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運輸地理教學方法
㈠ 論如何提高航空運輸地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航安全技術管理專業「航空運輸地理」課程的教學現狀,針對版專業特點設計教學權內容,並以此為基礎探索和討論適合民航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特點的航空運輸地理教學模式,包括案例教學、小組討論教學、角色扮演教學,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㈡ 航空運輸地理的問題急求解答
1:上來海是東八區,舊金山自是西八區,兩個地區就是相差16個時區
上海的是10月1日17時,舊金山就是10月1日17時-16個小時=10月1日1時
要飛行14個小時就是:10月1日1時+14個小時=10月1日15時
2:雷雨、降雪、冰凍、低雲、低能見度和風(應該是這些)
下面那些不太清楚
㈢ 求《航空運輸地理》國防工業出版社的課件PPT
網路文庫里!
㈣ 請論述航空運輸地理知識在航空服務中的運用
航空運輸地理是研究航空線路及航空港空間分布的交通運輸部門地理。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航空線路的起訖點和中途站航空港的位置、功能和規模等級,即研究航空線路和航空港的布局。在選擇交通方式的時候第一想到的應該是安全,
第一、安全
因為安全是旅客出行的基本要求:截至2019年2月底,運輸航空連續安全飛行102個月、7000多萬小時,實現連續16年9個月空防安全零責任事故記錄。2018年,民航運輸飛行小時和架次同比分別增長了8.9%、7.6%。
在運行量高速增長的同時,運輸航空事故徵候萬時率和嚴重事故徵候萬時率同比分別下降8.35%和30.05%。對民航業來講,要始終堅持對航空運輸安全隱患零容忍,嚴控把控風險,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
第二、就是服務
對民航來講,航班正常率是服務品質的牽引指標。2018年全國航班正常率達80.13%,同比提高8.46個百分點,是近10年來的歷史最高。2019年,民航業要在航班正常率力爭80%的基礎上,開展「民航服務質量重點攻堅」活動,開展促進民航「無紙化」服務提質升級。
鼓勵人臉識別、自助值機、自助托運等系統建設,探索人工智慧、生物特徵識別等新技術與民航安保工作的融合,推進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提升中轉旅客服務體驗,提高旅客對機場餐飲服務的滿意度。
推進空中接入互聯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提升航空物流服務水平,推出12326民航服務質量監督電話等9項工作,進一步提升民航服務品質。
第三、就是便捷民航在哪些領域具有其他交通方式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國際旅行
民航局將著力拓展國際航空市場,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出境需求。截至2018年底,與我國簽署航空運輸協定的國家已達到126個。2018年國內37家航空公司共安排國際航班每周5171班。
其中客運4768班、貨運403班;通航國家63個,通航城市171個。今後,將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開辟國際航線特別是遠程國際航線,增加航班頻次,構築暢行全球、高效通達的國際航空服務體系。
二是發揮機場的樞紐作用,發展以機場為樞紐的綜合運輸體系的構架,實現空、鐵、城市軌道交通的多式聯運,實現零換乘,無縫銜接。
三是為老少邊區提供便捷的基本航空服務,更好地解決其它運輸方式難以滿足的農牧民群眾出行需求。目前,民航局正在開展推行基本航空服務計劃的課題研究,爭取中央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改進完善管理辦法、程序,合理確定服務范圍和服務標准。
㈤ 通過民航運輸地理學到了什麼 1000字 謝謝
《航空運輸地理》本書內容:研究航空運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研究航空運輸的空間分布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內容包括:航空運輸地理概論、航空動輸經濟分析、中國航空運輸資源地理分布、中國航空旅遊地理等。
航空運輸地理是研究航空線路及航空港空間分布的交通運輸部門地理。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航空線路的起訖點和中途站航空港的位置、功能和規模等級,即研究航空線路和航空港的布局。
研究航空運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研究航空運輸的空間分布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
航空運輸地理
內容包括:航空運輸地理概論、航空動輸經濟分析、中國航空運輸資源地理分布、中國航空旅遊地理等。 是研究航空線路及航空港空間分布的交通運輸部門地理。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航空線路的起訖點和中途站航空港的位置、功能和規模等級,即研究航空線路和航空港的布局。
航空線布局的主要依據是:國家、地區和城市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聯系的需要,以及專業航空(農業、林業、測量等)的需要,由此確定開辟航線的必要性、航線性質(國際、國內、區際、地方)、行經地點、起訖地點。布局一般不受自然條件的影響,但在特殊地區(如高山區)需充分研究自然條件以選擇航線。
航空港是航空線的樞紐,具有經營客貨運業務和保養維修飛機的全套構築物和設備,一般由飛行區、服務區和居住區 3部分組成(見彩圖)。
機場主要指飛行區,一般僅布置供飛機起飛、降落使用的設備。但目前習慣上也把航空港統稱為機場。航空港布局取決於航線需要,城市的客貨運量與城市的性質、地位。一般在首都、重要城市、工業中心、旅遊中心城市均設有航空港。航空港選址要求嚴格的地基、風向
機場、水文等自然條件,
航空運輸地理
一定的凈空條件(高度和寬度)。航空港址選擇必須與城市用地發展方向相協調,並與城市保持適當的距離,防止對城市的干擾,與市區之間須有便捷的交通聯系。
本教材由資深民航運輸專業教師編寫,編者以民航運輸業務所應用的地理知識為線索,突出要求三類知識——基本地理知識、國內國際旅遊知識和航空資源知識;三種技能——時差換算技能、城市機場航空公司的代碼應用技能和世界地圖使用技能。教材內容力求生動全面而簡明扼要,不僅是學習的指導書,也是值得保留的重要的民航資料。教材中的代碼表、網路資源庫等收集齊全,練習題、盲圖練習冊等方便實用,一切以學習和豐富航空地理知識出發,適合民航業務類學生和工作人員使用,也適合旅遊愛好者使用。
㈥ 淺淡學習航線文化與地理的收獲
在航線地理的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培養學成養成持續安全的理念、能力專本位的理屬念、顧客至上的理念和環保的理念。
1、持續安全的理念
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行業文化的重要內涵,保障安全是民航業永恆的主題。在由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之際,我國提出的「持續安全理念」,更是將安全工作提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在這一文化理念的指導下,催生了持續安全文化。持續安全文化是民航安全文化內涵的進一步延伸,成為引領民航行業文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行動指南。
2、顧客至上的理念
「改善服務質量」是我國民航工作的長期指導方針,民航服務文化更是民航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基於此,在航空服務專業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努力將民航行業與校園文化融為一體。根據航空服務行業「一切以乘客為中心」的特徵,在校期間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要求學生在自身價值取向上能不斷強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根本理念,並把為他人提供優質服務作為使命與責任。
4、環保的理念
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的問題。航線地理學是研究航空運輸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在教學過程中涉及的環境問題眾多,例如飛機雜訊、飛機尾氣排放、機場水體污染、機場固體廢棄物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