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自然地理教學

自然地理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1-26 12:55:42

Ⅰ 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統一變化過程的教學方法怎麼寫

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環境統一變化過程,他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不一樣,可以搜索一下,根據相關的流程,教學方法去參考。

Ⅱ 與自然地理有關的專業

與自然地理有關的專業有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圖學專業、地質類專業、一些農學專業和自然地理有交叉的等等

Ⅲ 如何突破自然地理中的教學難點

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巧妙地突破難點
地理教學中,難點的突破是備課及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有些教學難點抽象復雜,就算老師講得滔滔不絕,學生有時仍一臉茫然。在地理教學中,經過實踐、思考,還有與同行進行交流,總結出一些破解難點的方法。 1.用好課件和教具,將難點生動化
現在的地理教科書圖文並茂,色彩斑斕,但這些圖都是靜止不動的「死」圖,讓學生通過這些圖去理解一些原本是動態的地理現象很困難。在教學中嘗試運用課件的方式,力求突破這些難點,課件的展示形象直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1.4、1.5、1.6這三節的內容,主要涉及地球的運動及其產生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教材的重要內容,難點很多。如果只是通過課本圖示和語言的描述來講解,學生很難想像黃赤交角的產生、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所以在課前,我會精心製作一些動畫課件,在課堂上配合教具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規律。整個過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不僅將難點輕松突破,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2.從生活實際著手,將難點生活化
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指導思想。所以,教師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將存在於學生生活中、與學生緊密聯系的地理只是挖掘出來,並加以運用,會使學生自然地將新知識中的難點分解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在講解「氣候資源與建築」這部分內容時,課本文字講得非常簡單,並且缺少直觀的圖示,學生很難理解,更談不上「學以致用」。為此,教學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細節入手,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知識——房屋的採光與通風效果。並手繪示意圖,慢慢的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獲取信息、應用信息的平台,並從中體現出學以致用的樂趣。 3.巧畫圖,將難點圖示化
人對圖的記憶效果遠遠高於對文字的記憶效果,利用比原理,在教學中,可以改變課本知識的呈現方式,將課本中的語言文字轉變成直觀簡潔的概念圖,有利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系統理解和掌握。在講解「大氣的溫室效應」這部分內容是,先對知識進行復習,然後引導學生,師生共同繪圖,並總結出溫室效應的三
個物理過程。讓學生在畫圖中掌握知識,實現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內化。 4.;運用集體智慧,將難點簡單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討論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各抒己見,贊同、批判、辯護之聲此起彼伏,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進行著激烈的碰撞,在這種活躍的生生、師生互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及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拓寬了學生思維的角度和視野。正如蕭伯納所說:「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後,我們將擁有兩種思想„„」因此課堂討論是運用新理念突出重點的重要教學方式。
例如在講解「地質構造規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討論隧道的修建應從背斜處、還是向斜處穿過?,讓學生相互討論,並且對比這兩個地方地質穩定性及地下水運動情況,最後得出結論隧道應從背斜處穿過。又如在進行「公路選線」方案教學是,讓學生結合課後活動題給出的三種選線方案進行討論,,尋找最合適的方案。在教學中設計討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歸納總結、學會傾聽、表達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也給學生較強的成就感,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勤於思考,不斷變換思維方式都能想出好辦法,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Ⅳ 學科教學(地理)與自然地理考研那個難度大

自然地理學難度大於學科教學(地理),學科教學(地理)專業性弱。
地理學碩士研究生內專業方向分為三容支:
1)自然地理學(研究方向有水文、地貌、氣候、生物、泥炭等)、
2)人文地理學(研究方向有城市規劃、區域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等)、
3)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方向有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攝影測量與遙感,遙感技術與應用等)。
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61高等數學甲【二】
④813自然地理學
學科教學(地理)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2)俄語/(203)日語/(204)英語二

(333)教育綜合

(859)新編地理教學論

Ⅳ 華中師范大學的學科教學地理好考還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好考

人文地理報的人數極多,如果自己地理實力不是那麼突出的話,不建議考。

Ⅵ 如何把握自然地理教學的度

自然地理的學習是整個高中階段學習的基礎。我們有些老師認為,在高中地理的三個必修模塊中,自然地理的學習難度是最大的,課時最緊張,很難在規定的時間裡面,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我還聽說,福建省對高中各科的教學難度做了一個調查。大家認為,好象其中難度最大的是地理。福建省是去年剛剛進入高中課改實驗區的。他們調查的時候,應該是剛剛完成,
或者正在進行必修一的教學,也就是自然地理學的這樣一個學習。也就說明了,學生或者老師都覺得自然地理難教,或者難學。
比如,有的老師認為,學生的基礎還沒有達到這樣的一個要求;有的老師覺得,自然地理的原理、規律離學生日常的生活比較遠,不大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還有的老師覺得,自然地理教學對空間能力要求比較高,學生能力還暫時達不到。
聽了老師的這樣的說法以後,我們看看,學生在學完自然地理課程以後,他們有什麼樣的感受。
我覺得,就是必修一的話,我覺得它比較有挑戰性。學習的內容,很多都是我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而且都是一些地形啊、圖、氣壓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我們去理解,然後通過練習,然後才能提高。
你來說一下。我就是覺得,必修一裡面,它需要的理性思維比較多。比如說,它那個XX,它那個地形,需要有一定的空間想像。XX比較混亂,都是一些空間的一種思維。還有,在後面需要背的東西也很多。

Ⅶ 自然地理學科性質

地理學是一門即古老又年輕的學科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球表面同人類相關的地理環境。

地球表面:地理殼-景觀殼-地球表層-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

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國家--世界政區--各國首都--洲--地區--州--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聯盟--市--縣--自治縣--旗--郡--城市--城鎮--村落--地名

學科分支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綜合性

綜合自然地理學

古地理學

部門性

地貌學

氣候學

水文地理學

土壤地理學

生物地理學

植物地理學

動物地理學

化學地理學

醫學地理學

冰川學

凍土學

物候學

火山學

地震學

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種地理學

人口地理學

聚落地理學

社會地理學

文化地理學

宗教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

農業地理學

工業地理學

商業地理學

交通運輸地理學

旅遊地理學

政治地理學

軍事地理學

城市地理學

其他分支學科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