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剛地理學
A. 請問你知道地理科學專業教材用的哪個版本嗎,謝謝啦
全部圖書(24)
1. 地貌學原理
作者 : 楊景春
出版社 : 北京大學
2. 土壤地理學
作者 : 李天傑 編
出版社 : 高等教育
3.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
作者 : 湯國安/劉學軍/閭國年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城市地理學
作者 : 許學強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遙感導論
作者 : 梅安新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遙感實習教程
7. 人文地理學
作者 : 趙榮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8. 經濟地理學(第二版)
作者 : 李國平/曾剛/覃成林/李小建 編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9. 新編地圖學教程
作者 : 蔡孟裔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新編地圖學實習教程
作者 :
出版社 :
.
11. 現代自然地理學實習教程
作者 : 王建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現代自然地理學
作者 : 王建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環境管理學
作者 : 葉文虎/張勇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植物地理學
作者 : 武吉華
出版社 : 藍色暢想
15. 海洋科學導論
作者 : 馮士筰 編/李鳳岐 編/李少菁 編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第二版)
作者 : 崔功豪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新編地理教學論
作者 : 陳澄/陳澄 編
出版社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8. 美國大學學生事務研究
作者 : 馬超
19. 自然資源學原理
作者 : 蔡運龍編著
出版社 : 科學
20. 氣象學與氣候學基礎
作者 : 李愛貞
出版社 : 氣象出版社
21. 地球科學導論
作者 : 劉本培/蔡運龍主編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2. 中國地理
作者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3. 地質學基礎
作者 : 宋春青/邱維理/張振青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計量地理學基礎
作者 : 張超
出版社 : 高等教育
.
B. 中國的地理學家有哪些人
中國地理學家 聽語音
古代
中國古代地理學家眾多,體現在旅遊、方誌、建築、測量測繪、天文學等多個方面。[1]例如:
酈道元
沈括
徐霞客
張衡
一行
南宮說
郭守敬
裴秀
徐光啟
樂史
羅洪先
賈耽
朱思本
晏謨
王士性
何秋濤
嚴如煜
顧炎武
徐繼畲
楊守敬
於欽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對古代地理學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例如:
張騫父子
班超父子
法顯,晉代高僧
玄奘,唐代高僧
鄭和
近現代
中國近現代地理學發展迅速,涌現出一批著名地理學家。以下列舉部分:
白光潤
白眉初
白永平
包安明
寶音
保繼剛
鮑覺民
蔡建霞
蔡孟裔
蔡強國
蔡運龍
曹桂發
曹延藩
曹有揮
陳百明
陳朝輝
陳傳康
陳爾壽
陳發虎
陳廣庭
陳國階
陳漢欣
陳靜生
陳俊合
陳可馨
陳立人
陳能
陳沈良
陳述彭
陳曦
陳效逑
陳亞寧
陳永勤
陳永森
陳振樓
陳忠暖
諶湛溪
成升魁
承繼成
程國棟
程和琴
褚廣榮
褚亞平
崔功豪
崔鵬
代合治
鄧輝
鄧先瑞
丁四保
丁永建
董治寶
杜德斌
段漢明
範文紀
方創琳
方鳳滿
方俊
方修琦
馮德顯
馮起
馮學智
傅伯傑
傅先蘭
甘枝茂
高峻
高前兆
高全洲
高抒
高泳源
葛劍雄
葛全勝
葛綏成
宮輝力
龔勝生
穀人旭
顧朝林
顧祖禹
郭來喜
韓茂莉
韓昭慶
何秋濤
賀燦飛
侯仁之
侯甬堅
胡煥庸
胡序威
華林甫
黃秉維
黃國璋
黃健民
黃錫疇
景才瑞
藍勇
李春芬
李德仁
李國平
李吉均
李潤田
李四光
李小建
李小文
李旭旦
梁溥
林炳耀
林超
劉東生
劉科偉
劉培桐
劉興詩
劉興土
陸大道
陸林
羅洪先
羅開富
馬溶之
滿志敏
寧越敏
秦大河
任美鍔
沙學浚
沈玉昌
施雅風
石泉
史念海
宋家泰
孫鴻烈
覃成林
譚其驤
唐曉峰
塗長望
王成組
王恩涌
王鴻禎
王緝慈
王乃昂
王乃梁
王守春
王穎
王庸
伍光和
魏清泉
翁文灝
吳傳鈞
吳殿廷
吳尚時
吳松弟
吳中倫
徐建華
許學強
許學工
嚴德一
嚴如煜
閻小培
楊紉章
楊吾揚
葉嘉安
尤聯元
曾剛
曾世英
曾昭璇
張其昀
張偉然
張文忠
張相文
張曉虹
張修桂
趙榮
周立三
周尚意
周廷儒
周一星
周振鶴
朱鶴健
朱思本
朱震達
竺可楨
鄒代鈞
鄒逸麟
左大康
C. 我是學地理信息科學的大一新生。有沒這門專業入門的書或者資料 網站介紹一下 謝謝
1. 地貌學原理
作者 : 楊景春
出版社 : 北京大學
2. 土壤地理學
作者 : 李天傑 編
出版社 : 高等教育
3. 地理信息系統教程
作者 : 湯國安/劉學軍/閭國年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城市地理學
作者 : 許學強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遙感導論
作者 : 梅安新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遙感實習教程
7. 人文地理學
作者 : 趙榮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8. 經濟地理學(第二版)
作者 : 李國平/曾剛/覃成林/李小建 編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9. 新編地圖學教程
作者 : 蔡孟裔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新編地圖學實習教程
作者 :
出版社 :
.
11. 現代自然地理學實習教程
作者 : 王建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現代自然地理學
作者 : 王建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環境管理學
作者 : 葉文虎/張勇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4. 植物地理學
作者 : 武吉華
出版社 : 藍色暢想
15. 海洋科學導論
作者 : 馮士筰 編/李鳳岐 編/李少菁 編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第二版)
作者 : 崔功豪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新編地理教學論
作者 : 陳澄/陳澄 編
出版社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8. 美國大學學生事務研究
作者 : 馬超
19. 自然資源學原理
作者 : 蔡運龍編著
出版社 : 科學
20. 氣象學與氣候學基礎
作者 : 李愛貞
出版社 : 氣象出版社
21. 地球科學導論
作者 : 劉本培/蔡運龍主編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2. 中國地理
作者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3. 地質學基礎
作者 : 宋春青/邱維理/張振青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計量地理學基礎
作者 : 張超
出版社 : 高等教育
D.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地理學家
著名地理學家: 1、裴秀 2、酈道元 3、徐霞客 4、魏源 一、裴秀 西晉時,中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制圖理論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約公元90-168)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裴秀(223-271年)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自幼好學,知識淵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觸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圖資料。由於才華出眾,所以青少年時代就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贊賞。 春秋戰國時期地圖已廣泛用於戰爭和國家管理,秦漢以後損失嚴重。出於政治和軍事需要,裴秀立意製作新圖。他領導和組織編製成《禹貢地域圖》18篇,這是中國和全世界見於文字記載的最早歷史地圖集。為了便於應用,他還將一幅篇幅過大(用娟八十匹繪制)的《天下大圖》縮製成以寸為百里(比例尺1:1,800,000)的《地形方丈圖》,圖上載有名山都邑,為軍政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我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 所謂「制圖六體」就是繪制地圖時必須遵守的六項原則,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條講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離,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繪圖原則;後三條是因地形起伏變化而須考慮的問題。這六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它把制圖學中的主要問題都接觸到了。 這是他對中國地圖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系統制圖理論。直至今天地圖繪制考慮的主要問題除經緯線和投影外,裴秀幾乎都扼要地提到了。 裴秀提出的這些制圖原則,是繪制平面地圖的基本科學理論,為編制地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它一直影響著清代以前中國傳統的制圖學,在中國地圖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世界地圖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二、酈道元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生年有皇興三年(469),延興二年(427)之說,但都缺乏可靠依據,卒於孝昌三年(527)。 生於仕官家庭,父親酈范作過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書郎,以後歷任潁川太守,東荊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職,看來他一生在政治上還是有所建樹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時,在陰盤驛(今 希臨潼附近)為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酈道元一聲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但除《水經注》外,其餘著作都已亡佚。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志於地理學的研究。他喜歡游覽祖國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內蒙等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游覽名勝古跡、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勢,並訪問當地長者,了解古今水道的變遷情況及河流的淵源所在、流經地區等。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古代地理學著作,如《山海經》、《禹貢》、《禹本紀》、《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水經》等,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為他的地理學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礎。 通過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現象同古代地理著作進行對照、比較,發現其中很多地理情況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把這些地理現象的變遷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弄明白歷史上的地理變化。因此,應該對此時的地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同時查閱古代文獻,與古代的地理學著作相印證,將地理面貌的歷史變遷盡可能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為此,酈道元決定以《水經》為藍本,以作注的形式寫一本完整的地理學著作。 《水經》是三國時代桑欽所著的一部地理學著作,此書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1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對水道的來龍去脈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記載不夠詳細、具體。為此酈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在《水經》的基礎上,酈道元終於完成了《水經注》這一地理學名著。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出身於江陰的天資聰穎。童年上私塾時,即聽背經書,作八股文。但徐霞客偏偏沒興趣,有興趣的是看古今史書,尤其是地方誌,從而立下遍游名山大川的志願。 幼年好學,博覽圖經地誌。因見明末政治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