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高中地理分層次教學

高中地理分層次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1-27 13:24:43

1. 高中地理分哪幾個專題復習

區域地理 包括世界和中國的行政區 地形 資源 經濟等
自然地理 包括經緯網專 大氣環流 水文屬 氣候
人文地理 包括鄉村城鎮區位 社會因素等

高中主要就是區域地理啦 不過 學區域地理你要在良好的自然地理基礎上 學習這一事半功倍

2.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種板書形式

一、提綱式板書:

這是最常見的板書形式,也最容易使用。它是將一堂課的主幹內容,隨著教學進程,提綱結領地寫在黑板上。如「地球上為什麼會出現生命」可設計為:

五、命題式板書:

即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試題的形式進行板書。教學過程可設計為師生共同解答一系列試題的過程。

這種板書具有啟發性,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更為多用,它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包括應試)等能力。

各種題型都可以,包括填充式、問答式、繪圖式、判斷式、連線式、辨析式、填表式等等。

如上述的提綱式板書很容易轉變成填空式板書(即將其中的關鍵性詞語留空待填);結構式板書可轉變為填空格式(即將其中的部分環節留空待填;也可將留空的相關內容寫在一邊,選擇它們的代號填入相應的空格);表格式板書一般是教師先給出比較項目,然後師生共同分析完成各項具體比較內容即列表比較試題式板書等。

3. 高中地理教學方式有哪些

PPT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地理需要大量的圖,這樣最直觀。
而且也比較容易展示一些相關的各地回風土人情,吸引學答生的注意力。

然後么,可能是帶學生觀察一些地理現象,然後探討。

再然後,就是講習題了,別忽視這個

最後,推薦一個被很多老師摒棄但很有用的方法,對於重點需要記憶的知識要聽寫,聽不出就得到老師那兒背。雖然這樣學生會不是很喜歡,老師也會比較累,但是這樣就能保證地理成績的總體領先,尤其是在重點中學裡面,到了高三也會相對輕松點。

4. 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和手段

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提升

摘要: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本屬於邊緣學科的地理學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地理學科作為「+3」中的一門,地理學習的成績直接關繫到他們的未來。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目前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師都應認真思索的問題,文章就此問題進行了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高考改革;有效教學;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

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本屬於邊緣學科的地理學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地理學科作為「+3」中的一門,地理學習的成績直接關繫到他們的未來。但與此同時,在中小學中普遍存在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情況,尤其是「六多三少」問題特別突出——課程多、教材多、教輔資料多、考試多、作業多、補課多,活動少、娛樂少、睡眠少,一直摧殘著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影響著他們的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提升教學有效性便顯得更為迫切和具有實際意義,筆者就此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會學

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強調:「學校的最大浪費是學生在校接受一種脫離生活的教育。」我國以往各學科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照本宣科地將書本內容灌輸到學生腦中,並通過大量訓練培養出一個個「做題機器」。但當學生步入社會後,在一段時間內卻會感到很難把自己的所學應用到生活實踐中,面對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感到在校期間不但學業負擔重,而且是一個「無用的學習」過程,這完全違背了學習的初衷。針對這一狀況,筆者覺得不如在日常地理課堂教學中做一些「加減法」,減少課堂中死板的教學環節,營造自由的學習環境。這樣不但能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而且還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並主動學習,提升他們的地理素養,使他們在日後的人生中受益。

1.減少理論灌輸,增加技能培養

雖然地理屬於文科,但如果教師直接把書上的概念、規律等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妥當,最終只會讓學生對課堂越來越不感興趣,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筆者認為應減少對書本上一些知識內容的死板教授,而增加以提升學生地理技能為目的的趣味式教學,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地理素養,大大地提升了教學有效性。

例如,較大的地震災害近幾年來在我國頻繁發生,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樹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等災害的發生,震醒許多人,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這方面的教育是多麼重要,而學校教育在這方面非常欠缺。筆者作為地理教師也開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課堂教學,僅僅只關注了課本上關於地震的基礎知識,將它們一股腦兒灌輸給學生,但日後如果學生真遇到地震,這些書本上的知識毫無幫助。雖說身處上海的我們很少經歷地震,但是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分布影響范圍十分廣闊,而我國又地處這兩大地震帶的交界處,另外學生們去國內外旅遊留學甚至生活的話,仍有可能遇到地震災害,他們需要了解一些地震後的求生技能。於是經過充分備課後上《板塊運動》這個專題,當介紹到地震時,筆者會花上近一節課的時間來讓學生了解地震發生前的先兆,知道地震發生時正確的自救方式和應對突發狀況的策略,以及在地震發生後還要學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受困者。每次上完這樣一堂課,學生們參與討論的熱烈程度及臉上認真的表情告訴筆者,他們喜歡學習這樣的知識,而且相比於課本上的內容,他們也更需要這樣的地理技能。

5. 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內容

高中地理教學目標

惠來一中地理科組

一、學生基本情況

今年我校高一級有22個班級,高二有7個文科班11個理科班,高三有9個文科班。學生人數較多,但是學生的基礎較差,不同年級存在不同的學習問題。特別是區域地理方面,很多學生對於各大洲的輪廓和我國的行政區劃都不了解。高三學生對備考的理念和要求也較低。

二、教學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創新機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為重點,深入了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計劃

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高考要求,以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地理;以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為目標。

1、 學生能主動學習地理,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養成學習地理的習慣

2、 學生能對各地理區域有比較全面的認識。能詳細認識重點區域的地理條件,能對世界個區域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3、 學會通過所學原理分析地理現象,具備分析區域條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樂於探究培養學生自製設備驗證地理原理的能力

5、 培養學生對地理終身學習的興趣,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從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識

四、教學目標實施

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在教學中,第一,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 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

高一地理教學要以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高一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從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著眼,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關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夠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作出獨立的判斷和適當的評價。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於學生觀察和理解與人類發展有關的地理環境變化,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學生在經過高一的地理學習,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本內容,對高中地理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礎知識,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識圖、讀圖能力和分析地理現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簡單的地理思維能力這為現階段的地理學習與復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由於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學習主要由於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學習與復習的自身特殊性,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包括初中區域地理知識在內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和選修六的學習與復習,學習任務重。

高三地理教學內容應以系統性的知識為基礎,著重於知識結構及聯系的理解和掌握,讀圖解圖能力的提升,聯系生活生產實際等相關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同時掌握好審題答題的技巧與方法,形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加強個別指導,使學生整體得到成長。

總之,我們要努力創設適於學生的學習情境,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圍繞地理教學三個領域的目標,使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學習時段內,在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地理素養都有所發展。

6. 高中地理學段是如何劃分的

在新課程標准地來區,教材有四個源不同版本,其中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共包括三個必修模塊和七個選修模塊。必修模塊文理必學,選修模塊文科學生可以七選二或三進行學習,高考只考一道十分的題目(一般為簡答題)。
高一上學期主要學習必修1即自然地理知識;
高一下學期主要學習必修2即人文地理知識;
高二上學期主要學習必修3即區域可持續發展知識,以案例分析為主;
高二下學期主要學習選修內容。
高三進入全面復習階段,一般會從初中的區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開始,再復習必修,選修一般不用專門復習,已經滲透在必修之中了。

7.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種板書形式

  1. 提綱式板書

  2. 結構式板書

  3. 表格式板書

  4. 名題式板書

  5. 板圖式板書

  6. 圖文並茂式板書

8. 高中地理分層教學具體開展了哪些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專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屬平相近的群體並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又稱分組教學、能力分組,它是將學生按照智力測驗分數和學業成績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組,教師根據不同班組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