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拓展場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拓展場地

發布時間: 2021-02-27 01:40:57

『壹』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現在還有素質拓展嗎就是在攀岩場裡面做的。如果有,怎麼聯系呢

有的 操場那有攀岩的 現在體育館里還有室內攀岩的 學校里有攀岩協會 你可以想辦法聯系下

『貳』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的區別

武漢是中國地質大學的本部,教學設施更完備、師資更強。北京是分校,但有首都的地域優勢,一些專業取分並不低。

拓展資料:

1.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2. 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協議。

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作為是世界地球科學和資源環境領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中國地大在國際地質學界日益發揮著積極的影響,在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和滿足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對資源環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這個大學怎麼樣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內院的大學,是國家「容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

『肆』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辦學。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1年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網球場有幾片對外開放嗎怎麼收費

3片場地,無間隔。場地設施比較一般,但也夠用。
學校的場地,所以對外開放的時間有限。一般也就是周末和節假日開放。
人均30元/時

『陸』 中國地質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作為地大16級研究生,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其實地大有很多地標性建築,在你看來習以為常,然而你在別的學校卻會發現沒有,至於這其中是否隱藏著別的含義?那就要等你來學校親自去探索了!相信他們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首先就是地質工作者的石刻雕像,他們少部分你能夠在學校明顯的地方發現,但大部分都在隱藏的角落才能發現!身穿工作服,肩背地質包,腰跨羅盤,頭頂藍天,足登巉岩,眼光深邃,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從他面前出發走向祖國各地,他是學校最具標志性的風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那裡已經站立了近30年。走進他,你會想要知道,他是誰?又經歷過怎樣的歷史變遷?而這個雕像的原型到底是誰呢?想要知道嗎?那就加入我們地大這個大家庭,自己探索獲得答案不是更加有趣嗎?

『柒』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旁邊有沒有便宜的羽毛球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體育館三層有羽毛球場地,正常上課時間學生卡10元/小時。其餘時間40元/小時。

『捌』 關於建設校內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的通知

(中地大京發〔2012〕36號)

各單位、各部門:

為深化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理念、培養模式和管理機制,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和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開展北京高等學校校內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的通知》(京教函〔2011〕702號)要求,學校擬建設一批校內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以下簡稱「創新實踐基地」)。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目的和意義

建設創新實踐基地,旨在積極開展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通過整合現有的學生創新活動資源,拓展創新活動功能,為廣大學生開展創新性實驗、科學研究、創造發明、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提供平台和環境。開展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對於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新熱情和潛能,推進研究型大學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建設的基本原則

1.突出創新。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要根據創新人才培養的規律和大學生的特點,在基地的管理和運行模式、活動內容的設計安排以及組織實施上,進行大膽改革和探索,使之真正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基地和搖籃。

2.注重特色。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要根據各學院的辦學定位與辦學特色,以及學科專業優勢和特色,與學校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等各項教學改革及實驗室建設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創造性地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驗,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改革創新成果。

3.開放共享。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特色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堅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興趣特長,不局限學科專業,鼓勵學生跨學院、跨專業、跨年級利用基地實踐平台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使各類專業的學生各取所需,各展所長。

三、申報的基本條件

1.建設理念先進。基地建設思路清晰,理念先進,能夠結合學校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確立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為核心目標的基地建設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化培養,能夠有效促進教育觀念、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創新人才的培養。

2.基本條件優良。基地要在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的學生創新活動資源(包括各類實驗教學中心、各類實驗室、大學生活動中心、學院自建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等)的基礎上,拓展、開發其創新活動的功能,基地的場地空間、設備器材、指導教師等基本條件能夠支撐和滿足學生開展創新活動需要。能夠為學生創新成果的展示、發表、出版、推廣應用提供支持和幫助,為創新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氛圍。

3.活動成效明顯。基地能夠根據創新人才培養目標,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興趣和愛好,有計劃地組織大學生開展綜合性、創新性、系統性的創新實踐,取得明顯成效,近三年來學生取得標志性的創新成果並與學校開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相結合。

4.管理運行規范。基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模式先進,機構、人員落實到位,運行經費得到保障。能有效地實現開放運行、資源共享,特色鮮明,起到示範作用。

四、推薦申報要求和方法

1.申報名額及金額。學校擬建設若干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各學院在對創新實踐基地進行整合的基礎上組織申報,原則上每個學院可申報1個。學校將優先考慮創新基地硬體條件建設經費,並且每年支持校級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5萬元運行費。

2.申報方式及時間。各學院申報2012年度校內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時須提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申請書》(詳見附件1)一式6份、聯系人信息表一式1份(詳見附件2),於2012年6月30日前交到資產處審查確認。

五、評審與命名

在各學院申報推薦的基礎上,學校將組織評審專家,採取評審與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審工作分為專家初審、現場考察、終審評議、推薦審批四個階段。符合條件的基地,由學校命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並授牌。

聯系人:任佳 梁勇

聯系電話:82322920 82321367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1: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申請書

附件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聯系人信息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年6月4日

附件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申請書

學院名稱__________

基地名稱__________

基地負責人_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_

申報日期__________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年×月

1.基地總體情況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2.基地建設概況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3.成果與特色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4.自我評價及發展規劃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5.審核意見

附件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聯系人信息表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玖』 攀岩運動的代表性場地有哪些

目前,國內有十來個大型人工攀岩場地,下面介紹幾個有代表性的場地(到1998年底):

國家登山隊訓練基地

位於北京懷柔縣城,是國內最早的人工場地。高15m,鋼筋混凝土材料。主要用於國家登山隊登山、攀岩隊員訓練,同時也對外開放,收費標准:700元/兩小時(其中場地費300、裝備費200、教練指導200),十人以上的團體去活動較合適,那裡由國家級教練和國內一流水平的攀岩高手作現場表演或指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位於湖北武漢,是國內最早最大的室內人工場地。高13m,硬木板面。主要用於大學攀岩隊訓練及教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位於北京市區。高15m,玻璃鋼面。主要用於大學攀岩隊訓練及教學,同時對外招收大學攀岩俱樂部成員。

長春科技大學

位於吉林長春,框架高25米,岩面高16米,玻璃鋼面。主要用於大學攀岩隊訓練及教學。

大港油田

位於天津大港油田,是國內最大的人工攀岩場地。高15米,玻璃鋼面。主要用於大港油田攀岩隊訓練。

雁棲湖

位於北京懷柔雁棲湖風景區,距懷柔縣城10公里。高15米,玻璃鋼面。主要是對外營業,收費標準是40元/人次。

生存島

位於北京懷柔生存島,距懷柔縣城3公里。高15米,玻璃鋼面。

至於自然岩壁,由於受攀岩水平、裝備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現在我國攀爬自然岩壁的人數較少。不過,我國幅員遼闊,各種風格的懸崖峭壁隨處可見,隨著攀岩運動在國內的進一步普及推廣,相信會有許多經過清理、打好保護的路線供廣大攀岩愛好者攀登。

目前北京郊區的百望山、懷柔黃土梁、延慶滴水壺等已開辟了多條難度不一的攀登路線,由於它們都作為風景區內的一個項目,是營業性的。北京的郊縣如懷柔、密雲、延慶,可進行攀爬的懸崖峭壁很多,有能力有條件的愛好者可自行去發現,去開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