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的三維
① 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原因是什麼
李小文院士因病逝世。
李小文,1947年3月2日生於四川自貢,籍貫安徽貴池(今池州),遙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6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85年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地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曾任北京師范大學遙感與GIS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名譽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是 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在國內外遙感界享有盛譽 。
(1)地理學的三維擴展閱讀:
李小文創建了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幾何光學模型,奠定了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幾何光學學派的基礎。在對地定量遙感方面,力倡病態反演理論。在赫姆霍茲互易原理在地表遙感中適用性(尺度效應)研究方面,給出赫姆霍茲互易原理用於非均一像元二向性反射的約束條件。
李小文在普朗克定律在地表遙感中尺度效應研究方面,建立了適用於非同溫地表熱輻射方向性的概念模型,首創了普朗克定律用於非同溫黑體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溫三維結構非黑體表面熱輻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譜特徵的概念模型。
李小文院士致力於地物光學遙感和熱紅外遙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長達二十餘年來,他創建了Li-Strahler 幾何光學模型,是中國遙感基礎研究領域少數幾位國際知名專家之一。
②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在中國哪所大學最強,尤其是做gis應用這方面,再細一點,就是做三維建模這塊,
我個人認為是武大和南師大。不過這方面是新型產業,含有不確定因素,目前還是這兩所學校最猛
③ 學地理應該用什麼三維軟體(自然地理)
自八十年代末以來,空間信息三維可視化技術一直就是業界的研究熱點,尤其是近幾年,國內外相關技術的研究呈現出了前所未有壯麗情景。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紛紛認准了三維空間技術的良好發展勢頭,進行了跨學科、跨領域合作研究和三維技術攻關,研發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優秀產品。美國率先推出了備受認可的Google Earth、Skyline、Virtual Earth、World Wind、ArcGIS Explorer等軟體。國內也先後推出了價格相對低廉的類似產品如LTEarth(靈圖)、GeoGlobe(吉奧)、EV-Globe(國遙新天地)等。全球三維空間信息技術研究領域一片欣欣向榮,但各軟體在產品定位、產品框架上卻有一定的差別。
比如,2007年發布的EV-Globe(國遙新天地)v2.0專門針對國產軟體面臨的海量三維數據分析操作等難題,在與主流GIS平台的整合、快速矢量支持、三維分析功能等多方面進行了增強。
Google Earth
2004年10月27日
Google宣布收購了Key-hole公司,並於2005年6月推出了Google Earth系列軟體。Google Earth以三維地球的形式把大量衛星圖片、航拍照片和模擬三維圖像組織在一起,使用戶從不同角度瀏覽地球。Google Earth的數據來源於商業衛遙感衛星影像和航片,包括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IKOONOS及法國SPOTS。全球地貌影像的有效解析度至少為100米,通常為30米,視角海拔高度(Eye alt)為15公里左右,針對大城市、著名風景區、建築物區域會提供解析度為1m和0.6m左右的高精度影像,視角高度(Eye alt)
分別約為500米和35O米。目前提供高精度影像的城市集中在北美和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的重要城市。Google Earth客戶端軟體提供了三個版本:個人免費版、Plus版、Pro版外,GE還提供了一個企業級的解決方案,用於在企業內部部署GE應用。
一、國內外主流三維地理信息平台介紹
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桌面地球瀏覽器,自推出至今展現出了巨大的魅力,征服了無數用戶。憑借著其強大技術實力、經驗,為企業提供各種級別的解決方案,並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可以肯定未來GE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廣度、深度都潛力巨大。但是與Virtual Earth、World Wind一樣,Google Earth都還不具備空間分析、大型資料庫管理的功能。相比之下,全球在這一方面較為出色的是美國的軟體Skyline和國內軟體EV-Globe。 Skyline
Skyline Globe Enterprise Solution(Skyline globe企業解決方案)是美國Skyline公司為網路運營三維地理信息提供的企業級解決方案。本方案包括了Skyline整套軟體工具,給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並開放了所有的API,不論是在網路環境中還是單機應用,讓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定製功能,建立個性化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自Skyline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積極參與三維數字城市建設與三維互聯網產業服務,得到廣泛的認可。主要成功實例有:中國數字海洋系統、公安部警衛基礎工作信息系統、數字深圳三維平台、黃河可視化防汛預案管理系統、數字煙台三維城市規劃信息系統等等,其中數字煙台三維城市規劃信息系統獲得了「2007地理信息系統優秀工程金獎」。
EV-Globe
EV-Globe是北京國遙新天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三維海量空間信息平台。自推出以來,就廣泛應用於安全監督和管理、指揮調度、資源開發整合、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檢查等領域。基於其研發的「遨遊天府--四川省三維地理空間信息管理系統」在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後的指揮、救援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外,EV-Globe還為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開發了礦山開發遙感監測信息系統,與中石油合作開發了海外應急系統等等。實踐證明,EV-Globe在海量數據瀏覽效率、矢量數據的查詢、三維分析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相比國內其他同類產品也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
World Wind
World Wind是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阿莫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開發的開放源代碼(Open Source)。World Wind可以利用Landsat 7、SRTM、MODIS、GLOBE , Landmark Set等多顆衛星的數據,將Landsat衛星的圖像和太空梭雷達遙感數據結合在一起,讓用戶體驗三維地球遨遊的感覺。在瀏覽地球的同時,還提供了月球數據,可以對月球進行虛擬的巡航。World Wind能夠瀏覽由Internet上的WMS ( Web Mapping Service )提供的圖像。World Wind正在發布著數以千兆的全球NASA 衛星數據,這是數年來對降水量、溫度、大氣壓和其他許多數據每天觀測的結果。World Wind還為公眾提供美國地質助測局的航拍照片和地形地圖,以及太空梭雷達地形勘測任務和Landsat衛星的數據。
④ 初中地理教學如何落實三維目標
一、抓住「靈魂」――地理圖像
《地理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地理圖像是地理信內息的重要載體,是容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師應抓住這一靈魂,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二、把好「動脈」――地理活動
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決定了其認知水平重在感知,因此地理教學中應從學生的感性認識出發,多設計適應學生需求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動手來做、動手來畫、動手來拼、動身來演,使全身心置身於教學活動之中,在活動中體驗,學習感悟。
三、聯系「脊髓」――地理生活
地理生活即是地理課堂的「脊髓」,有了「脊髓」,大「動脈」里的「血液」才會鮮活。生活的地理「活」,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實」,有利於體現知識的價值;生活的地理「廣」,有利於提高學生素質。
四、組裝「大腦」――地理試題
地理試題就像人的「大腦」,可以對課堂教學做出有效的反饋。
⑤ 如何實現高中地理學科「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
新課程將課程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在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明確了「學什麼」,提出了學會的要求,是實施另外兩個目標的基礎;「過程與方法」是組織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具體化,明確了「怎樣學」,以求達到「會學」的高目標和高要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則是「知識與技能」的有效學習和「過程與方法」的高效實施的動力。如何實現高中地理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我以《工業的區位選擇》為例進行了初步研究。
一、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的可能性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仔細分析學生的學習准備,了解他們在知識技能、認知能力、學習動機、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況和個別情況,依此按照課程標准確定教學的出發點。
在制定《工業的區位選擇》教學目標時,通過對學生歷次地理考試成績的分析,結合平時的觀察,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在前一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因素》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主要的區位因素,並初步掌握了運用案例分析區位因素的方法,可以在這一節課中得到遷移;加上生活在海滄新陽工業區,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接觸了不少有關工業區位因素及區位選擇的知識;另外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已開始具有辯證邏輯思維的特點,他們能夠從一般的原理、原則出發,運用理論分析和綜合事實材料,從事物的對立統一中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因此,他們對《工業的區位選擇》一節的學習興趣較為濃厚,渴望通過工廠實地調查以及系統的專業學習,客觀地評價家鄉的工業生產,為家鄉的發展出謀獻策。
二、讀懂教材,明確重點、難點、關鍵點
讀懂教材,不僅僅是讀懂某個專題,更要懂得如何選擇、處置教學內容,這才算是讀懂了教材。要通過專題的基本框架、重點內容的釐清,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在此基礎上深入鑽研文本的內涵和外延,了解規律、原理產生的自然和人文境域,抓准專題的情感基調;然後,根據課程總目標、各階段目標及學習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落實突破難點、重點的關鍵點以及前後連貫、銜接學生學習起點的聯結點。做好了這些工作,教學目標的制定就會比較准確、集中、具體而恰當了。
在確定《工業的區位選擇》教學重點、難點時,通過本節知識的基本框架,先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再深入鑽研文本的內涵和外延,最後根據課程總目標、各階段目標及學習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節學習的重點、難點、關鍵點。
1.教學重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不同的工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並會進行正確的區位選擇。
2.教學難點
(1)理解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理解不同的工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並會進行正確的區位選擇。
3.教學關鍵點
通過當地具體事例,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工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並會進行正確的區位選擇。
三、重組學習內容,利於學習目標的達成
教師在分析學習內容、了解學生情況以及回顧先前教學經驗與反思的基礎上,可開發學習資源和運用教學媒體對教材的順序、詳略、深淺等作適當取捨、加工、提煉等處理,再確定三維目標。
《工業的區位選擇》的學習內容就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重組。課前布置自主預習,小組合作開展對海滄本地工廠的地理調查,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課堂上藉助多媒體,先以鄉土地理情境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提供圖文資料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模式,把工業區位選擇的重難點分解成工業區位因素、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業選擇的影響等若干個小問題,讓學生處於一個個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思維成果、質疑討論,滿足學生對知識「懂」的需要和「會」的需要,有利於學生運用智力,積極思維。課後布置二選一的研究性學習課題:(1)在兩會上原工業部長李毅中提出堅定不移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在這個背景下探究海滄工業區將如何發展;(2)探究曾經是行業老大的柯達公司破產並轉型的原因。把學生的興趣由課內研究引向課外研究,激發他們進行更高層次的研究性學習,有利於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概念的概括過程、結論的探究過程等。
四、掌握教學目標敘寫的技術
教學目標的敘寫,在於強調教學活動對學生具體行為改變和人格產生的影響,其行為改變或表現是可觀察、可檢測的,可作為目標是否達成的衡量標准。
「知識與技能」主要採用結果性目標的敘述方式,明確告訴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什麼,所採用的行為動詞要求明確、可測量、可評價。
如《工業的區位選擇》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可敘寫為:
1.知道主要的工業區位因素,並理解不同的工業區位因素及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並會進行區位選擇。
2.結合海滄工業案例進行實地調查,學會小組合作調查,探究該工廠落戶海滄工業區的區位因素。
3.學會判讀幾種常見工業導向型的模式圖,提高自己的讀圖技能。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多採用體驗性或表現性目標的敘述方式,即明確安排學生表現的機會或描述學生自己的心理感受、體驗,所採用的行為動詞往往是過程性的、體驗性的;另外要把握敘述的五個基本要素:行為主體、行為條件、行為動詞、行為內容和行為標准。
如《工業的區位選擇》的「過程與方法」目標可敘寫為:
1.通過對海滄翔鷺石化、正新輪胎等廠的地理調查,學會從生產、生活實踐中收集地理數據、圖表進行分析判斷並應用於區位學習。
2.通過對海滄工業實例的調查分析,探究海滄工業區布局的特點,並學會准確運用地理術語表達的能力。
3.通過工廠實地調查、小組討論交流工業區位因素及發展變化的區位選擇等活動,提高自主學習、團體協作的能力。
如《工業的區位選擇》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可敘寫為:
1.通過分析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增強環保意識,樹立工業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思想。
2.通過分析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及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樹立科學發展觀。
3.通過分析海滄的工業實例,了解海滄工業發展的區位優勢,樹立熱愛家鄉、為家鄉服務的信念。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課堂教學,要根據地理學科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這樣才能實現教育目標的完整性。
⑥ 我是一名地理信息系統(GIS)畢業的學生,今年剛畢業,會CAD 、3D Max建立三維模型,畢業了不知道該做啥~
會到什麼什麼程度啊,你的對口企業應該是地理測繪方面的公司 有很多的 我就不做廣告了 現在挺火的可以去看看
⑦ 首都師范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三維信息獲取與表達專業怎麼樣啊重點就業方面
首都師范大學的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在GIS圈子裡還是比較受認可的。
⑧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1.主要是學什麼的額~?
最簡單的看,就是二維電子地圖和三維模擬空間的製作。
2.涉及哪個方面?~
個人認為國內目前主要分為三個大方向
第一個方向,以武漢大學、同濟大學為代表 ,以測繪類課程為基礎, 這一類學校的測量類學科是最好的。偏重與GIS在測繪中的應用。因此他們的GIS專業往往開在土木工程學院。
第二個方向,以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為代表,以地理科學(如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為基礎,師范類學校的地理類學科往往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因此他們的GIS專業往往開在地理科學學院。
第三個方向,以一些原來計算機比較牛的學校為代表,偏重於將大量的計算機科學運用在GIS上。
3.難度怎麼樣?~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屬於理工類課程,其中我個人認為最最關鍵的就是編程。一個會編程的GISer不一定是個好GISer,但一個不會編程的GISer一定不是一個好GISer。套用南師大閭國年老師的話,本科階段,主要掌握VB和基礎的C語言。記住,編程這種東西貪多嚼不爛。實際上,如果你在本科階段真正能用VB自己寫幾個3、4百行的程序,那麼你已經比一般的GIS本科生強了。
另外,如果想在學術上有所建樹,那麼理論的知識也要學好。地圖學和地理信息系統概論這兩門課是GIS的基礎,必不可少。其他方向類的學科,就要看你學校偏重於哪個方向和你自己的興趣了(我個人偏重於地理學方向,關於方向的問題,看回答1)。
4.哪些學校開設了?
http://hi..com/lushaofeng21/blog/item/f43f2603a1c4458dd53f7c2d.html
一般有博士點的學校是比較好的,不過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學校也很值得報考。因為他們在自身優勢的領域應用GIS,這是一些傳統GIS強校所不具備的。
5.難度分別怎麼樣?~
沒看明白,是考這些學校的難度,還是在這些學校學習的難度。請你補充一下。
⑨ 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實現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能導向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地理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有立德樹人的回目標意答識,並需要充分挖掘地理課程中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因素,有機融入三維教學目標中,還應把立德樹人目標放在三維目標的核心位置。之所以強調這一點主要是因為現實的地理課堂教學中,立德樹人目標的虛無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在教授一些自然地理的內容時,其德育因素不是那麼顯而易見,如果老師不善於去挖掘,就很容易出現價值觀教育的缺失
⑩ 哪個地圖能顯示出地形圖,就是能直接看到各個地方等高線那種!
谷歌地球能顯示出地形圖
谷歌地球在開啟了「Terrain」效果的情況下可以觀察到以3D方式顯示的高原、山地等地形。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GE)是一款谷歌公司開發的虛擬地球軟體,它把衛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個地球的三維模型上。
谷歌地球於2005年向全球推出,被《PC 世界雜志》評為2005年全球100種最佳新產品之一。用戶們可以通過一個下載到自己電腦上的客戶端軟體,免費瀏覽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衛星圖片。
Google地球分為免費版、專業版。
(10)地理學的三維擴展閱讀:
谷歌地球的使用技巧
1、根據經緯度定位地標的方法
在Search面板的Fly To輸入框中,輸入一個經緯度,按回車,就可以直接「飛」到那個位置。
2、如何在軟體中截圖
找到一個畫面後,按下「Ctrl+Shift+E」,會出現一個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截圖的界面,雙擊附件里那個圖片,另存到硬碟上即可。這個圖片就是當前的截圖。
3、如何導出地標文件
在需要引出的地標文件夾上,用滑鼠右鍵點一下,在菜單中選擇「Save As」然後輸入引出文件名就行了。
4、如何快速得到一個地標的KML格式
快速得到地標的KML文件內容的方法是,在Google Earth中右鍵點擊一個地標,然後點右鍵,點Copy,然後打開記事本按Ctrl-V即可將該地標的KML內容粘貼到其中。
5、如何測量地圖上兩點的距離
點擊菜單「Tools」-「Ruler」,彈出對話框,點擊地球上任意兩點,均可計算出兩點間的距離(默認單位為英里,其它還有千米、米、厘米、英尺、碼等),選擇Path還可以測量曲線和折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