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穎中國地質大學
❶ 百家姓-伍氏源流
伍(Wǔ)姓源出有二:
1、出自羋姓,為黃帝時大臣伍胥之後,以祖名為氏。據《玄女兵法》載,黃帝為部落首領時,其下有大臣名伍胥,其後代以祖名為姓,形成伍氏,伍胥就是後來成為楚國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寵臣叫伍參,是伍胥的後裔。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北上與晉國爭霸。他先出兵討伐鄭國,晉國派荀林父救援,兩軍在邲相遇。楚令尹孫叔敖見晉軍勢大,主張撤軍,楚莊王也同意。這時伍參對庄王說:「晉軍內部不團結,號令不統一,元帥荀林父沒有威望,楚軍只要一進攻,晉軍必敗。」孫叔敖生氣的說:「楚軍連年作戰,已經疲憊不堪。如果打了敗仗,即使殺了你做肉羹,也贖不了你的罪。」伍參笑著回答:「如果打勝了,那就證明你無謀;萬一打了敗仗,我的肉將由晉人來吃,哪裡還輪得上你啊!」接著他仔細分析了楚軍的有利條件和晉軍的弱點,終於說服楚莊王同意出戰,結果楚軍獲勝。於是楚莊王就封伍參為大夫,伍參便以名為姓,成為伍氏,其後代沿襲伍姓,形成伍氏。
2、出自回族中有伍氏。回族中的伍姓,其主要家族為金陵(今南京)伍氏。伍氏後裔族人繁多,人才輩出:清初有伊斯蘭教學者伍遵契,譯有《歸真要道》等;清中葉有中甲戌科探花的伍長華,曾任湖北巡撫與林則徐一起在武昌禁鴉銷煙;清末民初有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的伍崇仁,有畢生從事教育的伍崇賢,有任民國教育部普教司司長、浙江、江西教育廳廳長的教育家伍崇學(又名仲文)。解放後,伍氏家族中各科類學者、專家相當多。另外,自明代後,從南京、揚州等地遷到湖南常德的「金陵十姓」中也有伍姓。伍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和湖南等地。
伍姓-得姓始祖 伍胥。後世有許多學者,認為伍姓是傳自春秋末期的楚國伍參,伍之為氏,不管是傳自大約3000年以前的楚國伍參,還是源自5000年以前的黃帝之臣伍胥,其具有悠久的歷史,卻都是同樣的不容置疑。關於黃帝之臣伍胥,由於年代久遠,後世除了知道他跟一部《玄女兵法》有關連之外,其他事跡已不可考。伍氏後人奉伍胥為伍姓的得姓始祖。伍姓-伍氏發源地 蘇州職業大學教授、吳文化研究所所長吳恩培,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博士後伍穎,湖北荊楚伍氏宗族理事會伍紅水等人組成的「伍子胥故里」考察組專程赴老河口等地考察伍氏故里。
專家們在老河口市博物館查閱了明正德《光化縣志》和清光緒《光化縣志》,對清乾隆「伍子胥故里碑」進行了考證,對丹江口市陳家港村(原老河口轄地)的「伍子胥墓」進行了調查並走訪了當地知情人士。隨後,老河口、谷城有關專家在老河口市文體局與考察組專家進行了學術交流。經實地調查采訪、考證史料、學術交流,專家們認為:伍子胥祖父伍舉在老河口得周天子賜伍姓,伍氏的發源地就在老河口(原光化縣)。
伍姓-遷徙分布 伍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伍姓起源古老。民俗學家在仔細地研究了伍氏族譜後認為,盡管伍子胥出生在湖北,但是伍氏家族自古以來最早、最重要的發源地還是在湖南常德。在湘西地區苗族也有姓伍的人。伍姓是當今較常見的姓氏,分布較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11%,居第一百二十一位。尤以湖北、湖南、廣東多此姓,三省伍姓約佔全國漢族伍姓人口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