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初二地理長江教學設計

初二地理長江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27 15:45:43

『壹』 八年級地理 長江

金沙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段沒錯,每段長江都有各自的名稱
而宜賓以下的長江中下游又通稱長江
具體語境不同指代不同

『貳』 人教版八下地理長江沿河地帶之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治理保護課件與教案

哦了

『叄』 地理初二下冊的長江的一個知識點,鐵路的……

我來幫你吧,下面都是中考可能涉及到的鐵路。
1。上游攀枝花那裡有成昆線;
2。重慶市那回里有成答渝—渝黔線;
3。湖北枝城那裡有焦柳線;
4。武漢那裡有京廣線;
5。江西九江那裡有京九線;
6。南京和上海那裡都是京滬線。
仔細看,上面提到了長江沿江地帶重要城市,回答問題時注意想到水陸聯運。

『肆』 初中地理長江教學片段

多媒體放:近幾年長江發生的洪水災害

一、查原因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長江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有哪些,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為原因。

1. 自然原因:

讀兩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國氣候分布圖》,找出長江流域是什麼氣候,該氣候的降水量如何?

讀圖:《長江流域水系圖》,看長江的支流和流域面積有什麼特點?

小結:長江流域降水時間主要集中在夏季,且支流多,流域面積廣,暴雨時各支流往往同時漲水,使長江水量暴漲,容易出現洪水災害。

2. 人為原因

結合課本及以圖,出長江洪澇災害頻繁的人為原因有哪些?

上游: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中游:圍湖造田,湖泊面積減小,對洪水的調蓄能力降低.

下游:水流流速變慢,泥沙淤積,河床抬高。

二、找措施

分組討論: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

歸納總結:

河段
原因
措施

上游
上中游亂砍濫伐,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支流多,水量大
營造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植樹造林;修建水庫

中游
河道彎曲,流水不暢,圍湖造田,湖泊面積縮小,對洪水的調蓄能力降低
重點整治荊江河段,裁彎取直,退耕還湖,興建水庫及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流速變慢,泥沙淤積,河床抬高
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三、 提倡議

針對長江災害頻繁的原因,我們就應該從自己做起,並倡導大家,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減少長江水患的發生,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四、反思;

『伍』 初中地理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長江沿江地帶地帶

長江沿岸地帶指長江流域中從上海至四川攀枝花,東西綿延多千米;南北寬度大致在長江兩岸100-200千米的范圍內,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

長江沿江地帶包括11個省級行政區,雲南、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蘇、上海。

地勢總的看來比較平坦,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平原東西排列,各段寬窄不一。受地形和氣候影響,河網稠密,湖泊眾多,是我國地表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長江黃金水道貫通東西,水運便利。 以長江為軸線的沿江地帶與貫穿南北的沿海經濟帶,以及西部廣大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氣候長江沿岸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和,四季分明;降水量豐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水域 長江沿江地帶上游:水流湍急,落差大,發展水電業。中下游:降水充沛,水量充足,江闊水深,水流平穩利於發展內河航運和淡水養殖業;河湖密布,利於發展淡水養殖業。

長江沿江地帶的經濟及發展
總體情況
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而且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幹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向南北輻射,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城市推動經濟
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與河流關系密切,長江沿江城市大都是憑借便利的河運發育起來的。可以說,長江是這些城市得以建立和不斷發展的生命線。目前,長江沿江地帶擁有很多城市。其中,主要有四大城市群,分別為:以重慶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城市群;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以南京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城鎮密度 長江上、中游城市分布密度有很大差異。中下游地區城市分布密集,其中三角洲地區的城鎮分布密度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上游地區沿江城市較少,城市密度相對較低。
航運
依託便利的航運和豐富的水資源及相應產業,長江沿江地帶已經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區。
編輯本段工業發展
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自東向西已經形成了4大工業基地。分別是(由東到西):滬寧杭工業區等城市形成的工業帶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以武漢為中心的工業帶是我國鋼鐵、輕紡工業重要基地、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冶金等工業基地、以攀枝花、六盤水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
編輯本段沿江地帶和城市
長江沿江城市大都是憑借便利的航運發育起來。可以說長江是這些城市的生命線。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強大的輻射和紐帶作用。 長江上、中、下有城市分布有很大的差異。中下游較密集,上游則城市密度相對較低。 依託便利的航運和豐富的水資源及相應產業,此處已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區

『陸』 地理課《長江的開發》有哪些新穎的導入方式

English?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