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地理學
⑴ 最早是誰提出的景觀作為地理學的中心問題
德國
⑵ 景觀生態學為什麼成為地理學的二級學科
景觀生態學為什麼成為地理學的二級學科
景觀生態學專業主要就業去向為科版研機構、高等院校、政權府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國際環保機構等,主要從事生態學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
景觀生態學的主要特色是針對景觀生態和環境保護問題,重點開展生態規劃、生態評價、景觀生態監測、景觀模擬、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等方面的科學研究,為民族地區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指導。
景觀生態學專業具體要求是:具有扎實的地理科學理論基礎,較好地掌握景觀生態學以及保護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了解學科發展的現狀和動態;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科技手段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方法,能理論聯系實際和獨立從事景觀生態學研究,勝任本領域科研、教學和相關管理工作。
⑶ 景觀生態學與地理科學專業有什麼聯系
景觀生態學主要來源於地理學的景觀理論和生物學的生態理論。它把地理學家版研究自然現象的權空間相互作用的橫向研究和生態學家研究一個生態區的機能相互作用的縱向研究結合為一體,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及價值流在地球表層的傳輸和交換,通過生物與非生物以及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運用生態系統原理和系統方法研究景觀結構和功能、景觀動態變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景觀的美化格局、優化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
景觀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作為復合生態系統的景觀,景觀是自然和人文系統的載體。景觀生態學家對「景觀」的理解不盡相同,這些觀點既有所聯系,又不完全一致。
⑷ 關於北大地理學(景觀設計專業)的問題!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簡稱GSLA,PKU)成立於2003年1月,其前身為1998年1月創辦的北大景觀規劃設計中心。她是北京大學在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堅持教育創新,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加強科技教育同經濟相結合,以及加快生態環境、把改善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等一系列指導方針和精神鼓舞下成立的教學與研究單位。是針對中國當前和未來大規模的城鎮化引發的嚴峻的人地關系危機、社會對高質量城市與景觀規劃設計人才的迫切需求,和面對全球化趨勢對文化教育的挑戰的積極應對。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將堅持以學科創新、機制創新和教學模式創新的「三創新」辦學方針,以培養國際化、實用型、綜合型的設計行業的領袖之才為目標。在北京大學的統一領導下,與兄弟院校一同積極推動景觀設計學科在中國的發展,探索國家與社會共同辦學的新機制,嘗試並完善科研和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以及引進外智、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的新模式。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將按照國際先進的設計學院教學模式,給限量教授設立教席(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引進外智,聘請國際學者和設計師,採用流動式短期就職;模塊式課程設計:自由組合,形成靈活多樣化的教師隊伍和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教育體系;workshop和studio方式:結合實際項目,開展短期研討班以及課程設計方式進行教育。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招生對象定位於研究生水平以上,同時開展高級培訓教育,並於 2004年正式對外擴大招生。目前,學院開展三種學位教育,分別是景觀設計學理學碩士(年招生30名,學制3年);風景園林在職專業碩士學位(年招生30名,學制3年以上)和人文地理碩士學位:景觀規劃設計方向(學制3年)。
專業教育和培訓的主要專業方向包括:
新城鎮與社區規劃設計
城市空間規劃與城市設計
國土與區域景觀規劃
城市與區域生態基礎設施規劃設計
科技園區與校園規劃設計
城市街區與地段景觀設計
綜合地產開發規劃設計
風景與遺產地規劃設計
戶外遊憩景觀規劃設計
景觀建築設計
景觀與城市管理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熱忱希望與各界人士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更希望得到關心中國的景觀和城市規劃設計教育和專業發展的人士提供各種方式的支持,同時誠邀高級專業與管理人才加盟,共同發展中國的景觀設計專業和教育事業。
⑸ 什麼是景觀如何理解景觀的美學概念,地理學概念和生態學概念
景觀指某地區或某種類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創造的景色森林景觀
美學概念:指回的是觀賞價值,景答觀之間的組合情況,從哪裡看比較具有觀賞性
地理學概念:指的是這個這個景觀所在的位置的特徵性,為什麼會出現在這里、出現在這里的原因和淵源
生態學概念:指的是景觀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
⑹ 地理學主要學派有哪五個
地理學主要學復派
①區域學派。代表制人物為德國的A.赫特納和美國的R.哈特向,他們主張地理應著重於空間分布體系與區域差異的研究。
②景觀學派。代表人物為德國的O.施呂特爾、S.帕薩爾格、美國的C.O.索爾和前蘇聯的Л.C.貝爾格等,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發生發展與演變規律作為地理學的研究宗旨。
③區位空間學派。代表人物有德國的J.H.杜能、A.韋伯、W.克里斯泰勒、A.廖什和美國的W.艾薩德等人.區位空間學派從經濟學原理出發,以研究「成本—利潤」關系的空間效應為中心,注重研究距離衰減和空間相互作用規律。
④環境生態學派。以探討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相互關系的宗旨.有三種思潮:其一是文明環境思潮,以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法國的孟德斯鳩等人為代表,認為地理環境決定文明的形式和發展.其二是進化環境思潮,以德國的F.拉采爾等人為代表,用社會達爾文主義解釋和推論社會發展和環境的關系。其三是發展環境思潮,即地理學中的現代人類生態學思想,探討人類社會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
⑤地緣學派。以英國的H.J.麥德金、美國的I.鮑曼等人為代表,著重研究地域關系對國際政治戰略的影響。
⑺ 為什麼說文化景觀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文化景觀屬於人文抄地理學的范疇。文化景觀則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團,為滿足某種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識地在自然景觀之上疊加了自己所創造的景觀。景觀中除了一些形象、看得見的物體之外,還包括許多看不見的、但又非常有價值的東西。例如景觀中往往包含著文化的起源、擴散和發展等方面許多有價值的證據。文化景觀既有空間上的變化,也有時間上的變化。空間上的差異反映的是各集團景觀塑造上的各自文化特點,時間上的判別則反映過去居住在該地區的文化集團的變遷和發展。由於不同的集團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創造的文化景觀也各有明顯的特徵。通過對某地的景觀的仔細觀察和研究,可以了解許多關於該文化集團過去活動的重要知識,這是因為文化景觀比較形象地反映了人類最基本的要求:衣、食、住、行和娛樂。
⑻ 為什麼景觀生態學列為地理學下的重要二級學科
為什麼景觀生態學列為地理學下的重要二級學科
一、概念
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版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生權態學分支(主要是地理學與生態學之間的交叉),他是研究景觀單元的類型組成、空間配置及其與生態學過程相互作用的綜合性學科。
二、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空間格局(結構)、生態過程(物質流、能量流、物種流、信息流和價值流)、動態變化、人類活動、生態建設等的科學
三、作用與意義
強調尺度在研究生態格局和過程中的重要性是景觀生態學研究的特色之一,尤其是研究宏觀尺度上人類活動對區域生態系統的影響,揭示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之間的關系更是景觀生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1、研究大尺度地域內各種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
2、景觀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分類、評價、規劃、管理
3、原理方法對促進景觀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有直接指導作用,是人們從宏觀方面認識自然並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有力手段
4、應用領域:農業、林業、城市規劃、園林設計、自然保護、旅遊景區規劃設計、環境治理、資源開發利用等
⑼ 如何理解景觀的美學概念,地理學概念和生態學概念
景觀的美學概念:風景 如油菜地,樹木,村莊,河流組成的風景區;
景觀的地理學專概念:地形屬,地貌、土壤、氣候、生物等綜合體,類似生物群落;
景觀生態學概念: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生態學分支(主要是地理學與生態學之間的交叉),他是研究景觀單元的類型組成、空間配置及其與生態學過程相互作用的綜合性學科。
⑽ 立「地」成才通古今 存「理」得道顯雄才 學地理學覽天下景觀 做地理人煉博大胸懷這句話是誰說的
閑來無事,在網上亂看一通,突然看見一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說得太好了,拜倒!
本人不才,陸陸續續讀了30年書,不過關於讀書為什麼,讀書的目的是什麼,確實是始終混沌。小時候是被父母逼著讀書;長大些為了將來賺多多錢讀書;工作後一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二是沒背景沒靠山,想要上升只有讀書。可是人總是要有點追求吧,天天在辦公室渾渾噩噩,與同事明爭暗鬥,拿著也夠吃飯的一份薪水,日子一天天地過去,自己一天天變老,直到退休的那一天。真不甘心!而且但凡讀了一點書,總該有點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吧。
現在的世道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太過於在意個人的得失就不能心態平和,心意煩躁必定難成大事。所以人一定要立志高遠,心胸開闊,覺得現實不如人意時,一是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別人做不了的我做得了,別人做的了的我做的好,有這份自信時就沒有人會小看你;二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多讀些儒家經典。千百年來孔子被尊為「致聖先師」不是沒有道理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覺得儒學的魅力。雖然科技日益發達,但是如何為人處世、安身立命,如何在積極入世的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儒家經典會給人提供很多的幫助。心情煩躁時,多頌讀些儒家經典,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會讓人對現實的負面釋然些,對暫時的得失超脫些,對將來的設想理智些。
回過頭來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是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非常能表達出儒者的襟懷,也最能開顯儒者的器識與宏願,可以說是對「為何而讀書」這一問題的終極完美答案。給人們認識天地的真理確立一個切實的理論體系,給百姓在世上的安身立命建立一套切實的思想和方法,替歷代聖賢延續行將絕傳的不朽學說,給千秋萬代開創永久太平的偉大基業。
做為一個讀書人,你不覺得這四句話讀起來非常有力,正是心中想說而未能說的那種感覺嗎?不滿於現狀而又不知該如何改變,熱血沸騰幾天又歸於渾渾噩噩,人除了穿衣吃飯,更需要精神追求,給自己定個高點的目標吧,然後配以切實可行的計劃,堅持下去,堅信付出總有回報。總有一天,你會擁有足夠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心中所想,也不枉來這世上為人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