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2015初中地理試卷

2015初中地理試卷

發布時間: 2021-01-23 19:15:54

A. 2015年會考地理試卷

各種考試成績(及分數線、入取查詢、考試試題及答案等)只可能在當地官方網上查到,回即使有的社會答網也能查(如sina、people、qq、examda等網站),也都是鏈接過去的,在其它地方官方網上是不可能查到的(因為它們也有自己地區的考試及相關查詢),若在當地的官方教育網、招考網、信息網(各地的叫法不同,看其網的主單位是否是當地的教育局)查不到或沒有,就是還沒出來呢,什麼時候出來(各地是不同的),多關注對應考試的新聞或文件通告(有的網頁中能看到),請耐心等待;不要輕信網上不負責任的各種言語,以免誤事和後悔。

B. 貴陽市2015初中畢業地理生物答案

別想了,根本不可能、也許題目都還沒出。

C. 2015廣東高考地理試卷難不難,難度系數情況點評

2015廣東高考地理試卷難不難,難度系數情況點評

地理:重視基礎關注社會生活實際回

地理科評卷組組長、華答南師范大學鍾巍教授分析,2015年廣東省文綜地理科高考試題以能力立意為主,重視考查中學地理主幹知識,重視考查考生對地理學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掌握,重視考查考生地理圖表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地理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試題注重選用新材料和創設新情境,所設計的問題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引導考生關注國家經濟建設和探究生活中的地理問題,符合中學地理課程改革方向和廣東省中學地理教學的實際。試題延續了近幾年廣東省文綜地理科高考試題的特色與風格,難易適中,問題的設計有利於考生作答。

考生答題存在地理基礎知識欠扎實,錯別字嚴重;審題不清,獲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欠缺;運用地理專業術語進行規范表達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欠缺等問題。

鍾巍建議,中學教學應重視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做到能夠舉一反三、有效遷移與運用;改變老師傳統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此外,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實際,活學活用,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分析、解釋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

D. 2015廣東省初中生學業考試 地理考試

機密★啟用前

2015年廣東省初中生學業考試

地 理

說明:1.全卷共8頁,全部為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滿分為100分,考試用時為50分鍾。

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在答題卡上填寫自己的准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座位號。用2B鉛筆將考場號和座位號相應號碼的標號塗黑。

3.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上。

4.考生務必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時,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豎版世界地圖以嶄新的視角展示世界。讀圖1,完成1~3題。

1.甲、乙、丙、丁位於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乙點所在的經緯度位置是

A.(30°S,105°E)

B.(30°S,105°W)

C.(30°S,75°E)

D.(30°S,75°W)

3.甲、乙、丙、丁對應的地理區域,正確的是

A.甲——南美洲

B.乙——太平洋

C.丙——南極洲

D.丁——印度洋

讀「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圖2),完成4~5題。

4.圖中春分點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當地球運行至③時

A.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B.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C.北半球晝夜平分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下的物體沒有影子

6.圖3是廣州某一天太陽東升西落的軌跡示意圖,這一天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

C.9月23日

D.12月22日

讀「東西半球分布圖」(圖4),完成7~8題。

7.關於世界海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

B.陸地主要分布在東半球、南半球

C.七分陸地、三分海洋

D.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

8.有關大洲、大洋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是跨經度最多的大洲

B.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

C.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D.大洋洲全部位於南半球

讀圖5,完成9—1題。

9.M觀景台的海拔是

A.400—450米 B.450—500米

C.500—550米 D.550~ 600米

10.M、N兩觀景台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實地距離是

A.1千米 B.10千米

C.100千米 D.1000千米

11.N觀景台的主要作用是

A.仰望飛瀑 B.俯瞰奇峰

C.近觀雲霧 D.遠眺群山

讀圖6,完成12~ 13題。

12,今年4月,尼泊爾發生的8.1級地震對我國影響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

A.青海,

B.西藏

C.新疆

D.雲南

13.關於印度半島自然地理特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季風氣候顯著

B.地勢南北高、中間低

C.半島南部東、西高止山對峙

D.恆河自東向西流向海洋

14.下列地區有利於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是

A.河流三角洲地區 B.河流上游地區

C.熱帶雨林地區 D.熱帶沙漠地區

讀圖7,完成15—17題。

15.以下地區全部位於「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是

A.東亞、東南亞、西亞、西部歐洲 B.東亞、南亞、西亞、東部歐洲

C.中亞、西亞、東部歐洲、西部歐洲 D.西亞、東南亞、東部非洲、西部歐洲

16.「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國家

A.多位於溫帶地區 B.多為發展中國家

C.多為黑色人種 D.多以平原為主

17.關於甲、乙、丙、丁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長緩慢

B.乙是中東地區,淡水資源豐富

C.丙是歐洲西部,經濟發達

D.丁是俄羅斯,輕工業發達

18.圖8的自然景觀,不可能出現在

A.美國 B.俄羅斯

C.中國 D.泰國

19.美國許多電影大片在全球獲得巨大的票房收入,其電影產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有發達的交通 B.有厚重的歷史

C.有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創新的意識 D.有眾多的人口

20.關於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煤礦、鐵礦、水能資源豐富

B.科考的最佳時間是6、7、8月

C.企鵝、海豹、袋鼠的故鄉

D.冰蓋面積逐漸縮小

21.讀圖9,對兩地氣候描述正確的是

A.氣溫年較差較大的是倫敦

B.兩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C.北京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D.倫敦夏季涼爽冬季溫和,各月降水較均勻

規劃中的兩洋鐵路,是指橫跨南美洲大陸,連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鐵路建設項目,如圖10所示,完成22—23題。

22.關於「兩洋鐵路」修建意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溝通東部太平洋與西部大西洋的陸上交通

B.將成為南美大陸南北交通大動脈

C.減輕巴拿馬運河的運輸壓力

D.對巴拿馬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23.關於修建「兩洋鐵路」可能遇到的問題,正確的說法是

A.巴西高原的凍土問題

B.亞馬遜平原乾旱缺水問題

C.熱帶雨林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D.防範野象群攻擊的問題

讀「廣東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圖11),完成24~ 25題。

24. 1990年~2010年廣東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趨勢是

A.勞動力人口比例不斷增大 B.兒童比例不斷增大

C.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下降 D.人口年齡結構20年保持不變

25.針對廣東省人口年齡結構的問題,可以採取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規模

B.提高人口素質

C.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D.積極引進青壯年人口,彌補勞動力不足

26.讀「我國沿36。N地形剖面圖」(圖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海拔高,雪山連綿 B.乙地地表崎嶇,多喀斯特地貌

C.丙地溝壑縱橫,黃土層深厚 D.丁地有黃河注入,是我國內海

分析我國某地氣候資料,完成27—28題。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7.3

-2.5

5.3

11.7

16.7

20.5

22.4

21.0

15.9

9.4

1.6

-5.7

降水( mm)

10

12

22

48

74

86

200

150

82

43

21

13

27.該地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

28.在這種氣候條件下適宜種植的水果是

A.蘋果 B.菠蘿

C.荔枝 D.香蕉

讀圖13,完成29—30題。

29.關於黃河流經地形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源頭位於唐古拉山脈

B.上游全部流經青藏高原

C.中游主要流經黃土高原

D.下游流經江淮平原

30.黃河徑流量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長度較短,結冰期較長

B.中游為地上河,沒有支流注入

C.流域內降水量小,蒸發量大

D.含沙量大,汛期較短

讀「我國四大區域圖」(圖14),完成31~32題。

31.①區域與③區域相比具有的優勢是

A.水能資源豐富

B.地熱資源豐富 ,「

C.天然氣資源豐富

D.太陽能資源豐富

32.②、④區域的糧食作物分別以小麥和水稻為主,

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熱量 B.降水

C.土壤 D.光照

讀「我國四大工業區圖」(圖15),完成33—34題。

33.目前國家重點振興的老工業區是

A.甲工業區 B.乙工業區

C.丙工業區 D.丁工業區

34.丁工業區針對近年來出現的「用工荒」問題,採取的合理措施是

A.吸引海外務工人員 B.產業升級和設備更新

C.減小企業投資規模 D.延長工人工作時間

35.今年4月公布的全國空氣「十佳」城市中,珠汀三角洲佔一半。這源於珠江三角洲

A.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環境保護 B.全面關停污染企業

C.禁止外地機動車進入 D.單一發展輕工業

讀「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示意圖」(圖16),完成36—37題。

36.輸水總乾渠經過的省級行政中心有

A.邯鄲、石家莊

B.鄭州、石家莊

C.南陽、邯鄲

D.鄭州、南陽

37.南水北調工程對北京的作用是

A.可以解決水資源季節分配不均的問題

B.可以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

C.可以緩解經濟發展與水資源不足的矛盾

D.可以緩解環境保護與水資源污染的矛盾

讀「貴廣高鐵示意圖」(圖17),完成38—39題。

38.貴廣高鐵的橋梁和隧道特別多,主要原因是

A.地形復雜

B.降低成本

C.氣候多變

D.保護耕地

39.貴廣高鐵的開通,便於我們

A.觀海潮

B.登泰山

C.游灕江

D.看大漠

40.圖18所示信號燈頂部的裝置是把____轉化為電能。

A.太陽能

B.沼氣能

C.風能

D.核能

41.國務院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我國汽車油耗

降一半的要求。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大力發展

A.電動汽車

B.大排量汽車

C.柴油汽車

D.無人駕駛汽車

42.新疆的喀什被譽為「中國的西大門」,其設立經濟特區的優勢是

A.我國陸上通往中亞的唯一通道

B.土地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達

D.位於西北邊陲,利於鄰國經濟貿易往來

讀「我國某地區農業土地利用變化過程示意圖」(圖19),完成43—44題。

43.該地區位於

A.珠江三角洲 B.江淮平原

C.黃河三角洲 D.東北平原

44.該地區土地利用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氣溫不斷升高 B.降水不斷減少

C.市場需求變化 D.土壤肥力下降

45.我國大陸遊客到台灣「自由行」,直接利於台灣____的發展。

①工農業 ②旅遊業 ③金融業 ④餐飲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民間把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前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的較大降水過程稱為「龍舟水」,據此完成46 ~47題。

46.每年「龍舟水」期間,廣東開展的民俗活動有

A.猜燈謎,吃湯圓 B.賽龍舟,吃粽子

C.賞明月,吃月餅 D.逛花市,買鮮花

47.「龍舟水」期間廣東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有

①沙塵暴 ②泥石流 ③寒潮 ④雷暴 ⑤冰雹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48.廣東省發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中,提示中小學生停課的是

49.位於南海之濱的國際金融中心,素有「購物天堂」之稱的城市是

A.高雄 B.澳門

C.基隆 D.香港

50.下列有關海洋資源開發活動正確的是

①海水淡化 ②石油開采 ③煤炭開采 ④珊瑚礁開采 ⑤旅遊觀光 ⑥海水養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E. 2015人教版地理中考總復習提綱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P3中的圖1.2)
⑴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⑵大小: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⑶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實: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衛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擋了照射的陽光。
⑷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西班牙→大西洋→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⑴含義: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縮小的模型。
⑵意義: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
3、緯線和經線(P5中的圖1.7)
⑴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⑵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⑶地軸:假想的地球自轉軸。
⑷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⑸經、緯線的特點:
特 點 經 線 緯 線
形狀特徵 半圓,兩條相對應的經線組成經線圈,把地球平分為相等的兩個半球 圓,每一條緯線自成緯線圈
長度特徵 經線長度都相等 緯度相同,長度相等,赤道最長,向兩極漸短收縮成一點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⑹特殊的經、緯線
①特殊緯線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既是緯度的起始點,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
30°緯線——是低緯度與中緯度的分界線 60°緯線是中低緯度與高緯度的分界線
②特殊經線
0º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是經度的起始點,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以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舊址。
180°經線——大致與「國際日期變更線」一致
20°W——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0°緯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160°E。
⑻經度和緯度的變化規律:
(西經) (東經)

10°
20°
180°
10°
20°
180°
愈向西愈大 愈向東愈大

10°
10°
20°
20°
90°
90°
赤道
4、利用經緯網定位
⑴經緯網的含義:在地球儀或地圖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格。
⑵經緯網的作用:確定地球表面某一點的位置。
二、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P9中的圖1.15)
⑴含義: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⑵方向:自西向東。 ⑶周期:一天(約為24小時)。
⑷產生的現象:晝夜更替、地方時差
2、地球的公轉(P11中的圖1.19)
⑴含義:地球圍繞太陽不停地旋轉。⑵方向:自西向東。⑶周期:一年(約為365天)。
⑷特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的夾角是66.5°
⑸產生的現象:
①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②同一地點,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③同一地點,晝夜長短的變化;④同一地點,不同季節太陽光熱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夏至日(6月22日前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
⑺四季的劃分(以北半球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個月是春季;6、7、8三個月是夏季;
9、10、11三個月是秋季;12、1、2三個月是冬季。
熱 帶
北溫帶動
南 溫 帶
北 寒 帶
南 寒 帶
有極晝極夜
有極晝極夜
有陽光直射
無極晝極夜、直射
無極晝極夜、直射
90°
90°
(北極圈)66.5°
(南極圈)66.5°
(北回歸線)23.5°
(南回歸線)23.5°
(赤道)0°
3、地球的五帶(P12中的圖1.20)
三、地圖
1、地圖的基本要素(地圖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
②表現形式:數字式、文字式、 線段式
⑵方向的判讀:
①一般地圖: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箭頭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⑶圖例和注記
①圖例:用來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種符號。
②注記:用來說明地理事物名稱的文字或用說明地理事物數量的數字,稱之為地圖的「語言」。
③常用圖例:(P14中的圖1.24)
鐵路 國界 山峰
2、地形圖的判讀
⑴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P16中的圖1.27)
①海拔(絕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舉例: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舉例:旗桿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圖的類型: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的線。
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
⑶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P16中的圖1.29)
①根據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據等高線形狀判斷地形類型: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表示山谷,向低處凸出表示山脊;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陸地上的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⑴地圖常見種類:導游圖、交通圖、政區圖
⑵比例尺大小與地圖范圍、詳略的對應關系:
表示範圍的大或小 表示內容的詳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詳細
小比例尺 大 簡略
在圖幅一樣大的情況下,選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實地范圍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詳細;反之亦然。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概括為「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⑵分布: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國載人航天歷程:2003.10.15,楊利偉,神舟5號飛船;2005.10.12,聶海勝、費俊龍,神舟6號飛船;2008.9.25,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神舟7號飛船。14年中考地理復習提綱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關於海洋、陸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圖2.5)
概念
大洲 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大陸 面積廣大的陸地
島嶼 面積較小的陸地
洋 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 是洋的一部分,位於大洋邊緣,面積較小,靠近大陸
海峽 溝通兩個海洋之間的狹窄水道
⑵海陸分布大勢:
①六塊大陸: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
②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P29中的圖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線:(P30中的圖2.7)
亞、歐: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非: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南、北美: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亞、北美:白令海峽。
⑶亞洲是最大的洲;歐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二、海陸的變遷
1、滄海桑田
⑴現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是不斷變遷的
⑵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類的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⑶舉例:今天的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過去曾經是海洋。
2、海陸輪廓形成的兩大學說
學說名稱 學說內容 主要證據
大陸漂移學說 ①2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周圍是一片汪洋。
②後來,大陸分裂並緩慢漂移分離,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 ①大陸輪廓的吻合性
②拼合大陸幾種古地層的相似性
③拼合大陸幾種生物的相近性
板塊構造學說 ①由岩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塊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
③板塊內部比較穩定,邊緣交界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①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②東非大裂谷,紅海的形成與變化。
③大西洋的擴張。
注意:
①「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對完善的一個學說。
②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圖2.19)
③由板塊運動引起的兩大地震帶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一、多變的天氣
1、天氣及其影響
⑴含義: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⑵特點:短時間(時間)、相差大(空間)、變化大(變化)
⑶影響:天氣對交通、生活、農業生產、軍事等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
2、明天的天氣怎麼樣?
⑴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發布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
⑵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
世界各地獲取氣象信息→衛星傳輸接收→對信息加工處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預報
⑶天氣預報的形式:電視、報紙、互聯網、廣播、手機簡訊、打電話
⑷天氣預報的內容:
①衛星雲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區
②城市天氣預報: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常規情況,另外還有沙塵暴、空氣質量、海浪、冰雹、大霧等特殊預報。
⑸常用的天氣符號(P46中的圖3.6)
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評價空氣質量的方式: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用污染指數來表示。污染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染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空氣質量級別 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狀況
一級 1~50 優
二級 51~100 良
三級 100~200 輕度污染
四級 200~300 中度污染
五級 >300 重度污染
二、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與生活
⑴氣溫:空氣的溫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氣溫=一日內氣溫觀測值之和÷觀測次數
月平均氣溫=一月內日平均氣溫之和÷當月天數
年平均氣溫=一年內月平均氣溫之和÷月數(12)
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氣溫影響人們的穿衣、飲食、住房、農業和交通等。
2、氣溫的變化
⑴日變化(P51中的圖3.12)
①概念: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
②變化特點: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③氣溫日較差=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⑵年變化(P51中的圖3.13)
①概念: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
②變化特點:南北半球氣溫的變化正好相反。
陸地上:北半球氣溫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氣溫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
⑶通常用氣溫的變化曲線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的氣溫變化情況。
⑷氣溫年變化曲線圖的繪制方法:一橫月、二縱溫、三定點、四連線
3、氣溫的分布
⑴等溫線:氣溫相同的點的連線。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熱不同,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
⑶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規律:
①緯度差異:一般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P53中的圖3.17)
②海陸差異: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變化: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⑸等溫線圖的判讀:
①等溫線封閉,中心氣溫高的為高溫中心,中心氣溫低的為低溫中心。
②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⑹世界「熱極」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極」南極大陸。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與生活
⑴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測量:測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單位一般為毫米。
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降水影響交通、農業生產等。
2、降水的季節變化(P55中的圖3.19)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降水的季節變化情況。
⑵降水量柱狀圖的繪制方法:一橫月、二縱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圖3.21)
⑴等降水量線:降水量相同的點的連線。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圖來表示。
⑶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點: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較豐富,兩極地區降水少;
②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在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降水較少;
④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四、世界的氣候
1、氣候的地區差異
⑴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⑶氣候與天氣的差異:
時 間 變 化 情 況
天氣 短時間 時刻在變
氣候 長時間 相對穩定,一般變化不大
1.俄羅斯位於兩個平原之間的地形是烏拉爾山。位於高原和山地之間的河流是勒拿河。
2.與我國相鄰,而且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如果在地球上選一個地點,要求四面朝北,應應選在南極極點。
3.按照板塊構造學說,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板塊。中東地區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水資源。最豐富的資源是石油資源。
4.青藏高原氣候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日本的氣候具有什麼特點季風性、海洋性。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北非(或中東地區)。
5.日本的四大島中,最大的島嶼是本州。日本以哪種經濟為主加工貿易型經濟。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洋。
6.中亞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是以溫帶草原氣候為主。中東地區的主要人種是白種人。
7.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是南非。被稱為美國「黃金水道」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68.世界上針葉林分布最廣的國家是俄羅斯。美國人口稠密的地區是東北部的五大湖地區。造成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因素是西部高山的阻擋。
9.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峽灣,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
10.世界上目前無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極洲。日本是一個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是因為日本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
11.地形以平原為主的大洲是歐洲。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
12.南亞的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為主的山地;中部: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為主的平原區;南部:德干高原為主的高原。
13.東南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馬來群島的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沙漠分布於:非洲北部。
14.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是1.3%,亞洲是1.4%,2000年世界總人口是60.55億,亞洲的總人口是36.8億。如果2001年世界增加100人,則亞洲增加的人口數量是66人。
15.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尼羅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其長度是6600km。當北京時間(東8區)是14:00時,莫斯科(東3區)應該是:9:00。2014中考地理復習資料
16.將澳大利亞三大地形區逆時針旋轉900,與印度國家地形最為相似。印度最大的工業區分布在東北部。
17.美國最大的城市是紐約,「汽車城」是指底特律,鋼都是匹茲堡。飛機製造中心是西雅圖。
18.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州、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於馬來半島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亞、東南亞各港口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最短海上通道。
19.被譽為俄羅斯人「母親伏爾加」的河流是伏爾加河,全長3600千米,是歐洲第一長河。航運價值很高。通過運河,該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裏海相通,稱為「五海通航」。
20.為了進一步加強聯系在歐洲西部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叫做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21.「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從紅海經地中海再到黑海依次經過的運河和海峽是: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
22.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業發展的條件是:耕地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平原佔全國一半以上;河流較多,湖泊集中,平原地區有豐富的水資源;東部降水多,光熱條件好。
23.在美國,被稱為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是位於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世界唯一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24.北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淡水儲量最多的水體南極冰川。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法國發電量中核電的比重高達70%以上。
25.法國的工業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以汽車、飛機製造為主體的工業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服裝、食品、醫葯等工業部門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26.美國的三大地形為,東部:阿巴拉契亞山為主的山地,中部:中央大平原,西部:落基山等為主體的山地。
27.北美外來移民中80%以上的是歐洲人及後裔。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是法國。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有世界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
28.世界上被稱為「火山國」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由於該國地處三大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這三大板塊是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29.從大洲與地區看,玉米的原產地是北美洲。南北美洲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埃及是一個地跨哪兩大洲的國家:亞洲和非洲。
30.法國巴黎的象徵: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區。
31美國城市的籃球隊芝加哥公牛隊,休斯頓火箭隊,西雅圖超音速隊,底特律活塞隊。世界陸地最低窪的地方是:死海沿岸。
32.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各大洲地形特點各異,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造成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原因是:緯度和地形。
33.南極地區是科學考察的寶地,我國在那裡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是:長城站。同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教徒奉為聖城的是:耶路撒冷。
34.習慣上,被我國稱為「南洋群島」的是指東南亞地區的:馬來群島。各大洲中經濟最發達的大洲是:歐洲。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
35.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峽灣,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而成。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36.通常所說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
37.美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東北部地區。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

F. 把初中天津市2013年到2015年以及天津各區的2015年的地理會考卷都弄會了可以在這次天津初中地

你可以看看臨沂市生物考題,挺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