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品德評價對地理教學的影響

品德評價對地理教學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3-14 21:40:38

Ⅰ 淺談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地理知識的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2011年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修訂)中,對這門學科的課程性質作了如下描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 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因此,《品德與社會》是在小學中高年級(3~6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是在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基礎上,並與初中的《思想品德》、《歷史》《地理》)課銜接的過渡的課程.它的.課程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2)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3)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3.設計思路 品德與社會課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家鄉(社區)、祖國、世界是他們生活的不同領域;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等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的. 我們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階段,學生的認識范圍不同,因而《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在設置時按照兒童社會生活圈的擴大,以個人——家庭——學校——社區家鄉——祖國——世界為線索來進行內容設置.又因為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同時,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歷史」從時間角度來看人類事物不同.「地理」是從空間角度出發來看人類事物的.地理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需要,是兒童整體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德育課中地理教學是要引導學生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而並非傳授給他們非常專業的、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個任務自有中學的「地理」等專門課程來承擔).總之,小學品德課程中的地理教學旨在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而不是要把兒童培養成地理學家.
由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難題,要求德育教師能牢牢把握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通過兒童的社會生活來引導兒童學習生活地理、社會地理.「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所以,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地理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緊密兒童的現實生活進行地理教學 首先,教學過程必須以兒童自己(而不是教師或他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重視利用兒童的現實經驗和親身體驗.例如,在教育兒童節約用水、愛護環境時,不能僅僅利用別人(別的地方)缺水或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兒童自己的親身體驗,如,自己口渴的經歷,家裡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環境污染給自己帶來的不便等.在講到祖國或家鄉的美景和壯麗山河時,不僅是用到書本、資料上的圖片、描述介紹等「外在資源」,更要重視利用兒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遊經驗等「內在資源」 . 其次,要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著力於將地理教學同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如根據兒童思維的感性、直觀性等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數字「生活化」──轉換成兒童能夠體驗的形式.如,我們祖國的陸地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如果將其轉換成兒童能夠體驗的形式,如拿它同兒童日常生活中能夠感知的某一具體地方的面積對比(例如,兒童所在城市面積的多少倍),無疑比僅憑空洞的數字更能在兒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如在兒童學看平面圖時,在平面圖上用長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築肯定比直接用圓點表示更適合於兒童的思維特點.同樣,我們還可以藉助兒童的想像來培養兒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們祖國的版圖想像成一隻邁著闊步的雄雞,那麼你(兒童)的家鄉在這只雄雞的什麼部位呢?」「遺憾的是,作為我們祖國這只雄雞邁出的前腳──我們的寶島台灣還沒有回歸,因此,等台灣回歸祖國以後,祖國這只雄雞是不是將在前進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步子呢?」這樣不僅能幫助兒童記住祖國版圖的形狀和快速定位某個城市在祖國的什麼位置,也能培養和保持兒童的興趣和求知慾.同時,這樣還能有效地融愛國主義教育於地理教學之中,實現在地理教學中育德,「促進兒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的目標. 二.有效處理和拓展教學內容 老師們在一起討論時,大家經常說新教材存在著缺乏系統的地理知識體系,知識內容材料繁雜、難度偏高等問題.由於學生甚至教師都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得教材難以駕馭,教師和學生均感到無所適從. 我以為,這些問題是由於老師們仍以傳統的課程和教材觀對待新的德育課程和教材所造成的.很明顯,傳統的德育課程觀,是以追求對教材中的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教授為目的的.這種傳統觀念最終忽視了德育課程的經驗性,造成德育的知識化,存在諸多問題.
與此不同的是:新德育觀認為,課程和教材是兒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幫助兒童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惑.同時「新課標要求教科書、實現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為一種『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強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構的機能──『造血機能』」「學生憑借教科書所呈現的話題、範例來組織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學習人類的文化成果」.即是說,教材只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話題、範例,它只是學生學習人類文化的一根拐棍」.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完全可以(也應該)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如對有些超出兒童實際能力和實際生活需要的內容可適當刪減;相反,對兒童實際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沒能考慮到的地方應該適當加以豐富充實.總之,地理教學應該抓住「兒童的社會生活」這條主線,結合兒童現實生活的實際,依據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種創造性的使用.在將到我的家鄉這一單元時,請學生回答自己的家鄉在哪裡,有何特產,有哪些和普通話不一樣的地方,大家交流,學生興趣較高,都參與進來.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宣傳家鄉,寫廣告語.這樣處理是不是就做到了做到了「不再過分追求規范,而是真實展現學生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豐富的活動代替講解.大膽重組教材,重視師生互動,使自己自然融入學生之中」.同時也完全可以通過師生合作開發鄉土教學資源,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開發出真正適合於自己需要而又有鄉土特點的社會地理、生活地理學習資源.三、地理教學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德育課程的經驗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德育課的地理教學能突破傳統德育課教學的課堂講授的單一模式,實現教學形式的生活化、多樣化.至少,除了課堂講授、討論外,還有如下形式可供參考:1. 游戲競賽活動是把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寓地理知識教學於游戲之中,通過生動活潑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並獲得知識的過程.一般用於教學中的讀圖析圖、地理謎語競猜、地理知識競賽、地圖旅遊、政區拼圖等方面.如學習人教版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的祖國多遼闊」一課時,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了解個省級行政區的相對位置、輪廓特點,可進行拼圖比賽活動.這種游戲比賽活動可以創設一種愉悅的氛圍,既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能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可以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2.參觀訪談:在「我的家鄉」的相關章節中學習有關兒童家鄉地理知識時,通過組織兒童參觀自己家鄉的風景名勝,向家鄉父老做訪談,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等.這樣不僅能幫助兒童更好地認識家鄉的自然生態環境、風俗習慣、經濟特點以及人們之間的生活關系等,而且在培養熱愛家鄉之情的同時,也培養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的眼光.3.社會調查:引導兒童親身進行社會調查活動,如引導兒童對家鄉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進行社會調查.這可以讓兒童對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見怪不怪、逐漸麻木的問題有切身體會,從而認識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社會調查之後,引導兒童通過協作形成調查報告並提出解決方案,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或進行環保宣傳等.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兒童樹立環保意識.還有利於培養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精神,更有助於讓兒童明白「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學習最終是要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而不是紙上談兵.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學校開展德育決不是要為兒童提供一個只能看見美好事物的「溫室」.德育課程與兒童的現實生活建立聯系,關鍵在於幫助兒童在發現生活的美好的同時,也能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能培養在必要時置身事中,尋求措施解決問題的「參與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製作(如製作我們國家從東到西三級台階的地理走勢模型等,這有利於兒童理解我國的地理走勢特徵)、游戲或表演、組織兒童外出旅遊等.總之,地理教學完全應該採取多種形式靈活地進行,實現德育課教學與兒童真實生活建立聯系,育德於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跡,「育德」於無形之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取代原來的思想品德、生活、社會等課程,旨在根據德育的本質特徵,實現德育回歸生活,育德於生活之中,以幫助兒童「過有道德的生活」.回歸生活的德育主張品德教育和社會生活常識教育在新課程中不搞「兩張皮」,而是融為一體.因此要盡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跡,避免將德育從生活中抽離出來進行純學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說教.歸結到德育課程中的地理教學上來,也就是在對兒童進行生活地理、社會地理常識的教育過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學中每一個知識點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儉節約、熱愛祖國等)上靠.相反,要重視讓兒童自己從生活地理、社會地理常識中去體驗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資源的珍貴等),以達到一種「潤物無聲」的效果.同時,在教育學生節約和環保的時候,應注意利用「身教重於言傳」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其它方面應注意的問題,難以盡述.總之,作為地理題材的品社課,知識目標要求准確規范,但不求系統化;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倡多元綜合,但注重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則貫穿教學始終,是核心和關鍵.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目標不只是機械的記住一些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進而產生熱愛地理、學習地理的積極動機.總之,在課堂上,要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創設多種學生樂於接受的活動,力圖調動學生多感官的參與,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將活動過程最優化.教師的知識儲備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長期的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讓我們認識到:要想上好地理題材的品德與社會課,需要老師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為了准確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識點,我們老師必須在課前充分的查閱資料,有時甚至要向專業人士虛心請教,只有自己鑽研透了,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不至於誤人子弟.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日的工作中多讀書學習,豐富自己,使自己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Ⅱ 如何在地理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貫穿於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通過評價了解課程實施的情況,判斷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水平,了解學習成就、問題和需要,並對課程下一步的實施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發揮評價的診斷與調節功能;評價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與人互動和交流的過程。利用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鼓勵,對於不足提出改進建議,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發揮其強化和教育功能。
在教學中開展發展性評價,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學生看作是在知識、技能、態度、情感、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個體,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以激勵的語言評價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強調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和自我監控。要強調質性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要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重視兒童在生活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即使活動的最後結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應從兒童體驗寶貴生活經驗的角度加以珍視。」
一、評價內容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
評價是一項不斷發現價值、判斷價值和提升課堂教學價值的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要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課程主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具體包括(1)學習態度: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2)學習能力和方法:包括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3)學習結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與以往的課程教學相比,雖然也提到重視學習態度、能力、方法,但在評價方面基本沒有明確的要求。新課程將這些列入評價目標,體現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 二、評價過程充分展開,注重日常性評價。
教學過程總是伴隨著評價,評價是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評價貫穿在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不斷地給予學生評價,促進學生的不斷轉變與發展。教師要關注學生日常的活動,展開評價的過程。
日常形成性評價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的,指的是平時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行為表現的隨機評價,它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診斷、指導及激勵作用是隨時可顯現的。德育課程的實施依賴於日常形成性評價。因為德育課程實質上是明辨是非真假、不斷澄清價值的課程,課程的實施取決於不同價值觀點的碰撞,取決於學生和教師之間思想的交流,取決於來自師生的美好情感的潤澤。沒有了課堂中的日常形成性評價,課程就失去了生成的基礎。日常性形成性評價來自於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等信息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中自然生成,與課堂教學渾然一體,貫穿於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最大限度地介入學生成長的過程,直接促進或者阻礙學生的發展。
日常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很多。從評價的功能上區分,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幾類:(1)激勵式評價。當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回答不夠正確,不夠完整,並隨即改正時,老師輕輕地點點頭,報以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眼神將會使學生得到充足的信心。
(2)期待式評價。任何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都是不同的,在發展過程中總有個性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做到因人而異。對學習有困難,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說,教師應根據情況做出期待式的評價。
(3)接納式評價。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接納學生的想法,然後幫助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評價的積極效果。
(4)否定性評價。當學生的認識或行為發生明顯錯誤時,教師要針對實際情況,善於運用否定性評價。
主題單元活動的評價最能清晰地表現學生學習的態度、能力和方法,表現出學生收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表現出學生活動中的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題單元活動的評價不一定都如案例闡述的方式評價,它可以是展示性評價,可以是表現性評價,可以是情境測試等。根據課程標准和活動的特點,評價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有的側重於評價活動的合作性,有的側重於評價信息整合的能力,有的側重於評價學習的態度和方法。這些過程性的評價,清晰地記載了學生成長的足跡。
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即時評價在課堂上及時反饋外,教師還應在主題活動或者主題單元學習結束後,及時組織學生、家長將日常學習記錄、調查問卷、主題活動報告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以各種形式開展評價,呈現在學生、家長面前,分享和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同時明確改進的要點,並指導制定改進計劃,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評價方法與評價內容相適應,注重質性評價,。
表現性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評價方法,包括成果展示、文藝表演、社會實踐、情境測試等多種形式。對於學生來說,成果展示是一種最好的評價。把學生參與調查、訪問、收集資料、探究性學習等活動中產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並師生一起

Ⅲ 談一談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為什麼說歷史,地理等知識的教學是與品德教育融

《品德與社會》課程推進到五、六年級,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面對教材中大量的社會知識,許多老師在教學目標的把握上容易出現偏差,一不小心就把品德與社會課上成了知識型的社會課,忽視了品德學科的特性。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理解這門課程的性質,准確地解讀教材,處理好知識教學與品德教育的關系呢?
(一)明確課程的性質
關於課程的性質,課程標准給我們做了這樣的表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魯潔教授也給我們做了這樣的概括:「它是兒童學習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的課程。」由此可見,品德與社會課程是綜合課程,而品德性是它的靈魂。
歷史,實際上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國外沒有專門的品德課,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歷史和文學(包括宗教)。歷史所蘊含的是一種選擇的道德(對善惡進行選擇),文學是人性深處的一種道德。我們說要通過生活講道德,其實,歷史就是生活(歷史人的生活),文學也是生活(細節化的生活)。歷史、文學都是人寫的,是人的活動,我們解讀歷史,就是要把它還原成人的活動,用一種細節化的方式來呈現,讓歷史中有一個人,一個能與學生對話的人。
地理,其實是指人類的生活空間,這個生活空間是我們人類的活動場景與活動資源。人類和自然環境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融為一體的。在全球化時代,道德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規范,還應當包含著人與自然的道德規范。在整個世界上,自然跟所有的人都發生了聯系,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作為一個公民,就必然存在著一個怎樣對待自然的問題。因此,我們不僅僅是要讓學生獲得地理方面的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寬容、共贏、共生的品格,學會呵護自然。
由此可見,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歷史、地理等知識的教學是與品德教育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
(二)尋求兩個通道 1、走進生活的通道
高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逐漸加大了知識的含量,容易遠離學生的生活世界,因此,需要教師想方設法使教學能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或熟悉的生活開始,找到一條生活的通道。
如,學習《隔海相望》(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6課)一課,可以從學生對台灣企業的了解,對台灣人的了解(比如有台灣來的學生在學校上課;家裡有親戚在台灣;和他們說過話,看他們寫過字。),對台灣的電影、電視,歌星、影星的了解,對台灣商品的了解等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我們同根同源,我們都是中國人,台灣是祖國血脈相連的一部分。這樣的教學就能使學生既了解台灣的社會生活,又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再比如《李奶奶身上的傷痕》(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11課)一課中有一則「新聞鏈接」:「最新消息:2003年8月4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建築工地發生化學毒劑傷人事件,這些毒劑正是侵華日軍當年所遺留下來的。……」 一段新聞立刻成為了鏈接遙遠歷史與現實生活的橋梁,它會帶著學生走進歷史,去和歷史對話,思考歷史對現實的啟示。我們用類似的方法處理教學,可以使許多看似枯燥的歷史、地理知識生動起來,還原為學生所熟悉,至少能理解的現實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情感,促使他們做出價值的判斷。
2、走進心靈的通道
傳統的歷史課往往採取宏大敘事手法,淹沒了歷史中的人和生命,使歷史變成了一種只需要記憶的年代、事件和人物。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則大量採用了生命敘事,藉助於同樣有著生命和心靈的人物去找到走進學生心靈的通道。
歷史本來就是由人創造的,歷史的「人化」就是把隱藏在歷史事件中的人凸顯出來,讓人走向前台。我們教材的呈現方式是:把歷史以生命敘事的方式表達,讓一個個與兒童同構的活生生的生命體彷彿站在了兒童的面前,與兒童展開對話。在這種對話中,兒童的生命在與「歷史人」融合中就會獲得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引領學生努力去尋找「歷史人」的心靈蹤跡,感受他們的真實故事,他們的痛苦和快樂,他們的艱苦與辛勞,他們的追求與希望,等等,從而產生移情體驗。
比如學習《戰爭何時了》(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生活六年級下冊第10課)一課,教材就是從具體的故事入手,以歷史還原法,用戰爭中的兒童的生命故事引發學生們的情感體驗,如《請把我埋得淺一些》這個故事,就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對生命的漠視與摧殘,從而激起學生的同情與對戰爭的痛訴(我想把這個故事讀一讀,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它的魅力p76)。其實,歷史本身就是感性的,過去純知識體系的教學把很多感性的東西抽空了。而現在,我們應該思考如何使知識的學習融入更多的情感體驗,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
(三)實現三個轉換
1、從「面對客體」轉換到「面對主體」
品德的形成,主要是解決一個態度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怎樣對待人,怎樣對待自然,是認同、還是抗拒,是接受還是反對,我們和它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它對我們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傳統的社會課,是被老師當作知識來教的,作為知識課,要解決的往往是「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把事實講清楚,因為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這樣的課它要達成的目標其描述詞是「知道」、「了解」、「掌握」等。但是,品德與社會課課程的性質發生變化,課程目標也發生了變化。我們必須要實現一個轉換,即從對客觀世界的一味探求轉換為主體通過知識的學習,學會怎樣生活,用什麼態度對待生活,用什麼方式去生活,也就是從「面對客體」轉換到「面對主體」。只有通過這樣的轉換,學生主體才能進入,學生的品德才能得以形成。
比如,學習《自然資源取之不盡嗎》(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9課)一課,在談到「有限的自然資源正在頻頻告急」這一問題時,許多學生感到這似乎和他沒什麼關系,離他遠著呢!魯潔教授舉例說,我們可以這樣轉換一下:「當你到30歲的時候,你身邊的什麼物種可能沒有了;當你到50歲的時候,什麼物種可能沒有了。我們怎麼做才能不讓這些自然資源從我們的眼前消失呢?」類似這樣的提問,就能夠把問題轉換到與他們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上來了,讓學生知道人與資源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這樣的提問,就讓學生作為主體進入了,他就覺得資源與他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而不是事不關己。
2、從「知識認知」轉換到「心理體驗」
知識課的學習只停留在認知的層面,而品德與社會教學不光要認識到,還要體驗到。進入體驗,才會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會有價值引導,而不是僅僅佔有知識。知識是通過認知來獲得的,態度則需要體驗。總之,我們在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形成相應的品德,這種品德的形成過程是一種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強加於人的,這就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體驗。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區分傳統社會課里的歷史部分與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歷史部分編寫的指導思想,後者不僅是告訴學生一段客觀的史實,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段史實對學生進行品德的陶冶。所以,品德與社會課中的歷史,總是通過一種情感的導入,用有血有肉的歷史事實來感染人,也就是努力將歷史事實轉化成孩子的情感體驗,用一種生命敘事的方式講述出來,盡量還原到當時具體的歷史情境中,不再僅僅關注於宏觀的歷史事實,而在於具體的人和事。
《戰爭何時了》(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10課)一課中的生命敘事引起了學生對戰爭的憎恨,給了學生極大的心靈震撼,使他們由此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但這種心理體驗不一定要學生馬上說出來。生活中有許多知識是緘默的,我們把它叫做緘默知識,緘默知識可以讓學生在內心對話。我們的品德教育便要重視學生這樣的內心感受,而不一定要科學地表述歷史知識。
3、從「見物即物」轉換到「以物及人」 「德育面對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們也要顯示它背後的人,顯示它和人的關系。」(魯潔)因為,這些物都是由人創造、製作、運作的,在它們的背後都蘊藏著「人」,蘊藏著人的智慧與勞作、人的需要與情感等。
一位老師准備上《有多少人為了我》(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8課)一課,她問魯潔老師:「為什麼要把這一課放在三年級呢?」魯老師告訴她:「因為它已進入了三年級兒童的生活,只是他們沒有認識到,體會到。比如,很多學生可能都喝過牛奶,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牛奶怎麼來的呢,哪些人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呢?學生可能沒有想過,沒有認識到。教師如果能讓學生想到、認識到、體驗到,讓勞動者能在學生的心中活起來,找到感覺,讓書本上的東西活起來,讓學生與生命對話,你就是一個高明的教師。」比如學習《金字塔下留個影》(蘇教中圖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7課)一課,講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由古代的埃及人建造起來的,埃及這個國家也是由人組成的,我們就要把背後的人推出來。只要在教學中講到人的創造,人的活動,自然就建構了品德。這樣就能在人性的基礎上把自然與人聯結起來,把歷史與人結合起來,把知識與道德融合起來,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有機體!

Ⅳ 在日常的教學中,如何進行地理教學評價

新課標主張發展性評價觀,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常化、通俗化;評價功能也由重甄別、重選擇轉向重激勵、促發展。
一、贊生之長,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1、贊美學生時我特別注意麵向全體,內容全面。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對學習功能較差的學生,我更加慷慨的贈與他們溢美之詞。通過贊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例如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精神、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
2、時機要恰當。我體會評價不宜過早,不等學生說完就給予鼓勵,會大大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空間,讓學生有意猶未盡之感。應等學生說完再做評價,這樣既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也有利於教師作出中肯的評價。如果有些問題答錯了,我也不忙於立即否定,而是以期待的目光注視全班同學,鼓勵其它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展開不同意見的爭論。使全班學生的思維在爭辨中發展,認識在爭辨中深化,問題在爭辨中解決,積極在爭辨中提升。評價也不宜過遲,太遲了就起不到應有的心理激勵作用了。
3、評價的語言要藝術。贊美要恰如其分,針對性強。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對某個問題有獨特的見解,我只說:「很好!」,他們會感覺很失落,顯然類似這樣的贊美不夠恰當。此時我會給矛更具體的贊美:「你的答案太棒了,很有創意!」,打破統一的模式,由衷的評價,往往可以激發學生對高質量發言的持續追求。反之則會導致許多負面效應。
4、評價語言要有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樣的一個「好」字,既可以說的得平淡如水,讓人沉得有勉強付會之嫌;也可以說得滿懷激情,讓人覺得是發自內心的贊賞。
所以我便將「好」替換成「太有創意了!」「你真聰明!」「太棒了!」等等。我發現這些發自內心的贊美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影響都很大,內化成內在的動機力量,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我的語文教學評價也真正發揮了激勵功能。
二、評價的方法要多樣
課堂中除了我經常以鼓勵性語言評價學生外,還嘗試著讓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效果不錯。
我作為教師用鼓勵性語言或描述性語言對學生在語文課教學活動中的表現,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水平進行表述,側重於評價他們發展性領域的表現。因人而異,對基礎差的學生,評價重在鼓勵其敢讀敢說;對基礎好的學生,旨在激勵他挑戰創新。有時是一個贊許的眼神,有時是一個鼓勵的愛撫,有時是一段賞識的話語,這些都令他們怦然心動,信心十足,都會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學生自評就是讓學生根據我提出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評價。比如讓學生對完成的一份作業或回答的一個問題,獨立思考判斷自己有哪些成功之處或不足之處,自己進行反思和評價,以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逐漸掌握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互評,我主要嘗試過同學互評、小組互評、全班互評。這種方法能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像照鏡子一樣清醒地看到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這一方式的關鍵在於首先我與學生通過民主討論形成集體的標准,正確的輿論,並內化為對學生有良好作用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態度,使學生在相互評價、自我比較中獲得自立的發展。
通過教育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無論什麼方式什麼語言都要根據課堂實際,靈活運用,發揮各種評價方法的優勢和特長,讓評價更充分的發揮其激勵作用。
三、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讓學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辦錯事、說錯話或有一些不良習慣,教師除正面引導以外,必要的批評教育是不可少的。現代教師都承認那些傳統的挖苦、告狀、預言、比較等粗暴的批評方式已不適用於當代學生了。所以我總是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循循善誘的使學生心悅誠服。
1、批評要灌注情感。
2、寓貶於褒的批評。學生都特別喜歡表揚,厭惡批評。課堂中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常犯的毛病,一次我將課上聽講特別認真,回答問題又積極的同學中肯的表揚了一番,並特別強調這樣做不僅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事半功倍。那些走神做小動作的同學馬上意識到老師也是在間接地批評他們,並且在用心良苦的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給他們改正的機會,便認真聽起講來。
3、建議性評價。中學生看起來個子高大,但還是有很多幼稚的地方。往往由於考慮不周,在主動學習或做好事時顧此失彼此時我就會熱心的提出建議,使他們少走彎路找到成功的捷徑。
4、要批評先表揚。要批評學生時有時我會先表揚他們,使他們了解在老師眼中除了他的缺點還有他的成績,還有對他的期望。這樣他們往往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更快的改正錯誤。

Ⅳ 對地理老師的評價10字左右

您的心胸像太平洋一樣,寬廣深邃,您對待我們就像季風氣候一樣,雨熱同期,(把激內情與關懷撒播給我們容)我們就像地球 您就是太陽 我們被您的萬有引力吸引,即便是四季更替,晝夜更迭,但您對我們的愛卻像花崗岩一樣堅不可摧.感謝您的陪伴,我們永遠愛您.

Ⅵ 地理課標突出了哪些地理教學思想品德

第一,德育為先。第二,能力為重。第三,與時俱進。第四,減輕學習負擔。第五,更強調教材內容在縱向和橫向上的聯系。

Ⅶ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開展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德育是老師有目的地正確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活動,是當今社會素質教育的靈魂。地理學科有著豐富的德育內涵,理應擔當德育教育的重要角色。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在學科教學中要積極實施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做為一名地理教師,要把德育作為地理教學中的靈魂,自始自終將德育貫穿於整個地理教學之中。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我做了一下探索。
一、利用教材內容,挖掘德育因素
地理教材包含著及其豐富的德育內容。我們的教學要充分發掘其本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於地理教學之中。如通過學習中國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復雜多樣的地形、氣候,豐富的自然資源等內容,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這種情感表得外現在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祖國歷史和文化的愛好;對祖國前途的高度關心和堅定信念;為了祖國人民甘願犧牲一切的獻身精神。地理教材中的內容是地理教育和思想滲透的依據和基礎,我們在充分發揮教材本身教育因素的同時,必須緊密聯系實際深入挖掘教材,補充必要的、趣味化的材料,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說服力。如聯系國家的方針政策、祖國發展的實際、世界各國發展現狀、國內外重大的事件、聯系鄉土人情等。例如,在講中國地土地資源時,教師可根據中的土地資源的有關材料並結合當地土地資源現狀補充一些土地資源方面的材料,介紹一些國家土地資源方面的政策。通過這些材料的補充,便可使學生感受到我國的土地資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並且後備資源不足的現狀,使他們樹立科學的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這里便滲透學生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之情的教育。
二、課堂教學,強化思想教育
地理教學中應嚴格遵循「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的規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對各種地理現象的分層剖析,將各個組成部分的特徵辨析清楚,再加以綜合概括,這樣既能獲得完整的知識,又能激發和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總而言之,創新思維是一種新穎、有價值,具有高度機動性和持續性,且能清楚地勾畫和解決就只是問題的思維活動。把抽象的文字知識通過形象化模擬,讓學生對地理學習感興趣,是目前地理教學研究中的一大課題。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等原理,有力地控制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一定時間內集中在一個目標上,從而形成具體形象的地理知識表象,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具演示、地理模型、地理掛圖、景觀圖片、音像顯示,以及多媒體教育技術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思想教育功能的實現過程。利用鄉土地理內容進行身邊地理學教育。每個學生都對於自己身邊的地理環境比較熟悉,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地探索地理教材教學內容與鄉土地理素材的有機結合的方式和途徑,將地理學思想教育功能融合在具體的地理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具體而深刻,這種教學活動也容易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有限的地理園活動和時事新聞中地理教育素材。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地理園活動,同時,鼓勵同學們發現身邊的地理,及時運用新聞媒體等的地理素材。教會學生地理思維,使學生真正做到「學習身邊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學習終身有益的地理」。這是綜合運用地理課進行愛國主義、空間意識、競爭意識、災害意識和科學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徑。
三、結合教材,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首先要使學生有充分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使學生了解、認識我國偉大、光輝的歷史文化,中國人民對人類的貢獻,以及我們社會主義祖國通過改革開放,正在蓬勃發展的情形。
英國科學家培根講過,在人類社會發展中,只有造紙、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對整個歷史進程的影響最大。這說明了中華民族對全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世界發展民族之林中是值得驕傲的。愛國主義體現了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它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對於一個偉大民族不僅是政治標准,還是道德規范。因此,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愛祖國、愛人民、愛共產黨、愛社會主義的教育,使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自覺抵制不良思想侵蝕,克服自卑感,增強責任感和為國獻身的使命感。
例如,在講授「中國的疆域」一節時,我重點介紹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然後通過我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遼闊的國土等內容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講授「中國的行政區劃」時,則重點強調台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學生維護祖國統一、保衛祖國領土完整是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四、樹立法制觀念,養成良好習慣
為了保護環境,造福後代,世界各國許多法律條文,明文規定污染環境、破壞資源要受到各種不同的懲罰。我國保護環境的法律也相繼出台,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現在地理課本中已寫進了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水法、大氣污染法等。學生在學習地理課地時候要接觸到這些法規,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讀資料、討論、調查等一系列活動,結合學法用法,對學生進行深入的環境教育,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的意義,使學生懂得破壞環境的法律的意義,使學生懂得破壞環境與自然資源不只是文明道德問題,還有觸犯法律的問題。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環境意識,又強化了他們的法制觀念,對學生文明行為的養成也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進行思想教育,應「寓教育於教學之中」。應該看到,在地理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與地理知識教育二者是統一的。在教學中教師應用正確的思想和觀點、科學的方法分析和統率教、材,將正確的思想、觀點、方法貫穿於地理知識教學之中,而不是在地理知識之外,另講一套理論,以免成為枯燥的說教。二是在地理教學中要力求將地理概念、原理、規律及各種事實講清楚,揭示其本質、內在聯系、演變規律等,使學生受到相關的思想教育。例如,如果能以翔實的材料說明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華北平原的堆積作用,學生就可以理解地形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從而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在講授都江堰水利工程時,如果教師能將「都江魚嘴」和飛沙堰工程及其在洪水期和平水期的作用講清楚,學生定能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極大地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三是對初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一般應從感感性到理性,從學生熟悉的、具體的地進事物進行分析,以利於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和激起情感的變化。因此,在教學中應盡量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如圖片、數據、生動的地理事例。如能組織調查、考察、參觀、訪問,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去親身體驗,則對豐富情感,促進思考會起到更積極的作用。四是教師應以正確的觀點、實事求是的精神、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充沛的思想情感去影響學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觀點、情感、思想方法都會不斷地滲透給學生。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中,教師的表率作用,教師的情感和觀點,都會對學生的成長起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地理教育,不能只為傳授單純簡單的地理知識而教學。我們只有將思想品德教育寓於地理學科教學的整個過程,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生一方面具有廣博的天文地理知識,另一方面具有開闊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品德、遠大的理想,這才是地理課堂的核心。(作者單位:重慶市長壽區雲台鎮中學校)

Ⅷ 地理教學評價

一、看目標把握

1.教學目標要明確、適當,要符合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要求。

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要求是否符合課程課程標准和學生的學習基礎,是衡量一節地理課成功與否的首要標志。教學目標決定著授課的方向,貫穿著全課的始終,全課教學活動的安排都要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三個方面,新的地理課程標准對教材每一部分的教學活動均作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所以教師在備課中首先要認真閱讀本部分教材的課程標准,仔細地體會課程標准要求的內涵實質。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要嚴重超標,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也不要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造成學生知識的缺漏和能力的降低。

2.教學要求要適當,要切合學生實際,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教師要充分考慮本班學生的實際知識和能力水平,確定教學要求。學生素質好,要求可適當高些;學生基礎差,要求可適當降低,同時要兼顧優秀學生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不同起點上都有收獲和提高。這也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

二、看課堂結構

1.教材梳理要自然順暢、系統條理。

教師對一節課教材的把握梳理是一節課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和重要前提,教師對教材的梳理要做到系統、清晰、條理、順暢、以綱帶目。重點難點把握准確,難易知識處理得當,重點問題拓展到位,教學用語科學准確。這一要求也是最能體現一個教師專業基礎是否扎實、備課工作是否充分的重要環節。

在新的教學形勢下,學生手中的教材只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素材,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和使用教材。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方面要認真地分析本部分教材的知識體系,同時要適當地的查閱與本節知識相關連的一些資料信息,在此基礎上力求對本節教學內容找到一條即便於知識要點的串連,又感覺整個教學過程自然順暢的「線」,最後再將本節課的知識點以及教師感覺有必要補充的素材和信息恰當的穿插到這條線的主幹或分支當中,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自己梳理設計的需要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搬遷、增減。即依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在新課標教材內容編排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情況下更需要教師注意此點。這也是每一個負責任教師備課工作中付出精力較大的環節之一。那種完全依據教材順序照本宣科、機械敘述、知識點堆砌的課堂教學根本談不上什麼備課,更難談什麼教學效果。

2.教學過程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教材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依據,但在使用教材時,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節好課應該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難點化易、抓住關鍵。

對重點內容,要做到重點處理、練習要充分、拓展要到位,使學生對重點知識掌握得准確、牢固、熟練。

對難點知識,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生活經歷,列舉實例,深入淺出地加以說明,充分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把學生難於理解的知識簡化、易化。

抓住關鍵是指對理解和掌握本章、本節知識起決定作用的知識點,教師要在講解、分析、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確實理解其地理意義,明確掌握關鍵對建立知識間聯系有著重要的作用。

3.要注意地理「三維目標」要求的有機結合。

地理知識教育是地理能力培養、思想情感教育的基礎,地理能力的發展、情感品德的提高,也能促進地理知識的學習。輕視地理能力培養、情感思想教育的課堂教學和脫離教學內容的空洞說教都不符合現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課堂教學,是寓能力的培養於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寓思想教育於地理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之中。特別需要一提的是這里的地理能力是指學生的自學閱讀、提取信息,理解分析、處理應用等多方面的一種綜合能力,在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4.教學環節要安排合理、過渡自然、銜接緊密。

教學過程是教學各個環節(包括導入、講授、活動、互動、反饋、總結等)連續活動的整體,是實現地理教學目標最重要的途徑。教學過程的優劣,各環節時間分配是否合理,過渡是否自然流暢,銜接是否緊密,直接影響地理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並進行巧妙的「鏈接」,合理選擇教學過渡語言,才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否則容易引起教學上的隨意性,出現思路混亂,知識堆積現象,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看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首先要能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和教師特長擇優選用教法,並能根據課堂不同階段教學內容的需要,以一種方法為主,合理地將幾種方法組合在一起,課堂氣氛顯得活潑而生機,使整個教學過程處於一種良好狀態。其次,要實行啟發式教學,廢止注入式教學,充分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不管哪種教學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啟發性」這個總思路去衡量之。

2.重視直觀教學,合理選擇教具和其它教學輔助設備

教師應能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設備,並盡量自製一些簡單的教具,加強地理課的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增加感性認識,發展形象思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3.重視學法指導

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以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教師要注意寓學法指導於教學過程中。在講述具體地理知識的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教材,如何記筆記,如何記憶和回答問題,如何讀圖和繪圖等地理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掌握自己尋求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本領。

四、看情商技能

1.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教態瀟灑、自然、、文明、大方、親切。教學語言要富有激情和親和力、感染力,同時要做到准確、規范,更不能用鄉言土語代替地理專業術語。在這一方面不同的教師個體之間的確天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相信勤能補拙,大量的實例也證明了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取得較大進步的。

2.教師板書要做到字跡工整,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布局巧妙,整齊美觀。板圖板畫要簡潔、清晰、准確。板書板圖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師必要的教學基本功,特別是當前的許多青年教師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教師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具使用嫻熟、自然、恰到好處。

4.教師課堂應變和調控能力強。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人人交互過程,它充滿著變化和問題。任憑事先如何周密設計,教師總會碰到許多新的「非預期性」的教學問題。或者是學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學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標的問題,或者是課堂突然受到一種外界因素的干擾,或者是個別調皮的學生無理取鬧……,這些都需要教師及時、妥善地處理,避免課堂教學陷入困境或僵局,從而反映該教師組織教學中的應變和調控能力。

五、看學生參與

要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師生雙邊活動協調。

沒有廣泛學生參與或學生參與度很低的課堂教學不能稱為一節好課,這也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課堂上要真正體現學生是思維的主人,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要注意啟發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學習,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組織學生廣泛地而積極的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使教和學達到和諧統一,使學生處於主動學習的良好狀態。

六、看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落腳點,一切教學手段的運用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最終的目的是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方式、方法的選擇都要先問自己一聲:這樣做的效果會怎樣?要緊緊圍繞有效和高效這一核心要求來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當然這里所說的效果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效果,內容即包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訓練效果,同時也包括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學生表情的變化、思維的速度,回答問題、練習、測試、動手操作的准確性等信息反饋,可獲知教學信息的傳輸是否暢通,亦可看出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數尖子學生,大多數中下學生同樣也是知識的接受體,從他們身上更能體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的高低。

Ⅸ 地理課堂的教學本質是什麼 如何評價一節好的成功的地理課

本質,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社會現象,了解自然規律與人類行為
個人覺得,是否成功,不是學生記住你多少內容,而是你能讓學生掌握多少規律,比較世態萬化,題目不一,有其規律可以自我推測

Ⅹ 怎樣評估地理課堂教學

在地理課堂教學的「教」與「學」這對矛盾中,教師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 面。地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地理教育質量的高低。 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評價,就可以不斷地促進地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 地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校地理教育教學質量。 地理課堂教學的評價活動,根據其內容和性質,通常可以分為目標評價和過程評 價兩種類型。地理課堂教學的目標評價,主要是檢查評價地理教學達到或實現中 學地理教學目的的水平;它是以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的為標准,對地 理教學的效果進行評測的過程,通常每學期進行的期中與期末測驗就屬於目標評 價的范疇。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評價,就是指對具體的一堂或幾堂地理課的全過 程,進行教學水平測定的工作,它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和地理教學理論為依據,對 地理課堂教學過程各個組成要素的狀況及各個教學環節的活動水平進行評定、測 量的過程,通常在舉辦地理觀摩課、研究課或評優課後所進行的教學評議就屬於 過程評價的范疇。可以看出,兩種評價的內容、目的、方法都有不同。目標評價 的側重點在於教學效果,評價方法主要是通過測驗學生,其目的既可檢查學生的 學習效果,又可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過程評價的側重點則在於教學過程,評價 方法主要通過教學觀摩,其目的主要是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評價。目標評價可 以使我們了解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般狀況;而過程評價則可使我們及時發現 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幫助教師找到教學效果不佳的部分原因,避免目標評價 「算總帳」的缺點。由此可見,過程評價在地理教學評價中更具有重要意義。 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評價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它不僅包括對教學過程本身的各個 組成要素的狀況及各個教學環節的活動水平進行評定與測量,如對教學內容、教 學方法、師生活動、時間安排、教學環境、教學媒體運用,以及教學過程中反映 出的教師素質等的評價;而且也包括對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檢測。 為了使教學評價切實起到幫助廣大的地理教師盡快提高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的 作用,我們要選擇那些最能反映地理課堂教學水平的項目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 為此,需要遵循以下幾條主要原則,來確定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指標: 導向性原則。確定地理課堂教學評價指標,要有利於貫徹中學地理教學大綱的基 本要求,要針對中學地理教學改革的實際狀況,以提高評價方案的導向性。特別 要強調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思想政治與品德教育三項任務 的全面完成,強調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方法的改革,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和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科學性原則。確定地理課堂教學評價指標,要以現代教育科學理論和系統理論作 指導,依據現行中學地理教學大綱,按照地理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教學的實際情況, 科學、合理地確定評價項目及每個項目的權重系數,同時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的評價方法,以便將地理課堂教學的評價由經驗型逐步引導到規范化要求與科學 管理有機結合的軌道上來。 整體性原則。地理課堂教學是一項完整的系統工程。因此,評價地理課堂教學的 質量應以課堂教學過程為核心,全面考核教學過程各個組成要素和從課前准備到 課後檢測的所有教學環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