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國外的地理學

國外的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1-23 12:49:05

⑴ 求國外大學地理專業排名!!

如果細分的話地理也有很多的專業吧,你要的是哪個啊,學歷越高,它分的就越詳細,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特點的~~~

⑵ 在國外比如美國學地理學有什麼前途 就業情況如何

這個專業在美國是很有前途的,很好找工作,工職很高

⑶ 外國自然地理學專家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的學科,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層,即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區間內的一個特殊圈層。它是在太陽輻射能、地球內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層的特徵要復雜得多。在這里各種固體、液體、氣體狀態的物質同時穩定地存在並且相互滲透。只有在地球的這一部分才具有生物產生和繁衍的條件,並成為生物圈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因素。人類出現後,又成為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環境。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隨著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廣泛,但主要還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徵、結構、成因、動態和發展規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與轉化的動態過程;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研究各個區域的部門自然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特徵,並進行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評價,為區域開發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受人類干擾、控制的人為環境的變化特點、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整治措施。
人類的地理知識起源於遠古時代。但自然地理這一術語始用於17世紀,至18世紀後半期已廣為流行。自然地理學作為地理學中的一門學科,出現在近代地理學形成時期。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知識積累時期、近代時期、現代時期三個階段。
19世紀中期以前,地理學以地理知識的描述性記載為主,自然地理知識作為地理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是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記錄山川形勢、游歷探索四方奇勝,進行探險、發現活動等。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埃及人就開始觀測尼羅河水位的變化。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希羅多德在《歷史》(又稱《希臘波斯戰爭史》)一書中敘述了尼河夏季洪水的動態規律,並且指出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帶來的泥沙堆積而成。
希臘波斯戰爭
希臘波斯戰爭
以後,亞里士多德把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象作為土、水、火和氣四種基本原質的統一體。埃拉托色尼計算了地球的周長,用數學方法研究、確立地球表面經緯度和事物位置的方法,奠定了數理地理的基礎,並且將地球劃分出五個氣候帶。在歐洲,整個中世紀是封建閉塞和宗教觀念統治時期,地理學幾乎沒有取得什麼進步。
15~17世紀是地理大發現時期,人類的地理視野大大地擴展,不但最終證實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和地球存在著一個統一的世界大洋,還發現了洋流,確定了南北半球的信風帶和對季風形成作出科學解釋。這一時期收集的大量地表自然現象資料,為17世紀下半葉探討海陸起源、植物和動物的分類等理論問題,以及綜合地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建立了基礎。
德國瓦倫紐斯總結了地理大發現時期的大量資料,發表了敘述和解釋地球表面自然現象一般規律的著作《普通地理學》。18世紀法國布豐研究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認為人在改造自然界中有著巨大的力量,整個地球表面都有人類作用的烙印。這些都為自然地理學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准備。
在中國,公元前13世紀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關於天氣情況的記載。公元前11~前6世紀作於周代的的《詩經》記述了數十種地貌形態。戰國時期成書的《尚書·禹貢》依據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將當時的疆域分為九州,並就山川、湖澤、土壤、植被等對各州進行區域對比。《管子·地員》篇是首創土地分類的著作,綜合當時關於地貌、土壤和植被的知識,較為系統和詳細地把土地分為5大類20多個小類,並記述了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以前成書的《山經》對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以山為綱作了綜合性記述。公元六世紀初,酈道元完成《水經注》,對中國1252條河流水道的源流、脈絡和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作了詳細的注釋。11世紀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敘述了海陸變遷的事實,從河流沉積作用解釋華北平原的成因,從流水侵蝕作用論述了雁盪諸峰的形成,還詳細記載了物候現象。
徐霞客
徐霞客
17世紀上半葉,徐霞客對喀斯特地貌、火山地貌、河谷縱橫剖面發育、植物與環境的關系等作了詳盡的記載和科學的分析,特別是對中國西南地區喀斯特地貌的描述非常詳細,其中關於溶蝕窪地分類、鍾乳石和溶洞形成,以及峰林的類型、分布與地質構造之間關系等的論述是當時的最高研究水平。
19世紀初期德國洪堡和李特爾創建近代地理學。自然地理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從這時起,自然地理學由單一的、表象的、靜態的自然地理成分和現象的研究走向把自然地理環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綜合的、內在的和動態的研究。隨著自然地理學研究的深入,許多分支學科,如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等迅速發展起來。
洪堡把自然地理環境看成一個整體,應用經驗的和歸納的比較法,對不同區域、不同地理環境進行比較研究,認為地球表面各種自然現象之間存在著因果上和區域上的相互聯系。他根據大量實地考察資料,論證了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與氣候的關系,創立植物地理學;還首創世界等溫線圖,研究了氣候的形成和分布,成為近代氣候學研究的開端。洪堡德的貢獻為自然地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奠定了基礎。
19世紀60年代開始,德國佩舍爾提倡用發生學觀點來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徵,為自然地理學確立了地理學中分支學科的地位。李希霍芬創立了關於自然現象世界分布的一般概念,把自然地理學的研究論題引向地誌學,即闡明特定地區內務種事物相互因果關系。地誌學的概念受到赫特納支持並加以詳細論述,他的思想對德國自然地理學進展有深遠影響,其重要結果是將注意力轉向研究人類及其周圍自然界與生物環境之間的關系。
阿拉斯加冰川
阿拉斯加冰川
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期,彭克探討了地形的成因和形成過程,創用「地表形態學」 一詞。他還將阿爾卑斯山的第四紀冰期劃分為3個間冰期和4個冰期,對冰川學和第四紀地質學作出重要貢獻。20世紀初,施呂特爾提出景觀研究是地理學的中心目的,用歷史地理學方法探索文化景觀從原始(或自然)景觀演化的現象和過程。他把自然地理學研究的注意力引向研究人類活動所創造的人類居住地。20世紀30年代末期,特羅爾創建景觀生態學,對德國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同樣有著深刻影響。
19世紀後半期,美國正處在西部大勘測時代,戴維斯在進化論思想影響下提出了侵蝕輪回學說,並提倡用「地形的解釋性描述」來闡述地貌發育過程,對地貌學的建立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以後,德國彭克又提出地貌演化學說。
19世紀後期,在德國地理學思想影響下,俄國沃耶伊科夫從事地球熱量與水分子衡研究,主張重視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俄國自然地理學創始人道庫恰耶夫在論述土壤形成時提出自然綜合體概念,並建立了自然地帶學說。以後,他還提出地理景觀概念,認識到人是地球表面的一個主要變動力量。
20世紀前半期。貝爾格、格里戈里耶夫等發展了自然地帶學說和景觀學說,為發展自然地理學基本理論作出重要貢獻。與歐美不同,蘇聯地理學家非常重視自然地理學研究,通常把研究注意力放在自然環境各個要素方面,自然地理學內部分化明顯,在自然區劃、景觀制圖、地球化學景觀、生物地理群落和古地理學等方面研究取得顯著進展。
中國近代地理學是在引進歐美近代地理學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1908年,張相文編著了中國最早的自然地理學教科書《地文學》,開創了中國近代地理教育。從20年代起,竺可楨對氣候學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中國地理學者對中國的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進行廣泛的考察研究,從50年代起對青藏高原、黃土高原、新疆、黃淮海平原和海岸帶,以及冰川、凍土、沙漠等進行了系統考察,自然區域研究迅速發展。
從60年代開始,地理學出現了重大變革,建立了地理系統學說,從學科分化走向新的綜合。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又發展了新的分支學科。在研究方法上,引進了電子計算機和遙感技術,加強了定量分析研究。
這時期的自然地理學注重定量分析,並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緊密結合。主要是通過建立綜合性實驗站和使用遙感技術,觀測自然地理系統內的能量和物質的轉換形式、動態過程,獲取范圍廣和連續的各種自然地理信息,應用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處理和分析各種信息,通過模擬實驗建立系統結構模式和動態變化的數學模式等,深入研究自然地理系統的結構特徵,預測變化趨向。
注意運用生態學的觀點對自然地理系統進行研究,注重人類對環境作用的後果,並由此而發展了生態地理學、景觀生態學等。
加強了應用研究。運用自然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參與解決農業生產、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地理環境污染和治理等問題,由此而發展了應用氣候學、應用地貌學、資源地理學、環境地理學、醫學地理學等應用性分支學科。

⑷ 國外的孩子怎麼學地理

在陪孩子上到相關課題之前,中國媽媽還真沒想過!美國小學的地理課不單列成內一門課程,而是包含在名為「容社會科學研究」的人文課里,和歷史、時事等內容一起上;地理學先從地圖入手,教小孩子看懂地圖,識別方向,繼而是區分城市和鄉村,高年級的小學生還必須自己組織材料,通過做手工的方式做州地圖,通過這樣的學習,小學生確實將地理學成了一門實用的「本領」。

⑸ 國外人文地理學專業的大學排名誰知道啊謝啦!

沒有專門的排名,你可以先查一下哪些大學有人文地理專業,一般來說大學總體排名越靠前,其專業師資越強。

⑹ 國外的大學哪些的地理學比較好

2009年英國大學地理學專業排名

1 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

2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

3 杜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Durham

4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5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6 布里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

7 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8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9 南安普敦大學Southampton University

10 愛丁堡大學Edinburgh University

11 瑞丁大學Reading University

12 赫威爾士大學阿伯瑞特威斯分校University of Wales, Aberystwyth

13 謝菲爾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開設地理專業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簡稱ANU)建校於1946年,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市,佔地150公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是澳大利亞第一所研究大學,也是國際上公認的優秀大學之一。學校的教學及研究水平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望,曾兩度被澳大利亞高等教育質量監督委員會評議為第一等級大學。其MBA課程在亞太地區名列前10名。澳大利亞有史以來獲得的8個諾貝爾獎中,有3個是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獲得的。2000年6月,《亞洲周刊》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評為「澳大利亞領先的多學科大學」。

地理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校坐落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花園般美麗的校園佔地150公頃,四周被國家自然保護區,伯利·格里芬湖和市中心區環抱。其理想的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環境使校園的學習和生活充滿友好,和平的氣氛,是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旅遊的最佳選擇。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與堪培拉市的其他地區之間有暢通的公共汽車服務,以及自行車通道。城市中心與該校的距離很近,可以步行到達。

學校設施

澳大利亞大學學校擁有大量的現代設備,學生均可有自己的電子郵件信箱以及上網的密碼,還有設備優良的演講廳和實驗室。全校有大小圖書館10個,藏書量超過100萬冊,同時該校與澳大利亞國立圖書館毗鄰,此館的藏量豐富,包括470萬冊書、10萬種期刊雜志、40萬幅地圖、59萬張照片等,可媲美任何世界級的圖書館,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師生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課程設置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共有6大學院,包括人文科學院、亞洲研究學院、經濟和商業學院、工程與資源管理學院、藝術學院、法學院、科學院。

學科:亞洲研究(Asian Studies)、文科(Arts)、生物科學(Biological Sciences)、化學(Chemistry)、地球科學(Earth Sciences)、林木(Forestry)、經濟與商科(Economics and Commerce)工程與信息(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法律(Law)、 醫學(Medicine)、理科 ( Science)。

專業:古典文學、英文、數學、地理、歷史、語言學、現代 語言、音樂、哲學、政治哲學、社會學、亞洲研究、人類學、考古學、經濟、商業、 會計、財務、工程、資訊、科技、法律、化學、電腦科學、物理、統計、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心理學、農林學、地 質學、視覺藝術、音樂等; 傑出課程:經濟、電腦、工商管理、亞洲研究。

入學要求

本科、大學預科:

大學、大專在讀生或成績良好的高中畢業生;

本科要求IELTS6.5分,且每一項不低於6.0分,大學預科要求IELTS5.5分。

研究生:

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大學本科學歷;IELTS6.5且每一項不低於6.0分。

⑺ 美國那所大學 地理專業好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GIS是他們的王牌之一,有好幾個耳熟能詳的大神(Goodchild,Tobler等等)都掛名在這所大學,在GIS方面它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而且校園的地理位置和環境還特別好。(更新,Tobler已經去世了)

  • Clark University,克拉克大學,是麻省的一個老牌大學,地理學為王牌專業,最強的是自然地理,同時在GIS和人文地理方面也不弱,而且他們重視地理學和地質學、地球物理、大氣科學、環境科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內容,比較少見。綜合來看,他們也是美國最好的地理系之一。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這所大學的地理系是他們的王牌之一,在GIS和自然資源地理、歷史地理等方向都不錯,其中GIS的主要方向是空間分析(特別是跟人類行為學相結合的分析)、地圖學和地理數據可視化,傳說中的地圖大神Brewer就在他們那裡。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這所大學的GIS同樣也比較注重可視化和地圖學,著名的羅賓遜投影就出於這個系。除了GIS,整個系的風格比較偏人文社會一點,比如看重地理在歷史、人文、考古、人類學等方面的應用。不過自然地理的項目也不差,有個湖沼研究中心,但很少收中國學生,還有研究氣候變化的項目,和地球科學系及大氣海洋系有密切合作。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歇根州立大學,這所大學特別擅長農業地理和環境資源地理,畢竟這所大學是美國第一所州立贈地大學,農學院起家的。

  • Ohio State University,俄亥俄州立大學,這所大學的強勢方向主要是在空間分析和地學統計。這基本是地理學目前最火的一個分支了,它可以和大數據可以結合,和統計學計算機可視化經濟學政策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等都可以交叉。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強項是生態地理和人文地理,但GIS的項目比較少。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明尼蘇達大學,屬於綜合實力很平均,各個方向都不弱的那種地理系,而且近幾年處於上升趨勢。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科羅拉多大學鮑爾德分校,同上,屬於綜合很厲害的地理系,環境方向比較突出,另外有很多和地質學的交叉項目,畢竟USGS的總部就在他們那裡。GIS的方向稍微弱一點。

  • University of Kentucky,肯塔基大學,也同上,綜合比較均衡,沒有什麼短板。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自然地理很不錯,而且比較擅長GIS在疾病防疫和環境污染等方面的應用,還有就是傳統的空間分析。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學霸名校伯克利,雖然總體來說,這個大學感覺比較偏理工科,但是地理系卻十分偏文,算是人文地理屆的旗艦之一吧,也是現代人文地理的起源地之一。

  • Boston University,波士頓大學,曾經也是美國地理學的一面旗幟,現在雖然實力有些下滑,但還算不錯,特別是人文地理和遙感很有優勢。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niversity at Buffalo,紐約州立水牛城大學,在GIS領域算比較老牌的名校了,特別是擅長GIS在公共健康和傳染病防疫等方面的應用。裡面的中國人比較多。

  • University of Maryland,馬里蘭大學,這所大學除了空氣很甜以外,遙感相當不錯,就算不是全美第一,也至少是前三的水平。除了遙感以外,GIS和海洋等方面也很有建樹,但是人文的內容要少一些。

  •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聖迭戈州立大學,主要擅長空間分析以及計量地理學。貌似以前和聖巴巴拉有交叉項目,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屬於碩果僅存的比較老牌比較正統的那種地理系,GIS不是很強,主要強在人文和自然方向。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亞利桑那州立大學,GIS很不錯,發展勢頭很好,特別是空間分析。此外就是自然地理,也還行,尤其是沙漠氣候的方向。

  • University of Georgia,喬治亞大學,另外一所以遙感見長的學校。

  • Texas Tech University,德州科技大學,學校本身不怎麼樣,但地理系還算是小有名氣的。

  • George Mason University,喬治梅森大學,一所容易被人忽視的大學,在數字地理、計量地理方面很好。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華盛頓大學(西雅圖那個),他們的地理學不溫不火比較低調,但實力不容小覷,GIS、人文、自然三個主要大方向都可以排在十名左右,其中最擅長的是自然地理冰川方向,和地球科學系合作的項目,以及地圖學也是老牌強校之一。

  • Syracuse University,雪城大學,人文地理很好,自然地理方面,水文和環境地理還可以,另外地圖學在傳統上名氣也不錯。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這所學校所有關於Geo的專業都相當不錯,包括地理、地質、地球物理等等。單說地理系的話,比較偏人文一些,因為偏自然的大部分都在地質系裡。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GIS還算不錯。

  • University of Maine,緬因大學,UCGIS的三所名校之一,比較偏GIS開發。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GIS和人文地理都不錯。

  • University of Iowa,艾奧瓦大學,中部有名的地理系之一。

  •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中部有名的地理系之二。

  • University of Kansas,堪薩斯大學,中部有名的地理系之三,擅長數據可視化和開發,老牌的地圖學強校之一。

  • Iowa State University,艾奧瓦州立大學,有一些跨學科的項目。

  • University of Oregon,俄勒岡大學,擅長地圖學和數據可視化。

  • Oregon State University,俄勒岡州立大學,擅長人文地理。同時也擅長GIS以及和地質學等交叉的跨學科領域,尤其是海洋及氣候,希望培養全面人才的那種。

  • Ball State University,鮑爾州立大學,主要是做GIS的。

  •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南卡羅萊納大學,擅長GIS、網頁地圖和空間分析。

  • Ohio University,俄亥俄大學,人文地理方面有競爭榜首的趨勢。

  • University of Tennessee,田納西大學,最近發展得還行,GIS和自然地理都不錯。

  •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辛辛那提大學,不大出名但是有一定實力的地理系,和人類學之間有一些合作項目。

  • 另外,如果只考慮學GIS的話,還有幾個沒有地理系的學校可以考慮,比如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大)的城市設計項目,底下有GIS方向,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亞大學)的環境項目、University of Michigan(密歇根大學)的地球環境及資源生態項目、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的地球行星科學,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大學,雖然沒有專門的地理系,但是畢竟學校本身的名氣很大,也不虧。

⑻ 現代國外自然地理學者

2009年英國大學地理學專業排名 1 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 2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 3 杜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Durham 4 倫敦大專學學院屬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5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

⑼ 美國哪些大學地理專業好啊特別是GIS

這是地理信息技術系統專業的排名
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
2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內基梅隆大學
3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4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亞利桑那大學
5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
6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學
7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明尼蘇達大學Twin Cities分校
8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賓夕法尼亞大學
9 New York University紐約大學
10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喬治亞州立大學
1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12 Pur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普渡大學西拉法葉校區
13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印地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16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喬治亞大學
17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匹茲堡大學
18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
20 Bentley College (McCallu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學
22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23 Cornell University康奈爾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華盛頓大學
25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喬治亞理工學院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學
27 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康涅狄格大學
University of Texas-Dallas

⑽ 德國的自然地理學包括哪些

德國地理學史在近現代地理學發展史佔有重要地位,對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論研究都有突出的貢獻。德國既是近代地理學的發源地,又是環境、區域和景觀三大學派的故鄉。

早期發展早期的德國地理學主要是搜集地理事實,分析因果關系,謀求地理知識的科學體系化。1544年出版的由S.明斯特爾主持編輯的《宇宙誌》,是早期地理大發現以後發表的第一本地理學著作,敘述了托勒密所稱世界的一般情況和地球的主要分區,在一個多世紀內被看作是世界地理的權威著作。1650年,B.瓦倫紐斯寫成《普通地理學》(曾譯《通論地理》),把地理學分成普通(或通論)地理學和特殊(或專門)地理學兩部分,並指出它們是一個整體的相互依賴的兩個部分。18世紀的哲學家I.康德把地理看成空間的描述,並認為自然地理學是「自然的概括」,是「所有其他可能的地理學」的基礎。
近代時期A.von洪堡和 C.李特爾是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799~1804年,洪堡考察美洲,廣泛觀察自然現象和居民生活,收集了大量資料。他把自然界作為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一個整體,對不同地域、不同環境的現象進行比較研究。他認為地理學的目的是研究現象的空間分布、空間關系和互相依存。堅持「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的地域結合」的論點,他的代表性著作是《宇宙》(5卷,1845~1862)。1820年,李特爾開辦德國第一個地理學講座。他建立了在人地關系基礎上的近代地理學。他認為地理學是一門經驗科學,探討了自然環境與人類歷史的因果關系,強調人地關系的綜合性和統一性,運用經驗法和比較法對各種地理現象進行研究,並側重人文現象。他長期任教,其地理思想對後世有重要影響。他的代表性地理學著作是《地學通論》(19卷,1817~1859)。1828年,德國柏林地理學會成立。從19世紀後半葉起,繼洪堡和李特爾之後,德國地理學有很大的發展。
自然地理學O.佩舍爾研究了地表自然特徵,確立了自然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分支學科地位。把新地理學引進德國大學並培養出一些傑出地理學家的主要人物是F.von李希霍芬,他把地理學定義為研究地球表面以及與其有成因聯系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並確認地理學的研究限於地球表層,即岩石圈、 水圈、 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觸的地方。在部門自然地理學方面,A.彭克創用「地表形態學」一詞,論述了地球形態的起源和發展。他把阿爾卑斯山第四紀冰川時期劃分為3個間冰期和4個冰期的理論曾成為冰川地貌和冰期研究的重要基礎。彭克還積極倡導各國協作編制百萬分之一世界地圖。W.P.柯本在1900~1936年制訂了以全球植被分布為基礎,以氣溫和降水量為指標的氣候分類(見柯本氣候分類)。W.彭克研究了地貌學的理論問題,提出地貌演化學說。
人文地理學F.拉采爾對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他致力於研究人類遷移、文化借鑒和人地關系,探討了環境對人類活動及演化的影響。他認為存在著協調的人地關系,包括環境與人的協調關系、地表同一區域內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拉采爾最先提出「生存空間」概念。它所涉及的是作為一種空間(地理)組織的人類社會與其物質背景之間的關系。雖然這個概念後被K.豪斯霍弗等篡用,作為領土擴張的理論,但在科學上它是有關人類社會生活和需要方面的一個富有成果的概念。對人文地理學、經濟學、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些基本理論也都源於德國,如J.H.von屠能的農業區位論、A.韋伯的工業區位論以及W.克里斯塔勒始創的中心地學說等。
區域地理學和景觀學區域地理學和景觀學是德國地理學的傳統研究方向。A.赫特納對區域地理學作出卓越貢獻。他強調地理學是一門關於區域分異的科學,即研究地表現象分布的地區差異。他認為區域是自然與人類現象相互結合的具體體現,區域地理學是地理研究的頂峰。他長期從事地理學方法論研究,其經典著作是《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赫特納地理學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較大影響。
O.施呂特爾首先把景觀作為地理概念。他提出地理學應首先著眼於地球表面可以感覺到的事物,認為景觀學研究是地理學的中心目的。他運用歷史地理學的方法來分析景觀,提出了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區別。S.帕薩爾格系統地提出全球范圍內景觀分類和分級的原理和方法,並創立城市景觀的概念。他的代表著作有《景觀學基礎》(1919~1920)和《比較景觀學》(1921~1930)。
地緣政治學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國曾出現一股地理思想上的逆流,即利用地緣政治學為其領土擴張服務。K.豪斯霍弗是這股逆流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地緣政治是利用地理知識來支持和指導一個國家的政策的一種藝術,綜合了國家有機體說、民族優越論、生存空間論及大區域觀念等,主張國家的空間應該隨國家的生長發育而不斷地擴大。他將這種思想為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政策服務。當然,不應把已存在的地緣政治學說都說成是反動的。
現代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兩個國家。德國的地理學經過重建在60年代已重新佔有重要地位。地理學研究保持了傳統的統一思想。在地理教學中,這種統一思想把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聯系在一起;在地理研究領域內,表現為部門地理和區域地理共同發展。
地貌學是德國地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研究的重點是用大量的計算方法研究形態動力過程和地形演變的原因。自然地理學研究廣義的環境和地生態學問題,區域生態學研究地球表面上自然現象的區域組合和生活形式的聯系。聯邦德國的C.特羅爾致力於開展山地地生態學和高山比較地理學的研究,提出景觀生態學,倡導並組織了南北美洲及歐亞大陸山地地生態學的研究工作。民主德國也很重視景觀生態學的研究,包括地生態學分類和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等。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新技術的應用和小區域的高質量制圖則仍然是兩個德國的地理研究的特色和長處。
人文地理學的一般趨勢是明顯地離開舊的傳統地理學方法,愈來愈趨向於空間分析,用系統分析和統計方法論證功能和結構。60年代以來,民主德國著重研究工業人口和居民點的集結以及國土問題。
區域研究在地區開發方面有重要地位。聯邦德國的延續10多年的大型協作項目──墨西哥計劃,以「人類和環境的演化」為總題,在有限面積的范圍內研究了人類從開始至今的歷史及其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大約80%的聯邦德國地理學家在國外搞野外工作。區域研究的重點地區還包括熱帶非洲、南美洲和亞洲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