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文試卷
㈠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歷年真題
去考研bbs上自己找吧,多的是,嚴重推薦。
2004年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旅遊方向)旅遊地理學試卷
一, 名詞解釋
1, 丹霞地貌
2, 旅遊增加值
3, 空氣溫度垂直遞減率
4, 華夏文明旅遊帶
5, 《貨值列傳》
6, 生命周期理論
7, 旅遊地區社會容量
8, 心理物理學派
9, PATA
10, 旅遊區劃的主導因素原則
二, 簡答題
1, 簡述影響旅遊決策行為的主要因素
2, 為什麼國內外對旅遊地的綜合評估主要集中在自然風景地
3, 旅遊線路設計必須考慮的基本因素
4, 舉例說明城市RBD的主要類型
三, 論述題
1, 試以旅遊地空間競爭說明為什麼同一地域的石林只能選其最好的一個開發而放棄並保護好其他的。
2, 請解釋旅遊地(旅遊資源)的綜合性評估的意義和特點
3, 試以實例說明影響主題公園布局的因素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2003年上海師范大學旅遊地理學
一, 名詞解釋
1, 旅遊時間比
2, 特爾菲法
3, 溫度-濕度指數
4, RBD
5, 旅遊心理容量
6, 旅遊區
7, 旅遊流
8, 旅遊通道
9, 京華古今風貌旅遊帶
10, 旅遊開發規劃
二簡答題
1, 簡述影響旅遊需求的要素
2, 大尺度旅遊空間行為表現那些特點
3, 簡述喀斯特洞穴旅遊資源的特點及在旅遊開發中要注意的問題
4, 簡述主題公園的特點
二, 分析問答題
1, 結合我國西部開發的實際情況,如何利用旅遊對區域的經濟的積極影響,抑制其消極影響
2, 試述近期國外旅遊地理學發展有哪些趨勢
3, 舉例說明旅遊賓館宏觀選址要考慮的因素
上海師范大學2003人文地理試題
1. 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
1.1 地理學的特性主要是( )、( );
1.2 文化由( )、( )|和( )三個層次組成。
1.3 第一產業指( );
第二產業指( );
第三產業指( )。
1.4 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指( )
1.5 原始宗教主要指( ),民族宗教主要有( ),
世界三大宗教是( )。
2. 解釋下列術語:(每個2分,共10分)
2.1 文化
2.2 拉采爾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載力)
2.4 綜合國力
2.5 領土
3.辨析下列術語(指出相互區別,每個2分,共18分)
3.1 形式文化區、功能文化區、與鄉土文化區
3.2地理環境決定論、文化決定論,可能論
3.3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石油農業、生態農業)
3.4種族、民族、國民
3.5旅遊的客源地與目的地
3.6文化景觀與文化區
3.7城市化與逆城市化
3.8環境、資源、能源
3.9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
4. 辨析題(每個2分,共11分)
4.1指出下列問題研究基本屬於那種研究方法,為什麼?
(1)中國的地方誌;傳統的區域地理學
(2)中心地理論、區位論;
(3)一批激進地理學家研究認為城鄉地域差別是資本主義本身造成的;
(4)行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歷史地理研究
(5)利用數理模型說明區域發展的社會經濟結構
(6)通過研究人的行為偏好,探討生產力布局特點
(7)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某一區域與其他區域的不同
4.2 指出下列現象屬於那種擴散,說明原因
(1)傳染病的擴散
(2)巴黎、羅馬發布新時裝的流行趨勢,之後在香港、東京、上海開始流行,在以後在各省會大城市開始流行;最後在中小城市乃至農村流行。
(3)在沒有現代媒介以前,新生產技術新生產工藝的流行。
(4)中國飲食文化在歐美、東南亞的流行。
5. 論述下列各題(88分)
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論證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6分)
5.2利用人口地理理論說明我國改革開放後人口「孔雀東南飛」的現象的原因,對中西部發展的影響。談談你對解決西部人才匱乏的辦法(12分)。
5.3 我國為什麼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
5.4分析中東地區和歐洲巴爾乾地域沖突的潛在宗教影響因素。(8分)
5.5分析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地理優勢。(10分)
5.6試論保護文化多樣性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12分)
5.7為什麼說種族、民族沒有優劣之分?為什麼各種族、民族之間經濟發展狀況、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別?(12分)
5.8全球化將產生怎樣的社會影響?反全球化的社會動因是什麼?(12分)
5.9分析西部大開發的社會、經濟與政治意義。(10分)
㈡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部分)選擇題
D.老商業中來心服務范圍變小
商業源中心的服務范圍不是因為競爭和分攤市場份額而變化的
而是格局它的服務功能、服務能力還有服務(業務)范圍去定的
就現在不說中線改造後性這家的功能,單這圖中心又加了一個地鐵站和河港,交通便利了,服務范圍可以輻射的更大,所以不存在變小之說。
㈢ 人文地理如何100分里考80分以上
我也文科的,每次都85左右,不過我都大三了!有些都忘了!我記得人文地理都是工業分布,集聚,城市規劃,環境污染!之類的吧!
㈣ 中國人文地理 期末考試
北京,面積16410.54平方公里,人口2114.8萬,簡稱: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八達嶺長專城、十三陵等屬
上海,面 積6,340.5平方公里,人 口2,500萬,簡稱:「滬」或「申」,中共一大會址.百老匯大廈.和平飯店.魯迅紀念館.
廣西,面 積23.67萬平方公里,人 口5282萬人,簡稱桂,太平天國的發祥地一一桂平金田村、百色紅七軍軍部、龍州紅八軍軍部舊址、欽州劉永福故居和防城港劉永福那良故居、
雲南,面 積39萬平方千米,人 口45,966,239,簡稱「滇」或「雲」,麗江古城.雲南貢院舊址.霍承嗣壁畫墓
㈤ 南大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考試試卷一樣嗎我看考試科目都是813自然地理···若一樣,為什麼自然比人文分
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不一樣,因為自然與人文是不同領城涉及內就不一內樣,當考試試卷也不可能容一樣。人文地理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造就的名人奇事。自然地理:是在一定范圍內的自然現象我是這樣理解的,你看能畫等號嗎?
㈥ 4道地理題(人文地理)
1,選D B選項應抄該是農業襲文明時期人地關系開始出現矛盾,局部地區產生環境問題
C應該是矛盾激化了選
2.我不確定,選AD,都是代際公平。C是共同性原則,B什麼都不是
3.B,桑魚那種東西。中國科技不夠,哪來的立體農業?
4.D 這個不知道為什麼,似乎就是D
㈦ 一道高中地理題(關於人文的)
這道題是屬於老教材選修二的內容---江南丘陵的開發
江南丘陵地區走的是「千內煙洲立容體生態農業路線」
由於江南丘陵現在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經常發生,為了防止這些災害的產生,江南地區一個是開始增加速生薪炭林,另一個則是利用秸稈等物資建造沼氣池,解決農民用能不足的問題,這樣既環保又保護了地表植被,走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路線】所以答案是C
為什麼A不對呢?因為東北地區冬季漫長,熱量不足,秸稈、糞便等無法發酵產生沼氣,所以東北地區無法大規模推廣,東北地區最主要的就是發展林特產品、增加林區人民的收入,比如:蘑菇、木耳等產品,或者是林產品的加工
西北地區是防止沙漠化,加大地表植被的覆蓋率等
青藏高原雖然太陽能資源豐富,但是熱量不足,而且青藏地區的地熱很豐富的,是不需要利用沼氣的,太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