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檢查冰凍雨雪天氣地質災害
① 2008年春節前夕,因為持續低溫和雨雪冰凍天氣,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遭受幾十年來罕見的自然災害,給我國造
(1)由於汽車具有慣性,汽車在緊急剎車時,總是滑行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
有雪回的地面接觸面答變得光滑,在壓力一定時減小了摩擦,所以汽車受到的摩擦力變小,所以汽車在緊急剎車後滑行的距離將比路面沒有冰雪時大;
(2)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方法有:
①在冰面上撒些沙子,②車輪安裝防滑鏈;
故答案為:(1)慣性;小,大;
(2)在冰面上撒些沙子,車輪安裝防滑鏈.
② 國發 2008 6號文件
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關於
搶險抗災工作及災後重建安排報告的通知
國發〔2008〕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同意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關於搶險抗災工作及災後重建安排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08年1月中旬以來,我國經歷了一場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危害程度深。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和廣大幹部職工、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及公安民警,按照「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的工作要求,奮起抗災,頑強拼搏,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勝利。
目前,救災和災後重建任務仍十分繁重,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斗爭由應急搶險抗災轉入全面恢復重建階段。各地區、各部門要繼續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統籌人力、物力、財力,盡快恢復重要基礎設施,盡快恢復工農業生產,盡快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努力把這場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奮力奪取抗災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確保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條件。
國務院
二○○八年二月十五日
關於搶險抗災工作及災後重建安排的報告
現將雨雪冰凍災情、搶險抗災工作進展情況以及下一階段工作安排意見報告如下:
一、我國經歷了一場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從1月10日到2月2日,我國南方地區先後出現四次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過程。這次災害性天氣正值春運高峰,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危害程度深,多數地區為50年一遇,部分地區為百年一遇。全國有19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其中湖南、貴州、江西、廣西、湖北、安徽、浙江7省(區)最為嚴重。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多種災害並發,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工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受到極大影響。
(一)電力設施嚴重損毀。全國有13個省(區、市)電力系統運行受到影響,170個縣(市)停電。截至2月11日,110千伏及以上線路倒塔8709基,斷線2.7萬余條,變電站停運1497座。貴州、江西500千伏電網一度基本癱瘓,電網解列運行,西電東送通道中斷。湖南電網500千伏和220千伏變電站有1/3停運。
(二)交通運輸一度嚴重受阻。由於倒塔斷電,北京至廣州、上海至昆明兩大主要鐵路干線部分區段運輸受阻。全國累計有23萬公里的公路因結冰多次封閉,出現嚴重擁堵,110萬條公路客運班線停開,影響3400餘萬人次正常出行。直接損毀公路8.2萬公里。長江中下游14個機場一度關閉,大批航班取消或延誤,大量旅客滯留機場。
(三)電煤供應告急。由於電力中斷和交通受阻,加上一些煤礦提前放假和檢修等因素,煤炭供應受到嚴重影響。部分電廠電煤庫存急劇下降,19個省(區、市)拉閘限電。
(四)農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截至2月12日,農作物受災面積1.78億畝,成災8764萬畝,絕收2536萬畝。其中油菜受災4891萬畝,佔全國秋冬種油菜面積的48.4%;蔬菜受災4208萬畝,佔全國秋冬種蔬菜面積的35.2%。死亡牲畜606萬頭、家禽6275萬只;良種繁育體系遭受嚴重破壞;塑料大棚、畜禽圈舍等設施損毀嚴重。國有林場有46個嚴重受災,道路、送水管線和防火觀測塔台等受到嚴重破壞。
(五)災區工業企業大面積停產。停電及交通運輸受阻等因素導致災區的工業生產受到很大影響,其中湖南省83%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江西省90%的工業企業一度停產,有的至今尚未恢復。
(六)災區群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長期低溫凍害和大面積停電,造成部分地方自來水管道損壞、供水中斷,垃圾和污水得不到及時處理,通信及金融、證券交易網點正常營業受到影響,商業流通、加油加氣設施受到損壞。截至2月12日,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已造成倒塌房屋35.4萬間,損壞房屋140.8萬間,緊急轉移安置151.2萬人。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1111億元(未含工礦企業和文教衛生事業單位損失)。
二、抗災救災斗爭取得重大的階段性勝利
面對突如其來的罕見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堅強、具體的領導和指揮下,各地區、各部門廣大幹部群眾緊緊圍繞「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的總體要求,頑強拼搏,奮起抗災;各級領導幹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共產黨員不畏艱險,沖鋒在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迅速出動,全力以赴;社會各界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力投入抗災救災攻堅戰。目前,抗災救災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勝利。
(一)在「保交通」方面,搶通道路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國交通運輸恢復正常。針對冰凍、斷電造成鐵路公路交通中斷堵塞的嚴峻形勢,受災地區人民政府和鐵路、交通、民航、公安、通信等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廣大職工群眾以及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上路破冰除雪,採取多種措施暢通交通干線,疏導滯留車輛,救助滯留旅客。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鐵路、公路、民航等交通運輸已全面正常運行,縣級以上受災地區通信已基本恢復。
(二)在「保供電」方面,搶修電網和搶運電煤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節前災區居民用電基本恢復的目標如期實現。災情發生後,各有關省(區、市)人民政府、電監會和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及時啟動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在全國范圍緊急抽調技術力量搶修受損設施,並採取調集柴油發電機(車)臨時供電等措施。截至2月12日,受損電力線路已恢復70%,受損變電站已修復74%。電力供應中斷的170個縣(市)有164個恢復或部分恢復供電,87%的鄉鎮基本恢復用電。電煤產量、運量大幅增加,電廠存煤穩步回升。安全監管總局指導國有重點煤礦調整停產檢修安排,要求企業確保安全生產。山西、陝西、內蒙古、河南等主要產煤省(區)加強煤炭企業生產組織,保證煤炭調出。神華集團公司、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以及地方國有大型骨幹煤炭企業節日期間堅持生產,日均煤炭產量同比增長29.8%。春節期間沒有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鐵路、交通部門突擊搶運電煤,截至2月11日,直供電廠煤炭庫存平均可用天數恢復到12天。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克服困難,千方百計保證成品油供應。
(三)在「保民生」方面,受災群眾生活得到及時安置,災區市場基本穩定。災區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全力開展救助工作。民政部、商務部及災區各級人民政府迅速調撥發放食品、糧油、飲水、取暖燃料、棉衣被、蠟燭、應急燈等救災物資,妥善救助受災群眾和鐵路、公路滯留人員655.5萬人。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及時安排和預撥各項救災資金,及時預撥增撥城鄉低保資金,對重災省(區、市)城鄉低保對象給予生活補助。各級衛生部門及時派出醫療、防疫、衛生監督隊伍救治傷病人員和受災群眾,受災地區未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建設部門加強對城鎮受損基礎設施修復工作的指導,災區大部分城市的供水、供氣和公共交通等基本恢復正常。農業部門加強對抗災救災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及時調度救災種子和急需物資。林業部門組織數萬名職工保樹保苗,搶救被困的林業職工。商務、糧食部門投放儲備肉和糧食、食用植物油,加強蔬菜產銷銜接。供銷社系統積極組織麻袋、草袋等抗災物資和農村生活必需品的購銷調運工作。交通、物價、財政部門減免鮮活農產品道路通行費和運銷環節收費,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商務部門與主供省(區、市)加強協調,保障港澳生豬等畜禽產品供應。
(四)在「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的工作中,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廣大公安民警做出了重大貢獻。廣大官兵發揚不怕困難、一往無前的光榮傳統,協助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擔負了破冰通路、搶修電網、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緊急調撥棉衣被、搶運救災物資、診治凍傷和生病人員、保障受困群眾生活、維護機場車站和社會秩序、加固維修損毀民房等救災任務。截至2月12日,累計出動人民解放軍31.9萬人次,武警34.8萬人次,組織民兵預備役188.2萬人次。公安民警累計593萬人次在第一線維持秩序、疏導交通、鏟冰除雪、救助群眾。
(五)在搶險抗災應急保障方面,有關部門和單位發揮了重要作用。發展改革系統和應急辦系統承擔了國家和各地方應急指揮中心(部)的任務,當好參謀,加強協調,統一調度,及時解決抗災救災中的重大問題。各級氣象部門迅速啟動各類應急預案,全力以赴做好氣象監測和預報服務,准確預測天氣變化趨勢,為搶險抗災提供全方位的氣象服務。金融系統克服停電等各種困難堅持營業。保險系統迅速核災、定損、理賠,支持抗災搶險和災後重建工作。
(六)在搶險抗災對內對外宣傳報道方面,把握了正確的輿論導向。在中央宣傳部、新聞辦的統一組織下,中央各主要媒體、重點新聞網站、各地方的新聞單位堅持正面引導,派出大批新聞記者深入抗災救災第一線,宣傳黨中央、國務院搶險抗災的重大部署,及時報道各地區、各部門搶險抗災進展情況和在第一線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模範事跡,進一步增強了全國人民奪取搶險抗災全面勝利的信心。國務院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應急指揮中心)每天發布搶險抗災工作進展情況的新聞,發布指導搶險抗災工作的公告,做到了信息發布的權威性、及時性、准確性、綜合性,對正確引導輿論發揮了重要作用。外交部及駐外外交機構及時向國際社會通報災情,積極引導國際輿論。
三、全力做好下一階段恢復重建工作
全國搶險抗災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勝利。但是,近期部分地區仍有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春運旅客返程高峰已經開始;尚未修復的電網施工條件仍十分惡劣,融冰過程中還可能出現新的倒塔斷線;隨著電網恢復正常運行和工農業恢復生產,電力需求增加,電煤供應可能再次出現緊張;農業受到重創,絕收面積多,恢復生產難度大;冰雪融化過程中容易引發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受災群眾口糧青黃不接時間延長,倒塌房屋重建需要一個過程。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任務仍十分繁重,思想絲毫不能麻痹,工作絲毫不能放鬆。下一階段,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斗爭將由應急搶險抗災轉入全面恢復重建工作,要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統籌人力、物力、財力,盡快恢復重要基礎設施,盡快恢復工農業生產,盡快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努力把這場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奮力奪取抗災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條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緊修復基礎設施。修復和重建受損的基礎設施,要堅持規劃先行、統籌協調,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立足當前、兼顧長遠,企業為主、政府支持。
災後基礎設施修復的重點是加快電網恢復重建。現在尚未修復的500千伏和220千伏主網架線路,大多架設在海拔較高的山區,施工條件差,物資運送困難。隨著氣溫回升,要全面展開受損高壓網架修復工作。一是明確目標。要盡快實現全國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國家電網公司要在2月21日前恢復京廣線剩餘3個牽引站供電;3月10日前完成對主網重要受損設備的修復、重建,恢復主網運行方式;3月底前完成各受災地區電網設備的修復和重建並恢復電網正常運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要在3月5日前全部修復受損的220千伏和110千伏電網,基本恢復災區供電;力爭3月底前修復500千伏電網和西電東送主通道,全面恢復正常供電。受災地區人民政府也要明確地方小電網的災後重建目標。二是落實責任。兩大電網公司負責本公司輸配電受損設施的恢復重建工作,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當地小電網的恢復重建工作。應急指揮中心搶修電網指揮部加強統籌協調。中央和省級人民政府對地方小電網的恢復重建資金給以適當補助。三是制訂規劃。進一步查清受損電力設施的數量、地點、性質、程度,細化重建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對於必須盡快修復的直接影響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線路,按原設計方案就地實施搶修,盡快恢復供電,以後再根據情況改造加固,提高抗災能力;對於海拔較高、倒塔數量大的線路,經科學論證後,適當提高覆冰設防標准或採取局部加強等措施重建。四是調配力量。兩大電網公司要根據搶修需要,集中人力物力保證恢復重建目標的按期實現,必要時可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協助。地方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兩大電網公司對搶修小電網要給予技術支持。五是保障物資供應。對電網修復重建所需物資,有關設備和物資生產企業要抓緊生產,應急指揮中心負責統籌銜接,鐵路、交通等部門提供運輸保障,確保所需物資和設備及時運達施工現場。六是保證質量和安全。電網修復重建工作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施工質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防止搶修和重建過程中發生事故。
交通部門要把恢復性重建與適應性發展結合起來,抓緊組織實施清理公路塌方、恢復路基缺口及擋土牆等工程。鐵路、民航部門也要組織盡快修復受損設施。建設部門要組織好城鎮供水管網的修復,3月底前全面恢復正常供水,4月底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基本恢復正常運行。信息產業和廣播電視部門要組織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和電視台、廣播電台修復受損的供電、基站、線路、發射台等設施。氣象、教育、衛生、旅遊等部門也要抓緊組織本系統受損設施的恢復重建工作。各級人民政府要對公用設施和社會事業設施恢復重建給予適當補助。
工礦企業受損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企業要立足生產自救,保險公司要及時定損、理賠,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幫助解決資金困難。
(二)盡快恢復農業生產。農業部門要加強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農民開展生產自救,促進農業生產盡快恢復,力爭災後有一個較好的收成。一是各受災地區要制訂恢復農業和林業生產規劃,並迅速組織實施。二是抓好油菜蔬菜水果生產恢復工作。油菜生產要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對長江流域油菜給予適當救災資金補助。通過搶發芽苗菜、搶種速生葉菜、搶育果菜瓜菜類秧苗,促進蔬菜生產恢復。加強在園果樹管理,及時補充樹體養分,恢復生產能力。三是加強種子種苗調劑供應。受災地區要切實組織好種子種苗調運、供應,確保恢復生產的需要。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對受災較嚴重地區的農民給予購種補貼,對災區邊遠山區農民免費提供恢復生產需要的種子、種苗、種畜。四是盡快修復受損設施。各地區要抓緊組織修復蔬菜大棚、養殖場舍等農業設施,恢復良種繁育體系,重建蔬菜育苗場、果樹茶樹良種苗木繁殖場。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五是加強技術服務。各級農業部門要組織有關專家和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指導和咨詢服務,提高農民群眾防災抗災和恢復生產的能力。切實做好受災地區禽畜產品疫病防治工作。六是保障農資供應。認真落實國家對化肥生產的優惠電價、優惠氣價,組織好化肥、農膜、農葯、飼料等農用物資的生產、供應和運輸。七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各金融機構要採取多種形式,增加對受災嚴重的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養殖企業以及農戶貸款支持,幫助恢復生產。
商務部門、供銷社系統要抓緊組織修復受損的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林業部門要抓緊組織修復受損的森林防火、基層機構水、電、路、通信等設施,水利部門要抓緊組織修復受損的鄉村供水、灌溉排澇等設施,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三)加強煤電油運保障。隨著生產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復,用電負荷和成品油需求將逐步增加,要繼續做好煤電油運的保障工作。一是組織好煤炭生產。繼續發揮國有重點煤礦和地方國有煤礦骨幹作用,增加煤炭生產和供應。受災煤礦要抓緊恢復供電後的排水、通風和檢修,盡快恢復生產。各煤炭主產省(區)要抓緊組織放假停產檢修的煤礦恢復生產,盡快恢復正常的煤炭生產水平。要按照安全監管總局的要求做好復產前的安全驗收工作,落實地方政府的安全監管責任和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安全生產。二是穩步提高電廠煤炭庫存。鐵路、交通部門要在組織好旅客運輸、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救災物資運輸的基礎上,繼續對電煤運輸給予重點安排,保證重點電廠存煤持續保持在正常水平。要切實做好京津唐和華中、華東、華南地區的電煤運輸保障工作。煤炭生產企業和運輸、發電企業都要重合同、守信用,保證重點合同兌現。三是保障電網運行安全。堅持以煤定電的原則,加強需求側管理,實施有序用電。按照與發電出力相匹配的原則控制用電負荷,壓縮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用電,停止不符合產業政策、違規建設和淘汰類企業用電,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醫院、學校、鐵路交通、煤礦、金融機構、通信、農業生產等重點用戶的用電,確保電網運行安全。加強電網運行調度,重點支援受災嚴重的貴州、湖南、江西、浙江和缺電嚴重的廣東等地區。四是穩定成品油供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要繼續做好成品油市場供應的保障工作,保持成品油市場的穩定。
要組織好返程旅客運輸工作。當前正值春節假期結束返程客流的高峰。鐵道、交通、民航、公安等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合理調配運力,堅持以客為主,統籌安排好旅客和貨物運輸,切實做到運輸安全、有序、順利。
(四)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一是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要按照保吃飯、保禦寒、保有住處、保有病能醫的要求,切實落實各項救助措施,做到工作到村,落實到戶,不漏一人。特別是要注意做好山區和邊遠地區受災群眾的生活保障工作。二是做好春荒救助工作。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要加大救災投入。地方人民政府要組織開展生產自救。各級糧食部門要組織好缺糧農民的糧油供應,幫助農民度過春荒。三是重建倒塌房屋。因災倒塌房屋的大多是生活極其困難的群眾。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受災群眾的倒塌房屋重建工作,2月底前摸清底數,核對災情;3月底前制訂方案,開展重建工作;6月底前基本完成重建,並組織驗收。農民倒塌房屋重建工作,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民政部門統一組織,群眾自建為主,政府適當補助。對災情較重的省份,中央財政要給予重點支持。對農村危房改造要摸清底數,制訂規劃。
(五)著力防治次生災害。災區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長時間低溫、雨雪冰凍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切實加強地質災害、環境污染、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安全防範工作。一是突出重點。防範冰雪融化引發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範停水停電後引發的垃圾堆積、污水處理廠停止運行後帶來的環境污染,防範因冰凍造成的公路和城市道路橋梁涵洞、供水供氣供電、水庫堤壩、河道堤防的損毀和坍塌,防範動植物疫情暴發,防範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二是嚴密監控。要加強對山地丘陵、采礦工地、尾礦壩、鐵路公路沿線等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監控和防範,加強對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情況的監測,加強對重大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加強因病因災死亡畜禽的無害化處理,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三是落實責任。國土、建設、農業、林業、衛生、環保、水利、交通、鐵路、電力、氣象等部門,要對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制訂應急預案,實行專業監測與群測群防相結合,切實做好重點領域、重點工程、重點地帶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加強對突發災害的應急處置。環保部門要做好災後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的防治工作。四是妥善應對。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雨雪冰凍天氣次生災害知識的宣傳,提高防範意識,一旦發生次生災害,要迅速查明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這次災害造成的損失巨大,災後重建任務十分繁重。災區各級人民政府要繼續加強領導,進一步核實受災情況,科學編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精心組織實施。國務院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指導。要繼續發揮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災後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應急指揮中心要加強協調,督促檢查。災後恢復重建資金要通過企業自籌、銀行貸款、保險賠付、財政支持等多渠道籌集。堅持自救為主、政府支持,地方為主、中央補助。中央財政重點支持重災地區、重點領域和生活最困難的群眾。
各地區、各部門都要認真反思這次持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暴露出的矛盾和問題,總結搶險抗災的經驗教訓,不斷提高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國務院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
二○○八年二月十三日
③ 水利局在冰凍災害中怎樣做
該局應當來要求各地水利源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形勢,根據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可能造成的影響,充分做好各項准備,認真落實各項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認真按照汛期有關要求認真開展水庫安全巡查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警工作,一旦發現險情要及時報告、及時處理;積極做好水源工程、供水設施防凍工作,加強城鄉供水設施和管線的維護,一旦出現故障,要抓緊搶修,必要時要採取臨時送水措施,千方百計保障城鄉居民用水安全。進一步加強在建工程施工監管,確保工程質量。當前出現持續低溫,對在建工程施工已造成不利影響,各地要切實加強施工質量監管,特別是砼澆築,要嚴格按照設計施工要求施工,無可靠防凍措施的嚴禁作業,避免出現工程質量問題。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做好雨雪冰凍天氣防禦工作,確需調用草袋等防汛物資用於道路防滑等應急處置工作室,要積極支持,快速調運,保證急需。用後抓緊補充,確保防汛物資及時足額到位。
④ 應對冰凍雨雪天氣南方地區修建豬場應考慮哪些因素
(1)選址前應對當地50年內氣候資料進行收集研究。
(2)選址時選取背風向陽處,版規避地質災害區,如山風權口處等易造成冷風侵襲地段。同時,選址時需向當地居民仔細了解諸如風、雪、冰凍、降雨等氣候資料,為設計打下基礎。
(3)根據收集資料情況進行結構、給排水設計,對於50年內出現過冰凍雨雪天氣自然災害的地區,應根據相關參數進行調整,保證結構的穩定安全性。
(4)修建過程中,需嚴謹地遵守設計圖進行施工,不得偷工減料、私改圖紙,以免造成結構不穩定、給排水受凍現象。
(5)投入使用後,應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應對極端氣候現象。
(王金勇)
⑤ 低溫雨雪冰凍引發的災難
概括說,電力、水供應、通訊、交通、農業和金融市場等等都將受到沖擊回。
凍雨會使路面覆冰答,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運輸因此陷入停頓;凍雨落在屋頂以及各種裸露的戶外公共設施上,公共設施因為承載過重而倒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凍雨嚴重威脅著電網設施,當凍雨附在輸電鐵塔和輸電線路上結冰時,電線因負載超過設計標准而拉斷;中國電力顧問公司總工程師吳雲說,像雙回線這樣的( 鐵塔) 的重量大概是6 噸,但是結了冰以後,重量大概達到50 噸,是原來的6 倍(數據來源於CCTV)。另外,附在電線上的冰面使得電線在風力作用下"迎風舞動",很容易拉倒鐵塔進而造成供電中斷,一旦供電不暢,就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果發生事故的電塔在山區,維修起來及其不便。
⑥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切實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電發〔2011〕1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 (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2010 年 1月9日至 13日,南方地區將出現新一輪低溫雨雪天氣過程。湖北大部、安徽南部、江南、華南大部、江西中北部、貴州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局部地區有暴雪。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華南大部等地維持低溫狀態,貴州大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廣西東北部、雲南東北部等地有凍雨。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做好應急工作。部領導要求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全面部署防範工作
春節臨近,做好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防範工作,盡最大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落實各項地質災害防範措施。
二、加強監測預警
要迅速部署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檢查人員和措施到位情況,確保及時發現地質災害前兆,迅速預警撤離。
三、部署應急值守
低溫雨雪冰凍及後期短期氣溫回升導致的冰雪融化都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相關地區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加強值班,確保通訊暢通,及時發布地質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出現險情和災情時,要及時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及時核報災害信息。
四、做好各項應急准備工作
確保應急人員、車輛、經費和相關設備到位,一旦發生地質災害險情災情,要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幫助和指導地方政府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盡最大努力降低災害損失。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九日
⑦ 綏陽縣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應急救援預案(試行)的總則
綏陽縣境內15個鎮(鄉)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生產生活和運輸發生緊急狀況時適用本預案。
本預案所稱緊急情況是指:由於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突發事故,出現城鎮大面積停電、停水、停氣中斷;由於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路面封凍,交通中斷,導致車輛、人員流動出現嚴重滯留和擁堵;縣內重點企業由於運能不足,出現原燃料嚴重短缺或產成品嚴重積壓,導致企業面臨停產;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由於供應不足出現脫銷或市場價格上漲過快等。 1.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職責:
負責發布緊急救援和搶險命令;指揮、調度、監督、協調各應急指揮部開展工作;決定是否需要發動社會力量支援和請求上級應急隊伍支援。
2.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職責:
協助組長工作;協調各成員單位開展工作;負責相關應急指揮部工作。
3.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1)組織開展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的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搶險救災工作,做到統一領導、集中指揮、組織協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社會危害、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督促檢查應急工作所需人、財、物的落實情況;
(3)負責緊急調運搶險救災所需的各類物資、設備和人員;
(4)根據氣象情況成立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及時組織人員疏散等工作(5)研究解決其他有關重大問題。
4.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1)負責收集、分析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的損害情況並根據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的損害程度確定應急等級上報應急指揮部,提出啟動應急預案的建議。
(2)落實應急領導小組安排的各項任務,執行應急領導小組下達的應急指令。
(3)跟蹤掌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造成的影響和災害,向應急小組提出應急行動建議。
(4)在天氣恢復正常時,及時向應急小組建議解除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應急狀態。
(5)督促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制定應急子預案。
5.應急指揮部職責:
煤電油運保障指揮部:(1)及時掌握並向縣政府應急辦報送我縣煤電油運供應保障情況;(2)制定煤電油運供應保障應急預案;(3)協調組織煤炭生產和運輸,保障電煤供應;(4)指導電力生產、供應和使用;(5)協調成品油和燃氣保障供應;(6)協調保障重點物資運輸,解決春運重大問題;(7)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牽頭責任單位:經貿局;參加單位:交通局、公安局、城管局、養護段、氣象局、煤炭局、電力公司、石油公司等相關企業。
道路保暢指揮部:(1)及時掌握並向縣政府應急辦報送我縣公路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災害道路交通方面的綜合情況;(2)制定道路保暢應急預案;(3)協調解決保持道路暢通的重大突發問題,跟蹤和督促各有關鎮(鄉)政府、有關部門、單位落實道路保暢的各項措施;(4)協調春運中的重大事項;(5)協調搶險救災物資、設備以及運送電煤、鮮活農產品等車輛的公路應急通行;(6)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牽頭責任單位:交通局;參加單位:公安局、氣象局、武警中隊、消防隊、交警隊、養護段。
道路保暢指揮部下設道路交通組、信息保障組兩個小組。各自的組成單位及職責如下:
道路交通組:成員單位包括交通局、武警中隊、消防隊、交警隊、養護段。主要職責:一是協助和指導各地及時開展清雪除冰,保障道路暢通;二是及時協調解決災區重點干線公路交通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包括制定交通疏導和合理聯動分流方案。
信息保障組:成員單位包括氣象局、電信局、移動公司、聯通公司。主要職責:氣象局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提供當前和近期氣象信息;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負責保障公用通信網及交通、電力、氣象等搶險救災指揮通信的暢通。
電網搶修指揮部:(1)及時掌握並向縣政府應急辦報送電網運行、受損電網設施搶修有關方面的綜合情況;(2)制定搶修電網和保障安全用電應急預案;(3)協調解決搶修電網設施中的重大問題;(4)督促電網企業落實有關搶修電網設施的實施方案、施工進度、工作目標、安全措施、質量控制和相關保障措施;(5)通過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協調需要縣政府及公安、武警、交通、通信、石油等部門和單位支援的有關事項;(6)按照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建立搶修電網設施新聞發布制度,統一發布搶修電網設施的綜合信息。(7)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牽頭責任單位:電力公司;參加單位:經貿局、武警中隊、消防隊。
救災和市場保障指揮部:(1)及時掌握並向縣政府應急辦報送受災地區災情、災區群眾生活困難和需要,監測市場供求和價格動態,以及抗災救災有關方面的綜合情況;(2)制定救災和市場保障應急預案;(3)協調解決抗災救災和緊急物資供應的重大問題,建立支持災區的應急商品短期商業儲備等市場供應應急機制;(4)協調動員社會力量向災區進行捐助,並負責管理捐款捐物的接收、分配、運輸、發放工作;(5)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牽頭責任單位:民政局、經貿局;參加單位:財政局、農業局、衛生局、糧食局、供銷社、物價局、畜牧局、質監局、工商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信訪局、武警中隊、消防隊。
災後重建指揮部:(1)及時掌握並向縣政府應急辦報送災情及災後重建綜合情況;(2)組織受災鎮(鄉)提出災後重建方案,統籌制定災後重建總體方案;(3)擬訂和下達災後重建應急資金計劃;(4)根據災情和各地上報災後重建的要求,確定災後重建的事項、類別和范圍;(5)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牽頭責任單位:發改局;參加單位:民政局、農業局、財政局、建設局、城管局、交通局、農辦、安監局、監察局、經貿局、糧食局、供銷社、國土資源局、文廣局、衛生局、教育局、水利局、環保局、畜牧局、煤炭局、農機局、質監局、工商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旅遊局、信訪局、電力公司。
安全保衛指揮部:(1)及時掌握社會治安及穩定方面的信息並向縣政府應急辦報送綜合情況;(2)制定安全保衛應急預案;(3)組織警力對現場及周邊地區進行警戒、控制、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社會治安秩序;(4)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牽頭責任單位:公安局;參加單位:武警中隊、消防隊、維穩辦、安全局、交警隊、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信訪局。
醫療救護指揮部:(1)及時掌握並向縣政府應急辦報送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方面的相關信息;(2)制定醫療救護應急預案;(3)對現場進行消毒、防疫處理;(4)組織醫療機構對傷員實施救治;(5)負責食品葯品安全的組織協調、綜合監督,依法查處重大食品葯品安全事故;(6)完成應急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工作。牽頭單位:衛生局;參加單位: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和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縣醫院、中醫院等衛生醫療機構。
新聞宣傳指揮部:(1)制定新聞宣傳工作預案;(2)正確引導輿論,統一組織有關新聞單位及時報道應急處置和搶險救災工作情況;(3)負責開展災害和有關突發事件預防及應急、自救、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4)按照應急領導小組的指令向社會發布應急預警信息。牽頭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參加單位:文廣局、綏陽電視台、綏陽時訊、縣政府信息中心。
6.成員單位職責:
(一)交通部門:交通局、公路養護段等部門進一步強化干線公路養護,及時做好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下重點公路的除雪、除冰、解凍和清障工作,保證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通車;發生影響生產生活的緊急問題時,負責組織落實一支能夠隨時調度使用的機動應急運輸車隊(大型貨車不少於15台,客車不少於10台),並保證車況良好、運營手續齊全和駕駛人員素質和技術過硬;應急運輸車輛根據縣政府應急領導機構的指令執行應急運輸任務。車輛在執行應急運輸任務時經批准可以使用警車開道,並在車輛明顯位置懸掛縣交通主管部門核發的特別通行證。
(二)電力部門:各電網企業應加強電網運行調度管理,合理安排災害情況下的電網運行方式,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視電網受災情況,啟動相應的電力應急預案,按照「五保」的原則和順序(「保主網、保中心鎮鄉、保居民生活、保要害部門、保重要用戶」),實行有序限電和保電,並作好電網突擊搶修工作,盡快恢復受災電網的運行。自來水公司保證蓄水水位,原則上不低於5天的滿發用水量。
(三)城管部門:加強對城鎮供水、供氣、環衛、交通運輸等公用設施和城鎮供排水系統的維護及受損設施的搶修。遇較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及時動員組織環衛部門清除城鎮幹道積雪、積水,及時清運垃圾;強化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下的公共客運組織,重點做好車站及運管站等交通中轉樞紐與城鎮交通體系的銜接,確保人員及時疏散,有序流動。
(四)民政部門:組織幹部立即深入到各地檢查了解災情,提前准備好相關物資,及時將救災救濟款糧和棉衣棉被等救災物資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加強滯留人員的應急救助工作,確保不發生非正常情況。
(五)商務部門: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密切監控糧、油、肉、蛋、鹽、糖和衛生清潔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應情況和價格走勢,建立肉類、蔬菜、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儲備制度,落實應急資源,保障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下生活必需品的市場有效供應和物價基本穩定。
(六)公安部門:加強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下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及時處理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道路交通事故,做好交通指揮疏導;對運送應急物資、人員的車輛,採取間斷放行、警車帶路等方式,保障應急運輸安全通暢。
(七)通信部門:做好通信設施維護和檢修,保障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下通信網路正常運行;必要時,調派應急通信設備和人員,保障應急指揮通信暢通。
(八)氣象部門:密切監測天氣變化趨勢,及時啟動氣象應急預案,積極做好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監測、預警和決策服務等工作,為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部門提供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決策服務資料,同時通過手機簡訊、網站、電視等渠道,向社會發布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預警信號,提醒各界和群眾加強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災害的安全防範,建議交通、公安等部門做好道路結冰應急和搶險等工作,以確保出行車輛和人員安全。
(九)財政部門:研究提出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下監測預警、物資儲備、應急救助款物和應急組織等工作所需資金的建議,並按批准意見將有關資金及時撥付到位。
(十)軍警系統: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搶險救災動員,發生嚴重災情時,組織應急搶險分隊參與搶險救災工作。
(十一)宣傳新聞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及時將重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災害及其衍生、次生災害監測預警,因災傷亡人員、經濟損失、救援情況及時、准確向社會公布;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新聞媒體,要廣泛宣傳防災抗災和應急救護知識,大力宣傳搶險救災先進事跡。
(十二)衛生部門:組織做好傷病員的醫療救治;做好衛生監督和飲用水監督;做好傳染病疫情的預防控制工作;依法查處重大食品葯品安全事故。
(十三)監察部門:負責對各職能部門履行職責情況的監督檢查。
(十四)物價部門:對市場商品價格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採集市場價格信息,分析預測市場價格走向,及時打擊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十五)農業部門:加強防災減災工作,做好農業農村受災情況調查統計及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十六)國土部門:對重點地域進行重點監控,及時預報,防止因災產生的次生地質災害發生;做好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十七)畜牧部門:加強防災減災工作,做好畜牧漁業受災情況調查統計及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十八)建設部門:加強防災減災工作,防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做好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十九)水利部門:加強水利設施防災減災工作,防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做好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二十)安監部門:加強風險隱患排查和安全生產監督,防範各類事故發生;做好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二十一)質監部門:開展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強制檢驗和計量監督。
(二十二)經貿部門:及時掌握煤、電、油、運、企情況,協調各行業開展工作,保障重點單位、重點企業、重點民生產品生產企業的運行;做好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二十三)發改部門:對災害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提出相關意見,規劃災後重建方案;做好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二十四)環保部門:收集、分析、監測災害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防範、消除因災造成的環境污染;做好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二十五)林業部門:加強防災減災工作,做好林業受災情況調查統計及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二十六)旅遊部門:做好旅遊設施受損情況調查統計及災後重建相關工作。
(二十七)其他各成員單位:按各自職責,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做好有關工作,並隨時待命參加應急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
⑧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開展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督查和乾旱災害情況調研的通知
國土資電發〔2011〕7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 (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情況。華北、黃淮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乾旱,南方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冰凍災害。國務院領導對此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部領導要求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和乾旱災害應對工作。部決定派出工作組,分赴有關省開展應對極端氣候情況督查和調研,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開展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督查
福建、貴州、湖北、湖南、雲南等南方各省要按照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 切實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通知》(國土資電發 〔2011〕1 號)要求,全面部署,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值守,切實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部派出督查組,分別對福建、貴州、湖北、湖南、雲南五省當前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進行督查。
(一)湖南、雲南組
組長 柳 源 地質環境司巡視員
成員 王聯軍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環境室副主任
(二)福建、貴州組
組長 殷躍平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
成員 卓弘春 地質環境司幹部
連建發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高工
(三)湖北組
組長 田大佑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付小林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教授
二、開展東部六省乾旱災害情況調研
去年 10月份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降水偏少,部分地區出現旱災,對冬小麥等農作物造成嚴重影響。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旱情仍將繼續發展。我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利用多年累積的水文地質工作資料,為抗旱找水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為進一步摸清當前乾旱災害形勢,部派出調研組,分赴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等六省開展乾旱災害應對情況調研。
(一)河北、河南組
組長 徐建芳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張兆吉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副總工
孫繼朝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教授
(二)山西、山東組
組長 文冬光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副主任
成員 郭建強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中心副主任
邢衛國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中心總工室主任
(三)安徽、江蘇組
組長 陶慶法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羅開洋 地質環境司幹部
段曉康 地質環境司幹部
三、有關要求
各督查、調研組於 1月21日前出發,分別對南方雨雪冰凍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開展督查,對東部六省乾旱災害情況進行調研。要摸清當前情況,充分與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交換意見,了解地質災害防範和抗旱工作的實際需求,並於 1月27日前將有關情況報部。
除上述各省外,其他各省 (區、市)如有相關情況,請及時報部地質環境司。
聯系人: 地質環境司 李建中
電話: 010 -66558300
傳真: 010 -66558316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⑨ 自2008年1月13日起,一場罕見的冰雪天氣襲擊了我國南方地區,貴州、廣東、湖南、湖北等地受災嚴重,人民
7.小題1:A 8.小題2:B 9.小題3:C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