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馮傳平教授
1. 中國地質大學院士名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葉大年 1939.7 礦物學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與控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共17名)
2. 中國地質大學 特聘副教授 有編制嗎
你是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市和武漢市都有「中國地質大學」哦。
3.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鄭新奇 教授、博導。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辦、財務、人內事、學科建設、外事。
分黨容委書記:馬興祥 副教授。主持院分黨委全面工作。
分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任立奎。分管學生工作、黨支部建設;兼學工組長。
副院長:邢廷炎 副教授、碩導。分管研究生教學、科研、科技開發與轉化;協管學科建設、外事。
副院長:張玉清 副教授、碩導。分管本科教學、實驗室建設。
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教授
作為馬院同學,來回答一下我接觸過的地大優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個門類的文科老師基本集中在馬院哦~)
嚴世雄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倫理學,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造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師非常的和善,對同學總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麼問題或者說疑惑,嚴老師總是鼓勵學生勇於和他交流。他還提倡學生要敢於質疑、勤於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進步。可以說,他手下的學生總是能從他那兒獲益良多。
5.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應用心理學研究生導師誰比較好啊張錦高教授、傅安洲教授、郭蘭教授相比呢
張錦高,男,漢族,江蘇省大豐市人,194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版津貼權享受
者。1970年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後留校工作,曾先後擔任輔導員、校團委書記、基礎課部黨總支書記、學工處長等職,1990年任校黨委副書記,1993年兼任副校長,1996年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兼副校長,2003年6月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
傅安洲,男,漢族,1961年4月生,籍貫江蘇省豐縣,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年1月任校黨委副書記。 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生工作研究分會副會長、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學生工作研究會會長。 傅安洲同志1983年7月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學專業畢業留校,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思想品德課教學與德育研究。曾先後在華中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言文化大學學習和進修。1997-1998年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學習訪問。
郭蘭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她主攻是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
都很出色,看你選擇什麼方向吧。
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兼職院士4人(殷鴻福院士、袁道先院士、張本仁院士和張宗祜院士);院內在崗的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人;副教授10人。
7. 中國地質大學王貴和教授怎麼樣
胸部蠻大的~
8. 中國地質大學的楊義勇教授怎麼樣啊,那個人能幫我說下,好相處嗎
一個搞地質的你好好乾本職工作不中嘛?瞎扯淡什麼。
9. 中國地質大學海洋學院導師有哪些
導師有23位,下面各導師名字附圖。挑一個介紹了。你可以手機網路搜索中國地質大學海洋學院,進入主頁,看師資力量。
解習龍(Dr.XinongXie),男,博士,教授,博導,1963年出生
►1979年9月—1983年6月,武漢地質學院礦產地質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3年9月—1986年6月,武漢地質學院礦產地質系學習,獲碩士學位。
►1988年9月—1992年6月,中國地質大學礦產地質系學習,獲博士學位。
►1986年8月—至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任教,1988年晉升講師,1993年晉升副教授,1996年被原地質礦產部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晉升為博士生導師,現任海洋學院黨委書記。
►1995年9月—1996年10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質及地球物理系進行合作研究;2000年3月—2000年10月,在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香濱-厄本分校地質系做高級訪問學者;2001年3月—2003年5月,在這三年間曾三次赴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進行合作研究;2004年3月—2004年10月,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做高級訪問學者。
☆ 研究領域(主要研究興趣)
目前主要從事盆地分析、石油地質、海洋地質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大陸邊緣盆地動力學分析
■深水沉積學
■盆地流體動力學與油氣成藏
☆ 科研項目(目前在研)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南海深海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南海西北陸緣盆地形成演化及其與南海擴張耦合關系」 (2011-2014,項目編號:91028009,在研,負責人)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南海北部陸緣大型深水峽谷體系形成機制及充填構型對比研究」(2014-2017,項目編號:41372112,在研,負責人)
★ 國家油氣重大專項課題-海洋深水區油氣勘探關鍵技術之專題「南海西北部深水區構造特徵及有利儲層分布與評價」(2014-2017,項目編號:2011ZX05025-002-02,在研,負責人)
★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協作項目「渤海海域古近系「混合沉積」優質儲層成因機制及發育模式研究」(2014-2017,在研,負責人)
10.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誰是山東人
郭少斌,男,漢族,山東人,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員。 1980年以第一志回願考入武漢地質學答院石油系,1983年入黨,1984年畢業被分配到長春地質學院任教。1998年7月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事博士後工作,2000年9月留校任教。先後主講了《石油構造》、《沉積學基礎》、《油氣綜合勘探技術》等課程,並指導二名朝鮮地質大學進修生。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0餘篇,2篇被SCI檢索,6篇被EI檢索,2篇被CA檢索,出版專著3部。獨立主持並參加科研多項(含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國家973項目,1項油氣中心項目),其中獲地礦部三等獎三項,獲校內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多次被評為校先進工作者、優秀青年教師及第八屆 「五•四」青年地質學家獎等稱號,1994年被地礦部破格晉升為副教授,自1993年至1998年7月任長春地質學院石油教研室主任。美國石油地質家學會(AAPG)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