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試會考
❶ 會考地理考什麼
你好
這是會考過學生的建議:
憶當年會考,沒有別的捷徑就是背,找那些認回真聽課的同學把老師答上課劃的要點在自己書上劃一遍,著重背,但基本屬於幾本都要背,除了小字部分外。
但是如果你只是想過,並不想拿A的話,你可以找你們老師要,或者在網上查過去幾年的會考題,一題一題,每個選項的考點都弄清楚(問老師或者自己對應書上找),大致就沒問題了
❷ 生地會考時的考試技巧
對於生物,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之後課後的練習和復習是絕對少不了的,對於課後的練習,書本後的練習題應該在當堂生物課下課之後,下一節課上課之前完成。而基礎訓練就要在當天完成,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而且做練習要憑自己的真本事去做,與同學討論可以,但一定不要抄,如果抄的話就失去了做練習的意義了,這樣的話還不如不做。
復習是現在的首要,我就著重來說一說
第一, 要認真的背好老師發的那幾張復習資料;
第二, 會考指南也要認真的完成,做題目的時候不要看後面的答案,首先自己想,實在想不出來的時候可以看一下,不過要在這道題後面畫一個記號,下次再做一做看做的出來不;
第三, 生物單科王也要適當的做一些例題和自己感到不熟悉、有困難的題目和上面的一樣,不要一做不出來就翻答案;
第四, 生物的教科書也要非常的熟悉,對每個知識點都要牢記,每個實驗都要記得清清楚楚,每一章後面的「本章小結」更要背下來。
說完生物再來說說地理。
我覺得地理主要是靠上課的學習和平時的積累,課堂上認真了,老師講的知識都記住了,書本上的知識點都理解了,地理的探究方法都學會了出現的知識都知道在書上的哪裡,這樣90分是相當容易達到的。
復習地理的方法呢,就是多看書和多做題目,這里說的書不僅是教科書,一些課外的關於地理方面的書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要注意把握看著些課外書的時機,不要盲目的看課外的,而拋棄課堂上的。
做題目主要是會考指南和地理單科王了,會考指南是肯定要做完的,而且還要認認真真的完成;而單科王可以選擇性的做,比如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可以多做一些這類的題目,而且做了一邊之後過了幾天還要再復習性的再做一邊,這樣才可以保證知識的牢固性和成績的穩定性。當然,老師發的復習資料更需要做。
雖然說地理是開卷考試,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來講,開卷比閉卷還難,所以一定要端正學習地理的態度,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地理,考出優異的成績出來。
這就是我的一些學習生物地理的經驗,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❸ 地理,生物會考A等多少分
A代表考生成績優秀,相當於100分制的90-100分。
B代表成績好,相當於100分制的75-89分。
C代表平均成績,以100分制計算,相當於60-74分。
D考成績差的學生,在100分制中相當於不足59分。卷面滿分一般為100分或120分或150分,每個考試科目,有了全部學生的分數以後,再將每個學生的分數轉化為等級。
(3)地理考試會考擴展閱讀
會考的文化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信息技術,共計10科;實踐科目為:物理、化學、通用技術、生物的實驗操作。
文化科目的會考方式分為考試、考查兩種,採用「3+3+4」的形式,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作為必考科目,在其餘科目中考生可任選3門作為考試科目,餘下4門作為考查科目(筆試),要求考生在第一次報名時就選定考試和考查科目。實踐操作科目均為考查科目。
考試科目的成績報告分為4個等級(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考查科目的成績報告只分2個等級(及格、不及格)。
❹ 地理生物會考成績查詢
地理生物會考成績查詢在考試後幾天
生物地理學是生物學和地理學間的邊緣學科。研究生物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一門學科。即生物群落及其組成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況及形成原因。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和它相關的各種問題的科學。按其性質可分為描述生物地理學和解釋生物地理學,其中,解釋地理學可分為生態生物地理學和歷史生物地理學;
按其問題和方法分,有生物區系地理學、生物系統地理學、歷史生物地理學等涉及植物相和動物相的分布,即生物的區系分布及生物生態地理學這兩大分支。此外根據作為對象的生物群來劃分,有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昆蟲地理學等。生物地理學其分支學科主要有植物地理學和動物地理學。此外,尚包括歷史生物地理學
研究生物區系的起源、分類、擴展和滅絕;生態生物地理學:根據有機體與物理環境和生物環境的相互關系,來闡明生物分布的現狀;古生態學:是上述兩個分支學科的中間過渡;栽培生物地理學:研究栽培植物及馴養動物的起源、演化、分布及其與人類文化發展的關系;「突變」是生物種內遺傳變異的基本來源
導致形成亞種和新的物種,而且生理學和細胞學的差異與自然條件有關,說明了物種形成、系統發育和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板塊構造、海底擴張理論的興起和魏格納大陸漂移說的復活,促進了生物地理學的發展。麥克阿瑟和威爾遜的島嶼生物地理學平衡理論,說明了島嶼生物群落的平衡點與拓殖和滅絕速度的關系。
❺ 高中地理會考考些什麼,
你好,我是大學本科地理專業的,一下是考點,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圖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
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關系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太陽能量的來源。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3)地球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軸。兩極。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經緯網及其意義。
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的劃分。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時區的劃分。日界線。國際標准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
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和周期、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4)宇宙探測
宇宙探測的意義。宇宙探測的現狀。
2.大氣
(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大氣的組成。
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對流層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的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
(3)大氣降水
降水的時間變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氣、氣候與人類
鋒面、低壓、高壓、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禦。
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氣壓、氣溫、降水等值線圖、柱狀圖等圖形語言的解讀和應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質和運動
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分布和變化規律
洋流。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海洋開發
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及其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海洋空間的重要性、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中國鄰近海域,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
(3)海洋環境保護
主要的海洋環境問題。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4.陸地
(1)陸地的組成要素和地殼變動
主要造岩礦物。三大類岩石。地殼物質循環的組成、過程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
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自然界的水循環及其意義。
生物在陸地環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陸地環境中的作用。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域分異規律。
(3)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
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資源問題。
中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
主要地質災害及其防禦。
5.地圖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 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農業區位因素
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特點。
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業。
(2)工業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的分布、特點和形成條件。
2.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再生產
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中國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數量與環境
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系。
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環境承載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3)人口素質與環境
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4)人口遷移與環境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鄉村、城市的起源及發展。
(2)城市的區位
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進程。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4)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
城市的合理規劃。
4.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2)交通運輸和通信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網路。
現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網路的作用。
(3)商業貿易
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商業網點的布局。
中國主要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
當代金融、貿易的國際聯系及特點。
5.文化景觀
(1)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文化景觀與環境的關系。
(2)文化源地與文化傳播
文化源地。文化傳播、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
6.旅遊活動與環境
(1)旅遊活動及其作用
旅遊活動的特點。旅遊活動的作用。
(2)地理環境與旅遊
旅遊資源及其特性。旅遊資源的價值。
中國的旅遊資源。
旅遊景觀欣賞的基本要求。
(3)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旅遊活動的規模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7.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與沖突。
(2)世界經濟地理格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國際經濟的區域合作與競爭。
(3)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的影響因素。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
8.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問題的防治。
中國的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2)可持續發展
人地關系的演變。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況
(1)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世界地理分區
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各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
3.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徵
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第四部分 中國地理
1.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中國的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民族分布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3.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
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4.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氣候的主要特徵。
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5.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長江、黃河、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京杭運河概況。
6.中國的區域差異
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空間位置和基本特徵。
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
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7.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
主要城市。
8.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
主要城市。
9.西北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礦產地。
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
能源和礦產資源。
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地理位置和范圍。
經濟發展的特點。
台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
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及流域綜合治理。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山區開發面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途徑。
農業低產區存在的原因及綜合治理。
商品農業發展的條件、問題及發展趨勢。
交通建設對區域發展的意義。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及解決措施。
海島、海域開發的意義、面臨的問題及環境保護。
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城市新區發展的模式。
❻ 地理生物會考等級劃分標准
地理和生物考試成績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其中E等為不合格等級,而之前的等級只有ABCD四個等級。
市教育局要求各等級所佔比例由各區市教體局根據招生錄取需要以及參加考試學生人數劃分。市內三區地理和生物等級劃分標准為根據參加考試學生人數,成績從高到低A等10%,B等20%,C等30%,D等35%,E等5%。
信息技術考試成績劃分為及格,不及格兩個等級,全市統一劃分標准,考試成績60分以上(含60分)為及格,低於60分為不及格。
(6)地理考試會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選擇題和非選擇題作答都必須答在專用的答題卡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無效。考生在開考前領取到答題卡後,要認清答題卡正反面。
如出現字跡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現象要立即向監考員報告。保持卡面清潔,不要將答題卡折疊,弄破,嚴禁在答題卡上的圖像定位點(黑方塊)周圍做任何塗寫和標記。
考生答題前,在規定的地方准確填寫姓名、准考證號,並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缺考欄不要填。
選擇題作答時,必須用合格的2B鉛筆填塗,填塗時要把選項對應部位填滿,否則無法機讀。需要對答案進行修改,應使用繪圖橡皮輕擦乾凈,注意不要擦破答題卡。
❼ 初一的地理考試一般會考什麼
初一第一學期的地理主要考的是,關於地球經緯度的,五大地形的知識(可能會選中國的某個地方),中國的省份形狀圖,最後的大題一般都是長江流域或黃河流域的
❽ 地理生物會考,會考是什麼意思與中考有什麼不同
會考就是高中的畢業考試,分為考試科和考查科,考試科分A、B、C、D四檔,C及其以上為及格的,會考全部通過可以領高中畢業證書並參加高考,高中畢業,有資格參加高考。
會考與中考的區別如下:
一、考試性質不同
1、會考:會考是中考前的考察,科目為地理和生物。
2、中考:是檢測初中在校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水平的考試;它是初中畢業證書發放的必要條件,考試科目將國家課程方案所規定的學科全部列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
二、考試結果不同
1、會考:結果分為考試科和考查科,考試科分A、B、C、D四檔,C及其以上為及格的。
2、中考:是選拔考試,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報考的志願影響學生的升學情況。
(8)地理考試會考擴展閱讀:
中考的注意事項:
1、各地中考報名時間不同。不少地方中考1月開始報名。特別提醒考生和家長: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上網報名。下以成都為例。
2、應屆生報名應屆在校初中畢業生由學校組織報名,考生須向學校交驗居民身份證或戶口簿,由學校進行報名資格審查。學校負責組織、培訓、指導考生進行網上報名。
3、往屆生報名正住戶口在成都市的往屆生,憑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及學歷證明到戶口所在的區(縣、縣級市)招辦辦理報名手續,也可隨就讀學校報名。
4、報名時,須提供由原畢業學校及其所在的區(縣、縣級市)教育行政部門簽章的生物、地理會考原始成績及等級(A、B、C、D),以及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等級),計入升學成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初中學業水平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