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初一上冊地理考試題

初一上冊地理考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1-27 02:50:53

❶ 七年級上冊地理的選擇題100道,用來復習,要求每一課的內容都要有

1.有關地球形狀的正確敘述是( )

A、是一個正圓球體 B、是一個扁球體 C、是一個南北半球對稱的球體 D是一個兩極略扁的球體

2.繪一張學校操場平面圖,採用下列哪種比例尺較合適

A、1:1000 B、1/4000000 c、0 30 千米

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

3.有一位建築師,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戶都對著北方的房子,你認為應該建在( )

A、北極點上 B、南極點上 C、赤道和0°經線的交叉點上 D、赤道和180°經線的交叉點上

4.本初子午線是( )

A、地球儀是的任意一條經線 B、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

C、是地球儀上的任何一條緯線 D、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5.甲地海拔400米,乙地海拔200米,則甲乙兩地相對高度:( )

A、400米 B、200米 C、600米 D、4000米

6.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如果等高級從高處向低處凸出,則是( )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山頂

7.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比例是( )

A、各佔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是陸地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是海洋

8.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組合是( )

A、大洋洲、北冰洋 B、大洋洲、印度洋 C、歐洲、印度洋 D、南美洲、印度詳

9.世界最高的山峰是( )

A、珠穆朗瑪峰 B、勃朗峰 C、漢科烏馬山峰 D、騰格里峰

10.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殼中比較活躍的地帶是 ( )

A、板塊內部 B、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 C、大陸內部 D、陸地和海洋交界地帶

1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發生在 ( )

A、板塊內部 B、地殼比較穩定的地帶 C、地殼比較活躍的地帶 D、岩層褶皺、斷裂地帶

12.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亞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13.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有( )

①亞馬孫河流域 ②尼羅河流域 ③黃河、長江流域 ④恆河流域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到目前為止,無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南極洲 C、非洲 D、歐洲

15.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大洋洲

16.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

A、英語 B、漢語 C、阿拉伯語 D、俄語

17.分布在非洲的主要人種是( )

A、黃種人 B、白種人 C、黑種人 D、黃種人和白種人

18.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的( )

A、漢語 B、西班牙語 C、英語 D、法語

19.阿拉伯國家居民大多信仰( )

A、佛教 B、基督教 C、猶太教 D、伊斯蘭教

20.聚落的形態有( )

A、鄉村和工廠 B、牧場和城市 C、城市和鄉村 D、牧區和林區

21.城市環境問題有( )

A、大學學校規模越來越大 B、汽車越來越多

C、大氣污染嚴重 D、綠化面積逐年提高

22.屋頂比較平,是因為( )

A、氣溫較低 B、氣溫較高 C、降水豐富 D、降水貧乏

23.下列描述中,屬於氣候的是( )

A、狂風暴雨 B、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C、陰雨連綿 D、秋高氣爽

24.一天中, 陸地氣溫最高值一般出現在( )

A、2時左右 B、正午12時 C、下午1時左右 D、14時左右

25.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 )

A、6℃ B、0.6℃ C、0.76℃ D、0.67℃

26.通過精確測量發現,地球是一個( )

A.正圓形球體 B.紡錘形球狀 C.不規則球體 D.規則球體

27.讀圖(1—1),在下面關於全球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佔全球表面積比例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28.讀圖(1-2),在下面示意圖中地理事物的名稱表達,不正確的( )




A.島嶼 B.海峽 C.半島 D.大洋

29.關於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陸就是大洲B.大洲就是面積較大的大陸

C.大陸及其附近島嶼合稱為大洲D.大洲比大陸面積大

30.世界的陸地主要分布在( )

A.東半球 南半球 B.西半球 北半球 C.北半球 東半球 D.南半球 西半球

31.本初子午線是( )

A.東西兩半球的分界 B.東經與西經的分界

C.計算緯度的起始線 D.歐亞兩洲的分界

32.中緯度與低緯度,中緯度與高緯度的分界緯線是( )

A.0°和30°緯線 B.30°和60°緯線

C.0°和60°緯線 D.60°和30°緯線

33.下列各點中位於東半球的是( )

A.162°E 30°E B.170°E 50°S

C.15°W 70°N D.100°W 0°S

34.下列各點中既位於西半球又位於南半球的是( )

A.19°W 60°S B.0° 26°N

C.25°W 30°N D.140°W 35°S

35.下列各點中符合位於西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 )

A.20°W 60°N B.0° 26°N

C.180° 17°N D.19°W 15°S

36.關於我國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於北半球,中緯度 B.位於東半球,高緯度

C.位於西半球,中緯度 D.位於南半球,高緯度

37.關於地點(10°S 165°E)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於東半球,中緯度 B.位於西半球,低緯度

C.位於南半球,東半球 D.位於西半球,高緯度

38.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沿任何一條經線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過地球表面任何一點都只有一條經線

C.全球所有的經線都不等長

D.除赤道和極點以外,相同緯度的緯線都有兩條

39.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

A.365天 B.30天 C.三個月 D.24小時

40.地球的自轉產生了( )

A.四季的變化 B.晝夜長短 C.晝夜更替 D.晝夜

4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方向( )

A.自東向西轉 B.逆時針轉 C.順時針轉 D.自西向東轉

42.南北半球晝夜等長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後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後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後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後

43.有極晝和極夜現象的界線是( )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

44.地球的公轉產生了( )

A.晝夜 B.晝夜更替 C.晝夜變化 D.晝夜長短的變化

45.劃分五帶的主要依據是( )

A.有無太陽的直射和斜射 B.有無明顯的季節變化

C.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D.有無極晝、極夜和極光現象

46.我國北回歸線以北地區,白晝最長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7、下列哪位航海家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明地球是一個球

體?( )

A、麥哲倫 B、鄭和 C、哥倫布 D、馬可波羅

48、0º經線穿過下列哪個城市?( )

A、倫敦 B、悉尼 C、北京 D、紐約

49、經度的最大范圍是( )

A、東西經各90º B、東西經各180º C、東西經和90º D、東西經和180º

50、北回歸線的緯度為( )

A、66º34¹N B、23º26¹N C、23º26¹S D、30ºS

參考答案:

1-5 D A B B B 6-10 C C A A B 11--15 C B B B A

16-20 B C C D C 21-25 C D D D B 26-30 C D A C C

31-35 B B C D C 36-40 A B D D C 41-45 D B C D C

46-50 B A A B B

51、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為( )

A、0º,180º B、20ºW,160ºE C、20ºE,160ºW D、40ºE,140ºW

52、南北半球的分界線為( )A、回歸線 B、赤道 C、極圈 D、極點

53、180º經線與赤道有幾個交點( )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54、地球自轉方向是( )

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55、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

A、24小時 B、365天 C、一年 D、366天

56、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57、南回歸線與北回歸線之間所屬的溫度帶是( )

A、北寒帶 B、熱帶 C、北溫帶 D、南溫帶

58、徐州市一年中每天正午太陽在哪個季節升得最高(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9、比例尺1﹕40000表示圖上1cm 代表實地距離是( )

A、400m B、40m C、4m D、4000m

60、比例尺較大的地圖表示的( )

A、范圍較小 B、范圍較大 C、內容較少 D、內容較略

61、地圖中的指向標一般指向( )

A、東 B、南 C、西 D、北

6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B、緯線指示南北方向

C、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D、經線與緯線相互垂直

6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山頂的海拔比周圍低 B、山谷的海拔比周圍高

C、鞍部的海拔比周圍高 D、陡崖的坡度較陡

64、下列選擇地圖的方法正確的是( )

A、去公園游覽用交通圖 B、去旅行用地形圖

C、去勘察地形用政區圖 D、確定國際實事發生地用政區圖

65、全部位於北半球的大洲有( )

A、亞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歐洲

66、赤道橫穿的大陸有( )

A、澳大利亞大陸 B、北美大陸 C、亞歐大陸 D、非洲大陸

67、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有( )

A、烏拉爾河 B、基爾運河 C、巴拿馬運河 D、蘇伊士運河

68、面積最小的大洲是( )

A、南極洲 B、南美洲 C、歐洲 D、大洋洲

69、下列位於北冰洋周圍的大洲有(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歐洲

70、面積最大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1、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 )

A、29% B、39% C、30% D、21%

72、世界最大的島嶼是( )

A、格陵蘭島 B、冰島 C、台灣島 D、馬達加斯加島

73、世界最大的半島是( )

A、阿拉伯半島 B、中南半島 C、印度半島 D、亞平寧半島

74、全球有幾大板快( )

A、四 B、五 C、六 D、七

75、大洋洲屬於哪個板塊( )

A、非洲板塊 B、大洋洲板塊 C、印度洋板塊 D、亞歐板塊

76、火山、地震往往在( )

A、板塊底部 B、板塊內部 C、板塊交界處 D、與板塊運動無關

77、與西經120゜經線共同組成經線圈的另一條經線的經度是( )

A.西經160º B.東經120º C.東經60º D.0º經線

78、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A.晝夜更替 B.四季變化 C.晝夜長短變化 D.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79、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

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80、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京正處於( )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81、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五帶中的( )

A.熱帶 B.北溫帶 C.南溫帶 D.北寒帶

82、下列比例尺能將地圖內容表示最詳細的是( )

A.1:500 B.1:5000 C.1:3000 D.1:10000

83、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8米,死海湖面海拔在海平面以下4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

A.9248米 B.8848米 C.400米 D.8448米

84、陸地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 )

A.71% B.29% C.50% D.100%

85、世界上首次完成環繞地球航行一周的壯舉的是( )

A.馬可·波羅 B.鄭和 C.麥哲倫船隊 D.哥倫布

86、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是( )

A.亞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87、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洲是( )

A.南極洲 B.歐洲 C.大洋洲 D.非洲

88、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是( )

A.冰島 B.格陵蘭島 C.馬達加斯加島 D.台灣島

89、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 )

A.烏拉爾河 B.蘇伊士運河 C.京杭大運河 D.巴拿馬運河

90、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 )

A.烏拉爾河 B.蘇伊士運河 C.京杭大運河 D.巴拿馬運河

9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2、四大洋中,所跨經度最廣的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93、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說明( )

A.此地區的地殼原來是海洋,後來上升為陸地 B.此地區的海洋面積縮小了

C.此地區原來是陸地,現在是海洋 D.此地區的海洋面積在不斷擴大

94、下列地理事物由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是( )

A. 地中海 B.太平洋 C.紅海 D.喜馬拉雅山

95、若下列四幅地圖圖幅面積相同,那麼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亞洲地圖 B.中國地圖 C.江蘇省地圖 D.鹽城市地圖

96、下列地點處於低緯度的是:( )

A.23.5ºN B.35ºS C.65ºN D.68ºS

97、以本初子午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西變化的規律是:

A.度數增大 B.度數縮小 C.沒有變化 D.變化無規律

98、下列緯線圈最長的是:( )

A.10°N B.20°S C.40°S D.60°N

99、五帶劃分的依據是:( )

A.各地緯度高低 B.各地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

C.有無陽光直射 D.有無極晝極夜現象

100、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1000 B.1:10000

C. 0____1 千米 D.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千米

參考答案:

51-55 B B B A A 56-60 A B B A A 61-65 D B D D D

66-70 D D D D A 71-75 A A A C C 76-80 C C A A A

81-85 B A A B C 86-90 A C B D B 91-95 B C A C D

96-100 A A A B D

❷ 七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期末復習題

七年級地理期末復習題
一、填空題
1、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________,表示的內容越__________。
2、坡陡的地方,等高線_______;坡緩的地方,等高線_______。
3、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______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_半球。
4、在衛星雲圖上,藍色表示 ,綠色表示 ,白色表示 。雲的顏色越白
表示雲層越_____。雲層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____。
5、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___________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________前後。
6、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______,海洋氣溫______;冬季________。
7、通常情況下,山地的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
8、氣候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
9、人口的疏密程度可以用___________來表示。
10、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________,使用范圍最廣的是________。
11、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有山西省的_____________、雲南省的___________、
安徽省的____________等。
12、國界范圍以內的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總稱領土。
13、在國際合作組織中,最大的經濟組織是_________,最大的體育組織是_________。
1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_____ ,而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_____ 。
二、選擇題
1、當一名遊客要來烏蘭浩特市旅行,他最好選擇下列哪一個地圖作為導游圖( )
A、中國地圖 B、內蒙古地圖 C、烏蘭浩特市地圖 D、世界地圖
2、以下描述海陸面積比例中正確的是( )
A.海洋:69%,陸地:31% B.七分陸地,三分海洋
C.海洋:79%,陸地:21% D.海洋:71%,陸地:29%
3.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是( )
A、格陵蘭島 B、澳大利亞大陸 C、亞歐大陸 D、加里曼丹島
4.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 )
A、烏拉爾河 B.巴拿馬運河 C.土耳其海峽 D.蘇伊士運河
5.甲地海拔為8848米,乙地海拔為—400米,則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
A.8448米 B.8848米 C. 9248米 D.400米
6、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7、我國喜馬拉雅山發現了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證明這里以前曾經是( )
A.海洋 B.陸地 C.河流 D.山脈
8.世界著名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是由哪兩個板快相碰撞而成的( )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快 B.太平洋板塊和美洲板塊
C.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D.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9.昨天在氣象站一天當中四次(2時、8時、14時、20時)測得的氣溫分別為
2℃、6℃、8℃、4℃則,昨天的日平均溫度為:( )
A.2℃ B.5℃ C.4℃ D.10℃
10.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赤道地區 B.南極地區 C.北極地區 D.中緯度地區
11、2004年8月13日台風「查理」襲擊美國,下列天氣符號中,表示台風的是:( )

A. B. C. D.
12.使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最冷是由以下哪個因素造成的 ( )
A.緯度位置 B. 海拔太高 C.人類活動 D.地球形狀
13、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 )
A、0.06℃ B、6℃ C、0.6℃ D、60℃
14、「早穿棉襖,午穿紗」反映的是( )
A、某地的氣溫日較差大 B、某地的氣溫月較差大
C、某地的氣溫年較差大 D、某地的氣溫年際變化大
15、喜馬拉雅山南坡降水量遠遠多於北坡,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人類活動 C、海陸位置 D、地形因素
16、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霜 B、冰雹 C、降雪 D、降雨
17、人口增長過快,會產生的嚴重後果是( )
A、勞動力短缺 B、老年人生活困難 C、自然環境惡化 D、國防兵源充足
18.西亞村莊的房屋牆厚窗小的原因是( )
A、厚牆是為了減少白天炎熱的太陽照射,小窗是為了減少從沙漠地區吹來的
熱風 B、為了預防小偷進入民宅偷盜
C、為了抵擋當地寒冷的氣候 D、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決定的
19、下列大洲沒有國家和地區的是( )
A、南美洲 B、北美洲 C、南極洲 D、非洲
20、2003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 )
A、11個 B、7個 C、5個 D、8個
21、北美洲的格陵蘭地區,是歐洲( )的屬地。
A、英國 B、丹麥 C、法國 D、德國

22、下列大洲不屬於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分布地的是( )
A、歐洲 B、亞洲 C、拉丁美洲 D、非洲
23、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全球的( )
A、22% B、80% C、20% D、90%
24、劃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依據是( )
A、軍事力量強 B、人口多少 C、開發歷史早晚 D、經濟發展水平
25、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5000 B、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2000千米
C、1:30000000 D、1:40000
26、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 )
A.漢語 B.英語 C.阿拉伯語 D.拉丁語
27、右圖表示哪個宗教的建築:( )

A、猶太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蘭教

28、2008年烏蘭浩特市的出生率為18‰,死亡率為10‰,則烏蘭浩特市的人口自然
增長率為( )
A、8‰ B、10‰ C、8% D、10%
29、我國吐魯番盆地有「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說法,這說明當地比較大的是( )
A、氣溫年差大 B、氣溫日較差 C、日平均氣溫 D、年平均氣溫
30.聯合國的總部設在 ( )
A.美國紐約 B瑞士洛桑 C.英國倫敦 D.法國巴黎
31、下列敘述中,表示氣候的是( )。
A、四季如春 B、狂風暴雨 C、陰雨綿綿 D、電閃雷鳴
C、受地形因素的影響 D、受洋流因素的影響

三、填圖題
1、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山頂C點海拔約為1000米
如果此時A點氣溫為20℃,
那麼山頂C點的氣溫為________.
(2)山地_____坡為迎風坡,降水_____,
山地_____坡為背風坡,降水_____。

2、讀下面圖形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稱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寫出圖中數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稱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七大洲中,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_,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__。
(4)位於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的是_________洲,
(5)位於西半球、離南極洲近的是________洲;
(6)位於南半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的是________洲;
(7)位於東半球、赤道穿過中部的是________洲。
(8)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洋。緯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
輪廓形狀像「S」的是________洋。

【附答案:
一、填空題:1、小,詳。 2、密集,稀疏 3、北,南。
4.海洋,陸地,雲區。厚,陰雨區。 5.午後2時(或14時)、日出。
6.高、低;相反。 7、迎風,背風。 8.氣溫、降水。9.人口密度
10.漢語,英語。 11.平遙古城、麗江古城、皖南古村落。
12、領陸、領水、領空。
13.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14.中國、俄羅斯。
二、選擇題
1C 2D 3C 4D 5C 6A 7A 8A 9B 10A
11B 12B 13.A 14.A 15.D 16.D 17.C
18.A 19C 20.A 21.B 22.A 23.B
24.D 25B 26.A 27.C 28.A 29.B
30.A 31.A
三、填圖題
1.(1)14℃ (2)B、多;D、少。
2.(1)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 大西洋
③ 印度洋 ④ 北冰洋
(3)南極洲 ,亞洲
(4)北美洲
(5)南美洲
(6)大洋洲
(7) 非洲
(8)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

❸ 初中一年級上冊地理考題

2009—2010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
初一地理

題號 一 二 總分
得分
說明: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綜合題)兩部分,計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鍾。請將第Ⅰ卷選擇題的正確答案寫在第Ⅱ卷的答題卡上。只交第Ⅱ卷。

第 I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答案填在答題卡內,每小題 2 分,共 50分。期待你理想的成績。)
1、下列幾個節日中,去天安門廣場觀升旗儀式最早的是 ( )
A、元旦 B、「六一」兒童節 C、國慶節 D、「三八」婦女節
2、元寶山區的大致位置是(41ºN—42ºN,118ºE—119ºE),它位於( )
A、西半球,北半球、中緯度 B、東半球,北半球、中緯度
C、西半球,南半球、高緯度 D、東半球,南半球、高緯度
3、下列關於地球上海陸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地球表面以陸地為主 B、地球表面是七分陸地三分海洋
C、地球表面的陸地佔71% D、地球表面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4、下列關於地球大小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
B、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C、在赤道紀念碑處,「坐地日行八萬里」
D、從北京東行繞地球一周約4萬千米
5、「滄海桑田」是指 ( )
A、海陸變遷 B、滄海變桑田 C、填海造陸 D、桑田變滄海
6、同學們的衣櫥里存放著春夏秋冬四季衣服,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五帶中的 ( )
A、熱帶地區 B、寒帶地區 C、溫帶地區 D、亞熱帶地區
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我國吐魯番盆地最低處海拔-155米,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是 ( )
A、8999.43米 B、8693.43米 C、8844.43米 D、9158.4米
8、經常發生地震的台灣島處在哪些板塊的交界地帶( )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D、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
9、文字式比例尺: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地距離100千米,表示成數字式是 ( )
A、1∶1000 B、1∶1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
10、我國地理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現含有魚、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這說明 ( )
A、我國古代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人類活動已觸及喜馬拉雅山
B、海洋生物演化過程中自行爬到山上的
C、現代登山運動員將生物化石帶到山上的
D、這里曾經是海洋,板塊碰撞擠壓使地表上升,原來的海洋變成了陸地
11、關於地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繪制學校平面圖宜採用小比例尺
B、以北極為中心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辨方向
C、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
D、各種彩色地圖上的綠色部分都表示平原
12、過去山坡上種糧食,收成不好;現在改種果樹,收入明顯增加了,因為山坡種植果樹有利於保持水土和植被的原生環境,利於提高農民的收入,這符合 ( )
A、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C、綜合地分析問題 D、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13、七大洲中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是 ( )
A、南極洲 B、亞洲 C、非洲 D、大洋洲
14、被三個大洲所包圍的大洋和被三個大洋所包圍的大洲是 ( )
A、 印度洋,亞洲 B、北冰洋,南極洲
C、太平洋,歐洲 D、大西洋,北美洲
15、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捷徑是 ( )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直布羅陀海峽 D、白令海峽
16、由於地球的自轉運動,在地球表面產生的地理現象有下列的:
A、季節變化 B、晝夜更替現象
C、晝夜長短的變化 D、五帶的劃分
17、「未來兩天內將有寒潮影響本市,氣溫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預防感冒」,這說明天氣與什麼密切相關 ( )
A、農業生產 B、交通 C、人們生活 D、旅遊
18、下列各點中位於東半球的是:
A、162°E B、170°E C、15°W D、159°W
19、.在地球儀上表示東經度的符號是 ( )
A、「S」 B、「N」 C、「E」 D、「W」
20、每年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赤峰的節氣是 (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21、北京市氣象預報,明天有3—4級東南風,明天天安門廣場升起的五星紅旗將飄向: ( )
A、東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東北方向
22、下列四種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1:5000
B、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0千米
C、500萬分之一
D、

23、在衛星雲圖上,當北京為綠色時,說明北京地區是: ( )
A、草地 B、平原 C、晴轉陰天氣 D、晴朗天氣
24、下列事實或現象中,能夠說明地球是球體的是 ( )
①、入港的船,先望見桅桿,後見船身
②、月食時,地球的本影是一個圓形
③、晝夜交替現象
④、登高遠望,視力所及天與地相接之線,必是一個大圓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下列符號中屬於晴轉雷陣雨的是 ( )

一、選擇題答題卡(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綜合題部分(共50分):
26、讀圖「地球某種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本圖表示地球的_______運動,地球在軌道上運動一周所需的時間是_________。
2)、在地球運動軌道處的短線上補繪箭頭,以正確表示地球此種運動的方向。
3)、當地球處於圖中A點位置時,全球各地晝夜長短情況是
。當地球處於圖中B點位置時,太陽直射在 線上,我們把這一天叫做 日(節氣),北半球得到太陽的熱量比南半球 。當地球處於圖中D點位置時,赤峰地區是 季。
27、讀東、西半球圖回答(19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稱:
A、 ;B、 ;C、 ;D、 。
2)、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大洲名稱: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
2)、③大洲與⑤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①大洲與②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⑤和④兩個大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 海—— 海峽。
3)、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是 ;面積最小的大洲是 ;赤道穿過大陸的大洲有 、 。
28、讀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8分)
1)、寫出圖中數碼號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① ,② ,③ ,④ ,⑤ 。
2)、乙山頂與A點的相對高度是 米。
從A點或B點出發,更容易攀登到乙山頂的是 點,原因是 。
29、讀下圖,在橫線上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3分)

B、 ,
C、 ,
D、 。

30、讀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1)、寫出圖中A、B的地理坐標:
A 、經度: ,緯度: 。
B、經度: ,緯度: 。
2)、A、B兩點中有陽光直射現象的是 。
3)、圖中A點在B點的 方向。圖中 A點位於 (南、北)半球和 (東、西)半球。
4)、A、B兩點中,位於中緯度、四季分明的是 。
31、下圖中,三大洲依次屬於的板塊是:(3分)

A、 板塊
B、 板塊、
C、 板塊。

初一地理期中考試答案

一、選擇題答題卡部分(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答案填在答題卡內,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D D A C A A D D C B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C C C A C A D D A

二、綜合題部分:(共50分,)
26、(8分):1)、公轉運動,一年。 2)、略。 3)、晝夜相等。北回歸線,夏至日,多。冬季。
27、(19分): 1)、A、北冰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印度洋 。
2)、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歐洲,⑤、亞洲,⑥、大洋洲,⑦、南極洲。 2)、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黑海、土耳其海峽。 3)、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
28、(8分)1)、①山頂,② 鞍部,③ 山谷,④山脊 ,⑤陡崖。
2)、460米。A點,A點距山頂乙的坡度比B點緩(A點到山頂比B帶點到山頂的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29、(3分) B、海峽, C、半島, D、島嶼。
30、(9分)1)、A 、90°E,20°S。;B、94°E,26°S。 2)、A。 3)、西北方向。南、東半球 。 4)、B點。
31、(3分)A、南極洲板塊、 B亞歐板塊、 C、印度洋板塊。

❹ 初一地理上冊測試題

初一生物試卷
(完卷時間:60分鍾;滿分:100分,答案填寫在答卷紙上)
一、選擇題:(均為單項選擇,每空1分,共42分)
1.植物體相鄰的細胞,是通過( )相互交流物質
A.胞間連絲 B.維管束 C.導管 D.篩管
2.下列結構不屬於組織的是( )
A.蕃茄的果肉 B.蕃茄的果實 C.蕃茄的表皮 D.蕃茄的導管
3.綠色開花植物物體的構成情況是( )
A.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B.器官→組織→細胞→植物體
C.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D.組織→細胞→器官→植物體
4.種子的胚包括( )
A.種皮、胚根、胚軸、子葉 B.胚根、胚軸、胚芽、胚乳
C.種皮、胚根、胚軸、胚芽 D.胚芽、胚軸、胚根、子葉
5.根吸收水分、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成熟區 C.分生區 D.伸長區
6.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決於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和細胞液濃度的大小,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 )時,細胞就失水
A.等於細胞液的濃度 B.小於細胞液的濃度
C.大於細胞液的濃度 D.大於或等於細胞液的濃度
7.下列條件中( )不是種子萌發的條件
A.水分 B.空氣 C.適宜的溫度 D.陽光
8.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氣孔,它的開閉是由( )控制著
A.一對保衛細胞 B.一個保衛細胞 C.表皮細胞 D.葉肉細胞
9.下列關於葉的敘述( )是正確的
A.葉的組成包括表皮、葉肉、葉脈三部分 .
B.葉的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都有葉綠體
C.葉是由幾種組織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營養器官
D.只有葉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10.種大白菜需多施( )
A.硫肥 B.磷肥 C.鉀肥 D.氮肥
11.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時間是( )
A.白天和晚上B.只在白天 C.有時在白天,有時在晚上 D.只在晚上
12.果實里的種子是由( )發育成的
A.子房壁 B.胚珠 C.花冠 D.花托
13.下列中( )能作為植物體內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的主要動力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輸導作用 D.蒸騰作用
14.以下能正確表達呼吸作用公式的是( )
A.有機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儲存著能量)
B.有機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儲存著能量)
C.有機物 十氧 二氧化碳十水
(儲存著能量)
D.有機物 十水 二氧化碳十水
(儲存著能量)
15.一朵花中,與結出果實、種子有直接關系的是( )
A.花葯 B.花蕊 C.花冠 D.花托
16.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是指( )
A.兩個精子分別與兩個卵細胞相融合
B.兩個精子分別與一個卵細胞及一個極核相融合
C.兩個精子分別與一個卵細胞及兩個極核相融合 ?
D.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相融合
17.下面哪種情況會導致樹木死亡( )
A.環剝主幹樹皮 B.環剝側枝樹皮 C.樹干空心 D.表皮脫落
18.下列細胞屬於活細胞的是( ) 』
A.導管 B.篩管 C.木纖維 D.韌皮纖維
19.下列植物中,莖的維管束有形成層的是( )
A.水稻 B.玉米 C.椿樹 D.甘蔗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細胞既是植物體的 單位,又是 單位。
2.綠色開花植物的器官中, 、 、 是生殖器官, 、 、 、是營養器官。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葉肉細胞中的 里進行,原料是 和 ,產物是以 為 主的有機物和 。
三、識圖作答題:[每空1分,共18分]
細胞結構中,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是 ,在傳種接代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起保護和支持細胞作用的是 , 內含有細胞液。
四、實驗題:(除最後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一般正確的應該是( )
A.左眼望著目鏡,右眼閉著 B.右眼望著目鏡,左眼閉著
C.右眼望著目鏡,左眼睜開 D.左眼望著目鏡,右眼睜開
2.一台顯微鏡的目鏡有5×、10×、16×的三個,物鏡有10×、40×,這台顯微鏡能將圖像放大的最大倍數是 。3.除去顯微鏡鏡頭灰塵的正確方法應該是用 擦。
4.物像「F」在顯微下顯示的圖像是「 」。
5.小紅同學在做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時,其方法步驟按照課本的要求進行操作,只是在進行遮光處理時不是用曲別針將兩片小黑紙片固定在天竺葵的葉片上,而是用寬頻透明膠連同兩片小黑紙片將整個葉片從上下兩面粘住。
請回答:實驗結果,整個葉片滴加碘液後,(1)被黑紙片遮住的部分有否變藍色: ;(2)沒被黑紙片遮住的部分(但有被寬頻透明膠粘住)有否變藍色: ,原因是 。福州市2001年初中單科結業考試
初一生物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單項選擇,每空1分,共42分)
1、A 2、B 3、C 4、D 5、B 6、C 7、D 8、A 9、C 10、D 11、A 12、B 13、D 14、A 15、B 16、C 17、A 18、B 19、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結構 功能(這二項順序可變) 2、花 果實 種子(這三項順序可變) 根 莖 葉(這三項順序可變) 3、葉綠體 二氧化碳 水 澱粉 氧氣
三、識圖作答題:(每空1分,共18分)
1、(1)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質 液泡
(2)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壁 液泡
四、實驗題:(除最後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D 2、840倍 3、擦鏡紙 4、倒F 5、沒有 沒有 氣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進入到葉肉細胞中去,沒有澱粉產生(只答氣孔被封住、二氧化碳不能進入到葉肉細胞中的只給1分,只答沒有澱粉產生的也給2分)

初一地理復習題
1、地球並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 )部位略扁的( )球體。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2、地球儀上最長的緯線是( ),也是地球儀上( )度緯線。
3、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 (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和( )兩條經線和緯線組成的經線圈。
4、緯線指示( )方向,經線又叫( ),指示( )方向。
5、北緯23.5度的緯線稱為( ),是太陽直射地球的( )界線;南緯23.5度的緯線稱為( ),是太陽直射地球的( )界線。( )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6、北緯66。5度的緯線是北半球極晝極夜現象分布( )界線。南緯66。5度的緯線
是南半球極晝極夜現象分布( )界線。( )是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7、與西經60度正相對的經度是( )。
8、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周期( ),自轉結果使地球表面產生了( )變化。
9、地球公轉方向是( ),周期( ),公轉結果使地球表面產生了( )。
10、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總是保持( )度夾角。
11、熱帶在( )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有陽光( )現象。
12、氣候上四季變化最明顯的地帶是( )。
13、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的地區是( ),北極圈到北極的地區叫( )。
14、在比例尺1:25 000 000的地圖上,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 )。
15、有一張地圖,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是50千米,其數字比例尺是( )。
16、在地圖上用( )表示地面高度。
17、在等高線地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就(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就( )。
18、地球表面產生晝夜交替現象主要原因( )。
19、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的地方是( )。
20、全年晝夜長短相等的地方在( )。
2 1 、地球上產生晝夜長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22、當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我國是( )季。
23、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緯度最高的是( )。
24、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是( )、亞非兩洲的分界線是(
);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
25、靠近大陸淺海地區,是大陸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叫( )。
26、世界上的兩大山系是( );( )。平原多分布在( )中下游,世界最大
的平原是( )。
27、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 )力量和( )力量共同作用結果。
28、一天之中,陸地最高溫出現在( )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 )前後。
29、北半球的秋季是( )三個月;氣溫一般用( )表示,讀做( )。
30、世界氣溫從( )向( )逐漸降低;同緯度的( )和(
)的氣溫並不相同。
31、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 )氣溫最低的大洲是(
)。
32、地勢高,氣溫( ),平均每升高100米,氣溫最低的大洲是( )。

33、科迪勒拉山系是由( )和( )山組成。
34、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比較活躍的地區。
35、流水、風、海浪、冰川等它們的作用稱為( )作用。地殼運動、火山、地震
等。又被稱為( )作用。
36、內力作用塑造了( )和( ),使地球變得( )。外力作用則把( )削低,將( )填平,使高低不平
的地形趨於( )。
37、由北美洲、亞洲、歐洲環繞的大洋是( );由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環繞的大洲是( )。
38、非洲以東是( )洋,以西是( )洋。
39、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 ),又叫( )。 40、位於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溫度帶名稱是( )。
41、北極圈穿過( )洲、( )洲、( )洲。
42、世界上兩大火山地震帶是( );( )。
43、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 )月,南半球出現在( )月。
44、地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5、直接與三大洋相鄰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6、河口三角洲是以( )作用為主形成的。
47、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洲,平均海拔低的是( )。
48、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 ),緯度最高的是( ),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 )。
49、主要位於西半球的大洲( );( )。
50、東經145度,北緯45度,該地位於( )半球(東西),( )半球(南北)( )緯度(低、中、高)。
51、地圖的三大要素是( )、( )、( )和注記。 注1、比例尺三種表示方法,要會互換。
2、利用比例尺會計算。
3、比例尺大小會比較。
4、五帶名稱會填注。
5、地圖上方向會辨別。
6、常用圖例要會。

❺ 七年級上地理經典考試題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
1.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km。
2.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圖上如果比例尺大,則表示的范圍小,但內容詳細。比例尺的三種形式是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世界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5. 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地殼變動和海平面升降。五帶中,地面得到太陽光熱最少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
6. 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 地球表面上,陸地總面積占總表面積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裏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10.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是亞馬孫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陸地從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兩半球的劃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劃分的,東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劃分的。
12.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污染指數來表示,如果該數值小(大、小),則對人體健康有利。
13.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是經線(又叫子午線),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長度相等。緯線是半徑不等的圓,指示的方向是東西,長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零度經線叫本初子午線,零度緯線是赤道。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赤道穿過的大陸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總數達到60億。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用出生率減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數量/單位面積。大陸向海洋延伸的淺海區叫大陸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屬於黃色人種。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為主的是歐洲。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從高處向低處凸,此處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線從低處向高處凸,此處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是懸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東部,從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萬人。人口數量過多、人口數量過快對環境、經濟和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公轉的周期是一年,自轉的周期是一天。是繞太陽公轉的。
19.為了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條件相協調。
20.世界上三個主要的人種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世界上的三大人種都是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黑種人的故鄉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聯合國的工作語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22.人口稀疏區主要分布在: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23.亞洲東部的主要人種是黃色人種,歐洲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種是黑色人種。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褶皺、斷層、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陽光、海浪、風蝕、流水等。
24.聚落發展的標志主要有佔地面積越來越大、建築物的數量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完善。縱貫南美洲西部的山脈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資源豐富等。地圖上的比例尺小,則表示的范圍大,但內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可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降水的三種類型是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27.從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看,最炎熱的大陸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陸是南極洲。寒冷區域最大的洲是亞洲。世界年平均氣溫較高的地區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28.一般而言,高緯度地區氣溫低,抵緯度地區氣溫高;山地的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氣溫下降0.6℃。這是「一山有四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國、美國東南部等地區,分布著一種氣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常說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這種氣候的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30.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等地。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全世界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大。
31.世界的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熱帶沙漠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地區以及大陸的西岸地區,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區最為廣大。
32.在南北緯300~400的大陸東西兩岸,形成了兩種氣候類型。東岸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岸是地中海氣候。太陽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陽高度高。
33.在北極地區可見極晝現象,太陽在地平線以上終日不落,則太陽在天空中做順時針環形運動。居民樓上的熱水器裝置冬夏季節相比,夏季應平(平、豎)一些。
34.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來向)。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和大陸西岸相比較,是大陸東岸降水多。表示大氣冷熱狀況的物理量是氣溫。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的年變化。
36.在3月和 9月,陽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平分。號稱「世界雨極」的地方是乞拉朋齊,氣候的兩個重要指標是氣溫和降水。
37.地球是繞地軸自轉的,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結果是是地球表面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公轉的結果是地球表面產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現象。
38.當太陽直射點由南半球移動到赤道時,這一天的節氣是春分,日期是農歷二〇一〇年二月初六前後。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加拿大兩個國家。
39.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傾角。這是一年內太陽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陽高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地變化。
40.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在溫帶地區,沿海和內陸相比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兩極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兩極少。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是:亞歐大陸是世界最大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
41.由於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陸差異,使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的東部形成著名的溫帶季風氣候。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通用的語言是西班牙語;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語。
42.寫出幾種常見的天氣符號:揚沙_____、強沙塵暴_____、冰雹_____、霜凍_____、大雪_____、中雨_____、晴轉多雲_________、小雨轉大雨_________、雷陣雨_____、暖鋒_____。
43.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是在地中海氣候條件下形成的,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們的季節相反。
44. 從全球的氣溫分布來看,同緯度地區的陸地和海洋相比較:夏季陸地的氣溫高。 在氣溫的日變化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最高氣溫出現在正午過後兩點。
45.人們經常用晴、雨、氣溫高低、陰、風力大小等來描述天氣,天氣現象的突出特點是時間短,變化快。而氣候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時間長,變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基督教。麥哲倫船隊作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氣預報是發布的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主要包括氣溫、陰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強度、風力大小和空氣能見度等。
47.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區,氣候都有終年高溫多雨的特點。這種氣候的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緯度因素)、地球的運動、海陸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48.氣溫的年較差就是最高月氣溫減去最低月氣溫的差值。如某地的最高月氣溫是32℃,最低月氣溫是-12℃,則該地的氣溫年較差是44℃。全球四季變化最明顯的地區是溫帶。
49.世界上廣泛分布的兩種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極洲屬於典型的冰原氣候。我國降水類型主要是鋒面雨。
50.中緯度地區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為重要特色。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風的影響,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

❻ 初一上冊地理試題

2011年初一地理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試卷滿分50分 考試時間40分鍾)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題,計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圖的圖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內容最詳細的是
A.宿遷市地圖 B.江蘇省地圖
C.中國地圖 D.世界地圖
2.下列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是最長的經線
B.本初子午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C.20ºW、160ºE經線圈是東西半球分界線
D.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為
A. 各佔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陸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東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層設色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綠色區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陸漂移假說是由
A. 哥倫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納提出的 D. 我們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區不屬於人口稠密區的是
A. 寒帶氣候區 B. 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地區
C. 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區 D. 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
8.關於目前人口的問題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增長過快,是每個國家都存在的問題
B. 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C. 世界各國都要控制人口數量
D. 鄉村人口湧入城市的現象,全部集中在發達國家
9.關於人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非洲只有黑種人分布
B.白種人是「高等」人種,黑種人是「低等」人種
C.黃種人都分布在亞洲
D.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為迎接奧運會,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廣學習英語活動,其原因是
A.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C.英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唯一工作語言
D.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詞語中描述天氣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終年炎熱
C. 暴風驟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關於世界氣溫分布規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低
B.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高
C. 緯度相同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一定也相同
D.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也隨著升高
14.在迎風坡產生的降水,屬於哪種降水類型
A. 對流雨 B.地形雨
C. 鋒面雨 D. 台風雨
15.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A. 四季的變化 B. 晝夜長短的變化
C. 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D. 晝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過後,家住宿遷的玲玲感覺
A.白天越來越長了 B.黑夜越來越長了
C.天黑的時刻越來越早了 D.天亮的時刻越來越遲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世界氣候大會,會議指出:近年來,全球氣溫明顯變暖,主要原因是
A.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氣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陽輻射加強 D.降水增加
18.宿遷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
19.當今世界存在著許多的矛盾與沖突,導致這些矛盾和沖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沖突
B.國際恐怖主義猖獗
C.經濟貿易摩擦
D.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20.規模最大與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
A. 紅十字會 B. 世界貿易組織
C. 聯合國 D.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 )
2.緯線的形狀是半圓 ( )
3.近來,菲律賓馬榮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該國地處兩大板塊交界處 ( )
4.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 ( )
5.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包括鄉村和城市兩種主要形式 ( )
6.在衛星雲圖上,白色區域通常表示雲雨區 ( )
7.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 ( )
8.在地球五帶中,有太陽光線直射的是熱帶 ( )
9.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劃分的 ( )10.國際合作只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
三. 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亞洲 太平洋
(4)蘇伊士
2. 讀下圖回答問題:
(1)氣溫 降水
(2)A B
(3)少(較少、極少、乾燥、乾旱) 多(較多、濕潤、多雨) 地中海
(4)高溫(全年高溫)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勻) B

❼ 七年級地理上冊測試題

地理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答案填寫在後面的答題表中(本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
A. 24小時 B. 12小時 C. 1小時 D. 1年
2.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
A.地轉偏向力 B.晝夜更替 C.晝夜長短變化 D.時間的差異
3. 期末考試的今天,太陽直射點位於:( )
A.赤道上 B.南回歸線附近 C.北回歸線附近 D.南極圈
4. 經度和緯度都是零的地點,位於:( )
A.北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東半球
5. 當一個人站在南極點時,他周圍的方向是:( )
A. 四周都是北 B. 左東右西 C. 左西右東 D. 四周都是南
6. 在一幅四百萬分之一的地圖上,6厘米代表實際距離是:( )
A. 240千米 B. 2400千米 C. 24千米 D. 1200千米
7. 下面對高度的敘述,表示相對高度的是:( )
A. 珠穆朗瑪峰高8848米 B. 珠穆朗瑪峰比吐魯番盆地高9003米
C. 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高-155米 D. 青藏高原平均高度為4000米
8. 被亞、歐、北美三大洲環抱的大洋是: (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印度洋
9. 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的面積比例分別是:( )
A. 50% 和 50% B. 79% 和 21% C. 29% 和71% D. 71% 和 29%
10. 北美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是:( )
A. 丹麥海峽 B. 白令海峽 C. 巴拿馬運河 D. 德雷克海峽
11. 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位於: ( )
A. 印度洋板塊 B. 非洲板塊 C. 亞歐板塊 D. 歐洲板塊
12. 火山和地震的相同之處是:( )
①地球內部能量的劇烈釋放; ②多發生在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
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④是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結果。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
13. 下列語句中,描述天氣的是:( )
A. 秋高氣爽 B. 冬冷夏熱 C. 狂風暴雨 D. 全年炎熱乾燥
14. 南半球陸地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 )
A. 7月 B. 8月 C. 2月 D. 1月
15.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 該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 該地降水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 該地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D. 該地降水量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16、影響塔里木盆地與同緯度北京氣候差別的最主要因素有: ( )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地形 D. 人為因素
17. 西亞和北非大部分地區屬於:( )
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沙漠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18. 關於熱帶季風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終年高溫多雨 B.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D.全年炎熱乾燥
19. 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大小取決於:( )
A.經濟發達程度 B.生活醫療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 2000年在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數量是:( )
A.1個 B.7個 C.5個 D.6個
21. 下列不屬於黃種人的是:( )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中國人
22. 有關世界三大宗教,正確的說法是:( )
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B.基督教教徒又稱為穆斯林
C.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 D.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3. 下列關於世界上語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一個國家只有一種語言 B. 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C.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D.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24.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是:( )
①森林減少,草原遭破壞、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②糧食及生活用品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需要;
③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④生活水平會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5.「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意思是:( )
A、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在適應當地環境的長期過程中,人們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和方式
C、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D、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6. 下列那些條件不利於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
A. 水源充足 B. 交通便利 C. 崎嶇山地 D. 自然資源豐富
27. 下列關於聚落與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
A. 北極地區氣候嚴寒,房屋用冰塊構築,低矮,牆厚,保溫功能好
B. 我國黃土高原上氣候乾燥、冬冷夏熱,用黃土築成窯洞,冬暖夏涼
C. 西亞地區氣候炎熱乾燥、風沙大,建平頂房可防風沙
D. 雲南西雙版納地區氣候潮濕,人住在竹樓上層,涼爽又防潮
28. 區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原則是:( )
A. 國家人口的多少 B. 國家面積的大小
C. 政治制度的不同 D. 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
29.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 )
A. 亞洲、非洲 B. 大洋洲 C. 拉丁美洲 D. 歐洲、北美洲
30. 一個國家的領土包括:( )
A.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 B.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領海
C.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河湖 D. 國界線以內的陸地、河湖、領海和領空

2003年秋季培元中學初一上地理期末考試
一、選擇題答題表(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題:(13分)
1、風向為「南」,說明風來自 方;風力是風的 。
2、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帶,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帶和_________________地帶。
3、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主要位於_______緯度_______的平原地帶。
4、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__________狀況,一般變化__________;氣候一般只注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個要素。
5、早期的聚落大都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資源優越的地方。
三、綜合題:(27分)
1、讀經緯線為平行直線的地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寫出E點和F點的經緯度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2) 圖中A點位於D點的_______方向;B點位於C點的________方向。

(第1題圖) (第2題圖)
2、讀地球上五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內容:(5分)
(1) 有陽光直射的是__________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帶,氣候上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的是____________帶。
(2) 圖中B帶和C帶之間的分界線叫___________線;每年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在______________線。
3、讀「某地全年氣溫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1) 該地最低月平均氣溫是_______________,出現在____________月份
(2) 該地的年較差是__________
(3) 從南、北半球看,該地位於____________半球
(4) 從地球的五帶看,該地位於___________帶
4、讀位於北半球的A、B兩地的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列要求:(5分)
(1)從圖中可以看出,A地降水集中________月,說明該地降水集中在______季。
(2)B地降水最少的月份是______月,說明______季比較乾燥。
(3)從以上分析可知,A、B兩地降水季節分配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下圖,回答問題:(6分)
(1)①地的全年氣溫高於__________ ,各月降水量大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上,可判斷其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氣候。
(2)②地屬於_____ _________氣候類型。
(3)③地的氣候特徵________ _____,主要分布范圍是____ __________ 。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
1、地球公轉的方向是 。
2、「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由於地球 轉產生的。
3、東、西兩半球劃分的界線是 和 。
4、地圖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 和 。
5、世界最大的洲是 。
6、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規律是:由赤道向兩極逐漸 (增多、減少)。
7、目前,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是 ,其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8、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 。
9、在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 ,藍色表示 ,白色表示雲區。
二、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分,共14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A 5.1億千米 B 40000千米 C 6357千米 D 6371千米
2、下列天氣符號中,表示陰天的是:

A. B. C. D.
3、甲地位於120°E,40°N,乙地位於100°E,20°N,乙地位於甲地的
A.東南方 B.東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4、下圖天氣符號,表示的天氣狀況是( )

A.陰轉小雨,西北風六級 B.多雲轉小雨,東南風六級
C.晴轉大雨,東南風六級 D.陰轉小雨,西北風三級
5、下列地點,既位於南半球,又位於西半球的是( )
A (20°S,50°E) B (82°S,160°W)
C (70°N,120°W) D (78°N,110°E)
6、一年之中,北半球大陸最低氣溫出現在( )
A 1月 B 2月 C 7月 D 8月
7、我國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內陸,距海遠 B.緯度偏高,氣溫低
C.海拔高,海風吹不到 D.距海不遠,但受山脈阻擋
8、當海拔500米的地方氣溫為28℃時,海拔4500米的地方氣溫是( )
A 0℃ B 2℃ C 4℃ D 8℃
9、下列有關經線和緯線的特點說法錯誤的是( )
A 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 B 所有經線都等長
C 所有的緯線都是圓 D 所有的緯線都指示南北方向
10、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是( )
A 埃及 B 俄羅斯 C 土耳其 D 巴拿馬
11、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 D 人類活動
12、下列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是( )
A 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B 美洲東部中低緯度近海平原地區
C 地勢高峻的高原和山區 D 歐洲
13、下列關於喜馬拉雅山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B 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發生張裂作用形成的
C 由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
D 由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張裂作用形成的
14、下列國家中屬於發達國家的是( )
A 印度 B 埃及 C 德國 D 中國
三、連線題:15分
1、將地球的基本數據連線:
地球表面積 6371千米
地球平均半徑 約4萬千米
地球赤道周長 約5.1億平方千米
2、將人種與其主要分布地區用直線
白色人種 亞洲東部
黃色人種 歐洲
黑色人種 非洲南部
3、將宗教與其主要分布區連線:
基督教 東亞
伊斯蘭教 歐洲
佛教 西亞
4、將地球上的五帶與其氣候特徵連線:
熱帶 氣候的變化明顯
北溫帶和北寒帶 氣候終年炎熱
北寒帶和南寒帶 氣候終年寒冷
5、把下列國際組織與其總部所在地連線:
聯合國 瑞士日內瓦
世界貿易組織 瑞士洛桑
國際奧委會 美國紐約
四、讀圖填圖題(每空1分,共48分):
1、讀五帶圖,回答:15分
(1)寫出地球上五帶的范圍: 熱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北溫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溫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寒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南寒帶:_________至_________
(2)五帶中,有太陽直射的是_____帶,
(3)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帶和_______帶。
(4)北京屬於_______帶,(5)海南屬於_______帶。
2、讀右圖回答問題:(11 分)

(1)在圖上寫出七大洲名稱: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在圖上寫出四大洋名稱:,
⑧ ,⑨ ,⑩ ,⑾ 。
3、讀下面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問題(12分)。

⑴自編序號,將六大板塊名稱填入圖中適當位置。
⑵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所在的板塊是____板塊。
⑶世界火山地震帶主要分布在____洋周圍。
⑷太平洋周圍的火山地震帶就是太平洋板塊與____板塊、____板塊、____板塊和____板塊的交界地帶。
4、看右圖,回答問題:(10分)

A點位於 經 度, 緯 度。B點位於中低高的 緯度。
A在B的 方,C在B的 方,D在B的 方。A點所處的溫度帶是 ,
B點所處的溫度帶是 。
五、走進生活(11分):
1、自畫像:你屬於什麼人種?請描述一下自己的特徵(可從皮膚、頭發、面龐、體毛等方面描述,但不能寫出自己的名字)。(3)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8分):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六次大會後續會議於2001年7月16日在波恩開幕。《框架公約》締約方官員、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數千人出席了開幕式。此次會議主要議題之一是如何落實1997年達成的旨在減少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由於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對該議定書持否定或消極的態度,波恩會議能否在履行《京都議定書》問題上取得進展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此外,大會還將討論如何落實《框架公約》中規定的發達國家向第三世界國家提供援助的問題。
(1)聯合國成立的時間是哪一年?總部設在哪裡?

(2)聯合國的基本宗旨是什麼?

(3)在聯合國中,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有5個,其中除了中國和美國以外,還有哪三個國家?

(4)除了聯合國,你還知道哪些國際組織?(至少說出2個)

夠多了吧!

慢慢做吧,祝你考好!

❽ 初一上冊地理測試題及答案

2011年初一地理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試卷滿分分 考試時間40分鍾)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題,計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圖的圖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內容最詳細的是
A.宿遷市地圖 B.江蘇省地圖
C.中國地圖 D.世界地圖
2.下列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赤道是最長的經線
B.本初子午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C.20ºW、160ºE經線圈是東西半球分界線
D.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為
A. 各佔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陸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東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層設色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綠色區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陸漂移假說是由
A. 哥倫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納提出的 D. 我們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區不屬於人口稠密區的是
A. 寒帶氣候區 B. 氣候溫和、降水較多的地區
C. 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區 D. 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
8.關於目前人口的問題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增長過快,是每個國家都存在的問題
B. 人口的增長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C. 世界各國都要控制人口數量
D. 鄉村人口湧入城市的現象,全部集中在發達國家
9.關於人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非洲只有黑種人分布
B.白種人是「高等」人種,黑種人是「低等」人種
C.黃種人都分布在亞洲
D.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為迎接奧運會,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廣學習英語活動,其原因是
A.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C.英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唯一工作語言
D.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詞語中描述天氣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終年炎熱
C. 暴風驟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關於世界氣溫分布規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低
B. 從赤道向兩極氣溫越來越高
C. 緯度相同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一定也相同
D.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也隨著升高
14.在迎風坡產生的降水,屬於哪種降水類型
A. 對流雨 B.地形雨
C. 鋒面雨 D. 台風雨
15.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
A. 四季的變化 B. 晝夜長短的變化
C. 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D. 晝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過後,家住宿遷的玲玲感覺
A.白天越來越長了 B.黑夜越來越長了
C.天黑的時刻越來越早了 D.天亮的時刻越來越遲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世界氣候大會,會議指出:近年來,全球氣溫明顯變暖,主要原因是
A.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氣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陽輻射加強 D.降水增加
18.宿遷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
19.當今世界存在著許多的矛盾與沖突,導致這些矛盾和沖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沖突
B.國際恐怖主義猖獗
C.經濟貿易摩擦
D.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20.規模最大與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
A. 紅十字會 B. 世界貿易組織
C. 聯合國 D.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 )
2.緯線的形狀是半圓 ( )
3.近來,菲律賓馬榮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該國地處兩大板塊交界處 ( )
4.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 ( )
5.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包括鄉村和城市兩種主要形式 ( )
6.在衛星雲圖上,白色區域通常表示雲雨區 ( )
7.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 ( )
8.在地球五帶中,有太陽光線直射的是熱帶 ( )
9.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劃分的 ( )10.國際合作只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之間進行
三. 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題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讀圖題(每空1分,共計20分)
1.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亞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亞洲 太平洋
(4)蘇伊士
2. 讀下圖回答問題:
(1)氣溫 降水
(2)A B
(3)少(較少、極少、乾燥、乾旱) 多(較多、濕潤、多雨) 地中海
(4)高溫(全年高溫)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勻) B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