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第56章形成考核
❶ 工程地質學的主要內容(作者:石證明)
不是幾字能說清的,你自己去查吧 ,推薦《專門工程地質學》
❷ [工程地質] 崩塌形成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崩塌產生的條件:
1、地貌條件:崩塌多產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一專般坡屬度大於55°、高度大於30m以上,坡面多不平整,上陡下緩。
2、岩性條件:堅硬岩層多組成高陡山坡,在節理裂隙發育、岩體破碎的情況下易產生 崩塌。
3、構造條件:當岩體中各種軟弱結構面的組合位置處於下列最不利的情況時易發生崩塌:
(1)當岩層傾向山坡、傾角大於45°而小於自然坡度時;
(2)當岩層發育有多組節理,且一組節理傾向山坡、傾角為25~65°時;
(3)當二組與山坡走向斜交的節理(X形節理),組成傾向坡腳的楔形體時;
(4)當節理面呈弧形彎曲的光滑面或山坡上方不遠有斷層破碎帶存在時;
(5)在岩漿岩侵入接觸帶附近的破碎帶或變質岩中片理片麻構造發育的地段,風化後形成軟弱結構面,容易導致崩塌的產生。
4、此外晝夜的溫差、季節的溫度變化,促使岩石風化;地表水的沖刷、溶解和軟化裂隙充填物形成軟弱面,或水的滲透增加靜水壓力;強烈地震以及人類工程活動中的爆破、邊坡開挖過高過陡,破壞了山體平衡,都會促使崩塌的發生。
❸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陳南祥主編第五版答案
你試試當當網,卓越亞馬遜,還有京東商城
❹ 工程地質知識點
1、「物源」的概念
萬物皆有所源,所有地質現象,都有其物質基礎。
如:滑坡——滑動面、切割面和臨空面,泥石流——鬆散的物質、陡峻的地形和足夠的突發性水源,岩溶——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水的溶蝕性和流動性;
黃土——粉粒、可溶鹽結晶;膨脹土——粘粒、粘土礦物;軟土——粘粒、絮狀機構;
2、「成因」的概念
萬事皆有所因,內因決定外因。
土層、岩層皆為自然歷史的產物,其形成和演化遵循一定的規律,其背後是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的營力的作用結果。
學習土的成因,是工程地質和土力學在本科教學內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對於土,工程地質按土的成因進行分類,側重定性;土力學按顆粒級配分類,側重定量。
在地表水地質作用類型和產物中介紹殘積土、坡積土、洪積土和沖積土,分別對應的作用是:淋濾作用、洗刷作用、沖刷作用和沉積作用;我們要學會用分選性、磨圓度、層理等概念來分析這四種土的特性,這幾個概念來自這幾種搬運距離的不同導致的。
因此對於土而言,其形成源自外動力地質作用,包含:風化、剝蝕、搬運、沉積;
剝蝕和搬運涉及不同的外部營力,包含風、流水、冰川、重力、湖海等,不同的營力就有不用的物質,原生黃土源自風力搬運、膨脹土是流水搬運、冰磧物是冰川搬運等;
疊覆定律的內涵是原始地層由上到下的順序是按由新到老的順序分布的,新地層覆蓋在老地層之上。如果地層出現老地層在新地層之上,就是地層的倒置,一般由劇烈的構造運動導致。
工程地質構造中,倒轉褶曲、平卧褶曲、推覆輾掩斷層都會出現地層的倒置。
原始水平定律、原始連續性定律表示沉積地層形成時,一般先形成水平岩層,整合關系,地層沉積主要因為地殼的連續下降導致。地層抬升、受水平擠壓,會導致各種構造的產生,抬升後會導致地層的缺失;地殼的重復運動將導致各種不整合接觸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