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蘇地理高考試卷
A. 2013江蘇省地理高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ADBCA ABACD; DCCDD AABDB DDABC DACCA
二、判斷題
ABBAA
;
BAAAB
三、綜合題(本部分共
4
題,共
30
分)
41
.
(
1
)
8
時
19
時
上下班高峰,汽車尾氣增加
(
2
)大風、降雪(
1
分)
(
3
)植樹造林
使用清潔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技術(
3
分)
42
.
(
1
)冷鋒
甲(
2
分)
(
2
)大風
雨雪
降溫(
3
分)
(
3
)寒潮(
1
分)
培育耐寒作物
提前作好防凍工作
建大棚(任答
1
點給
1
分)
43
.
(
8
分)
(
1
)雨熱同期
水稻
(
2
)
季風水田農業(
1
分)
單產高
商品率低
科技水平低
小農經營(任答
3
點給
3
分)
(
3
)雜交水稻使產量大增
塑料大棚改變了蔬菜種植季節。
(
3
分)
44
.
(
1
)蘇北
蘇南(
2
分)
(
2
)工業基礎好
科技水平高
勞動力素質高
經濟水平高(任答兩點給
2
分)
(
3
)勞動密集型(
1
分)
土地面積大
勞動力廉價豐富
政策支持
B. 2013江蘇理科生,高考語數外總分196分!物理地理都是C
專科么?好吧,不是很了解呢。。。不是有發一本藍皮書么,可以參考一下。
C. 2013江蘇高考文科289歷史A+地理B+填什麼三本有希望,謝謝了!
看看往年的錄取資料。
D. 江蘇地理高考考點及一些典型考題。
題目比較怪。 你可以做一下今年的高考試卷,練練筆 2011年江蘇省高考今年高考地理試卷難度總體與往年相當,自然地理比重較人文地理略少,一些題目
E. 2013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物理、生物、化學、地理試題及答案 有其中的一門都可以 現在有沒有 急著算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大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桂林山水甲天下。圖1為「桂林山水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
1.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冰川侵蝕 D.波浪侵蝕
2.構成桂林山水山體的岩石主要是
A.岩漿岩 B.玄武岩
C.花崗岩 D.石灰岩
3.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反映了地理環境的
A.差異性 B.整體性 C.開放性 D.獨立性
2012年7月27日,第30屆夏季奧運會於英國倫敦夏令時(較區時快1小時)20:12開幕。圖2為「甲、乙、丙、丁四地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第30屆夏季奧運會開幕時,北京時間為
A.7月27日3:12 B.7月28日4:12
C.7月28日3:12 D.7月27日4:12
5.奧運會期間,甲、乙、丙、丁四地中白晝最長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導致嚴重內澇。圖3為「城市水循環部分環節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
6.導致北京此次城市內澇的自然原因是
A.①過多 B.②受阻 C.③過快 D.④增大
7.此次北京城市內澇現象給我國城市建設帶來了啟示,今後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應該
A.加快城市土地資源開發 B.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C.加強城市大氣污染治理 D.加強城市人口遷移管理
圖4為「甲、乙兩城市1月、7月均溫與降水量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8.下列關於甲、乙兩城市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位於北半球,乙位於南半球
B.甲位於南半球,乙位於北半球
C.甲、乙均位於北半球
D.甲、乙均位於南半球
9.下列城市中,氣候特徵與甲城市最相似的是
A.哈爾濱 B.烏魯木齊
C.上海 D.拉薩
圖5為貢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①-⑦分別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帶。這三座山均位於北緯30°附近我國四川省境內。讀圖完成10—11題。
10.貢嘎山垂直自然帶最多,主要是因為貢嘎山
A.植被較豐富 B.距海洋較近
C.土壤較肥沃 D.相對高度較大
11.山麓自然帶①是
A.熱帶雨林帶 B.熱帶草原帶
C.亞寒帶針葉林帶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圖6為「部分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12—14題。
12.圖示M氣壓帶所在半球與名稱的說法,正確的是
A.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B.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
C.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D.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
13.圖中氣壓帶、風帶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確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14.有關圖示風帶對氣候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風帶a控制下,寒冷少雨 B.風帶b控制下,寒冷少雨
C.風帶c控制下,溫和多雨 D.風帶d控制下,溫和多雨
2012任何12月26日京廣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從首都北京到廣州,全程2294千米,最短用時約8小時,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圖7為「京廣高鐵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15—17題。
15.影響京廣高鐵建設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 B.資源
C.文化 D.經濟
16.高鐵沿線城市某些路段的兩側,常架起近兩米高屏障的主要目的是
A.減輕雜訊污染 B.保證行駛安全
C.凈化城市空氣 D.美化沿線環境
17.京廣高鐵的運營
A.加快了沿線城市間客運速率 B.增加了沿線城市間貨運總量
C.促進了沿線資源跨區域調配 D.實現了沿線地區間產業轉移
2012年12月14日美國西南海域發生里氏6.3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圖8為該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18—19題。
18.該海域地震多發,主要是因為其位於
A.海洋與陸地交界地帶 B.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
C.海嘯多發區域 D.大陸架區域
19.關於震中附近洋流性質及其對沿岸氣候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A.暖流,增溫、增濕作用 B.寒流,降溫、增濕作用
C.暖流,增溫、減濕作用 D.寒流,降溫、減濕作用
圖9為「2013春節期間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圖」。讀圖完成20—21題。
20.造成深圳某大街2013年春節期間「空城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逆城市化加速 B.務工人員返鄉
C.人口老齡化加劇 D.旅遊人數增多
21.進一步提升城市化發展內涵的合理途徑是
①提高城市人口素質 ②擴大農業耕地徵用
③增加城市建築密度 ④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圖10為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繪制的「某區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圖」,a、b、c、d分別代表不同等級的城市,M區域分布有若干鄉村聚落。讀圖完成22—23題。
22.圖示區域中,等級最高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23.M區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尋求服務,到達頻率最高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某城市東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別表示該城市不同的區域。圖11為該城市沿東西方向「人口密度與土地價格分布曲線圖」。讀圖完成24-25題。
24.該城市中心商務區可能位於
A.甲區 B.乙區 C.丙區 D.丁區
25.若甲、乙、丙、丁為四個功能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區人口密度小,工業區位條件最差 B.乙區土地價格高,以倉儲和綠地為主
C.丙區住宅用地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區基礎設施完善,土地價格低
埃及是非洲重要的農業國。圖12為「埃及農業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6-28題。
26.埃及棉花生產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其主導因素是
A.交通 B.科技 C.地形 D.水源
27.尼羅河上游修建水庫後,對下游地區產生的影響是
A.洪澇災害減少 B.氣候更加乾燥
C.沙土流失加劇 D.地質災害減少
28.農業部門為了及時了解全國棉田面積增減,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數字地球 B.全球定位系統
C.遙感 D.地理信息系統
中共十八大報告論述了「生態文明」,並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據此完成29-30題。
29.「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礎是
A.經濟可持續發展 B.社會可持續發展
C.生態可持續發展 D.文化可持續發展
30.下列人類活動中,符合「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理念的是
A.退耕還林還牧,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B.擴大地下水開采,滿足城市發展需要
C.圍湖造田,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 D.全面關停重化工業,大力治理環境污染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請在答題卡上相應的方框內填塗(本部分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
31.太陽活動強烈時,有可能影響手機信號的強弱。
32.由於地球公轉,地球表面物體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其運動方向會發生一定的偏轉
33.白天氣溫較夜晚高的原因是太陽輻射為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
34.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是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
35.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36.城市中心氣壓高於郊區是形成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
37.工業集聚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38.地域文化對城市建築風格有一定的影響。
39.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是不同的。
40.人均消費水平越高,環境承載力越大。
三、綜合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本部分共4題,共30分)。
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
材料一 PM2.5(細顆粒物)濃度是衡量環境空氣質量的一個指標。PM2.5濃度的上升是造成2013年初我國中東部地區大范圍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PM2.5主要來源於燃煤排氣、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等。
材料二 2011年12月28日晚至29日中午,北京經歷了一場大范圍降雪過程。
材料三 圖13為北京「2011年12月28日PM2.5濃度走勢圖」,圖14為北京「2011年12月29日PM2.5濃度走勢圖」。
(1)2011年12月28日,北京PM2.5濃度的兩個峰值分別出現在________和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011年12月29日,北京PM2.5濃度較28日大幅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1分)
(3)2013年初霧霾天氣出現後,各地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從長遠來看,讓霧霾遠離我們,可採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2圖15為「我國冬季某日某天氣系統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8分)
(1)圖示M天氣系統為________。此時甲、乙兩地中,最有可能出現降水的是________地。(2分)
(2)當M天氣系統經過丙地時,丙地的天氣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冬春季節,M類型天氣系統活動頻繁,常給我國帶來的主要自然災害是_________。為減輕這種災害造成的損失,農業生產可採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
圖16為「泰國位置示意圖」,圖17為「泰國首都曼谷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8分)
(1)泰國位於東南亞,其____________的氣候條件,有利於種植____________(糧食作物)。(2分)
(2)泰國農業地域類型主要為___________。該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4分
(3)科技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大。請列舉兩個方面說明科技對農業生產的影響。_______、_______。(2分)
4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
材料一 圖18為「蘇北、蘇中、蘇南面積比重、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統計圖」。
材料二 近年來,一些大型跨國企業在蘇南地區建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促進了蘇南地區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
材料三 江蘇省實施沿海開發戰略,為蘇北、蘇中、蘇南帶來了共同發展的機遇。蘇北連雲港、徐州、宿遷、淮安、鹽城五市提出「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發展戰略,將促使蘇北區域經濟發展出現新的飛躍。
(1)蘇北、蘇中、蘇南三個區域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從社會經濟方面看,蘇南地區產業升級的優勢區位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目前,蘇北地區承接蘇南地區轉移的產業,其工業類型主要屬於_________。蘇北地區承接這類產業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13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單項選擇題
ADBCA ; ABACD; DCCDD ; AABDB ; DDABC ; DACCA
二、判斷題
ABBAA;BAAAB
三、綜合題(本部分共4題,共30分)
41.
(1)8時 19時 上下班高峰,汽車尾氣增加(2分)
(2)大風、降雪(1分)
(3)植樹造林 使用清潔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技術(3分)
42.
(1)冷鋒 甲(2分)
(2)大風 雨雪 降溫(3分)
(3)寒潮(1分) 培育耐寒作物 提前作好防凍工作 建大棚(任答1點給1分)
43.(8分)
(1)雨熱同期 水稻
(2)季風水田農業(1分) 單產高 商品率低 科技水平低 小農經營(任答3點給3分)
(3)雜交水稻使產量大增 塑料大棚改變了蔬菜種植季節。(3分)
44.
(1)蘇北 蘇南(2分)
(2)工業基礎好 科技水平高 勞動力素質高 經濟水平高(任答兩點給2分)
F. 地理2013江蘇小高考 急!
當然是乾旱加劇 修建水庫使上游水流速相對減慢,減輕對河岸的沖刷,減輕水土流失
修建水庫使水面擴大,蒸發量增加,而且水庫下游水量減少,乾旱加劇
G. 江蘇歷年高考地理真題及答案
有最近幾年的,我現在不在電腦前,應該是01-10年的,要的話,先採納。明天發,今天沒法上網
H. 2013江蘇省高考地理答案
揚子晚報應該出來了吧。。。在網上也可以搜到。。希望對你有用
I. 今年江蘇高考,歷史和地理這兩門的內容,教科書有但高考不納入范圍的部分有哪些最好詳細點,謝謝了~
以下為考試范圍的變化,而考試重點你可以購買一本2013年江蘇省高考考試大綱參考。
1、歷史: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與前一年的《考試說明(歷史)》對比,歷史考試范圍則有小幅度調整。考點順序調整,如考點1(3)選官制度由第二調整到第四,增強了條理性,選官制度是跨越若干時期的縱向知識鏈接,而前面三個知識點均為階段性史實。
對一些知識點的內涵給與了更明確的界定。如考點2(3)由2011年考試說明的官營手工業與民間手工業調整為官營手工業與民間手工業的經營方式;再如考點4(3)由「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調整為「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形式的時代特徵」。
新增了少數知識點,基本是對原有知識點的拓展和發掘,如考點6(2)增加了理性時代的到來,其實並未增添新的知識,而是對原有的知識深化和感悟。原2012年考點7(3)的兩次工業革命與世界市場的形成由三級知識點提升為二級知識點,變為7(4)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其內涵拓寬為「資本主義世界形成與發展的過程、途徑與影響」。
2012年考點12(2)中的三級考點「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為二級考點12(3)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並且增補了一個知識點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考點23(1)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修改幅度大,由原來的「動盪中變化的近代社會生活;新中國社會生活的新風尚。」改為「近代以來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的變化的表現及其影響因素」。
復習建議
提醒2013屆考生:2011、2012年江蘇歷史試卷(選修)難度不高,2013年難度有可能小幅反彈。考生在復習時,要注意關注重點、難點。並且對新增的知識點和修改幅度較大的知識點進行關注。
2、地理: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與前一年的《考試說明(地理)》對比,2013年的地理考試說明穩重有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
一、表述上的變化
1、命題指導思想部分,語言表述有前後順序的調整。
2、原考點「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合並為一個考點「3S技術的應用」。
3、「海底主要地貌類型」改為「海底主要地形類型」。
4、原考點「海水資源」、「海洋化學資源」、「海底礦產資源」、「海洋能」、「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空間」合並為一個考點「海洋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5、城鄉規劃模塊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過程的主要特徵和意義」,分開表述為兩個要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過程的主要特徵」、「城市化的意義」。
6、原考點「在城鄉規劃中,主要部門的一般布局原則」的內容合並入「城鄉規劃的主要原則和基本方法」考點內。
二、要求上的變化
1、刪去「能夠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將「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究、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拆分為兩條要求:「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發現地理問題」、「能夠探究、評價地理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2、增加了自然災害「防治措施」的要求。
3、海洋地理模塊中,刪去了「海水運動」、「海平面變化」兩個考點。
綜合分析以上變化,總體來說,使表述更加簡潔、科學,刪去的主要是一些重復的內容,增加的是對人類意義比較重大的內容。
復習建議
要認真研讀考試說明,把握考試方向。高度把握重點主幹知識,圍繞地理學核心知識進行全面、整體復習。加強能力訓練,尤其是具有地理學科特色的技能訓練,如地理圖表的判讀、地理信息的獲取、地理原理規律的運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