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蕪湖地理試卷

蕪湖地理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1-24 07:35:11

Ⅰ 蕪湖的地理環境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1分、北緯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北與合肥市、馬鞍山市毗鄰,南與宣城市、池州市接壤,東與馬鞍山市、宣城市相連,西與銅陵市交界。 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規則長條狀;地貌類型多樣,平原丘陵皆備,河湖水網密布。
蕪湖市東部和北部為沖積平原,間有窪地,有少數丘陵,地勢低平,西南高東北低。西部和南部多山地。境內有長江、青弋江、裕溪河、花渡河、扁擔河、荊山河、黃滸河、倒逆河、漳河、青山河等河流。南塘湖、石板湖、西沖湖、池湖、竹絲湖、龍窩湖等湖泊。 205國道(河北秦皇島山海關-廣東深圳)、318國道(上海-西藏樟木)、329國道(浙江舟山-河南魯山)、347國道(江蘇南京-青海德令哈)、236國道(安徽蕪湖-廣東汕尾)
高速公路:蕪合高速(G5011)、寧蕪高速(G4211)、滬渝高速(G50)、溧蕪高速(S28)、銅南宣高速(S32)
在建高速:蕪黃高速(S11)、北沿江高速(S22) 境內有蕪寧、蕪銅、皖贛、淮南、宣杭(由皖贛線至宣城市連接)5條普速鐵路和寧安高鐵、商合杭高鐵(在建)、京福高鐵、皖贛擴能(在建)4條高鐵干線交匯聯接,向外可通達中國各地的火車站。
寧安高鐵:(蕪湖站)( 弋江站)( 繁昌西站)
商合杭高鐵:(蕪湖北站) (蕪湖站) (灣沚南站)
京福高鐵:(無為站)( 南陵站)
蕪湖新火車站東廣場於2014年11月27日正式運行,擴建後的蕪湖站將擁有商合杭、寧安、普速3個站場,共8個站台14個檯面以及20條鐵路線匯集。同時還將預留軌道交通條件,分東西站兩個廣場,候車室架於鐵路線上方,採用上進下出似飛機場的下客運輸模式,2017年蕪湖站西廣場完工。屆時從安徽蕪湖到南京、上海、武漢、北京的時間將縮減成40分鍾、3個小時、4小時和5小時。 蕪湖港地處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西部內陸地區的結合部,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輸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國家一類口岸,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現有碼頭55座,庫場面積60多萬平方米,擁有各類裝卸設備200餘台(套)。
裕溪口港是安徽省最大的內河煤港。2011年9月,蕪湖至馬鞍山之間的裕溪口、太平府兩段支汊航道晉升「國家級」。朱家橋外貿碼頭年吞吐量600萬噸,集裝箱通過能力10萬TEU,汽車滾裝能力5萬輛。是一座集散貨、件雜貨、集裝箱、汽車滾裝等中轉運輸為一體的綜合性碼頭。
蕪湖長江大橋是二十世紀中國的標志性建築之一,也是長江上已建公鐵兩用大橋中規模、科技含量均領先的橋梁。其建成進一步完善了華東第二通道功能,加強了長江經濟帶的區域經濟聯系,促進了長江中下游經濟生活圈的形成。 公交車:蕪湖基本1元票制,空調公交2元票制。辦理各類公交IC卡可實行優惠乘車,現役軍人、傷殘軍人、離休幹部以及老、弱、病、殘、孕人員可按有關規定實行免費乘車。
計程車:白天2.5公里內起租基價7元,起租里程(2.5公里)後車公里運價1.8元,夜間(晚22時至次日5時)行車,起租基價是2.5公里8元,2.5公里後,每公里單價2元。如果租用計程車10公里(含)以上,加收10公里以上部分50%空駛費,白天2.55元/公里;夜間由2.85元/公里。免費等候時間為4分鍾,4分鍾以後每分鍾等候費0.34元,夜間每分鍾0.38元。
公共自行車:2012年09月22日「世界無車日」,蕪湖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開始試運行。按照計劃,蕪湖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全部建成後,將在蕪湖設553個租賃站點,共投放12000輛公共自行車 。
高架、立交橋:二環神山口立交、新市口吉和高架、峨山路城南馬飲立交、黃山東路立交、三山區碧桂園立交、二環城北萬春立交、火車站站前立交均已建成通車。弋江路二環快速化赤鑄山路立交、南塘湖路立交、錢橋立交正在建設中。長江中路高架、商合杭大橋王家巷互通立交即將開工建設。 蕪湖長江大橋(2000年9月已通車)
蕪湖長江公路二橋(在建,2017年12月通車)
蕪湖長江三橋商杭鐵路公鐵大橋(在建,2019年12月通車)
蕪湖長江四橋泰山路長江大橋(2017年開建)
京福高鐵銅陵長江公鐵大橋(2015年底已通車)
皖江第一隧:大工山路長江隧道(2016年5月開建) 方案確定的蕪湖市軌道交通建設線路將採用跨座式單軌列車,線網總體布局為網格放射型,由5條市區線和4條市域線組成。根據城市發展和客流需求等,不久快要建設的是市區1號線全線、2號線一期工程,在2020年前形成總長41-50公里左右的「十」字形骨架軌道線網。
2015年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審議通過了《蕪湖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0年)》,標志著我市軌道交通建設前期工作取得新進展。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簽後上報國務院審批。
2016年2月2日,國務院今天正式批復《蕪湖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6-2020年)》,至此蕪湖完成了最後一步審批成為全國軌道交通第40城,今年9月份開工建設。
其中,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起自城北龍山街道保順路與和平路交匯區域,向南先後經衡山路、鳳鳴湖路、港灣路、銀湖路、中山北路,在黃山路與北京西路交叉口區域內與2號軌道交通線換乘,隨後沿黃山路轉至九華路,最後至弋江火車站,與3號軌道交通線換乘,後沿寧安鐵路並行至終點白馬山車輛段(暫定名)。線路全長約30km,設24座高架站,其中地下線約0.8公里(下穿商合杭蕪湖長江大橋地段),地面及高架線路約29.2公里,總計換乘站4座。工程計劃2017年開工,2020年底建成通車。
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起於蕪湖海事局區域,沿北京路向東前行,於黃山路與北京路交叉口區域與1號線換乘,後沿北京路至弋江路線路轉向北,並接入蕪湖火車站,而後沿赤鑄山路向東,至夢溪路後折向北,最後再向東轉入至終點站育文學校區域。線路全長約16km,共設12座車站(高架站11座、地下站1座),其中地下線約1.5公里(蕪湖火車站段),地面及高架線約14.5公里,換乘站3座。一期工程預計計劃2016年9月開工,2019年12月建成通車。

Ⅱ 蕪湖市第十二中學的地理位置

地址:蕪湖市弋江區花津南路與烏霞山西路交叉口

公交:10、32、36、37、44、48、114路晚班直達
郵編:241000

Ⅲ 安徽蕪湖的地理解構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抄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長江自城西南向東北緩緩流過,青弋江自東南向西北,穿城而過,匯入長江。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與青弋江的交匯口。
蕪湖是一座濱江山水園林城市。蕪湖山巒疊嶂,湖泊縱橫,襟江帶河,風光秀麗,地勢南高北低,平原丘陵皆備,地形呈不規則長條狀。有「雲開看樹色,江靜聽潮聲」之美譽。山體面積占總面積的20.5%。境內有各類湖泊3000多個,平原丘陵皆備,河湖水網密布,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 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14.4%。蕪湖四季分明,空氣質量較好,據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報告,蕪湖空氣質量位居109個重點城市第10位,是一個適宜人居的生態之城。蕪湖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有6家4A級景區。[2] 蕪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16℃,日照時數2000小時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每年達219-240天。

Ⅳ 蕪湖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市區坐落在長江以南,長江與青弋江交匯處。春秋時版設邑,因鳩鳥權繁多而得名「鳩茲」,距今已有2500餘年;繁昌「人字洞」的發現,把人類的活動上朔到了200-250萬年前。蕪湖是安徽省的經濟、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重點開放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蕪湖是一個濱江山水園林城市,古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之稱。蕪湖是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
歷史文化
蕪湖歷史文化資源更是十分豐厚。繁昌縣「人字洞」,是古人類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引起世界矚目。繁昌柯家村古窯址,繁昌平鋪鄉「萬牛墩」和南陵吳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銅礦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Ⅳ 急問:蕪湖的自然地理情況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轄蕪湖、繁昌、南陵三縣和鏡湖、新蕪、馬塘、鳩江四區。全市面積3317平方公里,人口215萬,其中市區人口63萬。改革開放以來,蕪湖已具有較高開放度和較強綜合經濟實力,是享受國家沿海地區對外開放政策的國家沿江開放城市。近幾年又先後被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委批准為國家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國家技術創新區域試點城市和發展新型試點城市,還被世界銀行確定為中國國企改革技術援助試點城市。

蕪湖歷史悠久、春秋時代為吳國的鳩鶿邑,作為縣名始於公元前10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近年,蕪湖境內人字洞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境內大工山古銅礦遺址是春秋和漢唐時期中國最大的銅生產基地,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辟蕪湖為對外通商口岸。1877年起,蕪湖逐漸成為全國四大米市之一。由於位置優越、商業鼎盛,歷史上曾被譽為「皖之中堅」、「長江巨埠」。

蕪湖歷史悠久,古來即為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是長江流域重要的商埠城市。舊石器時代文物以及古銅冶煉遺址證明,古代蕪湖的冶金和製造工業技術水平就十分發達。 明代的紡織業已形成相當規模,有「織造尚淞江,漿染尚蕪湖」的記載。近代蕪湖是全國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時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是長江下游地區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

蕪湖市地處長江下游,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16攝氏度,年平均無霜期219-240天,年日照時數為200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

蕪湖農業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油料、棉花等。長江從市西緣流過,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全市水面面積達47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4.4%。水產品種類繁多,其中鰣魚、刀魚、螃蟹是著名的「三鮮」。山區產有名貴中葯材丹皮等。

蕪湖共發現礦產55種,其中石灰石儲量達42億噸。地處長江下游的蕪湖,江面開闊,水流量充沛,尤其適合發展大耗水量、大運輸量的工業項目。

通訊 蕪湖是長江經濟帶上重要的通信樞紐。寧漢、寧蕪干線光纜及京滬杭同軸電纜經過蕪湖,全市程式控制電話總裝機容量30.6萬門,移動通訊、無線尋呼等現代化通訊設施手段先進,國際互聯網蕪湖網站已正式開通。

航空 蕪湖機場已開通蕪湖至北京及蕪湖至佛山的航線。距合肥駱崗機場119公里;距新建成的南京碌口國際機場的直線距離僅58公里。

公路 蕪湖是沿江公路網路的重要樞紐。全市公路總里程1530公里,其中市區100多公里。205、318國道穿境而過。蕪湖通往合肥的高速公路已投入使用,沿江高等級公路蕪湖段已建成,蕪湖至杭州的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蕪寧高速公路即將開工建設。

Ⅵ 蕪湖市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內21分、北緯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容系,北望江淮平原。北與合肥市、馬鞍山市毗鄰,南與宣城市、池州市接壤,東與馬鞍山市、宣城市相連,西與銅陵市交界。

蕪湖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蕪湖的氣候特點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16℃,日照時數2000小時左右。最熱為7~8月,平均氣溫超過28℃,極端最高氣溫接近40℃;最冷為1月,月平均氣溫僅3℃,曾出現過-10℃的極端最低氣溫。蕪湖降雨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但年內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節和初冬。無霜期每年達219~240天。

Ⅶ 蕪湖地理位置和馬鞍山比較,哪個好,又是好在哪

某網友出帖,對蕪湖之比馬鞍山有些看法,我想對其發言回答如下:
他說:「蕪湖與馬鞍山相比的差距有以下幾方面:1、馬鞍山有全國十大鋼鐵集團之一的馬鋼!實力不言而喻!」
說到實力,不可否認,馬鋼是目前安徽唯一產值過百億的企業(由此可見安徽窮呀)。但馬鞍山2002年GDP(國民生產總值)為155億元,這其中馬鋼佔了近一半。蕪湖GDP是245億元,有海螺、實達、奇瑞、美的、鑫科、港儲等上市公司和大企業。雖說伸出五指,俱不若馬鋼之長,但攥起拳頭,卻遠比馬鋼的「一指禪」有力得多。
一個城市的工業門類單一,是極大的弊病,這一點,早已為歷史所驗證。最近幾年,石化行業普遍不景氣,安慶石化的蕭條,給安慶的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而銅材的漲價,讓銅陵去年的日子非常好過,因鋼材漲價,馬鞍山這兩年經濟也是如此。但今後怎麼辦呢?皖江四市,除蕪湖外無一不是單一的採掘加工工業,猶如一個人長期只吃一種食物,怎麼不會營養不良呢?環顧國內,大多數單一工業門類城市都陷入廠衰則經濟停滯,廠榮則持之不久的循環,鞍山的鞍鋼,大同的煤礦,吉林的吉化,淮南的電廠……,無不如此。聽說過上海、南京、深圳、廈門靠哪一個企業繁俚穆穡?
他說:「2、馬鞍山區位優越,是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
論離南京近,馬鞍山自是優於蕪湖,正如論離上海近,離江浙近,離發達地區近,安徽自是優於湖北湖南河南陝西。但是,離得近就一定能富嗎?安徽省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點,我已在前文《皖江是如何開發的?安徽的經濟中心在蕪湖嗎?》中表述過了。馬鞍山某網友曾經轉抄過我這篇文章,因未註明出處,被我們制止。我想他可能也知道。
再說,被南京劃進都市圈,蕪湖也在呢。但我懷疑,這根本就是一場鬧劇。爹媽不疼,找個後娘就行了嗎?十幾年前,就有南京經濟協作區了,可省里讓你們合作嗎?能讓早發展了,現在哪兒還有合肥的老大?坐家夜郎自大,寧可全體自宮,不可一地成功。
他說:「3、馬鞍山人均收入和消費經省權威機關統計已在全省多年保持第一!(不信可以去查!) 」
信,自然信,銅陵人均收入也比蕪湖高呢。但一地市在周邊有無影響力,主要看其經濟總量和幅射力。珠海人均收入和消費比上海還高,但誰會把珠海當作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呢?蕪湖自然不能與上海比,但說小點,如果皖江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龍頭的話,非蕪湖莫屬!
他說:「4、馬鞍山是新興移民城市,市民素質普遍偏高!」
說到市民素質普遍偏高的地方,還有湖北十堰,新疆石河子,四川攀枝花等地,都是移民城市,單一經濟。但還是上面的話:要有經濟總量和幅射力的。馬鞍山與蕪湖相比,畢竟城市小一些,人口問題也不大,交通,物流,可發展用地等各方面都弱之。
他說:「5、目前上到國家和省市領導非常重視馬鞍山的經濟發展!有很多優惠政策。而蕪湖所謂的幾項「名」工程,如:步行街、美食街、廣場等大都只是一些政績工程,耗資巨大,成效不明顯,勞民傷財!蕪湖人當真都是過上小康日子,只剩下富人消費了嗎?」
國家給馬鞍山的優惠政策,恐怕不如蕪湖,更不如合肥了。至於蕪湖的「名」工程,我想也不是政績工程,其成效顯著,這可是二百萬市民公認的,誰也不能以一家之言,蔽眾人之口!
這些工程,正是蕪湖經濟發展的象徵。不是經濟發展了,不是稅收上來了,政府又怎麼造得起呢?誰能說上海陸家嘴、高架橋是形象工程呢?栽了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也正是蕪湖的這些工程,改善了城市形象,增加了市民自豪感,在招商引資方面更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沒有步行街,怎麼會有聯華、商之都?沒有美食街,怎麼會有馬鞍山人為此特意來蕪湖吃飯?多少外地人來蕪湖參觀鳩茲廣場,奧體公園,他們在蕪湖吃住,用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呀。
蕪湖的富人,肯定比馬鞍山多,但市民從總體上來說,是達到了小康的,去年80億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可不是幾百幾千個富人消費出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達到了6400元。下一步蕪湖要做的,是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回答完他的話,我想就蕪馬之間的問題再深入說明一下:
蕪湖、馬鞍山一依帶水,同屬皖江中等城市,也同屬南京都市圈范圍。從經濟上來講,各有各的特色,但現在各地都在招商引資,蕪湖自然條件、地理位置,交通運輸等方面比馬鞍山優越,資金流入量大一些,作為皖江開放的重點和龍頭,這也是正常的。
但我想,如果省政府在開發開放的道路上走得再快一些,遠一些,再高瞻遠矚一些,皖江地市從中得到的利益,遠非今日蕪馬之爭所可比。
南京的GDP,不如蘇州的一半,我想,作為省會城市,沒有人為設置障礙,攔截資金流,沒有「以政策為借口強調蘇南稅金發展蘇北,以圖平衡」,而任蘇南高速發展,成就今日江蘇全省在蘇南龍頭的帶領下共同發展的一番大好局面,這才真正是開放的意識,開放的胸懷!
作為安徽的兩個相對先進城市,蕪湖應該和馬鞍山攜起手來,在引進外資,道路交通建設,信息溝通,物流,乃至建設用地,行政區劃,開發區政策等方面通力合作,共謀發展之路,才是上上之策。

以上回答是粘貼某網站論壇內容!
作為蕪湖人的我認為蕪湖和馬鞍山各有長處!就連方言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曾有傳言,蕪湖和馬鞍山和並成一個蕪馬市,最終沒能實現,也是有點遺憾

Ⅷ 蕪湖市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測評,地理試卷答案

去網上搜索一下

Ⅸ 蕪湖的地理位置

地處長江下游南岸。

Ⅹ 蕪湖與滁州哪個地理位置好

十個蕪湖地理位置抄也抵不上滁襲州原因很簡單,中國的經濟是由東向西發展,誰在東邊誰就有優勢,滁州在安徽東邊,而蕪湖在西邊,就這一點蕪湖就沒法和滁州比,從滁州只需要順著一條直線道路就能跑遍江東所有城市群,而蕪湖想要跑遍這些城市就能轉n個站。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