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初中地理情境教學課題研究題目

初中地理情境教學課題研究題目

發布時間: 2021-03-14 10:05:48

A. 怎樣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合作探究教學

  1. 創設問題情境復,提高探究制能力。

2.實施小組自學,發揮小組能力。

3.教師充分預設,提供素材和工具。

4.設置評價標准,對學習成果進行有效考核。

自主探究教學法就是導引學生的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不是讓每個學生各學各的,是要激發起全體同學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並加強合作交流,少走彎路。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說是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的核心,它是一種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學生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調節和控制各種任務行為的創造性學習活動。

B. 初中地理教學思路怎麼寫

以下是初中地理教學思路
1.1情景體驗法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地理教學質量的保障,因此,教師應重視結合具體的地理教學內容,創設體驗情境與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至課堂教學中,使其獲得親身實踐的體驗與感受,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教師在體驗式地理教學中可以融入適當的角色扮演,由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促使學生積極的體驗與思考相關的地理問題。通過讓學生融入至學習角色中,使其收獲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其次,區域性強是地理學科的主要特點,各個區域在自然景觀、風土人情與文化背景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為了讓學生對於各個區域有更為直觀的感受,教師可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出真實的情境,讓其有深入其境的感覺,促使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收獲快樂。

1.2社會實踐體驗法

教師除了要重視開展課堂之內的地理教學,還應重視引導學生參加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深化學生對於生活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之餘,可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對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對於各個地區的自然景色、經濟建設、生活方式以及工農業發展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同時,還會深化對家鄉的了解與熱愛,從而內心湧起建設建設家鄉的信念。其次,為了提升學生體驗探究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精神,教師在課余時間可引領學生開展社會調查訪問活動,從而推動地理教學目標的實現,保障體驗式學習的順利開展。

1.3動手操作體驗法

開展初中地理體驗式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具體的地理知識,合理地選用操作內容與設置操作程序,確保在動手操作中深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不會存在任何威脅學生安全的隱患。

C.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有關創設「問題」情境的問題
探究式學習也稱為「問題導向式學習」,「問題」是探究學習的起點和方向。地理新課程標准(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提出「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能否發現、提出對學生有挑戰性和吸引力、探究價值高的問題對探究學習至關重要。
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要考慮教學內容、教學硬體基礎、師生水平等,其目的在於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對地理事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在教師引導下發現、提出問題。在教學中的常見有以下幾種設疑與導思方法:
1.無疑處設疑導思
所謂「無疑處」是指教材中直接描述地理事物的內容,學生感到似乎無疑,但並非真正無疑。對於這些內容,教師要善於巧妙地設置疑問,引導學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地認識地理事物,既了解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徵,又了解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及內在聯系。在無疑中設疑導思,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把握課標精神,吃透教材內容;二是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無疑處設疑導思,有利於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抓「文眼」設疑導思
「文眼」即教材章節重點、難點的關鍵處。在此處,教師要精巧地設疑,並注重抓住教材關鍵,去突破教材難點,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幫助他們掌握地理原理和規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3.在學習誤區設疑導思
所謂「誤區」就是學生在學習中最容易產生錯誤的地方,這也正是教學的難點所在。針對這些誤區巧妙設疑,輔以引導,可以化難為易,使學生走出學習誤區。
4.聯系實際設疑導思
搜集整理學生熟知的生產、生活事例以及國內外重大事件,並以此作為背景材料設計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可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材內容結合世界氣象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目等的主題,設疑導思;也可結合國內外大事如中國四大工程、中東問題等設疑;還可聯系當地生產、生活實例設疑。

D.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內容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認真磚研和設計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障;著眼於誘導,抓「興趣點」能使學生「愛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著眼於疏導,抓「知識點」能使學生「學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著眼於指導,抓「能力點」能使學生「會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要通過精心導入、優化教材、講究教法,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落實「三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初中地理課堂充滿生命力,有利於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全面發展。
關鍵字:地理 課堂 教學 興趣 知識 能力 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為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教師的什麼因素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呢?研究結果表明教學行為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學行為,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即通過教師有效地「教」實現學生有效地「學」。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嘗試。 一、鑽研課程標准 科學設計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南針」。從宏觀上看,初中地理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通過課程的實施,使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每堂課的教學又有相應的具體教學目標。為此,教師要鑽研課程標准,課前認真備課,既熟悉每堂課教材的內容、體系、特點和優勢,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學生實際,科學設計教學目標、獨創性地擬寫教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剖析熱點、科學的組織課堂教學進程。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事物,並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導語激趣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課開始時要緊扣教材精心設計一個「開場白 」,或提出疑問,或創設情境,或反激情,或以舊引新,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做到「課伊始,趣已生」。 2、行程激趣
「領導標新二月花」。地理教學過程應是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美的行程。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地理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讓學生感覺到上地理課

E. 結合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實際,談一談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需關注學情的哪些特點

新課程教學是生成復、互動、體驗的過製程,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要注重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關注與生活的聯系,突出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們教學缺乏情境,學生學習枯燥,缺乏興趣,沒有效果。探討教學情境創設在教學中的應用,幫助廣大教師充務認識教學情境創設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為出色。

F. 對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G. 淺談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創設情境

一、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是教師通過創設激發能內引起學生學習興容趣的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性的策略,它適用於課堂教學各環節。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動機;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啟發教學。
二、創設多媒體情境
利用多媒體的攝像聲像結合的功能,可以將十分遙遠、看不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非常清晰地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再結合有關必要的解說和優美音樂,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產生情感效應。
三、創設活動情境
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程標准,充分挖掘地理課程資源來創設活動情境,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使學生切身體會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內化地理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地理實踐能力。
四、創設生活情境
教學要從學習者的已有經驗開始,一個人對某事物興趣的大小,往往與其熟悉的程度和能否在實際中運用有關,包括學生的知識實際,生活、生產的實際,國內、國外的實際,當地、當時的實際。這是盡力把地理課上「活」,使學生易於理解接受,並產生興趣的重要條件。

H. 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法

下面這篇文章可供您參考(引用):

探究式學習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嘗試(作者:萊蕪市實驗中學,畢翠萍)

在我國,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在課堂教學中也大力倡導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探究式學習。在這種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初中地理新課程標准提出了讓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學習、互動交流」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在探究中學習 在學習中探究,通過探究活動來延續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和原則,下面談幾點看法:

一、 嘗試「探究式」學習和「非探究式」學習的有機結合

科學探究是學生的思想、行為、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學生的探究活動是求知、求真的認識活動,其中必有思想火花的閃現,它引導學生從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關注種種地理現象,並鼓勵他們的探究精神。對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和研究精神,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探究式」學習畢竟不能取代「非探究式」學習的重要地位,在課堂教學中還是要以「非探究式」學習為主,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千萬不要為「探究」而「探究」,當我們的教學任務確實需要組織學生進行「探究」,當某些問題必須要讓學生通過「探究」去解決,我們就要科學地設計課題,提出問題,進行科學指導,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否則,我們就不要「探究」。例如:在學習「世界人口」一節時,我提出了世界人口增長的快慢對當今社會有何影響?正確的人口政策是怎樣的?問題提出後,即可組織學生進入探究學習的重要環節。學生可以與同桌進行討論,互相啟發;也可以在幾個人組成的小組中進行討論,集思廣益、開闊思路;也可以抓住中心和關鍵,全班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有的認為:人口自然增長率快些對人口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國家有好處,人口自然增長率慢些對人口增長過快的國家有好處,而有的學生還提出:在發生天災人禍或戰爭而導致大量人員死亡的時候,人口自然增長率快些會有好處等等。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思考本節的一個根本問題:什麼樣的人口政策才是正確的,通過這個問題的引領,才能使他們真正理解人口增長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在這個環節里,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答辯、爭論等探究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養了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教師的適時引導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嘗試把教材中的「綜合探究」與自主設計的「探究題」結合起來,選擇合適的科學探究內容。

初中地理新教材在每一章最後都設計了一個「綜合探究」,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個「綜合探究」,指導學生進行活動。但是也不能完全拘泥於這一固定模式,「探究」課題的設計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圍繞讓學生易上手、易理解、易掌握的思想和活動來安排,做到融知識、能力、實踐於探究活動過程之中。或者讓學生發揮主動性和聰明才智自主地設計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探究」性問題,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充分體現了「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課程理念。例如:在探究「中亞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時,除了完成課本上的探究題目之外,我還啟發學生根據事先搜集到的有關我們萊蕪的地形與降水量,以及小麥、玉米、果園等農作物的分布狀況,探討這種分布與我們萊蕪的自然環境的關系。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更有意義的是增強了學生面向未來、理論聯系實 際、解決問題的意識,大大深化了課本知識,讓他們體會到了地理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生活離不開地理。

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認知能力嘗試設計探究步驟

初中學生的身心發育還不成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還不是很強。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不能過於簡單,也不能太超越學生的實際能力,所設計的問題要讓學生既感到有點難度但經過一番努力也能解決,這個結合點的把握要靠我們廣大教師去研究,去感悟,例如,我在講授歐洲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時候,我首先引導學生從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D:洋流等四個方面去分析影響歐洲西部氣候形成的條件,得出本區是世界上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徵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區之後,將上述四個方面的因素轉移到東北太平洋沿岸地區,讓學生分析A、B、C、 D四個因素對這里的氣候形成的影響與歐洲西部有何異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爭辯、探究,然後讓各小組發表見解,雖然對於初一學生來講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其中有一個小組答出了「東北太平洋沿岸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海洋、海風等因素對陸地的影響范圍減少了,從而形成這種海洋性氣候的面積也減少了」的結論。盡管這只是少數人的答案並且答案簡單一些,但充分反映出:只要引導得當,即使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學生也是可以運用知識來解決,從而達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探究目的!

四、根據學校的實際教學條件嘗試設計探究題目

由於種種原因,各個學校的教學條件各不相同,同是農村中學,其硬體設施也相差很大。而地理新教材是針對全國的平均水平和大多數學校的基本狀況設計的,所以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時,所設計的探究性問題一定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條件達不到就不要牽強附會,要充分考慮到學校的教學條件和軟硬體設施的配備情況,學生家庭的實際狀況,只有這樣,在教學中進行的「探究式」學習才能落到實處。例如:在學習「地球和地圖」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球與地球儀的關系,我安排學生用乒乓球、鐵絲、膠布、橡皮泥等材料 製作簡易地球儀。通過動手操作,學生不僅明白了地球與地球儀的關系,而且理解了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等抽象知識,實現了本節的學習目的。而對於課本上一些疑難問題,我根據課本需要和學校的實際為學生提供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體會。例如;學習「世界人口問題」一節時,我製作了關於人口過多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的多媒體課件,學生在觀看擁堵的馬路、鴿樓似的住房、苦難的母親和飢餓的非洲兒童的動感畫面的同時,深刻體會到了人口問題對當今社會的影響。

五、嘗試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形式

探究式學習首先是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所謂自主性學習,就是指在自主教育的氣氛中,學生通過主體意識,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活動。例如,在講授一個新的區域或國家之前,教師可根據該地區的地理特色,創設 「問題情境」,提出一些啟發思維、引起興趣的問題。在學習「日本」一節時,我提出日本在成為當今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過程中,是如何揚長避短利用本國地理條件的?與日本相比美國的發展,恰又得益於優越的地理條件,而這些條件又是什麼呢?又如在中東,除石油之外,海灣戰爭背 後還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海灣地區為什麼會引起美國糾纏不休?有哪些值得美國去爭奪的呢?從發展中國家較成功的範例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和借鑒呢?等等。這些「問題情境」的設置,很象推理小說中一個個懸念,可以起到引 人入勝的作用,使學生在認知興趣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學習,教師的指導,最後不難找到問題的答案,使求知慾不斷得到滿足,繼而又產生新的求知慾。

但是,在這個探究過程中,絕不是說不要教師的指導了,越是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教師的指導越顯得必要和重要,教師是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引路人和領航員。當學生在分析某一問題陷入困境時,需要教師指點迷津;當學生在分析某些問題時誤入歧途而難以自拔時,需要教師用科學的方式把他引出來,使他步上正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任何時候都需要教師的適時有效的指導。當然這種指導並不是要教師代替學生的思維,越俎代庖,要注意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和教師指導作用的有機結合。例如:在探究「北美洲地形、氣候、河流之間的關系」時,在學生閱讀北美地形圖分析北美地形特徵時,我不時的提示北美的地形類型分為幾種?主要分布在哪裡?北美的地勢是怎樣的?在學生分析北美的氣候時,我又提出北美洲為什麼會有大面積的溫帶大陸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什麼分布在西部的狹長地帶?北美中部平原南北溫差為什麼變化大?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又隨時引導了學生的思路,實現了「探究式」學習的初衷和最終目的。

總之,探究式學習是一種自主性學習,是一種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知識的創造性學習,是一種人際互動的社會性學習。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是我們實施新課程理念的一種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作為一個嶄新的課題有待於我們廣大教師去積極探索,總結成功經驗,以便能真正落實新課程理念,實施素質教育。

望採納~

I. 如何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用充分的准備做好課堂鋪墊
課前的准備是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做的功課。教師除了積極充分備課課堂所要教授的知識外,還要明確課堂目標,明確知識的重難點。此外,地理教師還應該搜集一些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比如圖文,視頻,故事片段等,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聽課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的高效性。
學生在課前也應該做好積極的准備,提前預習,明確老師課堂所要講的內容,提前找出自己的疑難點,並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解釋或者和同學積極的進行討論,使自己能夠很好的融入課堂,用一種享受的姿態去對待地理課堂。這是提高初中地理課堂必不可少的因素。
2、用幽默言辭激活沉悶課堂
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教師只有充分激發起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才能夠更好的進行地理教學,為學生傳授地理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擁有過硬的知識儲備之外,還必須具備將乏味的知識轉化為幽默詼諧的語言表達的能力。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地理教學模式必然會激起初中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對於初中生來說,情緒是影響他們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師如果激發起了初中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讓他們對於學習地理有了積極的思想情緒,他們的學習效率必然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成果也必然會有一定的改善。
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教師的幽默是讓初中地理課堂活躍,給初中生帶來愉快的前提條件。課堂是進行教學的基礎,只有有了氣氛活躍的課堂,才能為初中生積極主動學習地理知識,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從而為進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高效性。
3、用地理教具進行生動教學
眾所周知,地球儀,地理地圖,各種測量儀等是初中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此外,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在初中教學中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傳統初中地理教學課本上雖然有大量的插圖並且配有大量的文字解釋,但是地理這門課程需要學生有極強的空間感和認知度,課本上的講解並不能將事物的演變過程清晰地展示給學生,學生因此無法很好的理解甚至並不能理解地理知識。這樣就對地理教學的進一步開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課堂效率的提高更是無從談起。這個時候,教師應該熟練並且適時恰當地使用地理教具和多媒體技術,以此來豐富地理教學課堂,為學生生動地展示地理知識,提高初中生對於地理的理解,從而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有關地球自轉、公轉的相關知識點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重難點,很多初中生表示不能理解,不能想像地球的運動。憑借老師單一的講解課本知識,學生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加之初中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夠,根本無法理解。如果教師將地球自轉、公轉過程做成動畫,進而用多媒體的形式將各個過程細節展示出來,並且配以地球儀和相關的地圖畫冊使用,學生必然會形成很好的地理空間感,對抽象的地理事物也會有生動形象的認識。地理課堂效率的提高是必然之事。
4、用問題激發學生探索慾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願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統都會落空。」教師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不但會加深學生對於地理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可以激發他們對於對地理知識的進一步探索,問題激發思考。教師對於問題的設計除了要切合課堂所學重點難點知識外,還必須對激發學生的思考有一定的積極功效。只有這樣,課堂上的問題設置才有存在的必要性,也只有這樣,問題的設置才能對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初中地理學習中,很多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比如很多俗語都與地理知識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教師可以根據俗語對相關的地理知識進行提問。例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很顯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是溫度,那麼淮南淮北的溫度差異是怎樣的?植物的類型是什麼樣的?淮南淮北的分界山脈是哪一座?從而引出初中地理的一個重要標志點:秦嶺—淮河一線。那麼關於秦嶺的一切地理知識都會伴隨著問題的解決而得到清晰明了的解釋,這樣學生不僅對秦嶺—淮河這一地理知識有較深的記憶,而且還促進了他們對問題的積極思考。在達到了學習目的的同時,也起到了活躍氣氛的功效,使課堂教學效率有了事半功倍得效果。
結語:在事事講究效率的當今社會,初中地理課堂也必須跟隨時代的步伐不斷提高效率。因為課堂是初中生學習的根據地,是進行其他一切教學與學習活動的根本點。教師必須不斷改進教學觀念,採取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去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讓學生以一種享受的心態去學習地理,最終達到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效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