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ip動畫海嘯前兆

地質災害ip動畫海嘯前兆

發布時間: 2021-02-26 23:57:13

⑴ 地震引發海嘯屬於地質災害還是海洋災害

地震屬於地質災害,地震引發的海嘯屬於海洋災害。海嘯屬於地震的次生災害

⑵ 海嘯是地質災害嗎

屬於。地震屬於地抄質災害,地震引發襲的海嘯屬於海洋災害,海嘯屬於地震的次生災害。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

⑶ 哪些地質區域最有可能遇到海嘯

廣義的地質災害,包括有地震、海嘯、火山、泥石流、山體塌方、地面塌陷等等。口語中所講的地質災害,一般意義上,指的是泥石流、山體塌方、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我國的西、南部山區,特別是川陝、川滇、川藏等地區,由於山體高大,岩層風化劇烈,雨季降水比較大,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東部的河流三角洲等地方,由於地下水變動和人工干擾等因素,容易發生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另外,在礦產資源開發集中地區,由於地下水位受采礦干擾等因素,也是容易發生地面塌陷等災害的地區。全球來說,受地殼運動和板塊擠壓作用的地區,地震、火山等災害比較容易發生。以上供你參考。

⑷ 地質災害有哪些是什麼

地質災害有哪些是什麼

地質災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地質災害具體以下幾種:
(一)崩塌和滑坡
1.什麼是崩塌
崩塌是岩土體的突然垂直下落運動,經常發生在陡峭的山壁。過程表現為岩塊順山坡猛烈翻滾,跳躍,相互撞擊,最後堆積在坡腳,形成倒石碓。
降雨、融雪、河流、洪水、地震、海嘯、風暴潮等自然因素,以及開挖坡腳、爆破、修築水庫、開礦泄洪等人為因素,都有可能誘發崩塌。
崩塌會損害農田、廠房、水利設施和其他建築物,導致人員傷亡。鐵路、公路沿線的崩塌,會造成交通堵塞、車輛損毀、行車事故。
2.什麼是滑坡
滑坡是岩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整體或局部向下滑動的現象。發生破壞的岩土體以水平位移為主,除滑動體邊緣存在為數極小的崩離碎塊和翻轉現象之外,其他部位相對位置變化不大。
滑坡受自然地質運動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會對城鎮建設、交通運輸、河運航道、工礦企業、農田村莊、水利水電建設等造成重大破壞。
3.崩塌和滑坡的前兆
·斷流泉水復活,或泉水井水忽然乾涸。
·滑坡體後緣的裂縫擴張,有冷氣或熱氣冒出。
·有岩石開裂或被擠壓的聲音。
·動物驚恐異常,植物變形。
4.緊急防護措施
(1)前期預防
·不在危岩下避雨、休息和穿行,不攀登危岩。
·夏汛時節去山區峽谷郊遊,要事先收聽天氣預報,不在大雨後、連陰雨天進入山區溝谷。
(2)危機救助
·行人:立即離開岩土滑行道,向兩邊穩定區逃離。切記不可沿著岩土體向上方或下方奔跑。
·駕車者:應迅速離開有斜坡的路段。
(二)泥石流
1.什麼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種包含大量泥沙石塊的固液混合流體。常發生於山區小流域。
泥石流爆發過程中,常常伴隨著山谷雷鳴、地面震動、濃煙騰空、巨石翻滾,渾濁的泥石流沿著料峭的山澗峽谷沖出山外,堆積在山口。
由於突發性、兇猛性、迅時性以及沖擊范圍大,破壞力度強等特點,泥石流常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
2.泥石流前兆
·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並夾雜著較多雜草、樹枝;
·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
·溝谷深處忽然變得昏暗,並伴隨著輕微的震動感。
3.緊急防護措施
(1)前期預防
·泥石流多發區居民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環境,熟悉逃生路線。
注意政府部門的預警和泥石流的發生前兆,在災害發生前互相通知、及時准備。
·去山地遊玩要注意收聽當地天氣預報,不在暴雨之後或持續陰雨天氣進入山區。
宿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低的凸岸。不要在溝道處或溝內的低平處搭建宿營棚。
·在溝谷遭遇暴雨、大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地或陡峭的山坡下避雨。
(2)危機救助
·發現有泥石流跡象,要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千萬不要沿著溝向上或向下奔跑。
·逃生時拋棄重物。
·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
·不要停留在低窪處,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
(三)火山噴發
1.什麼是火山噴發
地幔物質在地球內部動力的作用下不斷運動,當岩漿中氣體成分游離出來使內壓力增大到一定極限時,岩漿就會順地殼裂隙或薄弱地帶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
火山噴發是一種嚴重的地質災害,從公元1000年以來,全球已經有幾十萬人死於火山噴發。
2.火山噴發的前兆
·火山活動增加。
·出現刺激性酸雨、很大的隆隆聲。
·火山上冒出縷縷蒸汽。
·附近的河流有硫磺味道。
3.緊急救護措施
·熔岩: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線范圍。
·火山噴射物:如果從靠近火山噴發處逃離,應佩戴頭盔,或用其他物品護住頭部,防止砸傷。
·火山灰:具有刺激性,會對肺部產生傷害。逃生時應用濕布護住口鼻,或佩戴防毒面具。當火山灰中的硫磺隨雨而落時,會灼傷皮膚、眼睛和黏膜。應戴上護目鏡、通氣管面罩或滑雪鏡——但不是太陽鏡。到庇護所後,要脫去衣服,徹底洗凈暴露在外的皮膚,用干凈水沖洗眼睛。
·氣體球狀物:火山噴發時會有氣體和灰球體以超過每小時160公里的速度滾下火山。可躲避在附近堅實的地下建築物中,或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鍾左右,球狀物就會滾過去。
·泥石流:火山噴發可能誘發泥石流,對此,可採用「泥石流自救互救方案」應對。

⑸ 地震引發了海嘯,說明地質災害的發生具有____性的特點。

相互聯系

⑹ 泥石流、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後的危害一般可能持續多久

單次災害的持續時間往往不長,但是其後續影響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地質災害的次生災害的持續時間。而答案是:可能會相當久。要解釋這個,必須提到「地質災害鏈」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一次較大規模的地質災害,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地質災害發生的前提條件或者誘發因素,繼而往復。例如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直接誘發了一些相當大的滑坡崩塌,而這些滑坡、崩塌多數發生在山體陡峻、溝谷狹窄的地形中。他們所形成的崩積體可能向兩個方向發展:其一,可能直接截斷河流形成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堰塞湖往往會沖毀崩積體形成的土石壩,造成下游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四川疊溪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潰壩後來導致了成都市的傷亡;其二,鬆散的崩積體為泥石流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物源,為今後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泥石流活動打下了基礎——北川縣城在遭到地震毀滅後,又反復多次遭受泥石流沖擊。而2008年發生了特大型滑坡的綿竹市清平鄉的文家溝,在後來幾年持續發生泥石流災害,甚至在2010年八月的特大降雨影響下,發生了令地質災害專家也感到震驚的特大泥石流災害。上述就是「地質災害鏈」的活例。直到今天,不算餘震(這個可能持續幾十年),這次特大地震災害的次生災害依然在不時的發生。
採納哦

⑺ 海嘯屬於什麼災害 嗯,海嘯屬不屬於 地質災害 不屬於的話又屬於哪一類呢

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當地震發生回於海底,因震波的動答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稱之為海嘯.
所以海嘯時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結合的一種災害.

⑻ 了解各種可能引發的洪水、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單次災害的持續時間往往不長,但是其後續影響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地質災害的次生災害的持續時間。而答案是:可能會相當久。要解釋這個,必須提到「地質災害鏈」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一次較大規模的地質災害,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地質災害發生的前提條件或者誘發因素,繼而往復。
例如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直接誘發了一些相當大的滑坡崩塌,而這些滑坡、崩塌多數發生在山體陡峻、溝谷狹窄的地形中。他們所形成的崩積體可能向兩個方向發展:其一,可能直接截斷河流形成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堰塞湖往往會沖毀崩積體形成的土石壩,造成下游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四川疊溪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潰壩後來導致了成都市的傷亡;其二,鬆散的崩積體為泥石流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物源,為今後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泥石流活動打下了基礎——北川縣城在遭到地震毀滅後,又反復多次遭受泥石流沖擊。而2008年發生了特大型滑坡的綿竹市清平鄉的文家溝,在後來幾年持續發生泥石流災害,甚至在2010年八月的特大降雨影響下,發生了令地質災害專家也感到震驚的特大泥石流災害。
上述就是「地質災害鏈」的活例。直到今天,不算餘震(這個可能持續幾十年),這次特大地震災害的次生災害依然在不時的發生。

⑼ 海嘯是氣象災害還是地質災害

海嘯是地質災害,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

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波長可達數百公里,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牆」。

海嘯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嘯的海浪冰牆每隔數分鍾或數十分鍾就重復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全球的海嘯發生區大致與地震帶一致。

(9)地質災害ip動畫海嘯前兆擴展閱讀

海嘯按成因可分為三類:地震海嘯、火山海嘯、滑坡海嘯。地震海嘯是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形急劇升降變動引起海水強烈擾動。其機制有兩種形式:「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

1、「下降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錯動下陷的空間涌去,並在其上方出現海水大規模積聚。

當涌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後,即翻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大浪,並向四周傳播與擴散,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退潮現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於此種類型。

2、「隆起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一起抬升,並在隆起區域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積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一個等勢面以達到相對平衡,於是海水從波源區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涌巨浪。

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漲潮現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屬於此種類型。

⑽ 英國是地質災害多發國么比如地震,海嘯,火山噴發等....

氣候很好,很舒適。
正常情況下:地震沒有,海嘯不會,火山很少。

如果一定要擔心專在英屬國的 生命威脅 的話,我覺得最危險的就是 坐地鐵。
雖然英國的安全措施很好,但英國也是恐怖分子熱衷搞破壞的地方嘛!
炸地鐵最有可能了...

哈哈!不過有句話說「該死不用病」啊!
運氣如果真那麼差的話,呆在中國你都跑不了。
不擔心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