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六枝地質災害多嗎

六枝地質災害多嗎

發布時間: 2021-02-27 08:08:48

地質災害分幾個級別各自程度如何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版釋放的能量權多少來確定的。震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 1.0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900倍。比如說,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0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9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❷ 地質災害狀況

地質災害嚴重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嚴重威脅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與安全運營。據統計,1995~2008年全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共造成13900人死亡或失蹤,平均每年死亡和失蹤993人(圖2.3)。

圖2.3 1995~2008年中國地質災害造成死亡(失蹤)人數對比(2008年「5.12」汶川地震引發的崩塌、滑坡造成的死亡數除外)

圖2.3顯示的總趨勢是明顯的。從2001年全國普遍推行群測群防工作體制和2003年開始實行全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預報以來,雖然人類活動的范圍和強度仍在發展,但全國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人員死亡或失蹤的總數量逐年呈下降趨勢。

1998年,中國南北方(長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比較普遍的大雨和洪災以後,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地質物質儲備相對減少,可能是1999年死亡人數出現低谷的一個原因。2006年多次超強台風暴雨登陸在中國廣大地域引發群發型滑坡、泥石流災害,具有點多分散,單點災害傷亡人數少,合計傷亡人數多的特點。

據分析對比,中國因地質災害年均致死人數與全國人口總數之比約在1∶106量級,美國和加拿大的比率約為1∶107,日本近於1∶106。中國人口基數大,又處於基礎工程建設的高速發展時期,因地質災害造成的年平均致死人數約為美國的25倍。若按等量人口計算,兩者的比例數仍高達5倍,說明中國地質環境的科學利用仍處於比較低的水平,防災減災工作的努力空間還是很大的。

據國土資源部門統計,2001~2008年因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35億~51億元之間,這個數據主要反映了農村和城鎮地區的經濟損失量,對於公路、鐵路、礦山和水利、水電等工程類的反映嚴重不足。因此,由於部門管理的分割,單純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統計尚缺乏可信的數據,估計年平均直接經濟損失在80億元以上,年最高經濟損失應在150億元以上,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中國地質環境的復雜性造就了中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廣大的山地丘陵區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多發區,嚴重危害山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嚴重製約中國經濟、社會、環境和人文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1588個縣(市)長期受到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困擾,約200個城市受到突發性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威脅,數千萬人生活在地質災害嚴重的地域,缺乏生存的安全感。全國共有各類礦山20多萬個,每年產生固體廢物140×108t、尾礦30×108t,這些廢棄物任意堆放成為比較嚴重的滑坡、泥石流災害隱患。另外,全國有20餘條鐵路干線、數千座水電工程和多數山區公路不同程度地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危害和威脅。

降雨是誘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統計數據表明,約2/3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是由於大氣降雨直接誘發或與大氣因素相關。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逐月統計結果顯示,地質災害主要集中發生在汛期(5~9月)(圖2.4)。

圖2.4 全國重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逐月分布

在空間分布上,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和西南廣大山地、丘陵地區。2004~2006年,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湖南、四川、重慶、陝西等省(區、市)為主要的地質災害分布地區。

2.3.1 滑坡

我國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地區和西北的陝西、甘肅、山西地區,以及中南、東南的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區。在上述省(區)內滑坡多成群、成片、成帶狀分布,而其餘地區則較少發生滑坡,即使有滑坡也多屬零星散布。我國滑坡分布的基本特點是:西部地區多於東部地區,南部地區多於北部地區,其中我國西南地區是滑坡分布最集中、發生頻率最高的地區。

滑坡分布的東、西兩大區存在明顯差異:在太行山—貴州高原一線,以西滑坡分布密集,以東滑坡分布明顯減少,特別在以東的北部地區幾乎很少發生滑坡,更沒有滑坡的集中發生區。大興安嶺—太行山東麓—貴州高原東緣一線是我國的第一級地貌界線,它把我國劃分為地貌景觀截然不同的兩部分,即高聳深切割的以大高原、高山、極高山和大盆地為主的西部地區和低矮而淺切割的以平原、低山、丘陵為主的東部地區,東、西兩大區滑坡分布存在明顯差異。

滑坡分布的南、北差異明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北部滑坡稀疏,南部滑坡密集。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氣候分區的第一級界線,年降雨量800mm等值線與此線吻合,其他的氣候要素也多以此為界。此線以北是蒸發量超過降水量的少水地區,小河流大多數是間歇性的,河流密度較小;此線以南是降水量超過蒸發量的多水地區,小河流常年有水,河流密度較大。南、北兩大區滑坡分布存在明顯差異。

2.3.1.1 滑坡分布規律

1)滑坡直接受易滑地層的控制。中國95%以上的滑坡發生在易滑地層分布區。例如,四川省的滑坡集中發生在上更新統成都粘土、下更新統昔格達組、中生代紅色砂頁岩地層和下侏羅統、二疊系煤系地層中;貴州省的滑坡集中發生在二疊系煤系地層和三疊系紅色泥岩、砂頁岩地層中;雲南省的滑坡主要分布在砂頁岩地層和凝灰岩地層中;而陝西、甘肅兩省的滑坡主要發生在第四系新、老黃土層中;山西省的滑坡主要分布在第四系黃土、上更新統—更新統的雜色粘土岩、上更新統紅色粘土和三疊系砂頁岩地層中;湖北、湖南兩省的滑坡多集中發生在第四系紅色粘土、裂隙粘土和砂板岩地層中;福建省的滑坡主要集中在富含泥質(或風化後形成泥質)的岩漿岩中。

2)滑坡集中發生在地質構造復雜地區。在強烈構造運動中形成的各種軟弱結構面是滑坡發生與分布的一個重要指標,這些軟弱結構面與有利的地貌條件相配合,為滑坡的發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新構造運動對滑坡發育的影響中,一類是直接作用,地震是新構造運動的典型表現,強烈地震時會觸發大量的滑坡災害;另一類是間接作用,由於新構造運動的影響,地貌形態發生著深刻變化,地面隆升導致河谷下切和沖刷,間接地影響著滑坡的發生和分布。

3)地形切割程度影響著滑坡分布。中國絕大多數滑坡都分布在河流、溝谷的兩岸。因此,在較小區域的滑坡分析預測時,地形切割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是,大區域的分析預測時,大的地貌單元界線更為重要。4)強降雨集中和劇烈的人類活動也是滑坡災害頻繁發生的重要因素。

根據滑坡、崩塌災害歷史分布情況、地質背景環境特徵、災害與環境條件相關關系分析,全國滑坡、崩塌災害易發程度分區見圖2.5。

圖2.5 全國滑坡、崩塌災害易發程度分區圖(據孟暉,2006)(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2.3.1.2 滑坡災害特點

1)群發性:單個滑坡的成災面積一般都很有限,但是滑坡災點數量多,分布面廣,因此群發性滑坡往往會造成嚴重的損失。特別是區域強降雨往往會誘發大規模的群發性滑坡災害。

2)突發性:滑坡的突發性強,一方面表現在高速遠程滑坡方面;另一方面表現在暴雨期間和地震期間,滑坡劇滑之前宏觀前兆未被察覺或已發現但未引起警覺,往往損失慘重。

3)旋迴性:其實質是在地貌侵蝕旋迴背景中的某個階段滑坡災害發育活躍期(集中期)的一種表現。從幼年期-壯年期-老年期的地貌發育過程中,滑坡活躍發生在地貌從幼年期到壯年期的過渡階段。

4)周期性:滑坡災害的周期性是指更短時間尺度的活躍期和寧靜期交替的規律,即不同時間段內,活潑災害可能處於其活躍期,或者是寧靜期。

5)人類活動的直接誘發作用:人類工程開挖活動、爆破作業、生產生活用水入滲坡體、坡上載入、采礦、沖刷坡腳、水庫蓄水等活動對滑坡具有積極的誘發作用,能直接誘發滑坡或導致老滑坡復活。

2.3.2 泥石流

我國泥石流的分布,遍及23個省(區、市)。大體上以大興安嶺-燕山山脈-太行山山脈-巫山山脈-雪峰山山脈一線為界。該線以東,即我國地貌最低一級階梯的低山、丘陵和平原,泥石流分布零星(僅遼東南山地較密集)。該線以西,即我國地貌第一、二級階梯,包括遼闊的高原、深切割的極高山、高山和中山區,是泥石流最發育、最集中的地區,泥石流溝群常呈帶狀或片狀分布。其中成片的集中在青藏高原東南緣山地、四川盆地周邊,以及隴東-陝南、晉西、冀北等以及黃土高原東緣為主的地區。從泥石流的成因類型來看,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於中國西部山地,並大部分集中於西藏東南部地區;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於西南地區,其次西北、華北和東北也有呈帶狀或零星分布。從泥石流物質組成看,泥石流分布遍及西南、西北和東北的基岩山區;水石流分布於華北地區,而泥流則分布於鬆散易蝕的黃土分布區。

2.3.2.1 泥石流分布規律

1)在斷裂構造帶分布密集。在多期地質構造運動影響下,構造斷裂和褶皺十分發育,一些深大斷裂活動強烈,尤其是第四紀以來差異性升降運動,致使岩層擠壓破碎,降低了岩體的穩定性。易於發生崩塌和滑坡,常成為泥石流發生的源地。因此,斷裂帶多是泥石流分布密集帶,其數量多,規模大,活動強烈,危害嚴重,諸如雲南小江、四川安寧河、甘肅白龍江等斷裂構造帶。

2)在地震活動帶成群分布。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活動帶多分布於深大斷裂帶,尤其是新的活動斷裂和地震多發區,也是泥石流發育和分布帶。

3)在深切割的中山高山地區普遍分布。

在高程方面,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我國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呈現三級台階的顯著特點,在各級台階的過渡地帶的山區為泥石流普遍分布區。

在地形上,分布於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坡和一定溝床比降的溝谷內。坡面泥石流分布於25°~33°以上的坡地最為常見;溝谷泥石流多分布於溝床比降為100‰~400‰的溝谷。

在流域特徵上,泥石流多發生在小流域。因為小流域溝谷處於發育期,具有豐富的固體物質補給,降水匯流和陡峻的地形等條件有密切的關系。

在氣候方面,季風氣候區分布普遍和集中。由於地形條件復雜,地勢差異大,季風分布不均。就降水量來看,東南多於西北,山地多於河谷,迎風坡多於背風坡,使我國泥石流分布具有片狀和帶狀分布的特點,季風氣候影響和控制泥石流宏觀分布的格局。

根據泥石流災害歷史分布情況、地質背景環境特徵、災害與環境條件相關關系分析,全國泥石流災害易發程度分區見圖2.6。

圖 2.6 全國泥石流災害易發程度分區圖( 據孟暉,2006)( 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2.3.2.2 泥石流災害特點

1) 常發性: 這類泥石流多半是高頻泥石流溝引起的,例如雲南東川蔣家溝、四川的黑沙河、雲南大盈江的渾水溝等。

2) 突發性: 主要與大規模的山區建設有關。這類泥石流溝大多是新生的,過去沒有發生過泥石流的歷史,突然發生,若不堅持治理,仍有泥石流發生的可能性,可稱為低頻泥石流。

3) 群發性: 因為局部大暴雨覆蓋范圍一般在幾百至一千多平方千米,正好是我國山區一個小流域的范圍。在某些具備泥石流條件的流域內,當遭受暴雨襲擊時,常引發流域內各條大溝同時發生泥石流。

4) 同發性: 泥石流與崩塌、滑坡、洪水在一個地區往往同時遭遇,形成災害,因為它們要求共同的最主要的發生條件,即降雨條件是一致的。

5) 轉發性: 滑坡為塊體運動,泥石流為固液混合流,它們為兩種不同方式的運動,但有時滑坡、泥石流相伴而生,滑坡可迅速轉化為泥石流災害。

❸ 貴州省安順市近年地質災害的個案

貴州安順-六枝-納雍地復區地質災制害特點

貴州安順-六枝一帶是貴州省地質災害多發地區.主要地質災害為滑坡、崩塌、泥石流.調查發現地質災害共有785處,其中滑坡372處,崩塌246處,地裂縫77處,泥石流47處,岩溶塌陷11處,洪澇窪地32處.納雍縣的岩腳寨的的基岩順層滑坡、六枝舊院的切層滑坡、六枝特區龍潭鄉朱家寨的鬆散層滑坡、納雍縣菁口寨崩塌、納雍縣垮山口泥石溝的泥石流等是區內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實例.納雍縣的岩腳寨地區有幾個村寨、六枝舊院坐落在古滑坡體上,有很大的隱患,建議通過移民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❹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是什麼

西南地區地抄質災害多發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首先西南地區處在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地震,岩石破碎;多山地地形,地勢起伏大,重力作用大;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人為原因主要是防範和保護一是淡薄,人口稠密以及不合理的開發活動。

西南地區曾多次調整,直至1955年形成穩定格局:川、黔、滇、藏四地合稱為「西南四省(區)」;1997年恢復設立重慶直轄市,四省一區區劃格局部分調整,在此之後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合稱為「西南五省(區、市)」。自然區劃概念下的西南地區,主要包括巴蜀盆地、雲貴高原、青藏高原南部、兩廣丘陵西部等地形單元,大致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❺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地處我國西南地區,在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上,地殼活躍。多地震、火版山活動。
第二、地形崎嶇權、山地面積廣大,在一、二階梯交界處,水流速度快,容易發生地質災害。
第三、降水多,植被少,岩石破碎,地表承載能力差。

❻ 地質災害最多的是哪個省

河南、遼寧吉林、湖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

❼ 為什麼今年地質災害這么多

也不能說多
地質災害是普遍存在的
要發生就的有合適的條件(強降雨、乾旱、地震)
恰好今年雨量大
達到50年一遇
所以出現地質災害比較多發
屬正常現象
不必擔心

❽ 四川哪些地質災害多發為什麼

四川最容易發生:地震,滑坡,泥石流.
因為四川處於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內地帶,也就是第容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所以地殼不穩定.加上四川在喜瑪拉雅地震帶的邊緣,而喜瑪拉雅地震帶是世界第二大的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地震的幾率就要相對大些.
四川盆地絕大部分屬於風化地貌,岩層不穩固.四川又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季較集中,因此夏季雨水對岩層的沖刷強烈.第二個原因是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模式使得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更不能穩定住山上的沙土和細石,一旦受到夏季雨水的沖刷就隨著雨水順流而下,形成了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❾ 六枝為什麼會這樣窮

有潛力!

六枝特區位於貴州西部,六盤水市東部,是六盤水市的東大門。南北長61公里,東西寬56公里,總面積1787平方公里。全區有苗、彝、布依、仡佬、回等27個少數民族。區內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越,交通發達。解放四十多年來,經過全區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昔日落後的夜郎故土——六枝,已成為全國重點產煤區之一,被譽為十里煤城。
境內地勢由西北逐漸向東南傾斜,處於烏蒙山脈至苗嶺山脈中段,平均海拔1350米。地質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東部為丘陵;南部為山原低中盆地、壩子;西部為河谷地;北部為高原,是一個多種地形的山區。境內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雨熱同季的特點,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3℃。無霜期279天,年均日照1253小時。年均降水量1260毫米,是全省少雨和暴雨中心地區之一。災害性天氣有春旱、洪澇、冰雹等,主要的是乾旱。境內高山峽谷錯落,河流縱橫。烏江幹流三岔河與珠江幹流北盤江貫穿全境,40多條支流與眾多溪河聯成網路。河流落差較大,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4.96萬千瓦,可開發量5.16萬千瓦。境內生物資源豐富。農作物品種多樣,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豆類、薯類、雜糧;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烤煙、麻類等。果類主要有梨、桃、李、杏、櫻桃、柑桔、蘋果、葡萄、花紅、柿子、巴蕉、西瓜等;野生果有獼猴桃、刺梨。葯材類主要有桔梗、杜仲、半夏、黃柏、泡參、梔子、積殼、積實、桃仁、龍膽草、金銀花、五倍子等。野生動物有狐、狗獾、黃鼬、野麂、果子狸、斑竹狸、小靈貓、豹貓等20餘種。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砷、鉛、鋅、冰洲石、重晶石、石膏、硅、螢石等10多種。煤遍布全區46個鄉鎮,保有儲量175億噸,其主要特點是煤層厚、煤質好、易開采。這個區新場出產的雄磺(一種叫雄磺,一種叫雄磺精),其色澤班瀾美麗,可加工成工藝品或裝飾品,曾遠銷上海。
境內旅遊資源,有古人類遺址桃花洞,1983年發堀出舊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時期的打磨石器200多件,發現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及用火遺跡。此外還有店子洞口、肖家洞口等古人類遺址。境內有滴水潭布群和多陵洞,月宮洞、銅錢洞等多種溶洞群。長寨、毛口一帶自然風光奇特,民族風情多彩。還有南極山、岩腳「四景」及仙人橋,郎岱的「八景」和新場的窗子洞等都具有旅遊開發價值。
六枝特區的由來
1949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貴州省省會貴陽市。12月26日成立了貴州省人民政 府。全省設1個省轄市(貴陽市)、8個專區(貴陽、遵義、銅仁、鎮遠、獨山、興仁、安順、 畢節)、1個專區轄市(遵義市),改雷山設治局為雷山縣,共置79個縣。1952年,貴陽專區更 名為貴定專區,專署所在地由貴築縣遷至貴定縣;獨山專區更名為都勻專區,專區所在地由 獨山遷至都勻;興仁專區更名為興義專區,專署所在地由興仁遷至興義。1953年平越縣改名 為福泉縣。1955年春,貴州省人民政府改為貴州省人民委員會。同年3月將遵義市由專區轄 市改為省轄市。1956年4月撤銷貴定、鎮遠、都勻3個專區,設置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 下簡稱黔東南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黔南自治州)。黔東南自治州轄原 鎮遠專區(除余慶縣劃歸遵義專區外)11縣和原都勻 專區的黎平、榕江、從江、麻江、丹寨5縣,共16個縣。黔南自治州轄原都勻專區的都勻、 獨山、荔波、三都、平塘和原貴定專區的長順、羅甸、惠水以及安順專區的紫雲、鎮寧,共 14個縣。同年7月,撤銷興義專區,將所屬望謨、冊亨、安龍、貞豐4縣並入黔南自治州,其 余各縣並入安順專區。1957年11月,撤銷安順專區的貴築縣,並入貴陽市。至此,全省共轄 2個省轄市、4個專區、2個自治州、75個縣和3個自治縣(松桃、三都、威寧)。
1958年,全省行政區劃有兩個大的變動:一是增加建制市的數量,擴大市區范圍--撤銷安 順縣,設置安順市,由安順專區管轄;撤銷都勻縣,設置都勻市,由黔南自治州管轄;撤銷 遵義縣,並入遵義市,並改為專區轄市;將清鎮、修文、開陽、惠水4縣劃歸貴陽市管轄。 二是小縣並為大縣,縣的數量減少,縣域范圍擴大--將道真縣並入正安縣,鳳岡、余慶兩 縣並入湄潭縣,福泉縣並入甕安縣,龍里縣並入貴定縣,荔波縣及平塘縣的東半部並入獨山 縣,平塘縣的西半部並入羅甸縣,紫雲縣分別並入望謨縣和長順縣,冊亨縣並入安龍縣,貞豐縣並入興仁縣,關嶺縣並入鎮寧縣,晴隆縣並入普安縣,江口、玉屏縣並入銅仁縣,天柱 縣並入錦屏縣,台江縣並入劍河縣,從江縣並入榕江縣,施秉縣並入黃平縣,芩鞏、三穗縣 並入鎮遠縣,丹寨、雷山、麻江、爐山4縣合並,設置凱里縣。同年大定縣更名為大方縣, 息烽縣劃歸遵義專區,甕安、福泉、龍里、貴定劃歸黔南自治州。全省共轄一個省轄市、 4個專區、2個自治州、3個專區轄市、49個縣、3個自治縣。1959年,婺川縣改為務川縣,魚 水縣改為習水縣。1960年,撤銷郎岱縣,設置六枝市。1961年,恢復遵義、道真、鳳岡、余慶、江口、玉屏、關嶺、貞豐、冊亨、晴隆、芩鞏、天 柱、從江、雷山、麻江、荔波、平塘、紫雲、龍里、福泉20個縣。1962年,恢復施秉、三穗 、台江、丹寨4縣;撤銷安順市,復置安順縣;撤銷六枝市,改置六枝縣;撤銷都勻市,復 置都勻縣。1963年,恢復開陽(劃歸遵義專區)、修文、清鎮(劃歸安順專區)和惠水(劃歸黔 南自治州)4縣。 1966年,重新恢復興義專區,轄興義、興仁、晴隆、普安、望謨、冊亨、貞豐、安龍9縣,開陽、息烽縣劃歸安順專區。1966年,為適應大規模開發礦產資源,加強三線建設的需要,全省增設六枝、盤縣、水城、 萬山、開陽5個特區,並復置安順、都勻2市。同年,六枝縣改為郎岱縣。1967年,設置六盤 水地區,轄六枝、盤縣、水城3個特區。1968年,撤銷開陽特區和萬山特區。1970年撤銷郎岱縣,並入六枝特區,撤銷盤縣,並入盤縣特區;撤銷水城縣,並入水城特區,並恢復萬山特區。同年,遵義專區改名遵義地區,銅仁專區改名銅仁地區,安順專區改名安順地區, 畢節專區改名畢節地區,興義專區改名興義地區。1978年12月,撤銷六盤水地區,設六盤水市 ,為省轄市,轄六枝、盤縣、水城3個特區。 1981年9月,撤銷興義地區,設置黔西南布依族 苗族自治州。1983年8月,撤銷都勻縣,並入都勻市;撤銷凱里縣,設置凱里市。1986年11 月,沿河、印江、道真、務川4縣,分別改置為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撤銷水城特區,改置六盤水鍾 山區和水城縣。同年,撤銷興義縣,改置興義市;撤銷銅仁縣,改置銅仁市。1990年底,撤 銷赤水縣,改置赤水市。1992年,撤銷清鎮縣,設立清鎮市。1993年,撤銷畢節縣,設立畢 節市。1995年,安順地區的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劃歸貴陽市管轄,安順地區的清鎮市由 省直轄,委託貴陽市管理。同年撤銷仁懷縣,設立仁懷市。1996年撤銷福泉縣,設立福泉市 。1997年,撤銷遵義地區,設立地級遵義市,設立紅花崗區,為遵義市的直轄區。遵義市 轄 原遵義地區的遵義縣、綏陽縣、桐梓縣、習水縣、鳳岡縣、正安縣、余慶縣、湄潭縣、道真 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紅花崗區。原遵義地區的赤水市、仁 懷市由省直轄,委託遵義市管理。1999年末,全省設3個自治州、3個地區、3個地級市、10個縣級市(其中清鎮市、赤水市、仁 懷市由省直轄)、55個縣、11個自治縣、3個特區、7個市轄區。
地理位置 六枝特區位於貴州省西部,是六盤水市的東大門,地處長江、珠江上游分水嶺,行政區域總面積 179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萬畝;轄19個鄉鎮(14個鄉,5個鎮,其中民族鄉9個),220個行政村,25個居委會,總人口62.8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9.19萬人,非農業人口12.8萬人。境內少數民族主要有苗、彝、漢、布依、仡佬族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砷、鉛鋅、瑩石、冰洲石、重晶石、石膏等,煤儲量達25.3億噸,是全國百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境內有六枝工礦(集團)有限公司、六盤水煤機廠等國有大中型企業,擁有 牂牁 江省級風景名勝區及亞洲第一座生態博物館——梭戛生態博物館,有撲朔迷離的夜郎文化,旅遊資源豐富。
財政收入 2003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14.5億元,糧食總產量17.03萬噸,財政總收入1330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8237萬元,財政支出268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9.2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6.6元。森林覆蓋率20.17%。
交通運輸 區內交通便利,貴昆線及株(洲)六(盤水)復線電氣化鐵路,貴(陽)煙(堆山)公路和水(城)黃(果樹)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區,全區通車里程 2038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的目標。 已成為貴州西部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通信設施先進,採用日本 NEC交換機,已開通了萬門程式控制電話、無線尋呼、行動電話、網際網路、160、168聲訊台、180投訴台、可視電話,安裝了用戶自動查詢系統,本地網建設完成傳輸從模擬向數字轉化。平均電話普及率1.3部/百人,城市普及率5.8部/百人。
氣候條件 六枝特區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 14.5℃,年降雨量1476.4毫米,適宜發展農業生產,是六盤水市糧油蔬菜主產區、農業綜合開發縣和省中葯材種植基地縣,僅野生中葯材就達87科153種。
資源優勢 六枝特區礦藏資源十分豐富,有煤、鐵、砷、鉛、鋅、瑩石、冰 石、重晶石、硅砂、石灰石、石膏等十餘種礦產資源。煤炭探明儲量為25.5億噸,煤種齊全、煤質好、易開采,現年產250萬噸;瓦斯儲量為69.5億立方米。
區內水能資源豐富,有河流25條,總長316.2公里,流域面積1370平方公里,河流落差大,水能蘊藏量15.06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4.85萬千瓦,投資8000多萬元的阿珠電站已經貴州省計委立項。被譽為長壽村的六枝特區岩腳鎮木貢村蘊藏豐富的富碘復合型礦泉水,經貴州深山實業有限公司開發已打入市場,響譽省內外。另外,岩腳鎮木貢溫泉,新窯鄉洗馬河溫泉已經有關專家考證,正待開發。
六枝不僅有富足的礦藏和豐富的水資源,而且生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區內有草場3萬余公頃,宜牧荒山2.4萬公頃,牧草茂盛,無污染,是發展畜牧業的理想場所。經中國科學院論證,我區生產的富硒茶,對人體具有防癌和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已成片開發,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全區森林34.8萬畝,林木19.03萬畝,經濟林木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7.5%。
六枝特區還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六枝特區平寨鎮沙子坡村,距離特區機關6華里,是我國1975年11月26日成功發射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回落點,這里山勢平緩,草木繁茂,具有極好的旅遊開發價值。世界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的源頭就在六枝境內,距大瀑布50公里。在黃果樹瀑布的上游白水河兩岸有以銅線洞為代表的溶洞群,洞內晶瑩剔透,奇瑰多姿;落別壩灣滴水灘瀑布群清秀典雅,令人留連忘返。雄偉壯麗的省級風景區 牂牁 江風景素有 「小山峽」之稱,矗立在 牂牁 江邊上的郎山又叫老王山,峻峭挺拔,遠遠望去那王者的氣度令人折服。新舊石器交替時 代的桃花洞遺址和古夜郎驛道上的「岩疆鎖鑰」石刻都在向你講述著一個個古老民族和國度的悠長歷史。 回 龍溪岸上的美女峰,岸邊二道水的竹樓水榭告訴你這是一個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中國第一座生態博物館 -----六枝梭戛生態博物館保護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長角苗風情文化,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六枝的人文自然景觀,充分顯示著它的不可替代性、獨特性和神秘感,具有巨大的科研、考察、觀光旅遊價值。
投資環境 近幾年來,六枝特區加大招商引資環境軟硬體的建設,加大了市政設施建設力度,出台了《六枝特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六枝特區招商引資一站式辦公制度》,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內引外聯,重點抓農產品初加工和高新技術開發。
目前,中心區街道縱橫交錯,有平坦寬敞的水泥大道11條,公園兩座,城市交通方便,供水、供電、供氣設施配套,通信網路覆蓋全區各鄉(鎮)。城市建設規模和力度逐年增加。為了更進一步樹立好六枝特區的招商引資形象,全區現已掀起轟轟烈烈的創衛活動,要把六枝建成一座省級衛生文明城市。
幾年來,六枝特區緊緊圍繞「夯實兩個基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打響三張品牌(煤炭、綠色、旅遊),實施五大戰略(經濟結構調整、科教興區、開放帶動、可持續發展、城鎮化發展),構建四大經濟支柱(電力、生物制葯、綠色食品、旅遊)」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依靠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農業產業化已初具規模,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建材、醫葯、糧食等為主的支柱產業。在建和正在爭取的重大項目主要有六枝電廠技改、醫葯工業園區、戈廠水庫、光照電站、黔中水利樞紐工程、阿珠電站、鐵合金產業、焦化廠、六(枝)納(雍)公路等,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 25.47%,繼續鞏固六枝創建「省級文明衛生縣城」取得的成果,創造良好的六枝投資環境。

❿ 貴州八月份天氣地質災害多嗎

貴州,簡稱「黔」或「貴」,地處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雲專南、廣西相接屬壤,是西南地區陸路交通樞紐。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貴州位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黔西觀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盤縣大洞人」,晚期智人的「興義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馬鞍山人」、「白岩腳洞人」和安龍「觀音洞人」。境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
貴州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集聚發展示範區,以貴陽、遵義、貴安新區、為中心建設大數據基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