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模型
㈠ 康熙皇帝簡介
清聖祖仁皇帝康熙,名字叫玄燁,他歲繼位,14歲親政,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他是清世祖順治帝的第三子,康熙自幼好學不倦,意志堅毅。他剛剛披上龍袍時還是個孩子,他的祖輩雖然騎著馬從關外打到關內,建立了清王朝,但實際上交給他的並不是一統江山。
反清勢力和分裂割據的活動來自四面八方。這位少年皇帝,14歲親政,16歲就除掉了結黨營私、欺凌幼主的輔政大臣鰲拜。削弱了八旗旗主的權勢,20歲即迎戰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經過8年奮戰,一舉平定了戰亂,維護了統一。康熙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頭腦清醒,文武兼備,對自己講學習,對朝政講勤慎。能較好地處理民族之間的關系,從而開創了康乾盛世,促進了清朝初年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疆域。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秦始皇以來兩千年間一位偉大的君主,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康熙為什麼能做出這么巨大的歷史功績?康熙作為一個皇帝執政61年,他為君之道的法寶又是什麼?我們要打開康熙王朝歷史之謎的那把鑰匙是什麼?
在中國古代眾多的帝王中,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惟一認真學習過西方科學知識的皇帝,他通過學習,吸收了許多歐洲的數學、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知識,並主持了幾項大規模的科學活動,這些真實的故事,不僅在典冊中有真實記載,而且在他生活過的紫禁城中,至今仍留下了上百件他學習和從事科技活動的儀器。
勤奮學習,是康熙為君之道的一個重要法寶。他不僅精通漢族傳統文化,還認真研究西方科學技術,不愧為學習型的皇帝。康熙為了能將大清社稷綿延萬年,對皇子皇孫的教育,更可謂望子成龍而煞費苦心。他親自為皇子們選定師傅,讓皇子皇孫接受學校教育,並定期檢查他們的功課,這些在清史典籍中都有明確記載。
(全文)
(一)
康熙對待臣民他很重視仁愛,譬如說他蠲免賦稅,譬如說他規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後來雍正又規定了「攤丁入地」。就是說中國幾千年的人頭稅到這時候取消了。康熙的對臣民的仁愛表現在很多個方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懲治貪官,表彰清官。
康熙通過清官樹立榜樣,讓他們去體現仁和愛,因為他們直接接觸臣民。康熙表彰的清官我想講個例子,就是於成龍。清朝有兩個於成龍,同名同姓同字,這個於成龍是山西人於成龍,上集講到的治河的那個於成龍是直隸的於成龍。於成龍中了進士之後,分配他到廣西羅城縣做知縣,廣西羅城縣經過明末清初的戰亂,人民很貧窮,一片荒涼,荒涼到什麼程度呢?就是縣的衙門,只是三間草房,這個縣城有幾戶人家呢?只有六戶人家。於成龍做知縣的時候,和老百姓,據記載說「如同家人,親如父子」。
他鼓勵百姓墾荒種田,招集流民,在外面逃荒的人,回到家鄉來安居樂業。經過七年的努力,這個縣的情況大有改觀,因為於成龍做出了很重要的政績就有人推薦他,推薦到朝廷,就給他陞官,升到一個知州。於成龍離任走的時候,縣民百姓痛哭流涕,攔著馬不讓他走,他說,朝廷任命我走,還是要走啊,他往前走一步,跪在路旁的百姓,痛哭失聲啊,一個縣官做到這種地步,可以說是的的確確的清官。
這時候有一個瞎子不走,就是跟著於成龍的後頭,於成龍說,你為什麼還不走啊?跟著我走一出程了。這個瞎子說,你離開羅城縣上任的時候,你沒有錢,你走到半路沒有飯錢怎麼辦呢?他說,我是個瞎子,我也幫不了你的忙,但是我會算命,你沒有飯吃的時候我就給人算命,得來點算命錢,咱們就解決飯錢的問題了。於成龍很感動,說那你就跟著我走吧。
果然走到半路上,於成龍就沒有飯錢了。這個瞎子就給別人算命,得的這點算命錢,解決途中的吃飯問題。
於成龍做到知州很有成績,受到康熙的表彰,做知州官升了,仍然一分錢不貪。後來官又升,升到兩江總督,就是江南江西總督,封疆大吏。這時候於成龍有一個綽號叫「於青菜」。什麼意思啊?就是於成龍做了這么大的官,穿素衣,吃素食,經年不知道肉味是什麼,吃青菜。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頓兩頓,常年吃粗米青菜,所以當地百姓把他稱做「於青菜」。親自訪貧問苦,懲治貪官豪強,累死在官任上。
於成龍死了之後,市民罷市,沿街聚哭,追悼於成龍。在治理喪事的時候,將軍、都統、提督、各種大的官員到於成龍住的地方,家無一件余物,所有在場的官員感動地流下熱淚。康熙表彰說,於成龍是當今清官第一。於成龍對百姓的仁愛的精神,就是康熙仁愛精神的體現,康熙表彰於成龍就是宣揚他對臣民要仁愛。
有一個清官叫彭鵬,這個人做官很清廉,康熙表彰他了,讓他做了順天府府尹,相當於北京市的市長。這個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順天府鄉試考試的時候,有作弊的情形,誰作弊呢?主考官和副考官串通豪強作弊,怎麼辦?他就上書有這個情況。但是主考官和副主考官、主持考試的人,有一個很嚴密的關系網,朝廷會議討論說,查無此事沒有作弊,說彭鵬誣告。
彭鵬上書說:如臣妄言,請劈臣頭,把我的頭劈兩半,半懸國門,另外一半懸掛在順天府府學。朝廷會議又討論,說是彭鵬這個話呀,太不恭敬了,大不敬,要撤他的官、免他的職,康熙這時候怎麼決定呢?康熙說,把那個主考官、副主考官、相關的人讓他們退休回家,彭鵬的官照做,康熙為什麼能做出這樣一個決斷呢?
力排眾議保護彭鵬,是不是因為康熙私訪了解了情況呢?電視劇有康熙私訪嘛,根據我看到的關於康熙的史料,康熙的實錄,康熙的起居注,康熙從來沒有過微服私訪,他不可能微服私訪,因為聖駕一出駕的時候,必然驚動地方,沒有可能微服私訪,他也沒有必要微服私訪。
康熙了解民情的渠道、了解官員政績的渠道很多,其中一個渠道就是奏摺制度,也叫密折制度,康熙在全國各地分布了很多的人,可以秘密的寫上奏摺,不經過任何的中間渠道,裝到一個密折匣裡面,直接送到康熙手裡,所以這個官是貪、是廉、是勤、還是懶,可以說康熙一清二楚。
我剛才講的這個案子,康熙對順天府的府尹彭鵬這件事情,他是清清楚楚的,那個主考官他們連同作弊,康熙通過密折制度,通過其他制度已經掌握了情況,所以,康熙就力排眾議,斷然做出決定,貪污作弊的人免職,清廉謹慎的官員表彰陞官,表彰彭鵬這位清官。清官是康熙的一面鏡子,體現了他的對臣民仁愛的思想,所以表彰他,借著他們層層的清官,從總督、巡撫、知州、知縣層層的清官來推行他仁愛的理念,實現他的政治抱負。
康熙有一次出外巡察,在巡察的路上有一個人卧倒在路旁。按照正常情況下,他擋了聖駕呀,要嚴加處理。康熙說不要,說問一問怎麼回事。把躺在路邊的那個人,他的侍衛給推醒了,你叫什麼名字啊?他說我叫王四海,你怎麼回事啊?他說我是傭工,我們今天話來說打工,我回家路上因為飢和餓暈倒了,躺在路邊。康熙說不要驚嚇了他,你們馬上熱粥給他餵了,來救他。
於是就把粥熱好了,就喂這個王四海,王四海喝了熱粥之後就蘇醒過來了。康熙了解了情況,這個人的確是很困難,家境也很困難,康熙說給他盤纏,讓他回老家,這樣就把這個王四海送走了。從這個小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康熙身為皇帝,身為天下的共主,的的確確是有一種仁愛的精神。
(二)
康熙對西學的重視,他有一個傳統,就是他父親順治的時候,已經開始對西學吸納,他很重視和耶穌會士湯若望的關系,就是湯若望他參與編修歷法,這個歷法叫《時憲歷》,湯若望做了欽天監的監正。還有一個人叫楊光先,這個楊光先很特殊,在明末崇禎的時候,他到了北京,抬了棺材到了闕下,彈劾當時的一個大學士,被人稱作「奇怪之人」。
當然受到處分了,把他遣送到遼西,很快明朝就滅亡了,他就回到江南,他家是江南的。到順治朝他又來到北京,他自己說他懂天文歷法,就到了欽天監裡面,到欽天監里頭他就上書告湯若望,說你《時憲歷》 只編了二十年,大清王朝億萬萬年,這二百年不是咒著清朝短柞嗎?就是短命嘛!這就無限上綱了,朝廷受理了,就要討論《時憲歷》的事情,在朝廷會議上,大學士、尚書討論,是湯若望正確還是楊光先正確?
不能決定。又在午門前這些大臣聚在一塊測驗,測驗的結果大臣不懂,康熙也不懂,後來又到古觀象台,就是今建國門外的觀象台,在那兒再繼續進行觀測,這些大臣們還是不懂,但是做了個決定,就是把湯若望關進了監獄,湯若望那時候已經年老得病,身上戴了八條鎖鏈,戰戰兢兢地、哆哆嗦嗦地拿著望遠鏡觀測,他也沒有力氣爭辯。這案子就這么定了,當時康熙沒有親政,輔政大臣鰲拜等主持了這個事情。
後來北京發生了地震,另一個耶穌會士叫南懷仁,他說地震是因為有冤魂,要重新審理這個案子,重新審理案子之後,就給湯若望平反。這時候湯若望已經死了,康熙讓南懷仁做了欽天監監正,對楊光先進行了處理,有的大臣說要斬首,康熙說不要了,遣送他回原籍吧,後來楊光先就死在回家的路上。
康熙任命南懷仁做欽天監監正,又任命他做工部侍郎,這是西洋人在中國朝廷做官的開始,從此康熙就重視自然科學的事情,正好這時候法國一批傳教士白晉、張誠等到皇宮來見康熙,帶了三十件科技的書籍和儀器,康熙就把白晉和張誠留在宮內服務,把他最喜歡的那幾個儀器,擺在自己的宮廷里。
康熙跟他們學數學,學天文,學歷法,數學裡面就學歐幾里德的平面幾何,耶穌會士學了滿語、滿文,用滿語給康熙講幾何學,他們還帶了一些科學的儀器,康熙就做題,做數學題。
前不久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舉辦了康熙大帝展,其中展出了一些康熙時候的儀器。經過了這么長的歲月,仍然運轉靈活,光彩耀人。其中有一件手搖計算機能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的運算,現在北京故宮裡面收藏了康熙時代的手搖計算機有十件,很有意思。
還展出了比例規,是銅鍍金的,可以進行乘方開方的運算,還展出了幾何模型,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圓錐體,多面體,完全是楠木做的,幾十件,做得非常之精細,這是康熙當年學幾何時候用的教學模型。還有一些其它的儀器。
康熙他不僅僅是學,而且還實踐,他在視察永定河的時候,帶著他的幾個皇子,讓他們親自打樁,親自用儀器進行測量,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時候,把皇太子、皇四子等人留在北京,恰好那時候有日食,皇子們在北京觀測日食,他在前線,然後緊急奏報,交流觀測的結果。
康熙對西洋和西方的科學技術不排斥,而是接納,表示了作為一個帝王來說,寬大的胸懷和渴求的願望。盡管是這樣,但是康熙僅僅是一種個人的宮廷行為,沒有形成吸收西方科學技術的政策,也沒有形成一個制度。康熙故去之後,人亡政息,他下面的一代一代的子孫們,那些皇帝們,對西方的科學技術一個比一個不感興趣,僅僅喜歡的是自鳴鍾和大水法,作為欣賞和玩物而已,沒有用來振興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科學技術,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三)
康熙對子孫講教育,在中國歷代帝王里是非常特殊的。康熙一共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他孫子輩有人統計是97個,這是個很大的家族。那康熙怎麼教育他的子孫?康熙對子孫的教育當然是望子成龍,他教育的方式很多,言傳身教,讓他的子孫跟他行圍打獵,跟他巡視,甚至作戰的時候,也帶著他們,就是在實踐當中來進行培養教育。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學校教育。
皇子皇孫讀書的地方叫「上書房」,康熙他這時候上書房在暢春園無逸齋,就是避免他的子孫貪玩,要無逸,不要閑著,不要貪玩,不要貪圖享樂。《康熙起居注》和其它的一些書記載了皇子皇孫上學的具體情況,我想舉一天做一個例子,看看皇子皇孫們是怎麼學習的。
這天的寅時,就是早上三點到五點,寅正是早上四點,皇子們就要到無逸齋,開始復習頭一天的功課,要有一個時辰的時間,要有兩個小時,皇太子在這個時候才13歲,早上三點鍾就要到無逸齋書房,他起床時間當然是更早,這是寅時。
卯時,就是五點到七點,老師來到課堂,滿文的師傅達哈塔,漢文的師傅湯斌等到了上書房,到了之後先給皇太子實行跪拜的禮節,然後就檢查皇子們功課,讓皇子背書,皇子朗朗背誦,一字不錯。然後漢文師傅再給他劃下面一段,接著背下面一段。
底下就是辰時,就是早上七點到九點,這個時候學生上課已經過了四個小時了,康熙下了朝就來到了無逸齋,皇子們到齋外面台階下面迎接康熙來,康熙來了之後落座,就說要背書,就讓他的兒子背書,康熙拿出書來隨便點一段,皇子就背,背完了以後,果然一字不錯,康熙說,我小時候書要朗誦120遍,之後還要背誦120遍,完全熟練了,然後再換下一段,這樣一段一段地學,這時候有了大臣說,說是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
康熙說必須背足120遍,然後就問其他那幾個師傅,說剛才背的怎麼樣?有的老師就說了,說是太子很聰明,背得很好,康熙說,說你們不能表揚他,要多批評他們,免得他們驕傲。檢查完了之後,康熙就處理他政事去了。巳時,九點到十一點,這個時候,記得這一天已經是數伏了,很熱,皇子讀書的時候,是不許拿扇子的,不許搖扇子,正襟危坐,這時候寫字,每一個字要寫100遍,來練習書法。
底下就到了午時,十一點到一點,就到了午飯的時候,侍衛就送上飯來,皇子們也讓老師吃飯,老師跪著接了飯,然後到自己座位上吃飯,皇子們在另一旁吃飯,吃完飯之後不休息,繼續前頭功課。底下就到了未時,就是一點到三點,這時候皇子們到了無逸齋的外面是一個院,那兒有靶,射箭,一個是休息一下,一個是體育活動,一個是練習騎射,練習武藝。
申時,就是十五點到十七點,康熙又到了無逸齋再次檢查功課,還讓這些皇子們背,他幾個皇子排著隊一個一個背。底下是酉時,十七點到十九點,這節課是在無逸齋外面練習射箭,康熙先讓諸子們一個一個射,之後讓那幾位師傅一個一個射箭,最後康熙自己射箭,史書記載叫做「連發連中」,功課完了之後放學。
從早上三點到下午七點,請注意,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叫做「無間寒暑」,天天如此。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康熙皇帝對教育子孫是極為嚴格的,在他教育之下,康熙的兒子有幾種類型,一種是政治型的,譬如雍正做了皇帝,乾隆做了皇帝,應當說康熙的教育是成功的,兒子雍正是一個很傑出的皇帝,孫子乾隆也是一位很傑出的皇帝,那有人說嘉慶道光呢?康熙能管兩代就可以了,再後面那麼多也管不了。
他的皇子皇孫不能都做皇帝,做皇帝的只有一個人,其他的第二個類型就是學者型,皇三子胤祉是很傑出的一個科學家,他主持編修《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第三種類型就是藝術型,寫字繪畫,有的皇子字寫得很好,畫也畫得很好。
第四種類型是生活型,他母親在妃子裡面比較地位比較低下一點,他也不可能競爭皇位,但是,他有一個平平安安的生活,所以康熙皇子皇孫當中沒有一個紈絝,沒有一個為非作歹者。康熙對子女教育成功的一個例子,就是雍正,康熙死了之後,雍正繼位.
康熙帝玄燁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5 年4 月24 日),在紫禁城景仁宮,世祖
妃佟佳氏誕生一男孩,他就是愛新覺羅·玄燁,即未來的康熙帝。世祖生有
八子,玄燁排行第三。誰能料到八年後,這個尚未涉世的孩子卻輕而易舉地
被扶上皇帝的寶座!他以其天資英武,雄才大略,成就了一代偉業,是亘古
少見的英明君主。
第一節 聰穎勤學
玄燁一出世,就得到了年輕的父母親的喜歡,特委託可靠的奶媽帶他到
紫禁城外哺養。他小時候未經出痘(天花),父母惟恐他染上這不治之症,
才不得不採取這一措施。因此,他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多少年後,他
猶抱憾不已。值得慶幸的是,他終於平安地出了痘,僅在臉部留下幾個細小
的麻點。這使他對當時這種最可怕的疾病有了終身免疫力。而他出過痘竟成
了他將來繼登帝位的一個有利因素。
玄燁是個天資聰穎的孩子。他從五歲開始讀書識字,很快顯露出勤奮好
學的天分。後來,他曾談到自己的學習情況,八歲「學庸訓詁,詢之左右,
求得大意而後愉快。日所讀者,必使字字成誦,從來不肯自欺。及四子之書
既已通貫,乃讀尚書,於典謨訓詁之中,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意。」接著,
「讀大易,觀象玩占,實覺義理悅心」。自此便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樂
此不疲」,「好學不倦」,每每讀書至深夜,而不知倦怠。他十七、八歲
時,因讀書過勞,至咯血也不肯罷休。難怪他知識淵博,通古知今,這都得
之於他日積月累的刻苦學習。他上面說的話,並非是自誇之辭。官方檔案記
載他舉凡「帝王政治,聖賢心學,六經要旨,無不融會貫通」,亦非過譽之
辭。
玄燁一方面如飢似渴地學習文化知識,一方面又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
騎馬、射箭是訓練的主要科目。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騎射功夫。至盛年時,
能挽弓十五鈞,發十三把箭,能左右開弓,每矢無不中的。宮中的嚴格要求
和他自己的不間斷的刻苦磨練,迅速地把他培養成一個多才多藝、能文能武
的難得人才。
在玄燁的成長過程中,要特別提到祖母孝庄文皇後對他的精心培育。玄
燁八歲喪父,十一歲喪母,祖母便直接負起養育的責任,傾注心血,把他教
育成人,教他如何做人,怎樣為政。正如玄燁自己所說:「朕自幼會學步能
言時,即奉聖祖母慈訓。」祖母對玄燁既慈愛備至,也處處從嚴要求。凡飲
食,一言一行,都得照規矩和禮儀而行,稍有疏忽,就受到責備。經過反復
教誨,這些已深深地注入他的幼小心靈之中,即使平時獨處,也不敢越分違
背。他在位六十餘年,「凡一切起居飲食,自有常度,未嘗更改」。尤其
是在政務方面,祖母時時給予指點,授以方略,使他學會處理各種復雜的問
題。這位賢德的祖母給予玄燁的思想以重大的影響,幫助和推動他去完成一
代偉大的事業。康熙二十六年(1687)末,當祖母病危時,他日夜侍葯看護,
深情地憶起祖母的養育之恩。他回憶說:「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
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後,斷不能致有今日
成立。罔極之恩,畢生難報。」他對祖母懷有深厚而真摯的感情,甚至已遠
遠超過對生身父母的懷戀。
玄燁幼年時已顯示出與一般孩子不同。他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強,反應
靈敏,模仿大人言行,更為其他同齡孩子所不及。六歲那年,有一次,他同
諸兄弟向父親問安。福臨想試試他們的各自志向,就問他們將來都想干什麼。
老二福全說:「我將來願當個賢王。」老五常寧才三歲,還不懂父親的意思。
問到玄燁,他朗朗答道:「待長而效法皇父。」一個六歲的孩子,出語不凡,
福臨不勝驚訝。看得出來,幼年的玄燁確是一個早熟的孩子!
兩年後,這個人小而志大的孩子,終於如願以償。
第二節 登大位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玄燁年僅八歲,二十四歲的父親福臨突然病
逝。福臨在位正值春秋盛年,還沒考慮過他身後立嗣的大事。在他病重時,
於燃眉之中作出裁決。他原想讓次子福全繼位,但孝庄太後不同意,一心要
立她的掌上明珠玄燁為帝。福臨拿不定主意,又不敢違抗母親的意見,就派
人征詢他的外國好友湯若望的想法。湯若望認為玄燁已出過痘,繼位最有利。
於是,他不再猶豫,當機立斷,宣布第三子玄燁為皇太子,繼承帝位,命威
望素著的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重臣為輔政大臣,在玄燁親政
前這段時期,扶持和輔佐處理朝政。
初九日,玄燁正式即帝位,改年號為康熙,從此清朝的歷史便進入以康
熙為標志的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
玄燁剛即位,祖母孝庄太皇太後就問他,當了皇帝以後,有什麼慾望。
他回答說:「惟願天下乂安,生民樂業,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可是,擺在這位幼主面前的道路卻不是一條筆直的坦途,而是荊榛叢生,
障礙重重,充滿著風險和驚濤駭浪。他要達到自己的目標,要走過多麼漫長
而艱難的道路,要付出多少代價!
康熙帝即位之際,國內大規模的內戰已接近尾聲。順治十八年,吳三桂
率軍入緬甸,擒獲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朱由榔。次年,在昆明將永曆等
人處死,標志著明清戰爭的最後終結。隨之而來的一個嚴重問題是,在同農
民起義軍和南明政權的軍事斗爭中迅速發展起來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等三藩勢力,占據雲貴、兩廣、福建等省,已構成威脅中央集權的隱患。此
外,李自成、張獻忠余部仍然活動於川、鄂地區,並沒有停止對清朝的武裝
反抗。以鄭成功為首的原明朝將吏還掌握著一支強大的軍隊,占據東南沿海,
後退入台灣,繼續抗清。因此,大規模的戰爭雖已基本結束,人心並不安定,
清朝對全國的統治遠不是鞏固而不可動搖。
經過明末農民戰爭和清入關後的統一戰爭,大江南北,黃河流域,農業
生產都遭到嚴重的破壞。土地荒蕪,人民逃亡,由於戰爭的殘殺,使人口銳
減,生產下降,國家征稅,各省無不拖欠。如四川,直到康熙十年,仍是「有
可耕之田,而無耕田之民」。繁華的江南也是「所在蕭條」,人少而「地亦
荒」。這都是對當時經濟殘破景象的真實寫照。現實的政治與經濟、軍事斗
爭也必然反映到上層統治集團之中。於是,又引起皇帝與四大輔臣主要是同
鰲拜集團的斗爭。解決和處理這些紛繁而復雜的問題,對於一個少年皇帝來
說,卻不是一件易事。
國內形勢如此,國際環境也並不美妙。不管康熙帝是否意識到,他的處
境同樣是險惡的。早在清兵入關時,凶惡的沙俄殖民主義勢力正向亞洲擴張,
並已越過烏拉爾山,侵入到我國黑龍江沿岸,隨處建立起軍事據點,作為他
們掠奪中國領土和繼續擴大侵略的基地。在我國南方,西方殖民強盜紛至沓
來。還在十六世紀中葉,明朝中後期,葡萄牙捷足先登,最先侵佔了我國澳
門。然後,荷蘭殖民者強佔了台灣赤嵌城。還有西班牙、英、法等殖民者不
斷向我東南沿海地區滲透。他們施以炮艦與傳教士這兩大武器,企圖打開古
老的中國大門,達到他們任意掠奪中國的罪惡目的。
很清楚,無論國內或國際,都潛伏著某種程度的危機。如處理不當,就
會使某些矛盾一觸即發。這種內外的危險局勢不能不使清政府上層統治集團
感到憂慮,臨深履薄冰之念,與日俱增。一系列的考驗擺在立足未穩的清政
府面前。康熙帝作為最高統治者更是無可迴避地面對嚴峻的現實。的確,歷
史的使命,已經無法推卸地落在了康熙帝的肩上。
第三節 擒鰲拜
玄燁即位時,還是一個剛懂事的孩子,沒有能力處理國家政務。以索尼
為首的四輔臣,實際掌握著國家的最高權力。諸如各項大政方針,皆出自他
們四人之手,不過都是以皇帝的名義加以貫徹。一句話,他們是皇帝的代理
人,真正是代行皇帝的職務。
以索尼為首的四大臣,都是功勛卓著的朝廷元老重臣,索尼,姓赫舍里
氏,滿洲正黃旗人。早在努爾哈赤時期,隨其父歸後金。父碩色、叔希福皆
入文館,為清開國元勛。到皇太極時,他已成為心腹之臣,辦理蒙古事務,
日值內院,深得信任。皇太極去世,諸王爭嗣位,索尼堅持立皇子,有力地
阻止了多爾袞欲謀帝位的企圖。清入關後,多爾袞擅政,索尼遇事不附和,
還據理力爭,為多爾袞所忌恨,最終把他趕出朝廷,發充到盛京(沈陽),
看護皇太極的陵寢。直到多爾袞死後,福臨親政,才把他召回京,恢復原爵
位,擢升為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蘇克薩哈,姓納喇氏,滿洲
正白旗人,也是在努爾哈赤初創業時來歸,其父蘇納被招為額駙。他原屬多
爾袞部下,很受重用。但多爾袞一去世,他首先揭發其謀逆罪,被擢升為領
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
鰲拜,姓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他從皇太極時起,就是一員驍將,
積軍功最多,賜號「巴圖魯」。清定鼎北京,南下川、貴,他皆摧鋒陷陣,
屢建功勛,受賞獨厚。因主立肅親王豪格而受到多爾袞的排擠。福臨親政,
授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遏必隆,姓鈕祜祿氏,與鰲拜同屬一旗。父額
亦都是努爾哈赤的五大臣之一,被招為額駙,其母為和碩公主。他出生在戰
爭年代,以軍功升至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保。
索尼等四人都是歷三朝或四朝的元老,而且同屬皇帝自將的上三旗,他
們在朝廷中的地位是無可爭辯的。自然,福臨遺命以他們為輔政大臣確是很
合適的人選。但更深的原因是,福臨特別是身居幕後的孝庄太後有鑒於同姓
王貝勒如多爾袞等人獨擅朝政,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諸王爭權,嚴重威脅著皇
帝的權威,所以,寧肯遴選皇室以外的異姓大臣來輔佐幼主,有利於抑制諸
王權勢的增長。其次,索尼等四人在政治上都堅決地站在世祖及孝庄皇太後
一邊,同多爾袞進行過斗爭,博得了他們的信任。當多爾袞一死,索尼四人
的權位扶搖直上,位至輔臣。
索尼四人受命之時,宣讀如下誓詞:
茲者先皇帝不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等為庸劣,遺詔寄託,保翊幼主。
索尼等誓協忠誠,共生死,輔佐政務。不私親戚,不計怨仇,不聽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
之言,不求無義之富貴,不私往來諸王貝勒等府受其饋遺,不結黨羽,不受賄賂,惟以
忠心仰報先皇帝大恩。若復各為身謀,有諱斯誓,上天亟罰,奪算凶誅。
誓詞反映了他們忠君報國的共同心願。自此,他們開始了八年的執政。
在執政的最初二三年裡,他們遵循誓言,頗能和衷共濟,對清政權的鞏固發
揮了積極作用。在軍事上,繼續掃盪南明殘余勢力和農民軍余部的抗清斗爭,
完成對全國的完全統一。隨著戰爭的結束,形勢日趨穩定,這就為恢復和發
展生產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四輔臣決策,通令各地安插流民,提倡墾
㈡ 關於幾種地理教學模式的思考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綜合性回是其顯著特點之一。對學答科特點認知不足、經驗欠缺的教師不容易准確把握教學目標與任務,從而使地理課平庸乏味、效率低下。地理課堂精彩與否,教學過程高效與否,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准在於教學是否抓住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和中心任務。
㈢ 計算機網路在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的交叉學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社會、經濟建設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北京大學於1990年開始在地理類本科生課程中開設地理信息系統概論,並定為必修科目,1998年正式設立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是我國最早開設這一專業的院校之一,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高層次人才。
在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地理信息系統概論是一門骨幹必修基礎課,也是學生第一門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目前,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已經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及環境科學學院的本科必修課程,同時也是眾多相關院系的選修課程。這門課程的基礎定位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專業基本概念和基礎認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框架結構,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及發展狀況,從而為其後續專業及相關的學習和研究指引正確方向、打好堅實基礎。
課程的指導思想 Top
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它對於學生的地理科學及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基礎要求比較高。同時,地理信息系統目前發展非常迅速,應用越來越廣泛,因而盡管本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其內容的更新速度確實非常迅速的。結合這些特點,基於課程目的和課程定位,本課程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是:
1、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課程作為本科生的入門課程,對相關的基礎概念、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需要進行充分、翔實的講解,使學生牢固的予以掌握。同時,為了改變學生在基礎課程中容易「死記硬背」的問題,突出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用大量應用實例;本課程還設置了專門的實習課,並安排了專門的實習課教師,布置了具體的實習作業,以使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應用系統的使用和操作,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堅持基礎理論體系與最新進展相結合。本課程講授地理信息系統的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框架,以便為學生的後續學習研究打好基礎。同時,考慮到學科的快速發展,在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科學與數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地理信息系統標准、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章節,以使學生對學科的最前沿發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3、堅持個性化教育的原則。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交叉學科,需要的專業背景知識較多,包括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同時其應用方向又非常廣泛。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在教材編制中涵括了常見的基礎知識,如部分計算機及網路常識、地圖學的基本原理等,並在課程中對基礎知識有欠缺的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在安排專題講座及課程實習時,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了相應的安排。
4、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針對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本課程積極採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新型教學手段,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由於地理信息系統本身就是軟體系統,因而課堂教學講授中還採用了現場操作、現場演示的教學方法,並大力鼓勵學生走上講台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
主要教學內容 Top
本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主要模塊:
模塊一:基本概念和理論
要點1: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信息、數據、地理數據、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統及其重要類型;地理信息功能概述;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內容;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簡史
要點2:從現實世界到比特世界
對現實世界的地理認知:認知與認知模型;現實世界的抽象:現實世界-概念世界-地理空間世界-緯度世界-項目世界;比特世界
要點3:空間數據模型
空間數據模型基本概念;場模型;要素模型;基於要素的空間關系分析;網路結構模型;時空模型;三維模型
要點4:空間參照系與地圖投影(本部分系針對非地理專業學生設置,不是正式授課內容)
地球橢球體;坐標系;地圖投影基本問題;高斯-克呂格投影;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要點5:GIS中數據
數據涵義與類型;數據的測量尺度:命名量-次序量-間隔量-比率量;地理信息系統數據質量:數據質量來源與控制;空間數據元數據:元數據的基本概念-元數據的應用-元數據的獲取-元數據的存儲與功能實現。
模塊二:地理信息系統的框架與功能
要點1:空間數據獲取與處理
地圖數字化:概述-地圖數據類型-數字化儀數字化-掃描矢量化及常用演算法;空間數據錄入後處理:坐標變化-圖形拼結-拓撲生成。
要點2:空間數據管理
空間資料庫:空間資料庫-GIS內部數據結構;柵格數據及其編碼:柵格數據結構-決定柵格單元代碼的方式-編碼方法;矢量數據結構及其編碼:矢量數據結構-編碼方法;矢量與柵格結構的比較與轉換演算法;空間索引機制;空間信息查詢:基於屬性特徵的查詢-基於空間關系和屬性特徵的查詢(SQL)-空間擴展SQL查詢語言(GSQL)。
要點3:空間分析
空間查詢與量算;空間變換;再分類;緩沖區分析;疊加分析;網路分析;空間插值;空間統計分類分析
要點4:數字地形模型(DTM)與地形分析
DEM與DTM;DEM的主要表示方法:規則網格模型-等高線模型-TIN模型-層次模型;DEM模型的相互轉換:不規則點生成TIN-網格DEM轉成TIN;等高線轉為格網DEM-利用格網DEM提取等高線-TIN轉為格網DEM;DEM建立:DEM數據採集方法-數字攝影測量-DEM數據質量控制;DEM的分析與應用:格網DEM應用-TIN分析應用。
要點5:空間建模與空間決策支持
空間分析過程及其模型;空間決策支持模型:空間分析決策的復雜性,基本理論與方法-空間決策系統-空間決策的模型管理;專家系統:專家系統的基本組成、知識處理與系統實例;數據倉庫與空間數據挖掘: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空間數據挖掘;GIS空間分析與空間動態建模:GIS與空間動態模型的結合方式-元胞自動機簡介-元胞自動機模擬林火蔓延模型-元胞自動機的局限性;空間相互作用與位置(分配模型):空間優化模型的定義與分類-靜態離散空間優化模型的數學表達(線性規劃)。
要點6:空間數據表現與地圖制度
地理信息系統數據表現與地圖學:數學法則-符號-制圖綜合;地圖的符號;專題信息表現:分類與內容-表現方法-表現手段;專題地圖設計:圖幅基本輪廓設計-區域范圍的確定-專題地圖數學基礎的設計-圖面設計;制圖綜合:概念-影響因素-基本方法;地理信息的可視化:基本概念-地學可視化類型-虛擬地理環境。
模塊三:地理信息系統應用
要點1:3S集成技術
遙感簡介;GPS簡介;GIS/RS的集成及具體技術;GIS/GPS的集成及具體技術;GIS/RS/GPS的集成。
要點2: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網路的基本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分布式系統和C/S模型-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組合方式-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設計;WebGIS:簡介與實現技術。
要點3: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實例
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農業氣候區劃;大氣污染監測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地震災害和損失估算;地貌研究;醫療衛生;軍事應用。
要點4: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項目組織與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項目簡介:模式與分類-開發方式;應用項目策略規劃;應用項目合同;應用項目軟硬體規劃;子項目劃分與管理;項目預算;人員管理;開發與數據管理;項目控制與評估;軟體研製與開發質量管理:ISO9000-CMM模型。
要點5: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工程技術
軟體工程簡介;GIS領域的體系結構與構件;GIS需求分析;數據管理設計;界面設計;GIS設計模式;使用CASE工具。
模塊四:地理信息系統的前沿問題與發展趨勢
要點1:地理信息系統標准
地理信息系統標准簡介;ISO/TC211;OpenGIS。
要點2: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
GIS的社會化;GIS的社會化的相關問題:產業-政策-法律-教育與評估認證;社會對GIS發展的影響。
要點3:地球信息科學和數字地球
地球信息科學的概念與研究內容;數字地球的產生背景與概念;數字地球核心技術綜述;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
課程特色 Top
地理信息系統概論課程的的主要特色是:
1、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課程作為本科生的入門課程,對相關的基礎概念、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需要進行充分、翔實的講解,使學生牢固的予以掌握。同時,為了改變學生在基礎課程中容易「死記硬背」的問題,突出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用大量應用實例;本課程還設置了專門的實習課,並安排了專門的實習課教師,布置了具體的實習作業,以使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應用系統的使用和操作,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堅持基礎理論體系與最新進展相結合。本課程講授地理信息系統的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框架,以便為學生的後續學習研究打好基礎。同時,考慮到學科的快速發展,在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科學與數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地理信息系統標准、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章節,以使學生對學科的最前沿發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3、堅持個性化教育的原則。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交叉學科,需要的專業背景知識較多,包括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同時其應用方向又非常廣泛。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在教材編制中涵括了常見的基礎知識,如部分計算機及網路常識、地圖學的基本原理等,並在課程中對基礎知識有欠缺的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在安排專題講座及課程實習時,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了相應的安排。
4、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考慮到地理信息系統學科的應用特色,本課程非常注重提高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在授課現場增加了提問,實際操作等內容,並通過課程作業、實習、綜合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這最終又加強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5、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針對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本課程積極採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新型教學手段,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由於地理信息系統本身就是軟體系統,因而課堂教學講授中還採用了現場操作、現場演示的教學方法,並大力鼓勵學生走上講台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
教學方式 Top
在地理信息系統概論的教學中,教學組非常注重學生的主動思考,主動學習,並大力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
1、本課程的基本教學方式是課堂講授。
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授課老師採用了多媒體等新型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教學內容,並採用提問、討論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在講授部分內容時,還由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負責現場操作,並進行同步交流,提高了學生地參與程度。
2、有針對性的課下作業。
本課程的課下作業分為三個類型:1)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方面的課下作業,適用於所有學生。2)針對學生的專業背景設置的作業。由於學習本課程的學生來自多個專業,基於他們未來的學習方向,設置了部分有針對性的作業內容,啟發他們在專業方向上的深入思考。3)綜合作業。每人必須完成的一個大作業,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選取方向,閱讀文獻,最終提交讀書報告和相應的上機實習成果。
本課程的這些作業在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並需要在思考的同時進行相應的動手實踐。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得到同步的提高。
3、實習教學是教學的重要一環。
本課程開設有每周一次的上機實習。實習內容包括:1)適用於所有學生的操作實習,主要是針對基本問題的操作實踐。用以鞏固教學內容。2)適用於所有學生的實習作業。由實習指導教師布置,在指定的時間和環境中完成,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性的動手能力,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3)期末大作業。結合課程教學的綜合作業,在綜合閱讀的基礎上進行上機實習,要求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和綜合應用程度。
同時,在每個教學周期中,教學組會組織一至兩次現場參觀。參觀的單位是本行業的核心應用單位,如國家基礎地理中心等。在參觀中還組織學生與參觀單位人員進行交流。
通過實習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直觀認識,鞏固所學的知識,並提高孳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4、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本授課組承擔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以模擬的方式參與科研項目,即在其能力范圍內,在教師的指導下與真正的項目組承擔同樣的任務,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完成後,將學生的研究成果與真正的項目成果進行對比分析,形成互相啟發,教學互長的局面。實踐證明,部分學生取得的成果相當出色,獲得了公開發表和獎勵。
5、提供網路交流平台輔助教學。教學組開設了網路平台,供學生之間或學生和老師之間進行在線或離線交流,以提高教學的互動性。
㈣ 讀建築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作為被調劑到建築學的學生,其實剛入學時,還算比較忐忑的。不過這幾年讀下來,也是有苦有甜。
一.讀建築需要什麼
精力. 既要跑東跑西的實地調研,也要沒日沒夜的畫圖改圖;手繪出圖與電腦制圖的掌握,意味著要熟練使用素描水彩馬克,也要能用各種電腦軟體;既要擁有天馬行空的創造力想像力又得滿足規范,符合審美。
總結一句,雖然讀建築可能苦點累點,但無論是你當下經歷的還是以後回味的,都會是一段歡樂的時光。
㈤ OSI參考模型各層的主要功能
物理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它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數據鏈路層是為網路內層提容供服務的,解決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通信問題;網路層主要作用是解決如何使數據包通過各結點傳送的問題;傳輸層的作用是為上層協議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數據傳輸服務;
會話層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協調不同主機上各種進程之間的通信(對話),即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表示層處理流經結點的數據編碼的表示方式問題;應用層是用戶與網路的介面。該層通過應用程序來完成網路用戶的應用需求,如文件傳輸、收發電子郵件等。
(5)地理教學模型擴展閱讀
劃分原則:
1、網路中各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
2、不同節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節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4、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5、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6、根據功能需要進行分層,每層應當實現定義明確的功能;
7、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
㈥ 如何建立高層次認知體系
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的交叉學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社會、經濟建設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北京大學於1990年開始在地理類本科生課程中開設地理信息系統概論,並定為必修科目,1998年正式設立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是我國最早開設這一專業的院校之一,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高層次人才。
在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地理信息系統概論是一門骨幹必修基礎課,也是學生第一門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目前,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已經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及環境科學學院的本科必修課程,同時也是眾多相關院系的選修課程。這門課程的基礎定位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專業基本概念和基礎認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框架結構,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及發展狀況,從而為其後續專業及相關的學習和研究指引正確方向、打好堅實基礎。
課程的指導思想 Top
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它對於學生的地理科學及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基礎要求比較高。同時,地理信息系統目前發展非常迅速,應用越來越廣泛,因而盡管本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其內容的更新速度確實非常迅速的。結合這些特點,基於課程目的和課程定位,本課程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是:
1、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課程作為本科生的入門課程,對相關的基礎概念、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需要進行充分、翔實的講解,使學生牢固的予以掌握。同時,為了改變學生在基礎課程中容易「死記硬背」的問題,突出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用大量應用實例;本課程還設置了專門的實習課,並安排了專門的實習課教師,布置了具體的實習作業,以使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應用系統的使用和操作,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堅持基礎理論體系與最新進展相結合。本課程講授地理信息系統的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框架,以便為學生的後續學習研究打好基礎。同時,考慮到學科的快速發展,在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科學與數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地理信息系統標准、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章節,以使學生對學科的最前沿發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3、堅持個性化教育的原則。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交叉學科,需要的專業背景知識較多,包括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同時其應用方向又非常廣泛。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在教材編制中涵括了常見的基礎知識,如部分計算機及網路常識、地圖學的基本原理等,並在課程中對基礎知識有欠缺的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在安排專題講座及課程實習時,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了相應的安排。
4、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針對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本課程積極採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新型教學手段,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由於地理信息系統本身就是軟體系統,因而課堂教學講授中還採用了現場操作、現場演示的教學方法,並大力鼓勵學生走上講台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
主要教學內容 Top
本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主要模塊:
模塊一:基本概念和理論
要點1: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信息、數據、地理數據、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統及其重要類型;地理信息功能概述;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內容;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簡史
要點2:從現實世界到比特世界
對現實世界的地理認知:認知與認知模型;現實世界的抽象:現實世界-概念世界-地理空間世界-緯度世界-項目世界;比特世界
要點3:空間數據模型
空間數據模型基本概念;場模型;要素模型;基於要素的空間關系分析;網路結構模型;時空模型;三維模型
要點4:空間參照系與地圖投影(本部分系針對非地理專業學生設置,不是正式授課內容)
地球橢球體;坐標系;地圖投影基本問題;高斯-克呂格投影;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要點5:GIS中數據
數據涵義與類型;數據的測量尺度:命名量-次序量-間隔量-比率量;地理信息系統數據質量:數據質量來源與控制;空間數據元數據:元數據的基本概念-元數據的應用-元數據的獲取-元數據的存儲與功能實現。
模塊二:地理信息系統的框架與功能
要點1:空間數據獲取與處理
地圖數字化:概述-地圖數據類型-數字化儀數字化-掃描矢量化及常用演算法;空間數據錄入後處理:坐標變化-圖形拼結-拓撲生成。
要點2:空間數據管理
空間資料庫:空間資料庫-GIS內部數據結構;柵格數據及其編碼:柵格數據結構-決定柵格單元代碼的方式-編碼方法;矢量數據結構及其編碼:矢量數據結構-編碼方法;矢量與柵格結構的比較與轉換演算法;空間索引機制;空間信息查詢:基於屬性特徵的查詢-基於空間關系和屬性特徵的查詢(SQL)-空間擴展SQL查詢語言(GSQL)。
要點3:空間分析
空間查詢與量算;空間變換;再分類;緩沖區分析;疊加分析;網路分析;空間插值;空間統計分類分析
要點4:數字地形模型(DTM)與地形分析
DEM與DTM;DEM的主要表示方法:規則網格模型-等高線模型-TIN模型-層次模型;DEM模型的相互轉換:不規則點生成TIN-網格DEM轉成TIN;等高線轉為格網DEM-利用格網DEM提取等高線-TIN轉為格網DEM;DEM建立:DEM數據採集方法-數字攝影測量-DEM數據質量控制;DEM的分析與應用:格網DEM應用-TIN分析應用。
要點5:空間建模與空間決策支持
空間分析過程及其模型;空間決策支持模型:空間分析決策的復雜性,基本理論與方法-空間決策系統-空間決策的模型管理;專家系統:專家系統的基本組成、知識處理與系統實例;數據倉庫與空間數據挖掘: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空間數據挖掘;GIS空間分析與空間動態建模:GIS與空間動態模型的結合方式-元胞自動機簡介-元胞自動機模擬林火蔓延模型-元胞自動機的局限性;空間相互作用與位置(分配模型):空間優化模型的定義與分類-靜態離散空間優化模型的數學表達(線性規劃)。
要點6:空間數據表現與地圖制度
地理信息系統數據表現與地圖學:數學法則-符號-制圖綜合;地圖的符號;專題信息表現:分類與內容-表現方法-表現手段;專題地圖設計:圖幅基本輪廓設計-區域范圍的確定-專題地圖數學基礎的設計-圖面設計;制圖綜合:概念-影響因素-基本方法;地理信息的可視化:基本概念-地學可視化類型-虛擬地理環境。
模塊三:地理信息系統應用
要點1:3S集成技術
遙感簡介;GPS簡介;GIS/RS的集成及具體技術;GIS/GPS的集成及具體技術;GIS/RS/GPS的集成。
要點2: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網路的基本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分布式系統和C/S模型-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組合方式-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設計;WebGIS:簡介與實現技術。
要點3: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實例
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農業氣候區劃;大氣污染監測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地震災害和損失估算;地貌研究;醫療衛生;軍事應用。
要點4: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項目組織與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項目簡介:模式與分類-開發方式;應用項目策略規劃;應用項目合同;應用項目軟硬體規劃;子項目劃分與管理;項目預算;人員管理;開發與數據管理;項目控制與評估;軟體研製與開發質量管理:ISO9000-CMM模型。
要點5: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工程技術
軟體工程簡介;GIS領域的體系結構與構件;GIS需求分析;數據管理設計;界面設計;GIS設計模式;使用CASE工具。
模塊四:地理信息系統的前沿問題與發展趨勢
要點1:地理信息系統標准
地理信息系統標准簡介;ISO/TC211;OpenGIS。
要點2: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
GIS的社會化;GIS的社會化的相關問題:產業-政策-法律-教育與評估認證;社會對GIS發展的影響。
要點3:地球信息科學和數字地球
地球信息科學的概念與研究內容;數字地球的產生背景與概念;數字地球核心技術綜述;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
課程特色 Top
地理信息系統概論課程的的主要特色是:
1、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課程作為本科生的入門課程,對相關的基礎概念、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需要進行充分、翔實的講解,使學生牢固的予以掌握。同時,為了改變學生在基礎課程中容易「死記硬背」的問題,突出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用大量應用實例;本課程還設置了專門的實習課,並安排了專門的實習課教師,布置了具體的實習作業,以使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應用系統的使用和操作,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堅持基礎理論體系與最新進展相結合。本課程講授地理信息系統的完整的理論體系與框架,以便為學生的後續學習研究打好基礎。同時,考慮到學科的快速發展,在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信息科學與數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統與社會、地理信息系統標准、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章節,以使學生對學科的最前沿發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3、堅持個性化教育的原則。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交叉學科,需要的專業背景知識較多,包括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同時其應用方向又非常廣泛。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在教材編制中涵括了常見的基礎知識,如部分計算機及網路常識、地圖學的基本原理等,並在課程中對基礎知識有欠缺的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在安排專題講座及課程實習時,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進行了相應的安排。
4、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考慮到地理信息系統學科的應用特色,本課程非常注重提高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在授課現場增加了提問,實際操作等內容,並通過課程作業、實習、綜合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實際動手解決問題。這最終又加強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5、積極運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針對課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本課程積極採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新型教學手段,以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由於地理信息系統本身就是軟體系統,因而課堂教學講授中還採用了現場操作、現場演示的教學方法,並大力鼓勵學生走上講台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
教學方式 Top
在地理信息系統概論的教學中,教學組非常注重學生的主動思考,主動學習,並大力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
1、本課程的基本教學方式是課堂講授。
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授課老師採用了多媒體等新型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教學內容,並採用提問、討論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在講授部分內容時,還由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負責現場操作,並進行同步交流,提高了學生地參與程度。
2、有針對性的課下作業。
本課程的課下作業分為三個類型:1)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方面的課下作業,適用於所有學生。2)針對學生的專業背景設置的作業。由於學習本課程的學生來自多個專業,基於他們未來的學習方向,設置了部分有針對性的作業內容,啟發他們在專業方向上的深入思考。3)綜合作業。每人必須完成的一個大作業,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選取方向,閱讀文獻,最終提交讀書報告和相應的上機實習成果。
本課程的這些作業在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進一步啟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並需要在思考的同時進行相應的動手實踐。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得到同步的提高。
3、實習教學是教學的重要一環。
本課程開設有每周一次的上機實習。實習內容包括:1)適用於所有學生的操作實習,主要是針對基本問題的操作實踐。用以鞏固教學內容。2)適用於所有學生的實習作業。由實習指導教師布置,在指定的時間和環境中完成,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性的動手能力,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3)期末大作業。結合課程教學的綜合作業,在綜合閱讀的基礎上進行上機實習,要求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和綜合應用程度。
同時,在每個教學周期中,教學組會組織一至兩次現場參觀。參觀的單位是本行業的核心應用單位,如國家基礎地理中心等。在參觀中還組織學生與參觀單位人員進行交流。
通過實習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直觀認識,鞏固所學的知識,並提高孳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4、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本授課組承擔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以模擬的方式參與科研項目,即在其能力范圍內,在教師的指導下與真正的項目組承擔同樣的任務,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完成後,將學生的研究成果與真正的項目成果進行對比分析,形成互相啟發,教學互長的局面。實踐證明,部分學生取得的成果相當出色,獲得了公開發表和獎勵。
5、提供網路交流平台輔助教學。教學組開設了網路平台,供學生之間或學生和老師之間進行在線或離線交流,以提高教學的互動性。
涿州博雅
㈦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較好的發揮教具和模型的作用百度文庫
民居與地理的關系復
縱觀我國傳制統民居住房的樣式,修房造屋材料的選購,大多受當地自然地理條件影響深刻。寒冷地區的民居牆體厚實,屋內建成有壁爐或火坑,窗戶比較小,在冬天積雪多的地方,屋頂大多高聳;濕熱地區性的民居牆體相對單薄,門窗開得較小,並有完備的排水系統;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們,為了適應游牧這種特殊生活方式的需要,往往建造一種搭卸十分方便的民居—蒙古包;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花笭羔蝗薏豪割通公坤;西南炎熱的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在當今商品房的開發熱潮中,開發商也在時時考慮很多地!
㈧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較好的發揮教具和模型的作用百度文庫
1化「抽象」為「具體」,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初一學生初次接觸地理學科,就會碰到很抽象的地理概念,經緯度的劃分和判讀,根據等高線判斷各種地形,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等,這些概念非常抽象難以理解,傳統教學中老師使盡渾身解數講理論、舉列子,學生還是不能完全理解這些概念。當學生看到那些用生活物品與身邊的常見材料做成的地理模型,會覺得地理離自己更近。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熱愛地理學科的情感。恰當地應用自製的教具和學具可以化抽象為具體,這將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不僅可以加強講授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直觀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輕松地將教學難點破解。
筆者從教中學地理15年,每次講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這課時,就發現很多學生怎麼都理解不了為什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就能產生四季變化,老師告訴他們因為有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運動就產生了四季變化,學生還是很茫然。即使放邊放多媒體動畫邊解釋四季形成的過程,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為什麼太陽直射點會不斷地變化。後來我做了個太陽公轉模型圖,不用老是多費唇舌,就很好地解決了學生這個困惑。這個模型由四個地球儀和一個紅球組成。地球儀用水彩筆把赤道和南北回歸線描粗,使它們變得比較醒目,四個地球儀分別放在地球公轉軌道中二分二至的位置。中間的紅球表示太陽,在太陽的四周插上鐵絲,表示太陽直射點,轉動紅球就可以直觀地看到鐵絲表示的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之間移動。這個模型把抽象的四季變化的原因直觀地表達出來了,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從而真正理解了地球的公轉運動。
2化「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地理新課標提出「關注學生生活發展及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內容」、「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以「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 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 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人口觀、能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為使命。通過學生自己製作學具,可以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組織學生自製學具,就是讓學生真正參與教學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製作學具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誤或失敗的經驗,而從失誤或失敗中總結出的經驗更為寶貴。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因此會不斷積累直接經驗,提高實踐能力,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能力,開闊他們的思維。
比如筆者教學中,教到地球和地球儀這課時,都會布置學生製作地球儀,學生的製作熱情很高,他們回家收集材料,觀察地球儀的特點和經緯度分布的特點,一周後富有創意的各色地球儀在學生的巧手之下產生了。有的地球儀是用乒乓球製成的,有的是用海洋球製作的,有的是用氣球製成的,不論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都能把地球儀和經緯度分布特點表達出來了,這樣對他們學習經緯線有很多的幫助。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得到體現,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3化「動口」為「動手」,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根據教材自製教具是在教師不斷實踐、創新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這個過程,是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過程。
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上課前選定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自己做的教具,針對性非常強。對教材的編排意圖研究透徹,以便選擇能達成目標的方法策略,是教師自製教具必須具備的條件。教師針對教學效果,不斷地改進或者重新設計製作教具使教師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說,能大膽進行自製教具,就體現了教師鑽研教材的深度和教學方法的探究廣度。
比如地理教師在製作中國地形模型圖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山脈分布的位置、海拔的高度,高原的位置、面積、海拔高度、特點,平原的位置、大小、面積大小等地理要素。要做到精準、形象地展現中國地形圖,就要對這些地理事物的特點十分熟悉。自製教具是從不會到會,教具的設計,從不成熟到成熟,製作的教具,從粗糙到精美。這就是一個對教材研究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老師的業務素質。
㈨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與計算機技術關系大嗎
大。
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科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等的交叉學科,是一門新版興的學科,在社會、經濟建權設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北京大學於1990年開始在地理類本科生課程中開設地理信息系統概論,並定為必修科目,1998年正式設立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是我國最早開設這一專業的院校之一,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高層次人才。
在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地理信息系統概論是一門骨幹必修基礎課,也是學生第一門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目前,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已經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及環境科學學院的本科必修課程,同時也是眾多相關院系的選修課程。這門課程的基礎定位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專業基本概念和基礎認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框架結構,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及發展狀況,從而為其後續專業及相關的學習和研究指引正確方向、打好堅實基礎。
㈩ 如何製作地理教學模型
對於課題工藝步驟設計學生,模型的製作是最直觀的表達方式,也是學生具備的技能之一,是教師在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改革課程方式和加強學生的綜合訓練等幾方面不可缺少的教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