「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外,還強調「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這是因為,無論是開展野外觀察觀測、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室外實習,或者是開展做實驗、製作學具等室內操作,都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觀察、操作、練習、驗證、搜尋、思索、判斷、分析……。這樣既可提高地理學習對學生的吸引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高中地理課程基本理念 「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重視反映學生發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性評價與鼓勵性評價相結合」。
三、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理念 「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這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是要突出時代性,地理課程要突出時代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包括在地理課程內容選擇、地理教學方法運用和地理教學評價中,都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地理信息技術對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日益顯著。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講,基礎教育階段的地理信息技術素養教育也很緊迫。地理信息技術是地理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加之其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價值,將其納入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體系,意義重大。
四、存在的主要誤區
1、把課標直接移植成課堂教學目標。
地理課程標準是一種課程終結目標,而課堂教學目標是某節課依據課標,是為達到整個課程目標所需要的支持性前提。可以簡單認為,課標是目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前提。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僅以課標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師顯然無法具備明晰的行動綱領,無法彌補教材內容與課標的落差,無法調和教講授與學生活動的矛盾,更無法解決傳統經驗與教學方式變革之間的沖突,困惑與迷茫自然便接踵而至。
2、課堂教學目標表述機械套用課標結構。
新課標將總目標從知識與技能、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我們常常不顧具體內容結構,把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也都按此結構進行表述和執行,機械套用,從而帶來課堂教學目標的模糊與混亂。
五、有效解讀新課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深入解讀課標表述的內涵,明確學習結果與要求。
新課標的表述中,教育術語諸如「說明」「分析」使用次數是最多的。前者需要學生搞清楚「為什麼」後,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這種聯系的內涵。後者需要學生能通過分解、辨別、概括形成認知策略。從本質上講,它們預示的結果都是學生要達成的問題解決的能力。下面是我從視頻學習中節選的「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的課堂教學目標,供給大家看一下:(1)了解大氣是指低層大氣;(2)了解導致大氣受熱的直接熱源;(3)辨別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對大氣熱量收支的影響;(4)以及大氣對這些輻射的選擇性吸收;(5)有繪制示意圖表示大氣熱力環流的技能;(6)具有閱讀、分析城郊熱力環流和大氣溫室效應示意圖的技能;(7)並且能用簡練的語言表述這些過程。
2、正確解讀課標的目標指向!明確教材內容的功能定位。
簡單的講,就是有些內容不是教學目的,就不需要去講授,從而人為加大難度。我們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培養出主動探究的能力。
3、科學解讀課標內隱的學習層級,明確課堂教學順序。
學生的各種更高一級的學習可能性隱含在比自身更低一級的學習結果之中,若要獲得某項能力,需以先前已獲得的其他一些前提能力為基礎。從這一角度講,每一個課標都內隱著促使學生形成能力與態度等的學習層級,理清了這一學習順序,教學的基本順序也就明朗了。
總之,新課標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理性和創造的過程,需要每個教育工作者在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
❾ 地理好多要背啊,經歷過的進來吧,高三,真不知道怎麼學好了
高三畢業生!我曾經用這種方法把二十多分的地理提高到七十多分,不知道適不適合你
1.不要同時用很多本參考資料,這樣會讓你無從入手,找一本自己最喜歡的做範本,自己的筆記更好(有親切感 但是內容要比較齊全)然後其他的參考資料裡面如果有什麼好的理論啊重要的地圖可以補充在裡面,平時做題得到的理論啊結果也可以及時補充在相應章節,你的範本日益完善,要死心塌地的愛著他,復習就只看他了(因為是自己努力的精華)
2.接著是地理的整體空間把握,非常重要,(比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大概分布,可以把七大洲在紙上畫成七個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在畫上0、180度經線,赤道,當有經緯度要找具體在哪裡時,可以把0、180度經線,赤道、極點進行分割,比如說要找89E,就在0、180度中間切分,那條就是90度經線,89度就大概在那裡,緯度也一樣把赤道極點中分,再中分...)
3.要記得東南亞就是越南寮國那邊的,西亞就是有石油的沙烏地阿拉伯什麼的,南亞就是印度,中亞就是很落後的國家什麼斯坦(像吉爾吉斯斯坦)但是有棉花,西歐就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的英國法國等先進西方國家,北美有他媽的美國啊什麼的......最重要的是怎麼記住呢?找一份世界地圖,邊看區域地理的筆記邊在圖上找,很容易記得。反正地圖很重要就對了,失眠了就看看
4.人文地理很簡單的,無非就是氣候土壤水源交通科技勞動力資源能源政策這些,把握了世界整體,這些自然就心中有數
5.結合實際也很重要。為什麼非洲人印度人中東人很黑,因為那裡光照充足咯,為什麼光照充足呢,因為那裡分別是熱帶沙漠、草原、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咯,那種氣候一般比較黑....
6.無必要的問題不要刨根究底,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問題不要想,記住結論就好了
7.天氣系統真的很簡單,地球哪裡吹什麼風受什麼氣壓帶控制背圖就好,吹風還有季風,我們這邊夏天東南冬天西北(中國人喜歡說喝西北風)南亞那邊也就是印度那裡夏天西南冬天東北
8.洋流更簡單,隨便背誦就好啦,比較重要的秘魯寒流墨西哥灣暖流東奧大利亞暖流巴西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9.怎麼促進區域發展什麼的去背就好,平時做事好的答案抄近範本,依樣畫葫蘆
一些東西要結合自己喜歡的方法,這只是我的方法,我也幫同學補習了,不及格到及格,我很自豪~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 太多了,不懂可以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