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文科中段考試卷和答案
⑴ 高二文科地理考 急
第一題:應該從交通,地理位置,高校等方面著手
第二題:科技含量,政策支持等方面
第三題:電子產品的廢棄物等方面
⑵ 高二文科地理期末考試快速復習
1、用地圖學地理法:大家都知道,學地理時,首先要掌握的就是事物的地理位置。因為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地理位置,事物的許多地理屬性、特徵、特點以及與其他
地理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內涵規律等才容易一下子揭示出來。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們知道了某個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緯35
度某大陸西岸。這樣,我們就容易一下子推斷出:它是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多雨,夏季反而少雨。沒有長久的冰凍,生長著耐旱的,樹皮很厚的常綠灌木。春季景色
最美,宜於游覽等等。
上述是僅就掌握事物的地理位置,談談地圖運用的效能。地圖對學好地理的作用當然不局限於此。有人曾說:離開地圖,便不是 地理課。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要利用好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掛圖。教師指圖講課時,學生一定要注意看圖,不要自己看書,或是做別的事情。教師指圖講 課,事先是經過充分備課的。他會把圖中的知識直接指給學生,避免學生費時間走彎路地自己去查找。
運用好地圖的另一個做法是要把《中國地圖
冊》、《世界地圖冊》和教科書中的插圖,作為自己學習上得心應手的輔助工具。「兩圖」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與教材緊密配合的。而且色調鮮艷悅目,內容
生動活潑。如《中國地圖冊》中《地球》一圖,只要看一眼,便會得出地表一片汪洋的結論,而且會掌握大陸分布的基本形勢。《地球五帶》一圖,作者更是用心巧
妙,用冷暖顏色顯示地帶溫差,配合以動植物畫面,十分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地帶的特點。運用好地圖的最後一個做法是不要忽視地理作業填充圖的作用,一定要按
教師的要求和布置認真做好填充圖作業。
2、字頭記憶法:即從同類地理知識中分別提取字頭,編成簡短話語進行記憶,這種字頭法,簡化知識,利於增強記憶。
例1、有關長江的長度、流域面積、流經省市名稱以及長江上中下游的分段等系列知識,地名數據多,硬記有困難,可用字頭法編成順口溜:
兩湖兩江兩海安,川西雲流六千三;
流域超過百八萬,宜昌湖口各拉段。
第一句及第二句的「川西雲」是字頭,指明長江流經的十省市名稱,「六千三」(百公里)是長江全長,「百八(十)萬」(平方公里)是長江流域面積,第四句「宜昌」和「湖口」是長江上中下游的分段點,「各拉段」與「各拉丹」音近似,很容易聯想到長江的發源地「各拉丹冬」。
例2、記憶世界煤炭儲量豐富的七個國家,可以這樣記憶:俄巴中澳印加美。中亞五國,哈吉塔土烏。
3、綜合法:認識地理特點的過程,絕大多數情況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徵和各部分聯系的基礎上加以綜合。下面結合北美簡易圖像,說明如何分析它的氣候特徵。並介紹綜合法的一般步驟。
圖中哪種氣候分布的面積最廣(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圍,即搞清楚在哪裡的問題。
(2)根據事物的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氣候成因,就要從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洋流、氣壓及風帶等方面去分析。
(3)分析各因素的特點,看它們在構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麼作用。由上圖可知,緯度、西風和地形的特點都對北美氣候產生了影響。
(4)分析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上述因素中,緯度位置決定了北美主體在北溫帶,並處在西風控制范圍,南北縱列的高大地形阻礙了太平洋濕潤氣流的進入。這反映了北美緯度、西風同地形之間的緊密聯系。
4、諧音記憶法即把枯燥的數據換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記憶。
例3、下列幾個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低點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死孩是三舅兒);
(2)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22米(加大馬力壓那海狗,它只搖搖動雙耳)。這是利用漢字諧音來換字,一語雙關,生動有趣,易於記憶。
例4、地殼的物質組成按從多到少順序排列為:氧、硅、鋁、鐵、鈣、鈉、鉀、鎂等元素,可記為「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5、識圖記憶法:即通過看圖、填圖、用圖來記憶地理知識。首先要掌握地圖知識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離、識別地勢高低、熟悉主要圖例、了解經緯網等,練好看圖的基本功。
例5、我國地形特徵之一是:地勢西高東低,有明顯的三大階梯。這一特徵在地圖上用三種不同的顏色顯示出來:最高一段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呈
儲色:由此往北往東就變成深黃色,是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屬第二段;越過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一線往東直到海濱,是綠色或深黃色相
同的地區,就是平原和丘陵了。通過識圖,即可記得一清二楚。其次,要養成看圖用圖習慣,日積月累,方可熟能生巧。
6、簡化地圖法:是根據學習的需要,把地圖作簡化處理,刪去大量繁雜的圖例,只保留有關知識的信息的方法。通過簡化圖的構思設計,達到突出重點、有利記憶和反映動態、易於理解的目的,並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規律。
例6、長江水系簡圖:長江幹流猶如「L」和「w」兩個英文字母連接而成。從源頭各拉丹冬雪山到宜昌(B)的「L」形河道為上游,谷深水急,虎躍峽
(A)、三峽地段,長江幹流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葛洲壩就建在宜昌市以西的三峽東端處。「w」河道則為長江中下游。「w」兩端分別是宜昌(B)和南水北調
東線的江都(F)水利樞紐,中點武漢市(D)則有長江最大支流雙江匯人。「w」下方兩處轉折點是我國兩大淡水湖——洞庭湖(C)和鄱陽湖(E)、BE河段
為長江中下游,湖泊眾多。
7、歸類記憶法:紛亂的無條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記憶的。我們把事物做一點理順和歸類,記憶起來就比較方便。如山脈、河流、島嶼、湖泊等分別歸類在一起,再進行記憶就比較容易。
例7、以半島為例,主要半島我國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亞洲有朝鮮半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半島;歐洲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日德蘭半島、巴爾干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非洲有索馬里半島;北美洲有拉布拉多半島。
8、串珠成線法:在一定范疇內,許多地理概念是相互聯系著的,因此,當思考某一地理概念時,應該放到與其他地理概念相互聯系的整體上去認識。聯系的方法
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串珠成線法是聯系法的一種,是根據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系,將零星的地理知識系列化的方法。它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分散的地理概念之
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認識地理事象的廣度與深度。
例8、用鐵路、河流把鐵路樞紐和城市連接記憶。
9、比較法:比較法在地理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地理課的特點所決定的。運用比較法就是把這一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進行比較,尤其是充分利用各地的鄉
土地理事物同其他地理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新的地理知識,形成新的地理概念。現在,比較法不僅在教學、總復習中被廣泛應用,而且在各級各類命題考試中也常出
現。
在地理學習中,以選擇同類地理事物的相似特徵作比較最為常見,目的是有利於減少頭緒,減輕學生負擔。如常常把亞馬孫河與剛果河(扎伊爾河),喜馬拉雅山脈與阿爾卑斯山脈,海河治理與淮河治理進行比較。
作為比較的對象應該是已知的,不能選擇那些尚未學過的地理事物或現象進行比較。
⑶ 成都七中2017屆高二下期月考地理試卷及答案
如果手機是安卓手機,就請在各應用市場更新最新版本作業幫,在拍照搜題頁面上方點擊「作業答案」,即可進行掃碼搜索
⑷ 高二文科地理寒假作業答案(世界地理的)
沒有圖,抄無法判斷啊!
首先A項錯誤,緯度越高氣溫底,緯度越低,氣溫越高;
再則C項錯誤,寒流是減溫減濕,暖流才是增溫增濕;
至於B和D項,說法本身沒有錯誤,要結合具體的圖來分析,比如等高線和兩地距海的遠近等!!
⑸ 我高二 文科生 想知道文科[尤其是政治歷史地理]的錯題怎麼整理,具體整理什麼樣的題
具體整理抄一些平時錯得最多的,例如簡答題的地方,你可以不把正確答案整理出來,只要你把答題的思路,和答題的步驟,需要答到的知識點用一個本子整理好久可以了,知識點記牢了,遇到的題目大都是變樣不變式的,答上知識點就可以了得分的。
⑹ 新東方20142015高二地理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最好有照片,能回答的人不一定有試卷
⑺ 上海高二地理等級考 試卷
、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1.現代旅遊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A.宿B.游C.娛.行2.現代旅遊六要素中基本條件是:()A.宿B.游C.娛D.行3.一個人要成為旅遊者需具有的基本條件不包括:()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B.要有適宜出遊的身體條件C.要有出遊的時間D.要大學畢業,有一定文化素質4.現代旅遊,就目的性來講,占絕對優勢的是:()A.探親訪友B.娛樂、消遣C.科學考察D.采風問俗2010年5月1日,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期間約有7000萬人次的遊客,其中海外遊客約有350萬,世博會為上海創造了3100億人民幣的旅遊收入。據此答5-6題5.材料反映了現代旅遊的一個特點:()A.旅遊主體的大眾化B.旅遊空間的擴大化C.旅遊形式的多樣性D.旅遊目的的娛樂化6.入境旅遊對中國的重要意義表現為:()①回籠貨幣,穩定市場②增加外匯收入③平衡國際收支④促進經濟發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②④7.下列關於旅遊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旅遊可以增加旅遊者的生活閱歷,提高旅遊者的文化素質B.旅遊可以強身健體,提高旅遊者的身體素質C.旅遊可以飽覽祖國河山,感受歷史文化,提高旅遊者的道德素質D.旅遊可以引導超前消費,不利於旅遊者傳統美德的養成8.旅遊資源的核心是:()A.具有經濟價值B.可以開發利用C.產生社會效益D.對旅遊者有吸引力9.下列事物或現象中,不是旅遊資源的是:()A.旅遊飯店B.上海的東方明珠C.大型商貿會D.蓬萊閣的海市蜃樓10.下列旅遊資源中屬於人文旅遊資源類型的有:()A.安徽黃山B.傣族潑水節C.桂林山水D.青海的青海湖11.下列我國的世界遺產中,全部屬於自然遺產的是:()A.泰山、黃山、龍門石窟B.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泰山、長城C.北京故宮、廬山國家公園、平遙古城D.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12.下列世界遺產與其所在省區的連線,對應正確的是:()A.大足石刻——重慶B.黃龍——安徽C.龍門石窟——雲南D.麗江古城——山西13.關於旅遊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旅遊資源通常劃分為自然景觀和天然景觀兩種類型。B.自然景觀的表現在教育性旅遊方面。C.人文景觀對於探險、游樂、療養等性質的旅遊具有重要意義。D.人文景觀的表現在教育性質旅遊等方面。14.關於人類活動與旅遊資源開發的敘述,錯誤的是:()A.人類活動對優美自然環境資源的被認識、提升其文化內涵具有重要影響B.人類活動對一些旅遊景點、景區的形成起主導作用C.人類活動對旅遊景區的影響,只有在單純的人造的景區中可以體現D.在古代,我國的規劃師與建築師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15.如果按照緯度從南到北排列,正確的順序是:()A.平遙古城皖南村落開平碉樓避暑山莊B.避暑山莊平遙古城開平碉樓皖南村落C.開平碉樓平遙古城避暑山莊皖南村落D.開平碉樓皖南村落平遙古城避暑山莊16.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我國旅遊市場異常火爆。讀「中國重點城市旅遊實力比較圖」,有關圖中各城市的敘述是:()A.上海、廣州、深圳是發展中旅遊城市B.大連旅遊人次比值大於西安C.大連、西安的旅遊資源類型相同D.北京的旅遊實力是最強大的17.有「山石一是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稱的樂山大佛,觀賞要求是:()A.把握觀賞時機B.發揮想像,移情於景C.特定位置遠眺D.置身其中,求質求真18.「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反映了泰山的:()A.形象美B.色彩美C.動態美D.朦朧美19.自然景觀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在自然景觀構成中:()A.地貌是基礎B.水文是基礎C.植物是基礎D.動物是基礎20.與雲南元陽梯田景觀形成有關的自然因素是:()①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帶來降水②來自怒江的水汽帶來降水③人類修渠灌溉④山地崎嶇,海拔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1.關於把握觀賞自然美景良機的正確敘述是:()A.到黃山、廬山旅遊,秋季的觀賞效果最佳B.游覽海拔較高的風景名山,選擇雨過天晴的時候最佳C.觀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宜選擇陽歷8月18日D.反映哈爾濱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觀,夏季的觀賞效果最佳讀我國山水風景區最宜欣賞時間與緯度關系圖,回答22-23題:22.我國南北方山水風景區欣賞時機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3.按規律推理,④處欣賞時間較短的原因可能是:()A.緯度低B.地勢高C.雨季長D.氣溫高24.下圖為世界地圖上的一段緯線。P點以西為海洋,Q點以東為海洋,PQ為陸地。讀該圖,判斷下列四項,屬於X地所在國的是:()A.澳大利亞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25.下列不屬於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的是:()A.旅遊吸引物和旅遊活動B.旅遊者C.旅遊設施和服務D.旅遊交通條件26.旅遊活動的規模與環境承載量的關系是:()A.活動規模不受環境承載量限制B.活動規模應小於環境承載量C.活動規模與環境承載量應相適應D.活動規模越大,環境承載量也越大27.旅遊地造成生態結構失調,導致環境功能減退的主要原因是:()A.修建道路、旅店、餐館等服務性設施所致B.旅遊地居民對動植物資源的破壞所致C.旅遊者的觸摸、拍照等所致D.個別旅遊者的不文明行為所致28.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A.動植物資源的利用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C.保護旅遊資源D.制定旅遊法29.在進行旅遊景區規劃過程中,保護和營造旅遊資源特色的工作有:()①研究旅遊區的歷史文化格局②設計保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案③營建高雅的旅遊環境④改善交通條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11年五一假期期,安陽市某高中的張三想約幾個同學一起外出旅遊。李四提出去香港,王五提出最好去海南三亞,麻六想去日本,侯七提出去嵩山。但他們每人只有五百元的花費,又想讓旅行社全包。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據此回30-32答。30.他們最宜選擇的旅遊風景地是:()A.日本B.三亞C.香港D.嵩山31.選擇的主要理由是:()A.旅遊費用B.交通條件C.身體狀況D.旅遊安全32.影響旅遊地選擇的最主要的主觀因素是:()A.旅遊者的動機和偏好B.旅遊者的資金和閑暇時間C.旅遊者的出遊方式D.旅遊地的美學價值某旅行社組織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動。下為考察路線示意圖,據此回答33—35題。33.旅行團在黃山、衡山、泰山、華山考察中都能見到的自然帶是:()A.山地常綠闊葉林帶B.山地針葉林帶C.山地落葉闊葉林帶D.山地冰雪帶34.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設計了下列主題活動,其中不可能實現的是:()A.a—c:喀斯特地貌之旅B.c—d:江南奇山異水之旅C.d—f:南北景觀之旅D.g—f:西北大漠戈壁之旅35.旅行考察隊沿線四地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建議,其中合理的:()A.甲地——立足氣候優勢,發展花卉生產B.乙地——利用土地優勢,發展糧食生產C.丙地——瞄準國際市場,發展出口農業D.丁地——退耕還林還草,發展立體農業36.風景區不少攤販出售景區內捕殺和採挖的動植物資源,如此會造成:()A.環境污染B.對正常社會秩序產生沖擊C.對文物古跡的破壞D.生態環境失調,資源枯竭37.目前,許多地方提出了「綠色旅遊」的口號,主要是針對:()A.旅遊活動對動植物的破壞B.旅遊活動對文物古跡的破壞C.旅遊活動對正常社會秩序的沖擊D.旅遊活動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38.河南省某著名景點旅遊旺季遊客爆滿,非常擁擠。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增加淡季的吸引力B.和周邊景區合作,做到客流的協調C.實行限時游覽D.禁止遊客旺季前來游覽2004年2月13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我國的廣東丹霞山、河南雲台山、雲南石林、黃山、廬山、嵩山、張家界、五大連池等八處為「世界地質公園」。回答39-40題。39.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五大連池B.石林C.嵩山D.廬山40.其中離我國主要的旅遊消費市場較近且接待能力較強的是:()A.五大連池B.嵩山C.石林D.廬山二、主觀題部分(共40分)41.讀A、B、C、D四國某年旅遊業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10分)國家國際旅遊收入(億美元)出口總額(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億美元)國際旅遊就業人數(萬人)就業總人數(萬人)(1)從表中可以看出,國際旅遊收入最高的是國,國際旅遊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值最高的是國,達%,反映出發展旅遊業可以促進的發展。(2)國際旅遊收入占出口總額比重最高的是國,反映出發展跨國旅遊能夠增加國家的收入。(3)國際旅遊就業人數最多的是國,國際旅遊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比重最高的是國,反映出發展旅遊業能擴大。(4)在國際旅遊就業人口中,人均旅遊收入最高的國家是國。4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黃山,1985年入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這里山峰劈地摩天,雲凝碧漢,氣象萬千;青松蒼郁虯勁,千姿百態;煙雲翻飛飄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羅棋布,惟妙惟肖;溫泉終年噴涌,五色無嗅,可飲可浴。(1)黃山位於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處我國地勢的第_____級階梯,由______岩構成,植被類型主要是___________。(2)黃山的標志性景觀是______________。(3)黃山「四絕」中,屬於氣象與氣候景觀的是___________。從旅遊資源的類型來看,它們都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_。(4)想觀賞到「黃山雲海」,最佳季節是_______,最佳天氣是_______。(5)游覽黃山的「怪石」時,欣賞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時必須_________。43.(10分)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遊客數量統計表。材料二三亞市擁有海南島最美麗的海濱風光,被稱為「東方夏威夷」。在約兩百公里的海岸線上密布亞龍灣(又稱「天下第一灣」)、大東海、鹿回頭公園、天涯海角、海山奇觀、南山文化旅遊區等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下面為三亞市旅遊景區分布圖。(1)簡析海南省接待遊客數量的季節特徵,並說明其原因。(4分)(2)據題中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對三亞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做簡要評價(6分)44.(10分),簡答(1)請說出河南省內的兩處世界文化遺產。(2)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五嶽劍派分別在現在得哪個省。問答題參考答案41.讀A、B、C、D四國某年旅遊業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從表中可以看出,國際旅遊收入最高的是C國,國際旅遊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值最高的是B國,達12%,反映出發展旅遊業可以促進的國民經濟發展。(2)國際旅遊收入占出口總額比重最高的是A國,反映出發展跨國旅遊能夠增加國家的外匯收入。(3)國際旅遊就業人數最多的是C國,國際旅遊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比重最高的是D國,反映出發展旅遊業能擴大就業。(4)在國際旅遊就業人口中,人均旅遊收入最高的國家是B國。42.共10分,每空1分⑴安徽三花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⑵迎客松⑶雲海自然景觀旅遊資源⑷夏季雨過天晴⑸選擇特定的觀賞位置43.共10分(1)冬季接待遊客較多(2分)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而海南溫度適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2分)(2)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資源集群狀況和地域組合較好,游覽價值高;處在海南島最南端,臨海,地理位置優越,有高速公路、飛機場,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東南亞等地區,市場距離近;經濟較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地區接待能力強;景區空間大,旅遊容量大。(答出3點即可得6分)44.共10分(1)龍門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每空1分)(2)北嶽恆山山西,南嶽衡山湖南,西嶽華山陝西,東岳泰山山東,中嶽嵩山河南(每答對一省份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