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的主要地質災害
A. 甘肅地質災害成因及防治
甘肅省地處黃河、長江源頭地區,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境內地回質災害類型多、發答育集中,為我國地質災害危害較嚴重的省份之一.長江流域所處的隴南地區地勢高峻,河流切割強烈,降水量豐富,滑坡、泥石流集中發育.中部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地形破碎、溝壑交織、水土流失嚴重.降水量相對豐富的洮河中游、渭河、涇河上游地區黃土滑坡集中、泥流發育.河西走廊自然環境較差,由於人為不合理的水土資源開發造成土地沙漠化和土壤鹽漬化為主的地質災害發育.
解決辦法主要是綠化,提高植被固沙能力
B. 2016年甘肅省自然災害有哪些
甘肅省西和縣2016.6.04冰雹災害
因氣象因素致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較高
C. 急求甘肅省地質災害資質
甘肅省甲級資來質單位:自
甘肅 甘肅地質工程勘察院
甘肅 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
甘肅 甘肅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甘肅 蘭州有色冶金岩土工程總公司
甘肅 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
甘肅 天水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公司
甘肅 甘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
D. 甘肅省科學院地質災害所的待遇和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地質環境監測院相比哪個待遇好啊
樓下說的很好,都是事業單位,關鍵從事的部門 跟崗位
E. 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成立於1984年1月,是全國成立最早的唯一從事地質版災權害防治研究的省級專業研究機構,事業性質,縣級建制。主要任務是對我省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進行考察、研究、預測預報及防治,承擔全省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應急考察和災害評估任務 ,為各級政府的防災、減災和救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的同時,始終保持省內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的科技進步和技術領先水平。
F. 甘肅大西北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甘肅大西北地質復災害防治工程有限公司制是2016-03-10在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拱星墩街道段家灘路81號飛天家園B區13幢1單元802室。
甘肅大西北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0102MA74QDET7N,企業法人王海峰,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甘肅大西北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設計、施工、監理及危險性評估咨詢以及尾礦的治理工程;土石方工程、綠化工程;建築工程施工勞務作業;建築工程機械設備租賃;沙土石料銷售;建築材料加工銷售(僅限分支機構經營);道路普通貨物運輸。(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甘肅大西北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G. 甘肅鐵科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工程公司怎麼樣
甘肅鐵科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工程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甘肅鐵科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工程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H. 甘肅省大部分地區氣候是什麼氣候類型,在溫度帶上屬於什麼帶 台灣省多地質災害的原因是什麼
甘肅省氣候抄是冬季苦寒 夏季高溫 屬於襲亞熱帶
台灣台風多,主要是位在太平洋高壓路徑上,雖然其它國家如菲律賓,日本,中國大陸也同樣位在此路徑上,但唯獨台灣威脅最烈,原因是台風的轉向點正好在台灣的位置,緯度23至25度.
I. 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
從左至右:副院長兼副總工程師余志山、副院長兼紀委書記孫於春、院長黎志恆、黨委書記鄧國強、副院長兼總工程師趙成
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及隊伍現狀表
三、監測裝(設)備配備現狀
甘肅省的地質環境監測的手段較為單一,主要依靠人工實地測量,測量裝備均採用萬用表、電線,監測數據採用人工填寫,最後有專人負責錄入計算機。
四、信息化建設情況
2008年甘肅省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的具體業務仍由蘭州中心氣象台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兩家承擔。時間為5月1日至9月30日,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的重點區域為蘭州、隴南、天水、甘南、臨夏、定西、平涼、慶陽和白銀9個地區。
(一)預警數據傳輸
氣象數據和預警產品主要通過2M專線以專線方式傳輸,預警產品以甘肅省氣象局和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的名義聯合發布,以手機簡訊、電視、網路等多種渠道發布。
在氣象數據的傳輸頻率上,蘭州中心氣象台在無降雨、小雨和中雨日,每天下午16:00~17:00通過2M專線將全省范圍內的降水預報數據傳輸傳到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預警中心;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和持續連陰雨日,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將數據傳輸傳到省地質環境監測院預警中心。
(二)預報預警流程
1.收到蘭州中心氣象台發來的甘肅省境內未來24小時降雨預報數據以及前期實際降雨數據半小時內,監測院預報組根據區域地質環境背景、地質災害發育規律和甘肅省地質災害易發區圖等,結合當天的預報降水量、降水區域,以及降水累加值等資料,在已確定的降雨特徵值基礎上,分析判斷降雨誘發地質災害的空間范圍及其可能性程度,進行預報預警等級劃分。
2.監測院預報組將預報預警結果與監測院預報預警課題組會商,最終確定預報范圍和級別。
3.將預報預警范圍和級別報院主管領導簽發,並報省國土資源廳主管部門審批。
4.將預報預警結果通過2M專線傳輸到蘭州中心氣象台。
5.蘭州中心氣象台製作氣象預報節目時,將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結果主要通過甘肅電視台20點的天氣預報節目發布,同時通過簡訊、廣播電台和甘肅省氣象局網站等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
6.省國土資源廳,通過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網站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網站向社會公眾發布,同時通過電話、簡訊、傳真、E-mail等方式將預報預警結果通知預警地區國土資源局。
最後,蘭州中心氣象台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將預報預警結果及時存檔。
五、主要監測成果和服務
2008年度發布地質環境公報1份,地下水動態監測年報7份,水情通報7份。在2008年主汛期,共發布了34次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產品,其中Ⅲ級28次,Ⅳ級6次,成功預報20次。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各地根據預報預警信息,及時啟動「群測群防」等防災體系,有效地減少了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通過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2008年主汛期,全省未發生一起一次死亡及失蹤10人以上的重大地質災害。
六、法制建設
1.《甘肅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2002年12月2日。
2.《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意見》,甘政發〔2006〕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