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哪個好
㈠ 中國地質大學是北京的好還是武漢的好
總體來說,可能武漢的實力稍強一些 但是由於地理位置沒北京這邊好回 所以選擇北京的答還是多的。而且這兩所學校本是一家建校是在北京由3家當時的學校合並的北京地質學院。後來由於一些原因全部遷到武漢建校,在後來武漢那邊將研究生部又轉遷回北京,自此北京武漢倆部各自發展。到如今,北京這邊也已經發展成為綜合性大學,有13或者14個學院了吧 ,而且兩所學校現在都已經獨立 不屬於主分校的性質。
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的哪個更好考
實力上武漢地大強於北京地大,在大學排行榜上武漢地大都是在北京地大前面的,武漢地大是原地大本部,北京市分部,後來取消了本部和分部的區別,獨立辦學。由於武漢這邊是原本部,資源優勢大一些,所以實力強點
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比較
地大武漢一直都是抄地學的研究中心(中科院研究能力更牛,但是規模有限),相關專業出國機會很多,只要你英語達標,基本上都可以出國深造(每年都卡雅思等,出國名額用不完,也只是聽老師說啦)。就專業優勢來說,地大武漢好於地大北京,尤其是地學類和珠寶資源環境地空類,老一輩老師都在武漢這邊。地大武漢處在南望山下東湖之濱,環境自然很好,天然的森林氧吧(聽說地大北京非常小);硬體設施也很完備(可以上網比較兩地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省部級實驗室的數量);此外地大北京在北京常常不被兄弟院校看好,但是在地大武漢在武漢是很有認可度的;地大武漢是武漢「七校聯盟」的成員之一,可以很方便的跨學校雙學位。地大北京地理優勢明顯,地學很強大,在兩校各自獨立之前是地大的研院,研究能力也不會差。
㈣ 中國地質大學是武漢的好還是北京的好
我個人認為來還是武自漢地大的要好一點
因為武漢地大與國際接軌點
但是還是要看專業了
專業有側重
北京地大的某些地質系的專業要強點
武漢地大的珠寶之類的很強(珠寶鑒定啊
珠寶設計之類的)
其它的如環境
校園
學費
分數等都差不多
我在武漢
我覺得武漢地大的環境還不錯
不知道北京的怎麼樣(聽說北京那邊的校園面積很小)
一樓的回答也比較的客觀
武漢這邊的本科實力的確要強於北京那邊的
因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部分就是從武漢這邊遷往那邊的
遷往北京後才重點在那邊發展研究生的培養
㈤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的區別
武漢是中國地質大學的本部,教學設施更完備、師資更強。北京是分校,但有首都的地域優勢,一些專業取分並不低。
拓展資料:
1.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2. 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協議。
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作為是世界地球科學和資源環境領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中國地大在國際地質學界日益發揮著積極的影響,在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和滿足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對資源環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㈥ 中國地質大學中北京和武漢有什麼區別
一、學校的地址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二、學校的規模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截至2018年10月,學校佔地面積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積815074.58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有教職員工312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6103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2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
三、學校的影響力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㈦ 中國地質大學是武漢的好還是北京的好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成立於1995年9月,是我國最早開展寶石學教育和開辦寶石學專業的高等學府之一。目前學院組成機構有院辦公室、院黨總支及學生工作組、寶石教研室、藝術設計教研室以及珠寶首飾設計與鑒定實驗室。教學實驗室為北京市合格實驗室,由寶石鑒定室、鑽石分級室、寶石加工室、計算機房、首飾鑲嵌與製作室、首飾拋光室、雕蠟室等組成。此外還有天光畫室、設計專業教室、作品展示室。
目前,珠寶學院具有寶石與材料工藝學、藝術設計兩個本科專業,寶石學博士點,寶石學和藝術設計學兩個碩士點。現在校全日制學生共500餘名,其中本科生400餘名(含有留學生10餘名),研究生60餘名。學院現有教職工29人,其中專任教師20人,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佔85%,具有高級職稱教師佔45%;有5位老師獲得國家注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資格證書。學院教師隊伍的學歷、專業和年齡結構更趨合理化。
自1988年我校招收寶石學專業學生以來,已培養了寶石類和藝術類等專業技術人員二千多人,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近百名,為我國珠寶行業輸送了大批寶石學各個層次的專門人才。
學院藉助我校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重點學科發展的優勢,在寶石學、寶石改善與人工晶體、寶石材料的設計與加工、寶石鑒定、藝術設計、寶石礦床學等領域,已取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教學、科研成果,累計發表論文100多篇,編寫教材和專著10部以上。承擔多項教學改革項目,發表數十篇教學法論文和設計作品,獲得很多項教學成果獎。
學院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異常活躍,經常組織珠寶文化節、藝術設計比賽和展示、首都高校珠寶知識巡迴展、珠寶行業知名專家學術講座等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院學生的科技成果多次在北京市和全國大學生 「挑戰杯」獲得大獎,並獲得多項專利。提高了學生的動手、組織、管理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社會聲譽,為校園文化生活創造了良好氛圍。
學院將堅持「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以教學為主,逐步加強寶石學的科學研究;拓寬寶石與材料工藝學及其相關專業、藝術設計及其相關設計專業;立足珠寶首飾行業,面向相關領域,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創新型珠寶人才;經過努力,將珠寶學院建設成為國內有較高聲譽的特色學院。
㈧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哪個更好考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更好。
在《武書連版2016年中國721所大學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全國排名第82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全國排名第113位。
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湖北省重點學科
應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地理學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設計學
(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省部級重點學科
地球物理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土地資源管理
環境科學與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氣田開發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水文學及水資源
管理科學與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資源環境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海洋地質
三、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