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行政管理
⑴ 中國地礦行政管理的現狀
現狀是改革與發展的基礎和出發點。在第一章第三節,我們已對中國地礦行政管理進行了歷史回顧。這里,所講的現狀是指1982年地礦部成立至今的狀況,側重從地礦行政管理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我國地礦行政管理取得的成就
自1982年以來,我國地礦行政管理從不健全、不完善到逐步健全、完善,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現在如下8個方面:
(一)建立礦產資源法律法規框架
1986年,礦產資源法的公布實施,在立法上填補了我國礦業法律的空白,為我國地礦行政管理和礦業生產經營活動納入法制化軌道提供了前提條件,從而使我國地礦行政管理進入了有法可依的階段。1986年至1995年底,國務院發布了地礦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28件,國務院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頒布了有關地礦行政管理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71件,各省(區、市)頒布了有關地礦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136件。1996年,修改礦產資源法。1998年2月12日,國務院發布《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開采登記辦法」)和《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3個配套法規。這些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構成了我國地礦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框架。
(二)建立和完善地礦行政管理機構
通過1988年和1993年的政府機構改革,地礦主管部門的管理職能更加明確。同時,各級地礦行政管理機構建設也逐步得到了加強。到目前為止,各省(區、市)地礦廳(局)已經作為地礦行政管理機構進入了省級人民政府序列,全國共有337個市(地)和2179個縣(市)建立了地礦行政管理機構,地礦行政管理工作人員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國共有各級地礦行政管理工作人員43700多人。通過近10年的努力,全國各級地礦行政管理機構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從而在組織上保證了地礦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促進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自從1986年礦產資源法公布實施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組織了多次有關礦產資源管理方面的全國性執法大檢查。1989年,地礦部、監察部和國務院法制局聯合對礦產資源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了對礦產資源法的檢查;1995年,地礦部、財政部、監察部和國務院法制局又聯合對《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1996年,國務院有關部委又聯合對《國務院關於整頓礦業秩序維護國家對礦產資源所有權的通知》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這些檢查的層次高、范圍廣、影響深,有力地促進了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和執行過程中一些疑難問題的解決。
(四)整頓礦業秩序,保護礦業權人的合法權益
自礦產資源法公布實施以來,各級地礦行政管理部門共頒發勘查許可證31460個,處理勘查糾紛1487起,減少重復投資3.32億元。通過對勘查秩序的整頓,全國礦產資源勘查秩序已經實現全面好轉。在整頓勘查秩序的同時,各級地礦行政管理部門大力整頓采礦秩序,共查處非法采礦案件28500多起。通過對采礦秩序的整頓,使我國國有礦山企業持證率達到了99.13%,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持證率達到了90.13%。目前,盡管部分地區和部分礦種的礦業秩序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亂,但全國范圍內大規模亂采濫挖的混亂局面已不復存在。
(五)實施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制度
1994年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了第150號令,發布了《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補償費徵收規定」),從而結束了我國礦產資源無償開採的歷史,維護了國家對礦產資源的經濟權益。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礦業經濟機制的一個重要轉變。自從1994年4月1日開始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以來,全國共計徵收入庫的礦產資源補償費達32億多元。
(六)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監督管理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
各級地礦行政管理部門通過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監督管理工作實踐的總結,制訂了礦山企業的「三率」(即開採回採率、采礦貧化率和選礦回收率)指標和考核辦法、礦產督察、礦山年檢、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年報等制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礦山企業改進采、選工藝,改善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水平和資源效率。
(七)促進地質勘查行業管理
地礦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國務院賦予的地勘行業管理職能,協助國家計委制定地質礦產勘查規劃和計劃,制定產業政策(如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等),組織研究和制定地礦工作改革政策,進行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統計和發布等。
(八)加強地質環境監督管理
地礦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國務院賦予的地質環境監督管理職能,保護地質遺跡和地質保護區等地質環境資源,以及預防和治理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各級地礦行政管理部門大力加強對地下水勘查活動的統一管理,積極協助水利主管部門進行取水許可證的復核,對地下水開發活動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確保了地下水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二、我國地礦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地礦行政管理正朝著更加健全、完善的方向發展。但是,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法律法規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礦產資源法修改後,國務院已經發布實施了《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和《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但是,原已實施的其他配套法規尚需根據新的法律規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改革開放的要求,總結實踐經驗,進行修改。這些法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礦產資源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全國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資料匯交辦法」)和《違反礦產資源法規行政處罰辦法》等;還需要制定一些新的配套法規,如礦業權評估、礦產資源儲量審批、礦山環境保護和地質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管理法規;還要會同國務院計劃、財政等有關部門制定實施法規的具體規章、制度,才能保證法律、法規的施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和人民政府相應地要進行地方法規和規章的修改制定,以保證法律與法規體系的完整性、中央與地方立法的一致性。
(二)地礦行政管理的組織體制有待健全和理順
經過10多年的努力,從國務院到縣級人民政府基本上建立了地礦行政管理的機構,從組織上保證了地礦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目前存在的問題:一是政企、政事不分,不利於行政管理職能的履行;二是多頭管理,政出多門,不利於集中統一管理,增加了行政的難度;三是行政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明確,各級地礦行政管理機關之間事權劃分不清,不利於依法行政,合法行政,也不利於調動各級管理機關的積極性;四是少數市、縣級地礦行政管理機關定位不合理,不具備執法主體資格;五是相當多的市、縣級地礦行政管理機關定員超編,人浮於事,有的人員不符合地礦行政執法的資質條件,影響執法形象和高效行政;六是必要的仲裁、法律咨詢、評估、監測等中介機構尚未建立或不健全。這些都需要在今後的政府機構改革中予以解決。
(三)地礦行政管理的政策指導和宏觀調控力度不夠
地礦行政管理的各項工作涉及到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需要政府進行調查研究,政策指導;從事地質勘查和礦產採掘的單位經濟效益不好,面臨產業結構調整,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改革,任務艱巨復雜。政府通過政策(如礦產資源政策、礦業產業政策等)引導,加強宏觀調控非常必要,但過去在這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夠。
(四)執法力度不夠
經過10多年努力,地礦行政管理在治理勘查、開采秩序,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方面取得很大成績,從全局看礦業秩序已經基本好轉。但是,由於多種原因,某些礦種,某些地區礦業秩序混亂、破壞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問題仍較突出,各級管理機關在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嚴肅處罰、加強監督等方面力度不夠,需要採取有力措施予以加強。
(五)地質環境管理職能沒有全面到位
我國地質環境資源非常豐富,各類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加強地質環境監督管理已經刻不容緩。目前,這方面工作起步較晚,立法跟不上,管理制度不健全,部門之間職能不協調,管理力度不夠,制約著地質環境管理職能的全面到位。
⑵ 本人今年大三想考研,請問中國地質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強嗎怎麼樣啊謝謝誒
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120401行政管理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中山大學 A+ 10 華中師范大學 A 19 廈門大學 A
2 中國人民大學 A+ 11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A 20 山東大學 A
3 北京大學 A+ 12 重慶大學 A 21 南昌大學 A
4 北京師范大學 A+ 13 華中科技大學 A 22 上海交通大學 A
5 武漢大學 A+ 14 東北大學 A 23 河海大學 A
6 湘潭大學 A+ 15 浙江大學 A 24 湖南大學 A
7 清華大學 A 16 南京大學 A 25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8 蘭州大學 A 17 南開大學 A
9 吉林大學 A 18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A
B+ 等 ( 39 個 ) : 雲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遼寧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東南大學、山西大學、復旦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燕山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暨南大學、廣西民族學院、東北財經大學、內蒙古大學、同濟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廣西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藏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南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長安大學
B 等 ( 38個 ) : 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安徽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西北大學、蘇州大學、廣州大學、汕頭大學、新疆大學、雲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東華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黑龍江大學、貴州大學、青海民族學院、深圳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貴州財經學院、中國海洋大學、中南民族大學、長春稅務學院、中國石油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延安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
C 等 ( 26個 ):名單略
⑶ 報考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行政管理專業
1 (101)政治理論 見招生簡章
(201)英語 見招生簡章
(610)高等數學 《高等數學》(第五版)同濟大學編專
(863)行政管理學綜合屬(行政管理學、公共政策學)
《行政管理學》第三版,夏書章,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公共政策學》陳振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行政管理學佔70%、公共政策學佔30%)
⑷ 中國地質大(武漢)行政管理專業就業前景如何
你要是想進地大就選工科的專業,只要是工科的在地大都行,特別是地質專業和工程專業和珠寶專業,你要是想學這個專業就進別的學校,比如華師,武大,財大
⑸ 我是今年要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行政管理研究生,,求怎麼找各種重點還有往屆的資料
我今年剛考取地大行管碩士,現在行管變成了公共管理專業。你說的我都有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或 203|日語 ③644|政治學基礎④923|公共管理學
⑹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政管理專業加試難嗎
重點提醒,專科不能直接考,需要專升本,但是具體專業有放寬,需要加試,但難度自然沒有初試范圍內的大,只是考察你的專業知識。
⑺ 中國地質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怎麼樣
我是今年剛考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政管理的研究生,這個專業還不錯,招的版多,分數低。211名校。有什麼盡管家權我問。
一、初試科目參考書目
1、923公共管理學:
《公共管理學》,陳振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第一版
2、644政治學基礎:
《政治學基礎》,王浦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第二版
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政管理怎麼樣
行政管理是政法學院的,怎麼說呢,現在的政法學院真的是很沒落的啊,以前馬克思主回義學院答還沒有成立的時候政法真的不錯呢,但是馬院得成立過去了很多的好老師,行政管理就很無語了
你是文科生吧,哈哈,我也是
地大的文科實力真的不是很強,因為畢竟是理工類的院校嘛
我覺得你可以選擇經濟管理學院,老師真的不錯
會計學
工商管理(雙語)
工程管理
這三個專業很好
⑼ 中國地質大學考研能不能報考行政管理這個專業
1、中國地質大學考研能報考行政管理這個專業。
2、只有報考專業學位碩士的公共管理碩士的條件是需要畢業3年才能報考。
3、如果報考學碩的行政管理專業則沒有報考條件的限制,都可以報考。
⑽ 中國地質大學行政管理研究生怎麼樣
這幾年考的越來越靈活了,我今年初試第三名,以下是我看過的專書目:619管理學概論(或601高等數屬學)《管理學》(第十一版),羅賓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周三多管理學·考研筆記及歷年真題解析》,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837行政管理學綜合(行政管理學、公共政策學)《公共管理學》,李國正,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熱點、復試常問問題有詳細總結)《行政管理學》(第三版),夏書章,中山大學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公共政策學》,陳振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張國慶公共行政學考研解析》,團結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