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公園為什麼會減少地質災害

公園為什麼會減少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26 17:39:54

A. 東北的地質災害為什麼少

因為東北的土地較為平坦,植被覆蓋率較高,水土流失現象較輕,且東北位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大陸性強,夏季暴雨沖刷少,還因為東北位於板塊內部,不接近地震帶,所以東北的地質災害少.

B. 為什麼四川省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西部地復區不光是四川的地震災制害頻發,還有雲南,主要是因為四川成都以西雲南中西部地處龍門山斷裂帶和橫斷山斷裂一帶,地球表面為板塊構成,這些地方剛好處在2個板塊的交界地帶,受板塊擠壓運動影響,斷層活動頻繁,造成地震等地質災難較多,強烈的地震又使得山地表面岩體破碎,收降雨影響,破碎的地表又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C. 為什麼建大壩會誘發地質災害還有移民問題還有生態問題生物多樣性減少

第一、對庫區上游的影響:
1、水庫蓄水蓄沙,水質下降,洄遊產卵的生物數量減版少;
2、淹沒農田,居民要離開家權鄉。
第二、對庫區的影響:
1、庫區水質富營養化,水位上升使得地下水上升,蒸發加劇,導致庫區耕地鹽鹼化;
2、蓄水使得庫區壓力增大可能誘發新的地質災害如庫區地震;
第三、對庫區下游的影響:
1、下游泥沙沉積減弱,有機質沉積減少,徑流量減少,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緊張;
2、入海口因沉積減緩,加之海浪侵蝕使得三角洲(海岸線)後退威脅沿海地區;
3、入海口營養物質減少,影響動植物生存。
總之,自然界的變化都是漸進的過程,使得生態系統有時間去適應去改變,從而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而修建大壩會急劇改變自然環境,生態系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

D. 為什麼有的地方植被覆蓋越高但是地質災害卻越多

能有最好覆蓋的越高,但是企業的地質災害卻越多,這主要是因為大體形成了不同,就是氣候不一樣,所以造成一些低智商的災害。

E. 大雨過後為什麼容易發生地質災害

在大雨來過後極易發生崩塌、源滑坡等地質災害,是因為降雨的滲透水作用:一是滲透水進入土體孔隙或石縫,使土石的抗剪強度降低;二是滲透水補給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或地下水壓增加,對岩土體產生浮托作用,土體軟化、飽和,結果也造成抗剪強度的降低。所以,降雨對滑坡可起到誘發或促進作用,是產生滑坡的主要外因。

F. 為什麼水電站會影響地質災害

建設水電站的壞處抄
首先,建設水電站勢必要利用水的落差,這樣就需要修建水壩來人為的擁有和控制落差的存在,然而修建了水壩之後上游的水位就會提高,兩岸很多地方就會永久性的給淹沒,原來很多無水的溶洞會注滿水,改變了原有的地壓力平衡;對下游而言,河床裸露增加,原來的地下水道變為干溶洞,也改變了原有的地壓力平衡。地壓力平衡的的改變,觸動地殼,導致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等的地質災害頻發,甚至會改變地質板塊的平衡,誘發地震的發生。
其次,水電站對非污染生態方面的影響嚴重,上游淹沒區對植物及動物的活動范圍、棲息環境的影響;下遊河床裸露可能會對水生生物的生活、繁殖、魚類產卵受阻、影響魚類洄遊、導致魚類滅絕!
再其次,施工期的佔地、取棄土場、爆破雜訊、施工雜訊、施工揚塵、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及生活廢水等,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也大。

G. 采礦為什麼會引起地質災害

啊?來發到這里來啦?!
礦一般都是特定源物質在遠古時期在地下的高溫、壓的作用下經長時間形成的……。因為位於地下,所以如果開採的話最起碼會引起地下礦藏位置被挖空,根據土質的特性可能會造成坍塌,嚴重的可能會引起地質的變形變化,當然不太可能可能直接引起地震的發生的。
自己的理解,希望有幫助!

H. 是地質災害多發區,為什麼四川盆地少滑坡和泥石流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
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山體版斷裂發育權,岩性疏鬆;
地處我國地勢階梯交界處,地勢起伏較大,多陡峭出體;
降水豐富,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采礦、公路建設等大型工程活動和,濫砍濫伐、過度開墾等人類活動造成植被破壞嚴重,岩體松動。

I. 以 為什麼會發生地質災害 為題,寫一篇800字的地理論文

為什麼會發生地質災害 所謂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其主要類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沉降、地裂縫、土地沙漠化等。嚴格講,火山、地震其實也屬於地質災害。這幾種類型的地質災害除了相互區別外,常常還具有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 一般而言,地質災害最主要的形式包括泥石流、山體滑坡和塌方等。以下對這三種地質災害分別予以分析。(1)泥石流災害泥石流是山區溝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與山洪相伴,其來勢兇猛,在很短時間里,大量泥石橫沖直撞,沖出溝外,並在溝口堆積起來。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其特徵是突然暴發,渾濁的流體沿著陡峻的山溝前推後擁,奔騰咆哮而下,地面為之震動、山谷猶如雷鳴。在很短時間內將大量泥沙、石塊沖出溝外,在寬闊的堆積區橫沖直撞、漫流堆積,常常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危害。其發生往往是突然性的,發生時讓人措手不及,出現混亂的局面,盲目地逃生可能導致更大的傷亡。泥石流的形成,其自然因素與地質構造和降雨有密切的關系。在地勢陡峭、泥沙和石塊等堆積物較多的溝谷,每遇暴雨或長時間的連續降雨,就容易形成泥石流。從人為因素來看,主要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如濫砍亂伐林木,山坡失去植被保護;修建公路、鐵路、水渠等工程時,破壞了山坡表層,不合理的採石、開礦、破壞了地層結構等,都會導致人為泥石流的發生。

J. 削山頭,造平地為什麼能夠減輕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比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都與重力作用有關,地形崎嶇,山高谷深容易導致上述地質災害的發生。因此,把高山削低,地勢趨於平坦會減輕地質災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