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公路工程地質岩石ppt

公路工程地質岩石ppt

發布時間: 2021-02-26 17:56:40

工程地質手冊 中岩石的粘聚力 怎麼是kpa

粘聚力雖然字面意思是力,實際更准確的是指力的強度,類似應力,故單位不是N或者kN,而是kPa.

Ⅱ 公路工程地質和工程地質學概論的區別

工程地質概論主要是關於興建各類工程建築有關的地質問題的學科,而回公路工程地質答則主要研究關於公路工程(包括路基、橋梁、涵洞、隧道、特殊路基等)的地質問題,為公路勘察設計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公路工程地質的話我推薦錢讓清教授編寫的那本

Ⅲ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4-89)

這是公路規范自己在打架:
《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4-89)實際上已經作廢了,
目前公路橋梁採用《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和現行國標抗震規范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計算方法基本一致;
估計有人不服,所以在《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中7.10強震區、7.11地震液另外搞了一套液化指數計算公式,就是沿用《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4-89)的內容;
做公路工程勘察時,准備兩套計算公式吧,橋梁採用《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即國標,道路採用《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
二者的實際區別在於砂土的粘粒含量,一個採用3%,一個採用實測值;
同一塊場地液化等級可能相差很大,從嚴重液化變為不液化。

Ⅳ 岩石的工程地質有哪些

A,礦物成分。由於岩石是多晶體的組合物,
礦物晶體
內部質點的間距小,吸引力遠較晶粒間的版吸引力強。
碎屑沉權積岩
膠結物
的成分對強度的影響是最明顯的。
B,結構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由於晶粒間質點的平均距離要比晶體內部質點的平均距離大得多,彼此吸引的牢固程度低,因此顆粒間的聯接決定岩石的抵抗作用力。
C,水的影響。在岩體中對力學性質產生重要影響的主要是
重力水

結合水
,主要通過多種作用改變岩體的結構和成分:潤滑作用,
凍融作用
,潛蝕作用,
水解作用
,聯接作用。
D,作用力的特點對
工程地質
性質也有影響。力的性質,
應力水平

圍壓
大小,應力增加速率,應力持續時間,以及應力的增減歷程等。
E,
溫度效應
,零度以下的岩石,強度和
彈性模量
都比較高,一千度以上,力學性質的影響隨岩石類型而異。

Ⅳ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ppt怎麼製作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在保證外業和實驗資料准確可靠的基礎上,文字報告和有關圖表應按合理的程序編制。要重視現場編錄、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檢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證。地基岩土分層是一個重要環節,要根據岩土地質時代、土的成因類型、岩土性質、狀態、岩石風化程度和物理力學特徵合理劃分。岩土的工程力學性質是根據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值綜合判定。報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關的工程地質資料,做到內容齊全,論據充足,重點突出,正確評價建築場地條件、地基岩土條件和特殊問題,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合理適用的建議。

關鍵詞:岩土工程勘察 報告 圖表 編製程序 岩土分層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工程地質勘察的最終成果,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報告是否正確反映工程地質條件和岩土工程特點,關繫到工程設計和建築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當、經濟合理。當然,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勘察階段,報告反映的內容和側重有所不同;有關規范、規程對報告的編寫也有相應的要求。下面著重談一談有關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且側重於詳細勘察階段。

1報告的編製程序

一項勘察任務在完成現場放點、測量、鑽探、取樣、原位測試、現場地質編錄和實驗室測試等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即轉入資料整理工作,並著手編寫勘察報告。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應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後照應,順當進行。不然的話,常會出現現場編錄與實驗資料的矛盾、圖表間的矛盾、文圖間的矛盾,改動起來費時費力,影響效率,影響質量。

通常的編製程序是:

(1)外業和實驗資料的匯集、檢查和統計。此項工作應於外業結束後即進行。首先應檢查各項資料是否齊全,特別是實驗資料是否出全,同時可編制測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統計表和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

(2)對照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資料,校正現場地質編錄。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視,從而出現野外定名與實驗資料相矛盾,鑒定砂土的狀態與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為粘土的,實驗出來的塑性指數卻<17;野外定名為細砂的,實驗資料為中砂,其0.25~0.5mm顆粒含量百分比達50%以上;野外定為可塑狀態粘性土的,實驗出來的液性指數卻<0;野外定為稍密狀態的砂性土,標准貫入擊數卻<10擊;野外定為淤泥或淤泥質土的,實驗出的孔隙比卻<1;野外定為硬塑粘性土的,標貫擊數卻<18擊……產生諸如此類的矛盾,或由於野外分層深度和定名不準確,或試驗資料不準確,應找出原因,並修改校正,使野外對岩土的定名及狀態鑒定與實驗資料和原位測試數據相吻合。

(3)編繪鑽孔工程地質綜合柱狀圖。

(4)劃分岩土地質層,編制分層統計表,進行數理統計。地基岩土的分層恰當與否,直接關繫到評價的正確性和准確性。因此,此項工作必須按地質年代、成因類型、岩性、狀態、風化程度、物理力學特徵來綜合考慮,正確地劃分每一個單元的岩土層。然後編制分層統計表,包括各岩土層的分布狀態和埋藏條件統計表,以及原位測試和實驗測試的物理力學統計表等。最後,進行分層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查算分層承載力。

(5)編繪工程地質剖面圖和其它專門圖件。

(6)編寫文字報告。按以上順序進行工作可減少重復,提高效率;避免差錯,保證質量。在較大的勘察場地或地質地貌條件比較復雜的場地,應分區進行勘察評價。

2報告論述的主要內容

報告應敘述工程項目、地點、類型、規模、荷載、擬採用的基礎形式;工程勘察的發包單位、承包單位;勘察任務和技術要求;勘察場地的位置、形狀、大小;鑽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則,孔位和孔口標高的測量方法以及引測點;施工機具、儀器設備和鑽探,取樣及原位測試方法;勘察的起止時間;完成的工作量和質量評述;勘察工作所依據的主要規范、規程;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報告應附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勘探點測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圖而省去表。一個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由下面幾部分組成。

2.1地質地貌概況

地質地貌決定了一個建築工地的場地條件和地基岩土條件,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論述:(1)地質結構。主要闡述的內容是:地層(岩石)、岩性、厚度;構造形跡,勘察場地所在的構造部位;岩層中節理、裂隙發育情況和風化、破碎程度。由於勘察場地大多地處平原,應劃分第四系的成因類型,論述其分布埋藏條件、土層性質和厚度變化。(2)地貌。包括勘察場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態、次一級地貌單元劃分。如果場地小且地貌簡單,應著重論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對高差。(3)不良地質現象。包括勘察場地及其周圍有無滑坡、崩塌、塌陷、潛蝕、沖溝、地裂縫等不良地質現象。如在碳酸鹽岩類分布區,則要敘述岩溶的發育及其分布、埋藏情況。如果勘察場地較大,地

Ⅵ 岩石的工程地質性質有哪些表徵岩石工程地質性質的指標有哪些

(一)岩石的工抄程地質性質:襲
1、岩石的風化程度
2、岩石的堅硬程度
3、岩體的完整程度
4、岩石的軟化性
(二)表徵岩石工程地質性質的指標
1、岩石的物理性質(重度、空隙性)
2、岩石的水理性質(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軟化性、
抗凍性)
3、岩石的力學性質(堅硬程度、變形、強度)

Ⅶ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程》(JTJ 064-86)哪裡有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已經廢止。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C20-2011)自2011年內12月1日起公布施行。容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C20-2011)中岩石的分類里,岩石堅硬程度按表3.2.1劃分

表3.2.1岩石堅硬程度劃分
岩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 Rc>60 60≥Rc>30 30≥Rc>15 15≥Rc>5 Rc≤5
Rc(MPa)
堅硬程度 堅硬岩 較堅硬岩 較軟岩 軟岩 極軟岩

岩石分類里的其他分類:岩體完整程度、結構面結合程度、岩石風化程度、岩體節理發育程度、岩層厚度分類都有新的修訂,可以在網上查一下這個規范。

Ⅷ 在工程地質名稱中,對於土和岩石有沒有明確的劃分標准

工程地質學是一門應用地質學的原理為工程應用服務的學科,主要研究內容涉及地質災害,岩石與第四紀沉積物,岩體穩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質學廣泛應用於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與維護等各個階段。

工程地質是調查、研究、解決與人類活動及各類工程建築有關的地質問題的科學。工程地質研究的主內容有:確定岩土組分、組織結構(微觀結構)、物理、化學與力學性質(特別是強度及應變)及其對建築工程穩定性的影響,進行岩土工程地質分類。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工程地質課程教材,也可作為水利工程、采礦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還可供其他相關專業方向的師生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Ⅸ 岩石的工程地質性質有哪些

岩石的工程地質性質包括物理和力學性質兩個方面。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質版:

1、重量:用比重(2.4~3.3)和權重度(容重——岩石單位體積的重量)兩個指標表示。

岩石重度的大小,決定於岩石中礦物的比重、孔隙性及其含水情況。

2、孔隙性:孔隙的發育程度,用孔隙度來表示(孔隙的總體積與岩石的總體積之比)。其大小決定於結構和構造。

3、吸水性:反映岩石在一定條件下的吸水能力。其大小與岩石孔隙度的大小、孔隙的張開程度有關。

4、軟化性:是指岩石遇水後,它的強度和穩定性發生變化的性質。

5、抗凍性:指岩石抵抗因水結冰產生的體積膨脹力的能力。在高寒冰凍區岩石的抗凍性能較為重要。

岩石的主要力學性質

1、岩石的變形:用彈性模量(應力與應變之比)和泊松比(橫向應變與縱向應變之比0.2~0.4)兩個指標表示。

2、岩石的強度:指岩石抵抗外力破壞的能力,用岩石在達到破壞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來表示。岩石的主要破壞形式有壓碎、拉斷和剪斷。常用的對應的強度指標是抗壓、抗剪、抗拉強度。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