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8月有什麼地質災害
⑴ 貴州畢節山體垮塌傷亡情況是什麼
2017年8月28日據納雍抄縣官方消息,經初步核實,災害涉及34戶,經現場搜救,已搶救出6人,其中2人死亡,還有25人失聯。
畢節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組織工作組緊急趕赴災害現場,靠前指揮,全力做好周邊群眾緊急避險轉移、災害現場搶險救援等工作。納雍縣緊急向災區調運救災帳篷50頂,棉被100床,折疊床100張等救災物資。
目前,災區搶險救援等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希望盡快把被困人員救出來,祝平安!
⑵ 貴州八月份天氣地質災害多嗎
貴州,簡稱「黔」或「貴」,地處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雲專南、廣西相接屬壤,是西南地區陸路交通樞紐。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貴州位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黔西觀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盤縣大洞人」,晚期智人的「興義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馬鞍山人」、「白岩腳洞人」和安龍「觀音洞人」。境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
貴州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集聚發展示範區,以貴陽、遵義、貴安新區、為中心建設大數據基地。
⑶ 年8月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9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國土資源部通報 2011 年第 55 期
2011 年 8月全國地質災害發生數量較小,人員傷亡相對較少,經濟損失同比大大減少。2011 年 9月防災形勢依然嚴峻。9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汛期,也是台風 (熱帶風暴)登陸頻繁期。預測 9月地質災害重災地區可能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華東和西北等地區山區。汶川地震影響區、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較高,需要重視。同時應高度重視台風 (熱帶風暴)帶來的強降雨對東南沿海地區的影響。
一、地質災害災情
8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 648 起,其中滑坡 293 起、崩塌 148 起、泥石流 175起、地面塌陷 22 起、地裂縫 6 起、地面沉降 4 起; 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 22起,15 人死亡、2 人失蹤、20 人受傷; 直接經濟損失 2.53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數量、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大大減少 (表 1)。主要原因是今年 8月異常強降雨少於去年同期。
表 1 2011 年 8月與去年同期地質災害基本情況對比表
8月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 71 起,避免人員傷亡 4528 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 1.84 億元。
8月地質災害分布在 24 個省 (區、市)。按發生數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四川、湖北、雲南等 (表2); 按造成的人員死亡失蹤人數由多到少依次是雲南、四川、陝西等 (表3); 按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大到小依次是雲南、四川、湖北等 (表4)。
表 2 2011 年 8月各省地質災害發生數量統計表 單位: 起
表 3 2011 年 8月地質災害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統計表 單位: 人
表 4 2011 年 8月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統計表 單位: 萬元
二、地質災害特點
(一)多年同期相比災情最輕,死亡失蹤人數最少
與 2005 年以來多年同期相比,今年 8月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最低,因災造成人員死亡失蹤人數為最少,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少。
(二)西部地區受災最嚴重,沒有重大群死群傷事件
人員傷亡基本都在西部地區,因災共造成 15 人死亡失蹤,占總數的 88%; 雲南、四川直接經濟損失最嚴重,共造成 1.78 億元的財產損失,占總數的 70%。
(三)災害類型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為主,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
8月份,全國共發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616 起,占總數的 95% 。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共 602 起,占總數的 93%。
(四)以自然因素引發為主
全國 648 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的有597 起,占總數的92%; 人為因素引發的有51 起,占總數的8%。自然因素主要為強降雨,人為因素主要為采礦和切坡等。
三、重大災害實例
8月15日,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功果橋鎮功果村魯基溝村民小組發生特大泥石流,規模 6 萬 m3,直接經濟損失 3286 余萬元。
四、9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地質災害多年發生規律,9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汛期,也是台風(熱帶風暴)登陸頻繁期,防災減災形勢依然嚴峻。區域強降雨、局地暴雨和台風(熱帶風暴)帶來的強降雨誘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很大。地質災害可能主要發生在西南、中南、華東和西北的局部山區。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⑷ 貴州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春天:萬物復甦病蟲災害;
夏天:洪澇災害;
秋天:森林火險;
冬天:冰雪凝凍。
⑸ 貴州省地質災害有哪些特點
貴州省地質地理條件特殊,地質環境脆弱,按照國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分,全省均為地質災害易發區,是全國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之一,具有「全、重、多」的特點。根據貴州省已完成的74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全省有高易發區8個,面積3.8萬km2,中易發區16個,面積11.5萬km2,低易發區10千,面積2.3萬km2。目前己查明地質災害點8905處,其中,對人和財產構成威脅的隱患點6618處。據統計,2003~2007年,貴州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933起,直接經濟損失約2.65億元。成功避讓了71起地質災害,避免3429人傷亡和8292萬元的經濟損失。
貴州省是一個地質災害嚴重多發的地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種類多:由於貴州省地處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地質災害中常見的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而貴州的地裂縫常常是崩、滑、塌在地表的一種反映。其中,對人民生命財產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貴州省地質災害以中小規模為主(佔90%以上),大型或巨型較少。但幾乎每年都有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發生。一般情況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質災害規模較小,而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產生的規模則相對較大。1993年以來全省共發生重大級以上的地質災害58起,其中死亡3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l000萬元以上的特大級災害有18起,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人為因素的影子。
(二)分布廣:在地域的分布上,貴州全省9個地(州、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發生,但最頻發的主要集中在遵義、畢節、六盤水、黔西南和銅仁地區,其分布與地理地貌、地質構造、岩土結構、氣候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經統計分析,全省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5—9月,平均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40—60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35—90%,是地質災害高發期;其次是4月和10月,平均每月發生地質災害10起左右,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5—l0%左右,是地質災害中發期;1—3月、11—12月兩個時段,每月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1—3起,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0.5—1.0%,是地質災害低發期。
(三)易誘發:根據資料統計,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有大氣降水自然因數和人類工程活動影響的作用。由於貴州境內多屬山地,受地形地貌的影響,降雨在區域和季節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除普降暴雨誘發群發性地質災害以外,因為局地暴雨而誘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也是貴州省的一大特徵。在工程施工建設中,由於防災意識不強,人們在工程建設中常不自覺地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活動,例如不合理的規劃選址、不切實際的工程設計、不合理的切坡、采砂、採石、地下水開采等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現象也較為突出;隨著礦產資源開發強度的增加,采區內地表移動變形迅速發展;再加上陡坡墾植,植被破壞等原因,導致地質體失穩因素增加或加劇,地質災害隱患呈高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貴州省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對資源開發力度高速增長,采空區導致的地面不均勻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日漸突出,甚至還進一步導致邊坡失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產生。在各大礦區各種地質災害在迅速增長,無論在災害隱患點的數量、規模、危險性、危害性都在呈指數級增長的趨勢,受脅人口、受脅的工程設施和財產在不斷增多,危害很大。
(四)影響大:一是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自1993年以來,貴州全省共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5012起,其中造成有人員傷亡的237起,造成1090人死亡,2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23.98億元。平均每年發生地質災害358起,造成人員傷亡的約17起,死亡80人左右,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億元。二是破壞城鎮、礦山、企業。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摧毀了大量城鄉建築設施、耕地、工廠和交通干線。如烏江源頭的大方縣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石阡、沿河等縣城滑坡,印江縣城的岩口、杉樹完小滑坡,赤水大同滑坡等,滑坡體規模大,危害嚴重。三是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如1996年6月1日,黃平縣重安江泥石流致死22人,失蹤13人,毀橋1座,經濟損失1000萬元;2003年5月11日1時55分,黔東南州三穗縣台烈鎮台烈村三穗至凱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橋3號橋墩附近發生滑坡,造成35人死亡,1人受傷,16間工棚被毀,直接經濟損失大於1000萬元;2003年12月14日13時05分,黔西南州望謨縣在建的岜饒鄉鄉村公路在岜饒鄉頂棚村隴逛組梨樹坪路段發生山體滑坡,造成民工死亡10人,重傷7人,輕傷12人。四是破壞水利、水電工程。如1996年9月19日凌晨1時,印江縣岩口發生山體滑坡,方量260萬m3,造成3人死亡,2人失蹤,滑體阻斷印江河,形成堰塞湖,上游10餘公里的朗溪鎮l座小型電站、2個提水站、4個村1830戶居民房屋及3000畝良田被淹沒,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元。五是影響資源開發,阻礙山區經濟發展。隨著經濟工程建設活動的加速發展,與工程建設活動有關而發生人員死亡的地質災害有加劇的趨勢。如2003年發生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災害死亡人數較2002年上升了4.7倍(2002年5起13人,2003年是8起62人)。2004年12月3日凌晨3時40分左右,貴州省納雍縣騌嶺鎮左家營村岩腳組N側400米處陡崖臨空面發生一起山體基岩崩塌事件,造成44人死亡,13人受傷的特大地質災害。造成騌嶺一帶煤礦停采達半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⑹ 貴州省的主要地質災害是() A. 滑坡、泥石流 B. 乾旱 C. 冰凍 D. 冰雹
貴州是我國石灰岩大面積分布、喀斯特地貌廣泛發育的地區.地處雲貴高原東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貴州省的主要地質災害是泥石流、滑坡.依據題意.
故選:A.
⑺ 年7月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8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國土資源部通報 2011 年第 51 期
2011 年 7月全國地質災害發生數量相對較小,人員傷亡相對較少,但經濟損失較嚴重。2011 年 8月份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特別是極端天氣事件誘發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很大,防災形勢嚴峻。預測 8月地質災害重災地區可能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西北和華東等地區。同時,應做好東南沿海地區由台風 (熱帶風暴)帶來的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防範工作。
一、地質災害災情
7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 1223 起,其中滑坡 645 起、崩塌 263 起、泥石流 271起、地面塌陷 31 起、地裂縫 7 起、地面沉降 6 起; 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 17起,30 人死亡、10 人失蹤、25 人受傷; 直接經濟損失 9.62 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數量、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大大減少 (表 1)。
表 1 2011 年 7月與去年同期地質災害基本情況對比表
7月地質災害分布在 25 個省 (區、市)。按發生數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四川、浙江、江西和陝西等 (表 2); 按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由多到少依次是陝西、四川和山西等 (表 3); 按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大到小依次是四川、雲南和陝西等 (表 4)。
表 2 2011 年 7月各省地質災害發生數量統計表 單位: 起
表 3 2011 年 7月地質災害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統計表 單位: 人
表 4 2011 年 7月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統計表 單位: 萬元
二、地質災害特點
(一)多年同期相比災情較輕,死亡失蹤人數最少
與 2005 年以來多年同期相比,今年 7月地質災害發生數量次低,僅高於 2008年; 因災造成人員死亡失蹤人數為最少; 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排第四位,屬中等。
(二)西部地區受災最嚴重,其他地區相對較輕
人員傷亡基本都在西部地區,因災共造成 38 人死亡失蹤,占總數的 95%; 四川、雲南 、陝西、西藏、甘肅直接經濟損失最嚴重,共造成 9 億元的財產損失,占總數的 94%。
(三)災害類型以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為主,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
7月份,全國共發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1179 起,占總數的 96% 。災害級別以小型為主,共 1088 起,占總數的 89%。
(四)以自然因素引發為主
全國 1223 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的有 1167 起,占總數的 95%; 人為因素引發的有56 起,占總數的5%。自然因素主要為強降雨,人為因素主要為采礦和切坡等。
三、重大災害實例
(1)7月5日,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城嘉陵江左岸略康 (略陽 - 康縣)公路K0 + 300m 處發生一起崩塌,造成 18 人死亡,4 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 1000 萬元。
(2)7月3日,四川省安阿壩州茂縣南新鎮綿簇村發生一起泥石流,造成 8 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 28103.8 萬元。
四、8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地質災害多年發生規律,8月份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防災減災形勢依然嚴峻。8月仍然是主汛期,也是台風登陸頻繁期,區域強降雨、局地暴雨和台風帶來的強降雨誘發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很大,可能主要發生區集中在西南、中南、西北和華東的局部山區。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八月四日
⑻ 貴陽還具有發生其他天災和自然地質災害的可能嗎貴州省或者貴陽的那個區域比較安全
您好,我的專業就來是地質災害評源估。貴州這邊整體的環境或者是說地理位置您已經了解,我在次不用贅述。下面我就對您所擔心的問題 地質災害方面來說一下。首先貴州地處喀斯特岩溶山區,主要發生的地質災害就是以山體滑坡為主,次之就是岩溶塌陷。中國國務院於2003年提出的《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對合理的建築都會有相應的危險性評估,一旦建築用地被劃為危險性大區,建築商必須要對危險性區域進行治理才可通過。所以您所擔心山體滑坡已經解決。其他的災害 比如 活火山 貴州全部以沉積岩為主 並無火成岩所以也就無火山的出入。所以貴州是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歡迎您的到來
⑼ 貴州有哪些氣象災害
1.強風暴災害(龍卷、冰雹、雷雨大風和雷暴等):這類災害主要由極端強對流天氣造成,影響范圍不大,但強度大、突發性強、破壞嚴重,危害大。如今年2月20日,開陽縣雙流林場遭受強大狂風襲擊,在茂密的森林中有不少大樹被攔腰折斷,有的被連根拔起,朝東北方倒去,被毀樹木約一萬多棵,佔地面積上百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十萬元,倒下的大樹將附近的高壓線砸斷,一名護林工人險些被砸傷。該事件與1994年11月30日發生在貴陽都溪林場發生的風災類似。
2.暴雨和洪澇:由暴雨引發的洪澇是影響最大、增長最快的災害,現代洪澇的特點是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災害強度大。如1996年特大洪澇災害就造成農作物受災1754萬畝,經濟損失高達160億元。這次災害使貴陽地區的南明河洪峰超過警戒水位2.83米,奔騰咆哮的河水,任意肆虐著沿河兩岸低窪地區,市內南明河上不少橋梁被沖跨,洪峰時沖毀了甲秀樓橋上的護欄和橋面,河水翻過甲秀橋;市區內不少低窪街道已是汪洋一片,市內護城河已被淹沒;甲秀樓左側的觀水巷水深近2米,附近不少宿舍職工被圍困達14小時之久。
3.乾旱:由於雨量偏少造成的乾旱,是困擾貴州農業發展的主要氣象災害。據統計1949-1990年貴州成災面積38925萬畝,成災率在全國屬第三,在南方排名第一。如1996年冬春百日乾旱,從上年的12月至當年春季3月,造成全省農作物受災33.8萬公傾,成災20.5萬公傾,絕收1.7萬公傾,減產糧食10.2萬噸,油料0.8萬噸,造成7626萬人、1598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因災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826萬元。
4.冷害(倒春寒、秋風、凝凍、雪災等):對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產生較大影響。其中,秋風是在8月至9月上旬水稻孕穗期間出現連續3天,日平均溫度低於20度,造成水稻空殼率增加,導致減產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如2002年8月9日開始,全省大部分地區就出現了持續5~12天低溫陰雨天氣,造成全省糧食減產21%,是我省秋風最重年。又如2002年12月25日的降雪,造成貴陽客車站停發當日所有長途、短途客車,機場被迫關閉,交通陷於癱瘓,發生交通事故數起,還有50多人因路滑摔倒而骨折。在地勢較高地區降雪對交通、供電、通信和供水等行業的影響就更為明顯。
⑽ 貴州省什麼地方最容易發生地質災害
你可以到國土部門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