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岩溶地質館預約
Ⅰ 桂林中國岩溶地質館正常開放嗎
因為武漢的事,不開了
Ⅱ 中國岩溶地質博物館簡介
中國岩溶地質館位於桂林市七星區七星路岩溶地質研究所院內,距七星公園後門約1.5㎞,專地質館曾接待過來自屬3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科學家。1983年建館,館名由聶榮臻元帥手書。該館是目前國內外最大的普及岩溶科學技術知識的專業性博物館。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共兩層,建築面積2000㎡。室廳共7個。一層中央為水池,內側為岩溶工藝美術廳,外側為辦公場所;二樓為岩溶地質專業展廳,分8大部分:區域岩溶、岩溶地貌、岩溶洞穴、岩溶石山治理、岩溶工程地質與災害地質、岩溶礦產及岩溶地質研究所10年來的成果。展品1500多件,包括岩溶實物標本、彩照和燈箱照片、圖表、模型及文字說明,多附有英文標題和說明,展書約100本。反映了我國當前岩溶研究的現狀及主要成就,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的好地方。
Ⅲ 大方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大方縣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奢香墓和奢香博物館,著名景區水西湖、貴州宣慰府、百里杜鵑、九洞天景區、油杉河等。此外,還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千歲衢摩崖石刻及古驛道、水西慕俄格城堡遺址、九層衙遺址、閣鴉驛道、大渡河橋等。有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中國工農紅軍將軍山、黃家壩、貓場戰場遺跡等一批紅色旅遊景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高度綜合構成了黔西北獨具特色的大方風景旅遊區。
貴州宣慰府
貴州宣慰府距大方縣城2.5公里。是貴州歷代宣慰使和奢香夫人及其後裔處理政務的官府,是央視套播出的電視連續劇《奢香夫人》的拍攝基地。建於蜀漢時期,原坐落於大方縣北郊螺螄塘畔,時稱羅甸王府,到明代史始稱貴州宣慰府,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因戰爭毀於一旦。貴州宣慰府已恢復重建,工程佔地137畝,總建築面積7969.8平方米,再現了水西古彝歷史民族文化。總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現國家AAAA級景區。
百里杜鵑
大方縣境內有世界品牌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景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共有23個杜鵑品種,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素有「杜鵑王國」、「世界天然大花園」的美譽。 被譽為「地球綵帶、世界花園、養生福地、避暑天堂」。
九洞天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九洞天景區全長達23公里,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景區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富含陰離子,林木大部分四季常青。有「中國岩溶網路全書」及「喀斯特地質博物館」的美譽。2004年2月,九洞天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14] 九洞天被中外地質專家譽為中國岩溶地質教科書,可與南斯拉夫的波斯托依洞媲美,被列入美國出版的《中國旅遊》一書。有聯贊雲:「山中水,水中山,獨佔山水魂;洞上橋,橋上洞,別有洞橋天」。在洞內修建的瓜仲河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溶洞電站。
油杉河
油杉河景區位於距大方縣城10公里的羊場鎮,集聚了天生橋、中國第一台飛機發動機製造廠遺址、星雲宮三個旅遊景點;油杉河景區2004年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2012年成功入選《貴州生態文化旅遊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省級體育休閑基地」,畢節市「十佳旅遊景區」;2013年9月3日榮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雙山大峽谷
位於雙山鎮與響水鄉之間,上段約4.5km 為自然河段,下游21.5 km
為落腳河電站庫區,常年平均水深約50m,最寬處水面約400m,最窄處水面約30m,峽谷兩側多為絕壁,最高處達400m,是集漂流、航渡觀光、休閑度假、傳統民俗文化表演、郊野避暑、影視攝影為一體的大型景區。
大漆山
大漆山位於漆城大方西部,落腳河西岸,坐落在對江,綠塘,雙山等鄉鎮內。漆山連綿百里,氣勢磅礴,最高峰龍昌坪海拔近2500米,為縣域最高峰。從漆城西望,或跌宕起伏於變㓜莫測的雲海之中,或落日漸隱於萬里無之遙的天際線里,猶如昆侖仙境。
Ⅳ 大方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大方縣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奢香墓和奢香博物館,著名景區水西湖、貴州宣慰府、百里杜鵑、九洞天景區、油杉河等。此外,還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千歲衢摩崖石刻及古驛道、水西慕俄格城堡遺址、九層衙遺址、閣鴉驛道、大渡河橋等。有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中國工農紅軍將軍山、黃家壩、貓場戰場遺跡等一批紅色旅遊景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高度綜合構成了黔西北獨具特色的大方風景旅遊區。
貴州宣慰府
貴州宣慰府距大方縣城2.5公里。是貴州歷代宣慰使和奢香夫人及其後裔處理政務的官府,是央視套播出的電視連續劇《奢香夫人》的拍攝基地。建於蜀漢時期,原坐落於大方縣北郊螺螄塘畔,時稱羅甸王府,到明代史始稱貴州宣慰府,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因戰爭毀於一旦。貴州宣慰府已恢復重建,工程佔地137畝,總建築面積7969.8平方米,再現了水西古彝歷史民族文化。總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現國家AAAA級景區。
百里杜鵑
大方縣境內有世界品牌國家森林公園百里杜鵑景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共有23個杜鵑品種,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素有「杜鵑王國」、「世界天然大花園」的美譽。 被譽為「地球綵帶、世界花園、養生福地、避暑天堂」。
九洞天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九洞天景區全長達23公里,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景區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富含陰離子,林木大部分四季常青。有「中國岩溶網路全書」及「喀斯特地質博物館」的美譽。2004年2月,九洞天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14] 九洞天被中外地質專家譽為中國岩溶地質教科書,可與南斯拉夫的波斯托依洞媲美,被列入美國出版的《中國旅遊》一書。有聯贊雲:「山中水,水中山,獨佔山水魂;洞上橋,橋上洞,別有洞橋天」。在洞內修建的瓜仲河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溶洞電站。
油杉河
油杉河景區位於距大方縣城10公里的羊場鎮,集聚了天生橋、中國第一台飛機發動機製造廠遺址、星雲宮三個旅遊景點;油杉河景區2004年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2012年成功入選《貴州生態文化旅遊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省級生態旅遊度假區」、「省級體育休閑基地」,畢節市「十佳旅遊景區」;2013年9月3日榮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雙山大峽谷
位於雙山鎮與響水鄉之間,上段約4.5km 為自然河段,下游21.5 km
為落腳河電站庫區,常年平均水深約50m,最寬處水面約400m,最窄處水面約30m,峽谷兩側多為絕壁,最高處達400m,是集漂流、航渡觀光、休閑度假、傳統民俗文化表演、郊野避暑、影視攝影為一體的大型景區。
大漆山
大漆山位於漆城大方西部,落腳河西岸,坐落在對江,綠塘,雙山等鄉鎮內。漆山連綿百里,氣勢磅礴,最高峰龍昌坪海拔近2500米,為縣域最高峰。從漆城西望,或跌宕起伏於變㓜莫測的雲海之中,或落日漸隱於萬里無之遙的天際線里,猶如昆侖仙境。
Ⅳ 廣西河池有什麼名勝古跡
1.會仙山風景區
位於宜州市白龍公園內。景區有會仙山、白龍洞、百子岩、雪花洞、百丈深井岩、煉丹岩、白雲庵、翼王點將台、烈士陵園、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點。
明崇禎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遊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會仙山風景區1984年被辟為白龍公園。
2.盤陽河
巴馬壽鄉的母親河、長壽河。盤陽河發源於廣西鳳山縣境內,全長145公里,在巴馬境內流程有82公里,在82公里的流程中就有四段是伏於地下的暗河。
盤陽河水四進四齣於地下溶洞,水清見底,色如綠玉,如布、如絲、如縷、如風輕漾,順勢而下,全流域無任何污染,於是就形成了盤陽河一河多洞,洞洞清幽,沉沉浮浮,忽隱忽現,悠然神秘的特點。
春、夏、秋三季兩岸鳳尾竹的娑婆風姿和沿岸盈盈綠意,整條河流可以悠然秀麗喻之。當您走進盤陽河谷,您便能切身體會到壽鄉神奇大自然中那風秀、谷幽、氣香、水甘的山水特色。在盤陽河谷,您如有幸識得這一帶村民自然天成的裸浴風情,您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壽鄉盤陽河的神秘與嫵媚。
盤陽河畔的裸浴,其實是反樸歸真的一種古風,也是幾千年來這里人們長壽的秘訣。盤陽河水清澈見底,因四進四齣地下溶洞而被礦化,於是水中含有十分豐富的礦物質,河水一般恆溫於十七八度左右,不冷不熱。
3.百弄風景名勝區大化紅水河——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位於珠江流域的紅水河中游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境內,距離南寧市138公里,構成「南寧—大化—巴馬—百色」旅遊線的樞紐景區。
該景區享有「桂西風景新珠」美譽,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叢深窪地發育最典型的地區,具有世界自然遺產等級,方圓1300多平方公里,是集國內外罕見的喀斯特地貌與現代大型水電工程景觀、民族風情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專家評論七百弄是大自然賜與人類寶貴遺產,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該景區既是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學考察、探險攀崖、采風寫生、民族風情旅遊的好去處。
1996年4月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同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曠、洞秘、峽險、窪幽、壩雄和瑤壯民族風情獨特等八大特色榮獲全國首屆風景名勝區展覽獎,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建設部考察後將該景區向國務院申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4.東蘭紅色旅遊區
東蘭紅色旅遊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廣西東蘭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廣西農民運動的發祥地、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是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領導右江革命斗爭、舉行百色起義的策源地。
東蘭縣境內有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列寧岩、紅七軍前敵委舊址魁星樓、東蘭革命烈士陵園、韋拔群故居、韋拔群紀念館等革命舊址、遺址近50處。目前,東蘭縣所有紅色景點全部免費開放,成為「沒有圍牆的革命博物館」。
5.巴馬水晶宮
位於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那社鄉發現一個神奇美麗的岩洞,洞中到處可見奇形怪狀、潔白清亮、閃閃發光的鍾乳石,時任該鄉-韋明革給該岩洞命名為「水晶宮」。
距鄉政府3.5公里,交通方便。當地村民說,發現該洞的那一天,一村民由於勞累在該岩洞外睡覺,醒來發現身旁的小石洞有涼風從洞里吹出,猜測可能是洞中有洞。該村民及同夥鑿開小洞後,發現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岩洞,洞里的鍾乳石全部是水晶狀的,形態各異,琳琅滿目,令人流連忘返。
獲此消息後,時任該鄉-韋明革一邊組織鄉、村幹部堅持一天24小時輪守洞口,嚴防洞里的鍾乳石被-,一邊請來攝影師攝制「水晶宮」專題片用於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努力,水晶宮的消息在中央、區、市、縣各級報刊、電視等媒體均做了報道。
Ⅵ 大方縣的風景名勝
貴州宣慰府距大方縣城2.5公里。是貴州歷代宣慰使和奢香夫人及其後裔處理政務的官府。是央視套播出的電視連續劇《奢香夫人》的拍攝基地。建於蜀漢時期,原坐落於大方縣北郊螺螄塘畔,時稱羅甸王府,到明代史始稱貴州宣慰府,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因戰爭毀於一旦。貴州宣慰府已恢復重建。工程佔地137畝,總建築面積7969.8平方米。再現了水西古彝歷史民族文化。總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 九洞天景區全長達23公里,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景區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富含陰離子,林木大部分四季常青。有「中國岩溶網路全書」及「喀斯特地質博物館」的美譽。2004年2月,九洞天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九洞天被中外地質專家譽為中國岩溶地質教科書,可與南斯拉夫的波斯托依洞媲美,被列入美國出版的《中國旅遊》一書。有聯贊雲:「山中水,水中山,獨佔山水魂;洞上橋,橋上洞,別有洞橋天」。在洞內修建的瓜仲河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溶洞電站。 青龍山位於大方縣西北部,綿延數百里,山上植被極其繁茂,一年四季青翠,從北向南延伸,猶如一條巨龍,故命名為青龍山。青龍山上動植物種類極多,是野遊和狩獵目的地的上好之選。
Ⅶ 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科研機構
中國地質科學院下設16個全國性、區域性、專業性的研究機構,1個國家級地質博物館,以版及50多個實權驗室。辦有20多種專業刊物。 1976年成立於桂林。設有區域岩溶地質、岩溶水文地質、岩溶工程地質、岩溶探測技術、岩溶地質科技情報、實驗分析等研究室。主要研究解決中國岩溶形成發育規律、岩溶水資源的形成條件、分布規律及其探測方法,以及岩溶區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岩溶資源的開發利用,環境治理、岩溶地質災害問題和有關技術方法問題;開展國家性岩溶資料的綜合、總結和研究、發展岩溶地質理論和岩溶探測技術,為中國岩溶區的國土整治、規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