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發布時間: 2021-01-26 10:45:58

⑴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組織機構

【黨政領導】
龔常智,黨委書記,副院長
王建力,院長
何凱,黨委副書記
謝世友,副院長
楊慶媛,副院長
【院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科研秘書:陳曉紅
行政、研究生秘書:張小蘭
教學秘書:李元慶
【下設各系】
地理科學系
城鄉規劃系
GIS與工程系
教師教育系
【實驗室】
自然地理實驗室
機構功能:本室主要為土壤、地質、天文、植物、氣象等自然地理學相關課程教學和科研工作服務。
設備情況:本室的地質、植物、土壤等標本較為齊全,並配備自然地理學科的常規教學儀器、科研所需的NIKON偏光顯微鏡、原子吸收分光廣度計、紫外分光廣度計、天文望遠鏡、總有機碳測定儀器、自動元素分析儀等大型設備,還有本科教學和科普兼顧的天文館、地質標本展覽館等實驗場所。
實驗室主任: 謝世友教授(正) 鄒小紅高級實驗師(副)
GIS實驗室
機構功能:本室具有採集、處理地理信息的研究手段和儀器設備,供學生學習地圖、測量、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與計算機有關課程,能夠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旅遊規劃等工作。
設備情況: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有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靜態GPS、激光測距儀、觀摩航片的立體鏡、地物光譜測定儀等地測遙感儀器,有計算機200餘台,以及A3、B0彩色掃描儀、 B0幅面彩色噴繪、A3彩色激光列印機等一系列先進的輸入輸出設備,此外,還配有最為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網,大大改善了教學手段。
實驗室主任: 謝世友教授(正) 鄒小紅高級實驗師(副)
岩溶環境實驗室
實驗室主任: 謝世友教授(正) 鄒小紅高級實驗師(副)
【其他機構】
資料室
資料室分為教師閱覽室、期刊閱覽室和內部資料室三大部。有工作人員二人。共藏圖書8324冊、期刊200多種、5500多冊、外文期刊20多種,100多冊。大比例尺地圖和其它地圖共5580多幅。
教師閱覽室以圖書為主,對象是教師和研究生。2003年底已完成圖書的進網工作、已發送到校圖書館網頁上。室內藏有一定數量的、種類比較齊全的地圖集和具有一些地理專業各方向的工具書,還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專業書,內容豐富,常常吸引外單位高層人員前來查閱。期刊室的主要期刊全部精裝成冊,其餘簡裝成冊、部分期刊從50年代至今。資料完整,並具有連續性。內部資料室收藏各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地質圖,用於野外考察。我院資料室已具有重點高校資料室的規模,管理規范,對教學和科研工作起到了輔助作用。
工作人員:熊至康、龍 建
繼續教育辦公室
繼續教育辦公室主要負責成人教育、網路教育、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同等學學力學位申請、短訓班培訓等招生宣傳;計劃申報、教學計劃制定、調整;大綱制定和修改;教材選定和組織;課程安排和協調;教學檢查和評估;教師的聘請;學生的學籍管理等以及校際間的交流。
主管院長:謝世友院長
辦公室主任:鄒國華

⑵ 人們西南大學的評價如何,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好么

地理科學類(本科類)


地理科學類


本大類實行2+2培養模式,學生入學後在前2年完成地理科學大類課程結構體系中基礎課程學習,後2年根據人才需求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志願情況可選擇到本大類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各專業完成各專業課程學習。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主要培養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近專業如地理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熟悉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後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地質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水資源計算與管理、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地理信息系統


主要培養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了解相鄰專業如地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測繪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產業發展狀況的地理信息系統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後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技術、資料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應用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⑶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學院簡介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的前身史地系伴隨西南師范大學建校而誕生,是學校開辦最早、培養人才最多的系科之一。1950年10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同意將原國立女子師范學院與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合並,更名為西南師范學院。這兩個學院的史地系合並為西南師范學院史地系,1952年10月13日,教育部批准將史地系分為歷史系和地理系。從此,西南地區高等院校第一個地理系在西南師范學院成立。1995年地理系經學校批准更名為「城鎮與資源環境科學系」,99年3月升格為學院,名稱定為「資源環境科學學院」。2005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西南師范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並成立西南大學,2006年3月「資源環境科學學院」更名為「地理科學學院」。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設備儀器先進,圖書資料齊全,是國家在西南地區培養高校、中學地理師資和從事自然地理、第四紀地質、區域地理、城鎮規劃、土地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旅遊開發與資源環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等方面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全院教職工8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教授13名、雙聘教授2名,副教授27名,講師及助教21名、教輔行政人員24名;其中博士生導師6名(含2名雙聘教授),碩士生導師33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3名、碩士學位的23名,博、碩士學位人數佔主講教師比例的92%。學院現有各類在讀學生1800餘人,其中博士生16人,碩士生313人;擁有同位素質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激光粒度儀、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數字化儀、激光測距儀、數字經緯儀等一批先進的實驗儀器和設備,各類中英文藏書1.3萬冊、期刊330餘種。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下設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與工程、教師教育系四個系;已有地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自然地理學博士點以及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第四紀地質學、區域經濟學、土地資源管理六個碩士點和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被列為重慶市首批省級重點學科和地理學重慶市省級重點學科;現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三個本科專業。擁有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岩溶環境三個實驗室以及岩溶環境與石漠化治理、亞熱帶生物地理、西亞地理、區域經濟、國土資源等研究所;我院科學研究涉及岩溶環境與石漠化治理、區域自然地理、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自然區劃、亞熱帶地理、城市地理、災害防治、環境保護、地圖編制、志書編撰、西亞地理、地理教育改革等領域,為我院教學、學科建設、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⑷ 西南大學的地理科學類的前輩們出來都去干什麼了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類專業包括的專業
地理科學類本大類實行2+2培養模式,學回生入學後在前2年完答成地理科學大類課程結構體系中基礎課程學習,後2年根據人才需求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志願情況可選擇到本大類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各專業完成各專業課程學習。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主要培養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近專業如地理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熟悉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⑸ 誰能告訴我西南大學的地理科學是幹嘛的好不好出來工作怎樣

它分為兩大類 一類師范二類非師 非師分為城鄉規劃和地理信息系統 還行吧個人覺得 出來可以進入房地產公司以及國土局一些政府部門 嘿嘿我就是那個專業的

⑹ 想清知道的人幫忙查一下,這幾年西南大學地理學科教學的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有一點你得說明白,「地理學科教學」是什麼意思?並沒有這么一個專業啊。

西南大學目前地理科學學院有三個碩士專業,分別是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可以跨專業報考。

⑺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系怎麼樣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設備儀器先進,圖書資料齊全,是國家在西南地區培養高校、中學地理師資和從事自然地理、第四紀地質、區域地理、城鎮規劃、土地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旅遊開發與資源環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等方面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全院教職工8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教授13名、雙聘教授2名,副教授27名,講師及助教21名、教輔行政人員24名;其中博士生導師6名(含2名雙聘教授),碩士生導師33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3名、碩士學位的23名,博、碩士學位人數佔主講教師比例的92%。學院現有各類在讀學生1800餘人,其中博士生16人,碩士生313人;擁有同位素質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激光粒度儀、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數字化儀、激光測距儀、數字經緯儀等一批先進的實驗儀器和設備,各類中英文藏書1.3萬冊、期刊330餘種。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下設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與工程、教師教育系四個系;已有地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自然地理學博士點以及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第四紀地質學、區域經濟學、土地資源管理六個碩士點和地理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被列為重慶市首批省級重點學科和地理學重慶市省級重點學科;現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三個本科專業。擁有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岩溶環境三個實驗室以及岩溶環境與石漠化治理、亞熱帶生物地理、西亞地理、區域經濟、國土資源等研究所;我院科學研究涉及岩溶環境與石漠化治理、區域自然地理、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自然區劃、亞熱帶地理、城市地理、災害防治、環境保護、地圖編制、志書編撰、西亞地理、地理教育改革等領域,為我院教學、學科建設、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⑻ 西南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

初試科目已經列的很明顯了,就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兩本。但是復試的時內候,是除了這兩本容外,還要涉及到其他科目。因為復試包括筆試和面試,所以不會具體到哪本書,多數考的是綜合能力和素質。復試中的筆試偏重於經濟地理和城市地理這兩本書,尤其是你選擇的這個方向。
所以,初試和復試,不可少的幾本書包括: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所謂的「地理綜合」,也不外乎那幾本。另外還有西南大學自己指定的一些教材。要注意各科教材的版本。
如果你是地理本專業的考生,那上面那些專業課自然不在話下了。同樣的,如果是本專業的考生,同時也是正規的大學本科畢業生,應屆也好往屆也罷,那「同等學力考生」的要求,你就不用考慮了。和我們沒關系。
人文地理專業錄取人數一般在20-30人上下,不會太多。

其他信息你可以參看一些類似「考研論壇」這樣的網站,關注的多了,你也會成為專家!
祝你好運!

⑼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實驗平台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是一個面向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GIS和其他相關專業本科學生開展地理學實驗與實踐技能及研究方法教學的平台。
1952年10月12日,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成立,實驗室作為教學、科研平台也隨之成立,成立之初即建立了包括土壤、地質、植物、測量、水文、地貌和氣象在內的自然地理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也初具規模,形成了在西南乃至在全國都有影響的地理科學實驗教學體系。成就了一批如盛敘功、楊定中、林志遠、徐茂其等相當有影響力的地理專家。1999年以後,在中科院院士袁道先教授的帶領下,地理科學教學科研水平大幅提高,獲得了地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自然地理學博士授權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第四紀地質學4個碩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被列為重慶市首批省級重點學科。2007年地理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為了培養高素地理教師以及適應社會需求的自然地理、地理信息、城鄉規劃方面的應用型人才並滿足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實驗中心繼續投入,並優化設備配置,利用各種科研項目與教學相結合,開展各種創新活動。至此,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實驗中心已經成為擁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先進的實驗儀器、雄厚的科研和教學實力,在地理學教學和實驗方面據有顯著優勢的先進實驗中心。
中心實驗中心佔地面積3000m,固定資產總價值1500多萬元,面向8各專業的學生開設必修和選修實驗課程28個,項目共計203個。中心下設植物實驗室、土壤實驗室、地質實驗室、氣象站、天文館、地質館、地理教學法實驗室、測量實驗室、遙感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岩溶環境實驗室、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第四紀實驗室等14個實驗室,建設有金佛山、青木關、縉雲山、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實習基地以及雲貴川綜合實習基地。每年承擔1200名學生的123556實驗實習課時。
實驗中心顧問袁道先院士和主任謝世友教授極力倡導地理學教育要重視動手實踐,讓學生積極參與科研和實踐,注重提高實驗教師的水平和能力。地理科學實驗示範中心共擁有專/兼職實驗教/技師及管理人員51人,其中擁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職人員佔57%以上,擁有博士學位的教職人員佔67%以上。在學校和學院支持下,中心教職工共同努力,出版《基礎地理信息獲取方法與應用》和《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與實驗教程》兩部實驗教材,另外自編實驗教材8部;獲得省市級科學進步獎9人次;承擔教改和科研項目5項。此外還開展本科生創新基金44項,其中兩項獲得學校表彰。
在學校和學院的重視和支持下,地理科學試驗示範中心本著「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並重、鞏固基礎地學知識、培養現代分析技能、啟發科研創新意識、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地理教師以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地理信息、城鄉規劃類應用人才」為出發點,堅持「著眼地球系統 培養實驗技能 開拓創新精神 和諧人地關系」的教學理念,以培養「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定位,向「立足重慶、輻射西南、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長遠發展目標奮斗。 西南大學地球化學與同位素實驗室成立於2005年11月,附屬於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主要開展以碳酸鹽為核心的,包括洞穴沉積物、湖相沉積物、鈣泉華、珊瑚、海相有孔蟲殼等記錄的全球變化研究,以及岩溶地區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湖泊等領域的生態環境演變研究。實驗室學術團隊擁有科學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2人,固定研究人員5人。並且與國內以及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同行保持密切的學術交流,與世界一流科學家開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
實驗室新購置了一批先進的科研設備,能滿足地球化學與同位素研究工作的需要。主要的大型儀器有:Finnigan ELEMENT XR激光進樣高分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LA-ICP-MS),連接New Wave Research UP213-AI激光銷蝕進樣系統;Finnigan Delta V IRMS氣體同位素質譜儀,連接Kiel IV 碳酸鹽樣品自動進樣系統、GasBench II 水樣測量系統、EA/Conflo III元素分析儀。能夠測量碳酸鹽中的碳氧同位素、水樣中的H、O、C(DIC) 同位素、有機物中的H、C、N、S同位素。Perkin-Elmer Optima 2100 DV ICP-OES(電感耦合等離子光譜儀),能夠測量73種常量和微量元素。

⑽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類

地理科學類(本科類)

地理科學類

本大類實行2+2培養模式,學生入學後在前2年完成地理科學大類課程結構體系中基礎課程學習,後2年根據人才需求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志願情況可選擇到本大類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各專業完成各專業課程學習。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主要培養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近專業如地理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熟悉國家科學技術、知識產權、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後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地質學、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水資源計算與管理、生態環境規劃、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地理信息系統

主要培養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了解相鄰專業如地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測繪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產業發展狀況的地理信息系統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後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技術、資料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應用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