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2013山東地理會考試題

2013山東地理會考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1-26 01:47:10

Ⅰ 2013地理會考試卷50道選擇題及答案

讀圖所示的「經緯網示意圖」,回答1-3題。
1、關於圖中各點經緯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A.a(0°,20°E)
B.b(20°N,60°W)
C.d(0°,20°W)
D.e(60°S,60°E)
2、關於圖中各點方向的判斷,正確的是
A.b點在a點的東南方向
B.c點在a點的西南方向
C.d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
D.e點在d點的東北方向
3、圖中a、b、c、d、e五個地點,能看到陽光直射現象的地點有
A.a、b、d三地 B.a、d兩地
C.a、b、c三地 D.a、c兩地
4、我們每天看到太陽和星星東升西落,是因為
A.太陽和星星繞著地球轉
B.地球自西向東不停地自轉
C.地球自西向東繞著太陽轉
D.地球自西向東繞著星星轉
5、如果想建一棟四面窗戶都朝南的房屋,則這棟房子應建在( )
A.北極點 B.南極點 C.赤道 D.極圈
圖2是「一幅軍事部署簡圖」,讀圖回答6-8題。
6、我軍陣地與敵軍陣地的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約是
A.3千米 B.30千米 C.33千米 D.300千米

7、敵軍指揮部位於我軍陣地的
A.西北方向 B.正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東南方向
8、我軍陣地若想攻打敵軍指揮部,最平坦的行軍路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2007年5月26日,江淮地區的衛星雲圖為綠色,說明此日該地區為
A.陰雨天氣 B.多雲天氣
C.晴朗天氣 D.台風天氣
10、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下列哪兩大板塊擠壓形成的
A.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C.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D.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11、歐美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的根本原因是
A.經濟發達 B.生活、醫療水平高
C.出生率和死亡率高 D.文化教育水平高
圖3是「世界部分地區簡圖」,讀圖回答12—13題。
12、與亞洲在陸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A.歐洲、非洲
B.非洲、北美洲
C.歐洲、北美洲
D.歐洲、大洋州
13、亞洲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不包括
A.蘇伊士運河
B.土耳其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白令海峽

圖4是「世界主要石油運輸路線圖」,讀圖回答14—15題。

14、目前石油儲量、生產量最大,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是
A.中國 B.西歐 C.北美 D.中東
15、從波斯灣出發運往歐洲和北美的石油,正確的海上運輸路線是
A.波斯灣→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美
B.波斯灣→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美
C.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歐美
D.波斯灣→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歐美
這是世界上惟一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保留了不少古老的動物,被稱為「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據此回答16-17題。
16、上述材料所描寫的國家是
A.南非 B.巴西 C.印度 D.澳大利亞
17、關於該國家農牧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場規模較小 B.農牧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
C.農場耗用勞動力較多 D.農牧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很小
圖5是「美國地形簡圖」,讀圖回答18—19題。
18、下列關於美國自然條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A.美國大部分國土都在溫帶
B.美國平原面積廣大,耕地廣大
C.美國森林、草地、礦產資源豐富
D.美國河流、湖泊很少,內河航運不發達
19、圖6中能正確反映美國中部自西向東地勢起伏的剖面圖是

20、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
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區
21、「當海南島進入春耕時節,黑龍江還是一片冰天雪地」。這句話說明了
A.我國領土東西經度相差很大 B.我國陸上疆界很長
C.我國南北緯度相差很大 D.我國海上疆界很長
讀「我國四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圖」(圖7),完成22-23題。

2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根據氣溫曲線可知位於北方的城市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 甲和乙 D. 乙和丙
24、造成我國南、北方農業類型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 B.科技 C.市場 D. 自然環境
25、下列農業生產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A.在半乾旱地區開墾草原,種植糧食
B.在地勢低窪的南方地區,挖池養魚,魚塘周圍種植果樹
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區植樹種草
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地區發展耕作業
圖8是「黃河流域簡圖」,讀圖回答26-28題。

26、圖中表示黃土高原的數字代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7、黃河上中游水能豐富的原因是
A.水量大 B.流經我國地勢階梯的交界處
C.地形平坦 D.水土流失嚴重
28、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A.加固黃河大堤 B.在黃河下游挖沙
C.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減少 D.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讀 「揚州-上海火車時刻簡表」,回答29題。
揚州 —— 上海火車時刻表
T738/5 車次 T736/7
揚州-上海 區段站名 上海-揚州
08:30 揚州 19:50
10:37 南京 18:02
12:41 蘇州 15:37
13:38 上海 14:50
29、揚州的小明想乘火車去蘇州看望朋友,應該乘坐哪次列車,至少在幾點之前登上列車
A. T738/5 ,12:41 B. T738/5, 8:30
C. T736/7 ,19:50 D. T736/7, 15:37
30、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的主導因素是
A. 快捷、便利的交通 B. 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支持
C. 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D. 穩定的較大比重的軍事訂貨
31、我國南方傳統民居的屋頂坡度較大,主要是為了
A.便於接受更多陽光 B.便於空氣流通
C.便於雨水下瀉 D.便於更快散熱
32、我國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應採取的態度是
①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 ②要提高各類資源的利用效率
③為子孫後代的利益,要可持續使用 ④我國資源人均量少,應節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這里有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氂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虔誠的喇嘛,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回答33-35題。
33、上述材料是下列什麼地區的寫照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
34、對人類生產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太陽輻射強 B.日照時間長
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溫、缺氧、地勢崎嶇
35、為促進區域發展,我國在該地區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是
A.南水北調 B.青藏鐵路 C.西氣東輸 D.西電東送
36、為迎接奧運、增強北京的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①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②規劃和建設重點功能區
③建設城市快速交通軌道 ④大力發展重化工業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讀圖9,回答37-38題。

37、圖中字母B表示的城市是
A.香港 B.澳門 C.深圳 D.廣州
38、能到達A特別行政區的鐵路干線C是
A.京滬線 B.隴海線 C.京九線 D.滬杭線
讀圖10,回答39-40題。
39、圖中有我國著名的
A.遼中南工業基地 B.滬寧杭工業基地
C.京津唐工業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40、該工業基地得以發展的基礎是具有豐富的
A.水力資源 B.鋁、銅等有色金屬資源 C.森林資源 D.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 2006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是「沙漠和荒漠化」。結合圖11完成41-42題。

41、圖中能反映2006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的漫畫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42、圖中漫畫所揭示的環境問題在揚州市明顯存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3、揚州市在梅雨期結束後,最有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是
A.寒潮 B.沙塵暴 C.春旱 D.伏旱
44、「南水北調」的起點位於揚州市的
A.江都境內 B.邗江境內 C.高郵境內 D.廣陵區境內
45、在揚州市境內,運輸量最大的河流是
A.里運河 B.長江 C.淮河 D.新通揚運河
46、關於揚州市地形地勢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全部為平原 B.江淮平原是高平原
C.平原廣闊,地勢低平 D.地勢北高南低
47、揚州市的氣候類型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48、關於揚州市農業生產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結構以水產養殖業為主 B.農業耕作制度是一年三熟
C.農業生產以自給為主 D.觀光農業發展迅速
49、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揚州特色藝術是
A.揚州評話 B.揚州清曲
C.揚州木偶戲 D.揚州畫派
50、2006年揚州獲得的榮譽稱號是
A.聯合國人居環境獎 B.中國人居環境獎
C.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D.中國文明城市

評分標准:每題2分,共100分
1.B 2.D 3.A 4.B 5.A
6.B 7.A 8.D 9.C 10.C
11.A 12.A 13.C 14.D 15.B
16.D 17.B 18.D 19.B 20.B
21.C 22.D 23.C 24.D 25.A
26.A 27.B 28.D 29.B 30.B
31.C 32.D 33.A 34.D 35.B
36.D 37.B 38.C 39.A 40.D
41.C 42.D 43.D 44.A 45.B
46.C 47.A 48.D 49.B 50.A

Ⅱ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地理試題(一)答案

樓主你要到2013年山東省高考地理回答這個問題。 。 。 ?

Ⅲ 求,2013山東濟寧生物地理會考真題答案

生物有了,地理難說。我也是考生,我估了估,96分,應該問題不大。

Ⅳ 魯教版地理會考練習

1.下列現象主要由地球自轉產生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
B.夏季日出時間比冬季早
C.山東的學生通常比新疆的學生上課時間早
D.地球上五帶的形成
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2~3題。
2.李村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3.①②③④四地中,適合攀岩運動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小強的爸爸是一名外交官,以下是他對某個國家的描述:田野里,咖啡園一望無際;街頭巷尾,講著葡萄牙語的小夥子們,一邊踢足球一邊展示桑巴舞的舞姿。該國家位於
A.亞洲 B.歐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5.春節期間,張林和父母一起赴東南亞旅遊。有關他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與事實不符的是
A.在馬來西亞,汽車一直賓士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
B.在新加坡能見到很多中國餐館
C.泰國有大面積的橡膠、油棕種植園
D.印度尼西亞幾乎每天午後都下雨
讀下面四幅經緯網示意圖,完成6~7題。
6.如果四幅圖的圖幅大小相等,則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①地位於②地的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海峽是海洋運輸的重要通道。圖中甲、乙、丙、丁中代表馬六甲海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關於兩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候非常寒冷,多烈風
B.至今沒有常住人口
C.多冰雪,降水豐富
D.南極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北極地區礦產資源貧乏
10.明明在製作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地理信息卡片時,漏掉了國家名稱,請你幫助
他辨識出屬於美國的地理信息
①地球上唯一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 ②領土地跨寒、溫、熱三帶 ③有著名的大自流盆地 ④工農業現代化程度高、高新技術產業發達 ⑤聯合國總部所在地 ⑥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⑥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完成11~12題。

11.與①、④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A.乾旱地區和濕潤地區分界線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外流區與內流區分界線
D.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
12.關於四大地理區域優勢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區域①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區域②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區域③主要是地熱能和核能 D.區域④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13.有關我國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均為內流河 B.外流區域河流深受夏季風影響
C.南方河流汛期長、含沙量大 D.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
14.下列地區,以灌溉農業為主的是
A.東北平原 B.寧夏平原 C.江漢平原 D.鄱陽湖平原
這里有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氂牛,虔誠的喇嘛,同時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完成15~16 題。
15.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
A.肥沃的沖積平原 B.山間盆地
C.水源較好的綠洲地區 D.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
16.該地區農作物單產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A.二氧化碳濃度高 B.氣溫高 C.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D.降水量適中
隨著海峽兩岸「大三通」時代的到來,兩岸人民的交往日益密切。據此完成17~18 題。
17. 麗麗赴台灣探親前查閱到台灣的相關資料,你認為符合事實的是
A.居民多為高山族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C.河流短小,水能資源貧乏 D.森林覆蓋率高,生物資源豐富
18.當前,制約台灣經濟發展的地理因素有
①地狹人稠,人均資源不足 ②島內市場狹小 ③資金短缺、技術力量薄弱 ④山地多,交通運輸落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山東省地處黃河下游,瀕臨渤海和黃海,面積15.7萬平方千米,人口9000多萬,工農業經濟發達。據此完成19~20 題。
19.有關山東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處沿海地區,降水豐富,屬於濕潤地區
B.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C.礦產資源貧乏
D.東西部經濟水平差異比較小
20.有關山東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 B.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
C.水產養殖業發達 D.畜牧業以放養為主

開考前絕密
德州市二〇〇九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地 理 試 題
注意事項:
1.第Ⅱ卷共4頁,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題 號 21 22 23 24 總 分
得 分

第Ⅱ卷 (綜合題 共30分)
二、綜合題(30分)
得分 評卷人

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中非合作論壇」是我國與非洲國家在「南南合作」范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自2000年開始每3年舉行一次,其宗旨是平等磋商、擴大共識、增進了解、加強友誼、促進合作。
材料二: 非洲主要物產分布圖、非洲草原景觀圖。

(1)非洲北臨___________海,東臨___________洋。
(2)你認為A、B兩條河流中流量較大的是 河,判斷理由是

(3)「中非合作論壇」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將於2009年下半年在埃及舉行。有關埃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是一個地跨亞、非兩洲的國家
B.石油資源豐富,水資源缺乏
C.居民以黑種人為主,信奉伊斯蘭教
D.境內的蘇伊士運河是西亞石油運往西歐的交通捷徑
(4)資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將採取多樣的合作方式與非洲國家共同開發和合理利用資源,幫助非洲國家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你認為非洲的自然資源有哪些優勢? 。
(5)長期以來,非洲許多國家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的出口,利潤低,價格波動大,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你認為應該採取哪些措施改變這種狀況?

得分 評卷人

22.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地帶之後,我國又一工業密集區——環渤海經濟圈已初步形成,它將帶動北方地區經濟迅速發展。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
材料一: 環渤海經濟圈狹義上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可延伸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全省以及內蒙古的部分地區。以京、津為中心帶動的兩側扇形區域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材料二: 環渤海地區土地、人口、國民生產總值、水資源約佔全國比例表。
內容 土地 人口 國民生產總值 水資源
約佔全國比例(%) 5.4 17.5 26.2 3.54
材料三: 環渤海地區礦產、交通示意圖。

(1)山脈A是 ,礦產地B是 。
(2)水資源缺乏是限制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請結合材料二分析該地區水資源缺乏的原因 、 。
(3)你認為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有哪些?(至少三條) 。

得分 評卷人

23.讀我國部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A河流的名稱是__________,B是該河流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位於___ __省。
(2)南京市某中學生要乘火車到濟南參加第十一屆全運會開幕式,請你寫出他所經過的鐵路干線名稱 。
(3)武漢附近的江漢平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請你從地形、氣候兩方面簡要分析當地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4)近年來,A河流含沙量不斷增多,有變成第二條「黃河」的趨勢,請你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的措施。

得分 評卷人

24.某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五名同學,在進行亞歐大陸氣候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請發揮你的智慧,積極參與他們的研究。(8分)

問題探究
(1)小芳發現地處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的A、B、E三地氣候變化有以下規律:由A到B到E,氣溫年較差逐漸加大,而年降水量卻呈現出遞減趨勢。請你解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2)玲玲發現一奇特現象,F地區雖然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處同一個緯度,但兩地氣溫在同一季節卻出現了20℃的溫差。你認為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3)小明需要了解德州的氣溫和降水情況,你認為乙圖中 圖能幫助小明解決這一問題。請你嘗試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描述德州的氣候特點

(4)小偉登錄網站查閱資料時,一則義大利冬季發生洪水災害的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認為這一報道可信嗎? ,理由是

拓展應用
蓓蓓負責研究「氣候影響居民日常生活」這一子課題。她發現:人們的日常生活深受氣候條件的影響,進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點。請你結合她所提供的資料,給出合理的解釋與建議:
(1)新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之說,反映了當地怎樣的氣候特點? 。
(2)1月份,家住海南的軍軍同學要到哈爾濱參觀冰燈,你提醒他要注意什麼?


德州市二〇〇九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地理試題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A C B D A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B D C D A B C
二、綜合題(共30分)
21.(共8分)(1)2分,每空1分。地中海 印度洋 (2) 2分,每空1分。B河 A河主要流經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區,而B河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3)1分。C
(4) 1分。答礦產、生物資源豐富或者答某一具體資源都可得分 (5) 2分。①發展民族工業,對初級產品進行深加工;②發展多樣化農業;③建立區域合作組織,爭取國際貿易利益等(只要答對其中兩條即可)。
22.(共7分)(1)2分,每空1分。太行山 勝利油田 (2)2分。人口眾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資源總量少 (3)3分。礦產資源豐富;交通發達;地理位置優越;勞動力豐富;科技力量雄厚(只要答對三點即可得3分)
23.(共7分)(1)2分,每空1分。長江 湖北 (2)1分。京滬線(3)2分。地處平原,地形平坦;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 (4)2分。A河流域內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加劇 保護植被,營造水土保持林
24.(共8分)
問題探究:
(1)1分。海陸位置不同
(2)1分。地形不同(海拔不同)或F地區海拔高
(3)2分,每空1分。B圖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
(4)2分,每空1分。可信 義大利屬於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
拓展應用:
(1)1分。新疆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大
(2)1分。只要答案合理即可給分

Ⅳ 2013 煙台 地理 會考 答案

應該選長江中下游平原把,江南丘陵不是,山東丘陵 華北平原在北方,更不是了
房子的屋頂是斜坡,說明是南方降水多的地區

Ⅵ 求,山東會考地理知識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必背考點lax

第一單元 地圖專題

  1. 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範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11.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2.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3.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4.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5.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16. 第二單元 地球運動專題

  17. 1、天體的類別:星雲、恆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18. 2、天體系統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19.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20.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1.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22.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23.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24.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25.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26.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27. 9、太陽輻射的影響: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28. 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29. 10.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30. 速度:①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 ②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31. 周期:①恆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32. 意義:①晝夜更替 ②不同經度不同的地方時 ③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33.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34. 12、晨昏線與經線: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春秋分;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35. 1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時差+ 途中時間

  36. 14、時區=經度/15°(若不整除,則四捨五入) 區時差=時區差

  37.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准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的區時。

  38. 16、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39. 17、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40. 18、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41. 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 ②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 ③地形平坦開闊);

  42.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43. ①太原:技術力量強; ②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 ③西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

  44. ④海南文昌: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45. 19、公轉 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46.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帶的形成

  47. 20、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48. 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49.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50. ②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51.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52.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53. 2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54.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55.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56. 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57. ④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58.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59. 22、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60.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61.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62.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63. 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64.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65.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66. 24、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67.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68.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69. 25、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

  70. 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71.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72. 26、典型的季節現象

  73. 地理現象 時間季節

  74.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75. 地球公轉 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角速度、線速度最快

  76. 正午太陽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南半球達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歸線以南地區達最大,赤道及北半球達最小

  77. 晝夜長短 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 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78. 等溫線 陸地等溫線均向北凸出 陸地等溫線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79. 氣壓帶、風帶 隨太陽直射點北移 隨太陽直射點南移

  80. 雪線 雪線上升 雪線下降

  81.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 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流動

  82. 我國的降水 夏李風影響,降水多 冬李風影響,降水少

  83. 我國的河流 內流河因高溫導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風影響,大部分河流進入汛期,東北地區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進入枯水期,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部分河流有斷流現象

  84. 我國的季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全國大部分地區受來自大陸的冬季風影響,寒冷少雨

  85. 我國的農業生產 全國普遍高溫,農作物進入生長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漸過渡到兩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區農作物處於越冬期,南方熱帶地區水熱充足,可生產反季節蔬菜、瓜果

  86. 氣象災害 旱澇(華北春旱、長江伏旱)、暴雨、台風(表現:強風、暴雨、風暴潮) 寒潮、沙塵暴、乾旱、暴雪

  87. 地質災害 滑坡、泥石流較多 較少

  88. 第三單元 大氣專題

  89.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90.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91.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92.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93.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94.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95.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並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96.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雲,氣溫不高(雲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雲,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97.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8. 9、氣溫的水準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

  99.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100.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1. 10、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雲雨多少。

  102.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03. 11、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

  104.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105.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106.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107.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108.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109.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10. 12、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11.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112. 14、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

  113. (2)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114. ①確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並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115. 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16.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17. 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118.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1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準運動並相遇)

  119. ①冷鋒過境雨區在鋒後,出現雨雪、降溫天氣。 過境後,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120. ②暖鋒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21.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

  122. 18、氣壓系統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123. ①氣旋(低氣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 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124. 19、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

  125. ①三圈環流(垂直分布)

  126. 畫出右面三圈環流迴圈圖②氣壓帶、風帶(水準分布)

  127. 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128. (「北撇南捺」)

  129. ③長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視窗要避開東南方向;

  130. 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視窗要避開東北方向。2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131.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32. 21、季風環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133.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134.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135. 2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如右圖)

  136.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

  137.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共同作用形成。

  138. 23、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

  139. ①雨帶的移動

  140.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

  141. 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梅雨(准靜止鋒)

  142.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 進入「伏旱」(反氣旋)

  143.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144.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145. ③旱澇災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146.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147. 我國水旱災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

  148. 24、氣候形成因數: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149. 25、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 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150. ①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151.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152.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153. 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

  154.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信風移來時為旱季,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155. ②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156.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o——40o大陸的西岸,位置在西風帶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157.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158. ③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溫以0℃以下。

  159.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o--60o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160.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o--55o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161.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162. 26、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163. 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

  164. 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

  165. 27、主要的氣象災害:是指因暴雨洪澇、乾旱、台風、寒潮、大風沙塵、大(濃)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166. 台風 旱澇災害 寒潮

  167. 發生的時間 夏秋季節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168. 發源地 熱帶洋面或副熱帶洋面 蒙古、西伯利亞

  169. 影響地區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外的全國范圍 除青藏、雲貴、海南外的廣大地區

  170. 天氣變化 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風、雨雪、凍雨

  171. 28、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CO2)、臭氧層破壞(氟氯烴消耗O3)、酸雨(SO2、NO2)

  172. 29、溫室效應

  173. 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氣中CO2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強

  174. ②濫砍濫伐森林——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175. ③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氣溫升高——全球熱量帶分布發生變化——經濟結構發生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緯受損,高緯受益,使適宜種植業生產地域縮小,糧食減產。)

  176. ④極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區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地下水水質變壞。

  177. 30、綠化的環境效益:

  178. ①通過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O2和CO2的平衡,凈化空氣;

  179. ②綠化植物和防護林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180. ③城市綠地的作用是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第四單元 水環境

  181. 1、水迴圈:①按其發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內陸迴圈和海上內迴圈。

  182. ②水迴圈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183.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184.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185. ①以雨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

  186. ②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187.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間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蓄作用。

  188. 3、我國河流補給的差別:①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融水)

  189. ②我國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

  190. 4、海水等溫線的判讀: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191.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192. 5、影響海水溫度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支出)、洋流

  193. 6.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194. 7.洋流的分布(畫一畫洋流分布模式圖):

  195. 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196. 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197.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形成西風漂流

  198.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199.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200. ②影響海洋生物—-漁場 ③影響航海 ④影響海洋污染

  201.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寒暖流交匯;秘魯漁場――上升流

  202. 10.海洋漁業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①這裏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203. ②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餌豐富。

  204. 11.海洋災害是指源於海洋的自然災害: 海嘯和風暴潮。

  205. 12.海洋環境問題指源於人類活動的海洋生態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第五單元 陸地環境

  206.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07. 2、岩石圈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208. 3、岩石成因分類:岩漿岩(噴出岩和侵入岩)、沉積岩(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岩。

  209. 4、地殼物質迴圈:岩漿冷卻凝固→岩漿岩-外力→沉積岩-變質→變質岩-熔化→岩漿

  210. 5、地質作用:①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地震、變質作用)

  211.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

  212. 6、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岩塊-地壘、下沉岩塊-地塹)

  213.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14.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岩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215. 8、地壘--廬山、泰山;地塹--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216. 9、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

  217. 10.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218. ①流水侵蝕——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219. 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220. ②流水沉積——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221. ③風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窪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222. ④風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223. 11、陸地環境的整體性:陸地環境各要素(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境要素都體現出乾旱特徵。

  224. 12、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有: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225. ②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度地帶性

  226.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227. 1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①山地所處的緯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陽坡、陰坡;④迎風、背風坡。

  228. 14、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229.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230. 1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231. 1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232. ①兩大地震帶是:環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233. ②地質災害的防禦:提高建築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環境; 第六單元 季節知識專題

  234. 學習好季節知識的關鍵:①北半球與南半球季節相反,即北半球與南半球在同一時間處於不同的季節。

  235. ②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移動方向;晨昏線與經線和晝夜的位置關系;晝夜長短的變化;

  236. ③北半球的四個重要節氣: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

Ⅶ 2013.12.27山東煙台 高中地理會考答案

多方通話當過兵

Ⅷ 2013年地理生物會考試卷(帶答案) 提前給我

這個應該沒有吧,這泄露出來是觸犯刑法的,是要坐牢的。

Ⅸ 山東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題(地理)

山東省二00九年一月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試題注意事項: 1.本試題分第l卷和第11卷兩部分。第l卷l至4頁為選擇題,50分;第11卷5至8頁為非選擇題,50分,共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2.答第l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塗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束,試題和答題卡一並收回。 3.第l卷每題選出答案後,都必須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ABCD)塗黑,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乾凈,再改塗其他答案。第1卷 (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2 007年1 0月24日,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竹順利升空。ll月7日,成功進入繞月軌道。ll月26日,我國發布了由衛星上的CCD立體相機拍攝的月面圖片,標志著我國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圓滿成功。結合下圖完成l~3題。1.「嫦娥-號」升空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嫦娥一號」利用CCD立體相機拍攝月面,所採用的技術是 A.GPS B.RS C.GIS D.GIS和GPS3.「嫦娥一號」奔月期間,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和移動方向分別是 A.在北半球,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向南移動 C.在南半球,向北移動 D.在南半球,向南移動 讀某氣壓帶及兩側風向示意圖,完成4~5題。4.該氣壓帶屬於 A.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B.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C.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 D.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5.此時,地中海沿岸的氣候特徵是A.溫和多雨 B.高溫多雨 C.炎熱乾燥 D.寒冷乾燥 6.2007年9月19日,台風「韋帕」在浙江省登陸,給當地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導致此次災 害的天氣系統是 7.地處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處附近的漁場是: A.秘魯漁場 B.北海道漁場 C.北海漁場 D.紐芬蘭漁場 右圖為中緯度某區域自然景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8.影響該區域地理環境地域分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熱量 C.水分 D.土壤9.圖中甲山山麓地帶的自然帶可能是 A.溫帶草原帶 8.熱帶雨林帶 C.溫帶荒漠帶 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10.下列地理概念,具有從屬關系,且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 B.自然環境、自然資源、水資源 c.岩石、沉積岩、變質岩 D.煤炭、礦產資源、自然資源11.人類的下列行為,不會導致生態環境功能失調的是 A.在江南丘陵營造水土保持林 B.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圍湖造田 C.在黃土高原上大規模墾荒 D.在長白山林區清除枯枝落葉讀我國東部某城鎮農業分布示意圖,完成l2~l3題。.12.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分別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是 A.水果、乳牛、小麥、花卉. B.花卉、乳牛、小麥、水果 C.乳牛、花卉、水果、小麥 D.花卉、水果、小麥、乳牛 13.從保護城鎮環境角度考慮,圖中⑤地比較適宜布局的企業是 A.自來水廠 B.水泥廠 C.飲料廠 D.印染廠 下圖是美國施特羅公司啤酒生產空間格局示意圖。該公司在全國不同地區布局了7個啤酒廠,其啤酒產量約佔全國市場銷售量的10%。讀圖完成l4~l5題。14.該公司在全國布局多個啤酒廠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啤酒原料產地 B.接近優質釀酒水源 C.接近消費市場 D.接近鐵路樞紐和航空港1 5.下列因素中,與啤酒廠布局關系最為密切的是 A.人口數量 B.民族構成 C.知識與技術 D.農業類型16.山東壽光運往北京的蔬菜多選用公路運輸,這是因為公路運輸的特點是 A.裝載量大,運費低 B.速度快,時效性強 C.機動靈活,可以實現「門對門」服務 D.運輸量大,受天氣影響小17.目前,影響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是 A.資源種類少 8.糧食總產量低 C.人口數量龐大 D.能源供應嚴重不足 讀「台灣省人口金字塔圖",完成18~19題。 1 8.圖示男女性別比例構成及不同年齡段人口數量的變化過程,能夠明顯地反映出台灣省人口變化特徵的是 A.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 8.外來人口不斷增加 C.人l:3死亡率不斷上升 D.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上升19.預測到2031年,台灣省所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A.人口增長速度過快 B.人口老齡化程度高 C.青壯年勞力嚴重過剩 』 D:老年人口性別比例均衡 下圖為社會經濟增長主導因素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0~21題。20.圖中①、②、③、④曲線表示土地、勞動力、資本和 技術,其中①曲線表示的是 A.土地 B.勞動力 C.資本 p.技術21.工業文明階段,勞動力對越: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突出表現為 A.勞動力的數量 B.勞動力的素質 c.勞動力的分布 D.勞動力的價格 近年來,日本、韓國在山東半島的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有向山東省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據此完成22~23題。 。22.這種遷移主要是因為山東省中西部地區 A.科技發達 B.工資水平較低 C.』市場廣大 D.服務業水平高23.外資企業這種區位變化的結果是 A.會減緩半島地區產業結構的升級. B.會導致東、西部地區問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加大 C.會阻礙遷入地的城市化進程 D.可能對遷入地的環境造成污染 右圖為我國某地區農業生產景觀圖。據圖完成24~25題。24.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圖示地區位於我國的 A.黃土高原 B.山東丘陵 C.江南丘陵 D.長江中下游平原25.由自然條件推斷,當地農業發展的方向是 A.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發展商品穀物農業 B.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 C.退耕還林,建設商品性林業基地 D.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發展熱帶種植園農業 試卷類型 B 山東省二0 0九年一月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試題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注意事項: 1.第ll卷共4頁,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10分)下圖為太陽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 讀圖回答問題。(1)此時,北半球的節氣是 ,濟南的晝夜長 短狀況是——,北極圈內出現—— 現象,澳大利亞正值 (季節)。(4分)(2)A、B兩地相比較,自轉線速度較大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較大的是——。A地位於B地的 ——方向。(3分) (3) 此時, 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A地的地方時是——。(2分) (4)此時,北印度洋沿岸洋流流向為——。(1分)27.(9分)讀下圖,並結合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1)圖示水循環的類型是——。(1分) (2)B箭頭表示水循環的——環節,人類主要通過——、——等 工程措施對D環節施加影響。(3分)(3)a處地質構造的名稱是——,a、b兩地有利於地下水儲存的是___________。(2分)(4)b處地貌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下圖表示某區域城市化過程,讀圖回答問題。(1)由A-C可知,該地區城市發展變化的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由圖可知,影響該城市分布與發展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有___________等,主要經濟地理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該城市發展到C階段時,有可能出現哪些問題? (3分) 29.(10分)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湖北十堰位於武當山北麓,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科研基地,被稱為「東方汽車城」。東風汽車集團的24個專業分廠分布在20多條山溝里,專業分廠之間通過開鑿山路或打通隧道進行聯系與合作,因此被稱為「百里車城」 材料二2003年9月-28日,東風汽車集團總部大樓在武漢奠基,標志著東風汽車集團走出十堰,落戶到技術力量雄厚、基礎設施和協作條件較好的武漢市。 (1)由材料一可知,當前限制十堰汽車工業進一步發展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江漢平原的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當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有哪些?(4分) (3)與十堰相比武漢市發展汽車工業的主要區位優勢有哪些?(3分) (4)由材料二可知,十堰汽車產業開始向武漢轉移,這種轉移對十堰將會產生哪些影響?(2分) 30.(12分)閱讀我國某流域景觀示意圖及該流域內氣候資料圖, 回答問題。 (1)從圖中信息推知,該流域最可能位於——。(1分) A.黃河三角洲 B.青藏高原 C.黃土高原 D.江南丘陵 (2)甲、乙、丙、丁四個地段,灌溉條件最好的是——,最有必要退耕還林(草)的是——。(2分)(3)流域內最容易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其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治理該流域內的生態環境問題,應採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出三條) (6分) 試卷類型B 山東省二0 0九年一月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 地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第l卷(選擇題共50分)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C 2.B 3.D 4.A 5.C 6.D 7.B8.C 9.D l 0.B ll.A l2.B l3.D l4.C1 5.A l6.C l7.C l 8.A l 9.B 20.A 21.B22.B 23.D 24.C 25.B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本卷共5小題,共50分。26.(10分) (1)夏至晝最長,夜最短(或晝長夜短) 極晝冬季(4分) (2)A A 西南(3分) (3)23。26』N,45。W. 12時(2分) (4)自西向東(或順時針)(1分)27.(9分) (1)海陸問循環(或大循環)(1分) (2)水汽輸送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3分) (3)向斜 a(2分) (4)谷地b處為背斜,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遭受侵蝕而形成谷地(3分)28.(9分) (1)城市規模擴大、城市數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加(2分,答出其中2點即可得2分) 地理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第l頁 (共2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