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行星地理學

行星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1-27 07:10:31

Ⅰ 自然地理學伍光和課後答案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與其它行星最顯著的區別

地球有生命

高中地理題判斷行星在從地球看的星空的位置有什麼快捷方法

首先,要看到天王星和海王星必須有望遠鏡。
可以看到的只有金星、水星、木星、火星、土內星。
要用肉容眼看到水星也是很困難的(因為離太陽太近)。
金星是最亮的一顆行星,但目前距太陽太近,無法看到。到5月就可以在黃昏時的西方天空看到它。與此同時,水星也在黎明時出現在東方。
木星目前距太陽很近,無法看到。到9月份,就可以看到它在日落時從東方升起。
火星目前就可以看到。每天傍晚在正東方看到的紅色亮星就是它。(至於你說的那一顆,它是一顆恆星,就是天狼星。)
土星現在會在晚10點左右升起。
我只能說這么多,如果你想知道行星的具體位置,請使用天文軟體,例如Stellarium。

Ⅲ 最新的中學地理課本學的是幾大行星啊

現在高一課本是八大行星

Ⅳ 地理學中,衛星,恆星,行星它們有怎樣的區別

恆星是指宇宙中靠核聚變產生的能量而自身能發熱發光的星體。過去天文學家以為恆星的位置是永恆不變的,以此為名。但事實上,恆星也會按照一定的軌跡,圍繞著其所屬的星系的中心而旋轉。恆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成員。
行星是自身不發光的,環繞著恆星的天體。

一般來說行星需要具有一定的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以至於它的形狀大約是圓球狀,質量不夠的被成為小行星。行星的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行走一般。

衛星是環繞一顆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物體。其包括人造衛星和與此相對的天然衛星。
恆星

在太空裏,自己懂得發亮光的,稱為恆星。由於自身的重力過大的關系,恆星中心所感受到的壓力,大到足以發生核聚變( Nuclear fusion ),這時輕的元素( 如 氫, Hydrogen )會聚合變成較重的元素( 如氦, Helium ),藉以產生能量,對抗重力,一部份能量轉變成為可見光,向四面八方射出來,這就是恆星。最近我們的恆星便是太陽了,她是一顆發出紅黃色亮光的小恆星,已經48億歲了!再過大約50億年,她的能源便會消耗完畢,結束她的一生。

行星

圍繞恆星公轉的稱為行星,地球便是圍繞太陽公轉的九個大行星的其中一員。行星沒有甚麼特別,她們只是陪伴?恆星的一些「碎石」而已。就九大行星而言,比較接近太陽的(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稱為「類地行星」,她們主要由固體如岩石、金屬等形成。較遠的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主要由氣體所組成,稱為「類木行星」。最遠的冥王星是由冰塊所組成,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可能本來是太陽系外圍,形成彗星的眾多冰塊的一員,由於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才跌進來成為行星。

衛星

衛星是圍繞行星公轉的星球,九大行星之中,除了水星外,其他的都有她們自己的衛星,月球便是地球的衛星

Ⅳ 小王子地理學家為什麼不熟悉自己星球的地理情況

因為地理學家認為探險家才要出去探測地形,地理學家只將信息記載版下來。 地理學家的星球是小王權子拜訪的第六個星球。當時地理學家正在寫一部大部頭的書。他不知道自己的星球上都有什麼。他從不出去探測地形之類的,而是坐在辦公室里接見探險家們。他所知道的地理知識都是那些探險家告訴他的,並且如果他對其中一個探險家的信息感興趣,那他還會單獨調查探險家的品格,以防探險家撒謊而將錯誤信息記載下來。他問小王子B-612上面是什麼樣的,小王子告訴他有山有花,但他只記錄火山,而不記載植物,因為植物生命短暫,地理學家只記載永恆的東西。並且小王子來地球還是在地理學家的指示下。

Ⅵ 行星地理學的理論研究

洪堡的《宇宙》一書中地理學的空間不僅包括地球空間,還包括天體的研究。內詹姆斯(P.E. James)提出地理學研究容是「與地球空間有關的一般問題」。自從李希霍芬(F.V. Richthofen)將地理學的研究范疇限定為地球表面以後,得到地理學界普遍認可。地理學者把地球表面作為人類之家來考察,這樣就包括了人類所能到達的地下和天空在內的一層圈帶。哈特向認為,地理學是否應研究月球及其表面,從自然地理學看來,應研究對地表有影響的一切天文條件。從行星地理學觀點看,地球表面以及近年來提出的「地球表層學」所研究的地球表層,只能是地理學研究的主要領域,而不是全部領域。

Ⅶ 行星地球——兩極之間有什麼地理知識(200字)

概況
名稱:南極洲(Antarctica)。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也叫「第七大陸」 。
位置:位於地球最南端,土地幾乎都在南極圈內,四周瀕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 同時也是跨經度最多的一個大洲。
面積: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9.4%。 位於七大洲面積的第五位。
范圍:由圍繞南極的大陸、陸緣冰和島嶼組成,其中大陸面積1239.3萬平方千米,陸緣冰面積158.2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7.6萬平方千米。
地理分區: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極洲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後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南極點。面積1018萬平方千米。西南極洲位於西經50°-160°之間,包括南極半島、亞歷山大島、埃爾斯沃思地以及瑪麗·伯德地等,面積229萬平方千米。
地理常識:在南極點不管向哪面走都是向北方。
居民: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查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簡史:1738~1739年,法國人布韋航海時發現了南極附近的一個島嶼(今布韋島)。1772~1775年,英國人庫克船長到達南極附近的南設得蘭群島。1820~1821年,美國人帕爾默、沙俄人別林斯高晉和拉扎列夫、英國人布蘭斯菲爾德先後發現了南極大陸。1838~1842年,英國人羅斯、法國人迪爾維爾、美國人威爾克斯等先後考察了南極大陸。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達南極極點。1928~1929年,美國人作了幾次南極飛行考察,並建立了「小亞美利加基地」。

自然環境
南極洲大陸海岸線長約24700千米。
邊緣海與島嶼 南極洲邊緣海有屬於南太平洋的別林斯高晉海、羅斯海、阿蒙森海和屬於南大西洋的威德爾海等。主要島嶼有奧克蘭群島、布韋島、南設得蘭群島、南奧克尼群島、阿德萊德島、亞歷山大島、彼得一世島、南喬治亞島、愛德華王子群島、南桑威奇群島。
地形:橫貫南極的山脈將南極大陸分為兩部分。東南極洲,面積較大,為一古老的地盾和準平原,橫貫南極山脈綿延於地盾的邊緣;西南極洲面積較小,為一褶皺帶,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東西兩部分之間有一沉陷地帶,從羅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爾海。南極洲大陸平均海拔2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洲。最高點瑪麗·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米。大陸幾乎全部被冰雪所覆蓋,冰層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達4000米以上。大陸周圍的海洋上有許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僅2%的土地無長年冰雪覆蓋,被稱為南極冰原的「綠洲」,是動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綠洲」上有高峰、懸崖、湖泊和火山。南極大陸共有兩座活火山,那就是欺騙島上的欺騙島火山和羅斯島上的埃里伯斯火山(又譯埃拉波斯火山)。欺騙島火山在1969年2月曾經噴發過,使設在那裡的科學考察站頃刻間化為灰燼,直到現在,人們仍然對此心有餘悸。
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風大和乾燥。全洲年平均氣溫為-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6℃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8℃,為世界最冷的陸地。全洲平均風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風速常達4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風力最強和最多風的地區。絕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僅大陸邊緣地區可達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大陸內部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乾燥,有「白色荒漠」之稱。
季節與晝夜 南極洲每年分寒、暖兩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極點附近寒季為極夜,這時在南極圈附近常出現光彩奪目的極光;暖季則相反,為極晝,太陽總是傾斜照射。
南磁極與難達之極 南磁極即地磁的南極,1985年南磁極的位置約為東經139° 24′,南緯65°36′。「難達之極」是約以南緯82°和東經55°-60°為中心的高地,由於地勢高峻,成為大陸冰川外流的一大分冰線,是難於接近或到達的地區。

自然資源
礦物
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鉑、鈾、鐵、錳、銅、鎳、鈷、鉻、鉛、錫、鋅、金、銅、鋁、銻、石墨、銀、金剛石等。主要分布在東南極洲、南極半島和沿海島嶼地區。如維多利亞地有大面積煤田,南部有金、銀和石墨礦,整個西部大陸架的石油、天然氣均很豐富,查爾斯王子山發現巨大鐵礦帶,喬治五世海岸蘊藏有錫、鉛、銻、鉬、鋅、銅等,南極半島中央部分有錳和銅礦,沿海的阿斯普蘭島有鎳、鈷、鉻等礦,桑威奇島和埃里伯斯火山儲有硫磺。根據南極洲有大煤田的事實,可以推想它曾一度位於溫暖的緯度地帶,才能有茂密森林經地質作用而形成煤田,後來經過長途漂移,才來到現今的位置。
生物
南極洲腹地幾乎是一片不毛之地。那裡僅有的生物就是一些簡單的植物和一兩種昆蟲。但是,海洋里卻充滿

Ⅷ 高一地理要怎麼學,誰可以幫幫我總結一下第一單元行星地球的內容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鍾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Ⅸ 地理學中,衛星,恆星,行星它們有怎樣的區別

恆星是指宇宙中靠核聚變產生的能量而自身能發熱發光的星體.過去天文學家以為恆星的位置是永恆不變的,以此為名.但事實上,恆星也會按照一定的軌跡,圍繞著其所屬的星系的中心而旋轉.恆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成員.
行星是自身不發光的,環繞著恆星的天體.
一般來說行星需要具有一定的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以至於它的形狀大約是圓球狀,質量不夠的被成為小行星.行星的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行走一般.
衛星是環繞一顆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物體.其包括人造衛星和與此相對的天然衛星.
恆星
在太空裏,自己懂得發亮光的,稱為恆星.由於自身的重力過大的關系,恆星中心所感受到的壓力,大到足以發生核聚變( Nuclear fusion ),這時輕的元素( 如 氫,Hydrogen )會聚合變成較重的元素( 如氦,Helium ),藉以產生能量,對抗重力,一部份能量轉變成為可見光,向四面八方射出來,這就是恆星.最近我們的恆星便是太陽了,她是一顆發出紅黃色亮光的小恆星,已經48億歲了!再過大約50億年,她的能源便會消耗完畢,結束她的一生.
行星
圍繞恆星公轉的稱為行星,地球便是圍繞太陽公轉的九個大行星的其中一員.行星沒有甚麼特別,她們只是陪伴?恆星的一些「碎石」而已.就九大行星而言,比較接近太陽的(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稱為「類地行星」,她們主要由固體如岩石、金屬等形成.較遠的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主要由氣體所組成,稱為「類木行星」.最遠的冥王星是由冰塊所組成,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可能本來是太陽系外圍,形成彗星的眾多冰塊的一員,由於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才跌進來成為行星.
衛星
衛星是圍繞行星公轉的星球,九大行星之中,除了水星外,其他的都有她們自己的衛星,月球便是地球的衛星,她就像一個保護傘,為地球擋下了不少外來的襲擊( 如太空中的碎石、小行星等 )給我們避開了很多災難,她表面的隕石坑,便是最好的證明了.

Ⅹ 行星地理學的介紹

從行來星角度整體研究地球的自然地理源學分支。是20世紀20 ~50年代在數理地理學衰落和近代天文學發展時逐漸形成的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邊緣學科。從地理學傳統觀念看,地理學的空間觀念需宏觀地從地球作為一個行星整體的本身狀態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出發。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