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雲南地質災害管理

雲南地質災害管理

發布時間: 2021-02-27 03:25:44

『壹』 現在雲南的地質災害嚴重嗎

最近來雲南避暑很好。雨水的話雲南周邊尤其貴州會多一點(昆明准靜止鋒)版,但是雲南境內應該是比較權少。最近氣候很適中,很舒適的。如果害怕地質災害建議到中塊遊玩,麗江,大理都是很有名族風情的地方,風景也很美。騰沖的話就是比較熱,地熱很豐富。西雙版納的話雨林很漂亮的,有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很推薦到那哦
至於香格里拉可能路況會稍差一些,但是總體來說是很安全的。像地震什麼其實都是邊境牽引才會造成。
其實如果不想跑遠的話昆明周邊也有很多地方可以玩又避暑又漂亮。
像彌勒的大佛,建水的燒烤,澄江玩水,還有蒙自之類的地方,都很推薦。
如果想要看風景可以坐火車沿線觀賞。
PS:要來的話記得注意防曬,紫外線很強的

『貳』 雲南主要地質災害的成因和分布

雲南地質災害主要有地震
和山體滑坡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雲南正好在地震內帶上
和日本一樣
都是在容還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常年4級以下的地震很多
山體滑坡是因為雲南山林過度開發
導致水土流失嚴重
連續幾天陰雨的天氣就會有大大小小的滑坡出現
主要分布
地震主要分布在雲南全境
除少數幾個城市少有
如下關(也就是大理了)昆明(市內)少有發生外
其他地區都常有發生

『叄』 雲南地質災害的成因包括哪幾個方面

來雲南地質災害的源成因:
1、板塊運動,是雲南省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雲南處於太平洋、印度洋、亞歐三大板塊交匯處,形成高山、河谷的落差大,易發生地震、洪災、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受季風和熱帶氣旋影響,導致雲南多雨現象。雲南省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太平洋水汽影響,導致每年9月,雲南就進入雨季,而且誘發洪災、泥石流。
3、森林遭到砍伐或利用不合理,導致植被破壞嚴重!特別是西雙版納,出現大面積砍伐熱帶雨林的情況。泥石流,不是雨量大導致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壞了,土壤經不起雨水沖刷而致使泥石流多發。

『肆』 雲南地質災害情況

沒事~~大理 麗江 香格里拉一線是雲南滇西北游的主線。到了昆明可以先到香格里拉,順著麗江-大理玩回來,也可以反過來玩。
這條線上,麗江到香格里拉斷的路況可能會因為雨季而有所影響,但頂多也就是山多彎急路滑而已。不會出現嚴重的地質災害。
要知道,這些都是全國聞名的風景旅遊勝地,地質情況惡劣的地方經過那麼多年,下大力氣的整治,完全可以忽略了。
放心的去玩吧!
友情提示:平原地方來的朋友,玩這條線,注意要休息好,否則身體素質不太好的童鞋會被高原反應折磨的(乏力,呼吸急促,口乾等)嘎嘎。

『伍』 在雲南省從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的資質單位有那些

這種單位很多的嘛,去雲南省地質礦產開發局看看,下面很多地質隊應該都可以的

『陸』 如何貫徹落實《雲南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立案》

憂百姓之憂,慮百姓之慮,解百姓之困,鑄百姓之安。省委、省政府決心加大力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010年11月,省政府率全國之先,下發了《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大防治投入、建立健全規劃、深入開展調查評價、全面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加強隱患動態巡查排查、提高分類治理水平、提高應急能力、提高科技防災水平、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完善工作機制「十項重大措施」作了明確要求,實現由被動救災向主動防災的轉變;2011年以來,每年汛期前省政府組織召開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工作;2013年,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通知》,對群測群防工作責任分工、監測員制度、工作體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省委、省政府重點督查的20個重大事項之一。出台並實施《雲南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3-2020年)》。力爭「十二五」期間全省地質災害年均損失比「十一五」期間降低15%,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口減少20%。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
基本情況
山地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4%
級以上烈度地區占國土面積的84%
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中易發區占國土總面積的78.68%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22469個,其中因自然因素引發的20526個,人為因素引發的1943個;滑坡約占隱患總數的75%

『柒』 雲南頻發的地質災害類型及產生機制

參考答案 數不盡的土粒,渡不盡的學海。(蒙古諺語)

『捌』 雲南常見自然災害及防災減災措施

地質災害是雲南省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
秦光榮提出,雲南省地質災害防治要重點抓內好6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容強監測預警,搞好監測預警隊伍建設,提升監測預警技術,加強排查預警工作,調動群眾積極性,通過監測預警實現臨災避讓;二要加強應急准備,完善各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抓好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機制和應急專家隊伍建設,重視應急預案動態管理和演練,提高應急管理水平;三要加強災害救治,增強地質災害先期處置、地質災害過程中處置、群眾避險自救互救、災後恢復重建等能力;四要加強物資儲備工作,強化物資倉儲設施建設,強化應急資源管理,為開展防災救災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五要加強災害評估,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完善地質災害評估資料庫,減輕災害損失;六要加強科學治理,突出科學規劃,樹立科學理念和方法,依託科技進行防治,善於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成果,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