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網路實驗室
A.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幾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是
北京只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實驗室
武漢那邊有2個
B. 新人求問地大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怎麼樣
誠如樓上所說,抄確實沒什麼襲問題。我是地大學生,武漢那邊的。印象中第一個重點試驗室是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實驗室,這個實驗室是南北共建的,一般算一半吧。第二個重點試驗室是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今年春季剛申請成功,不知道還是不是兩邊合辦,印象中應該專屬於武漢吧。所以北京那邊一個重點試驗室,就是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實驗室。
C. 武漢的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有13個具體哪13個
一. 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實驗室:A1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郵電科學研究科所、717所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2003
->
國家重點實驗室:B1. 武漢大學
1985DA105055
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B2. 武漢大學
1991DA105103
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B3. 武漢大學
2003DA105047
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B4.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2004DA105204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B5. 華中科技大學
1986DA105045 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B6. 華中科技大學
1988DA105057 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B7. 華中科技大學
1991DA105327 塑性成形模擬及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B8. 華中科技大學
2005
數字製造與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B9. 華中農業大學
1992DA105024 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B10.華中農業大學
2003 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B11.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1986DA173082 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B12.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87DA173074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B13.武漢理工大學
1987DA105126 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B14.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04DA105193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B15.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
2008 岩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專業實驗室:C1. 華中科技大學
新型電機國家專業實驗室C2. 華中科技大學
外存儲系統國家專業實驗室C3. 華中農業大學
國家獸葯殘留基準實驗室C4.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
2008
國家環境保護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不含依託企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
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2
微生物農葯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3
國家家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4
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漢)
華中農業大學5
國家柑橘育種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6
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7
國家果樹脫毒種質資源室內保存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8
國家油菜武漢改良分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9
國家蔬菜改良中心華中分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10 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11 地理信息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12 國家衛星定位系統(GP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13 國家安全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14 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15 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16 國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17 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等18 國家光纖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武漢郵電科學院19 光纖感測技術國家工業性試驗基地
武漢理工大學<...>
D. 考研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好考嗎
我也是剛才知道,上一次地質學錄取率140%
E.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信息工程學院的科研平台
學院建有教育部「GIS軟體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GIS軟體開發與應用工程專中心」,具屬有「3S」實驗室、GPS實驗室、變形監測實驗室、空間信息處理實驗室、智能機器人實驗室等實驗室;擁有計算機網路、空間信息數據處理、徠卡TCA2003測量機器人、電子水準儀、 GPS接收機、數字化測圖系統和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以及通信系統等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設備儀器。
F. 設置有國家級實驗室的大學有哪些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國科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
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之一。
校內設有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這是國家計委批准建設的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實驗室擁有的同步輻射光源是現今國內高校中唯一一台大科學裝置和國家級實驗研究平台。
2、清華大學(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校內設有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是科技部於2003年11月25日批准籌建的第一批5個國家實驗室之一。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覆蓋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信息的獲取與採集、信息的通信與網路、信息的處理與計算、信息技術基礎器件、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以先進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科學探索等諸多方面,旨在取得有重大影響的研究成果。
3、北京大學(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校內設有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實驗室研究方向涵蓋了化學科學或分子科學的大部分領域,主要包括:分子反應動態學與結構化學、膠體、界面及多相體系、有機合成化學、理論與計算化學等。
4、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華中科技大學(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校內設有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旨在通過建設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大型科學研究平台,推動國家科學研究的原始性創新。
2006年11月,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順利通過了由科技部組織專家進行的國家實驗室建設計劃任務可行性論證。
5、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中國海洋大學(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簡稱中國海大、海大,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為中歐精英大學聯盟、北極大學、國際南極學院、國際涉海大學聯盟等聯盟成員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校內設有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實驗室是國家所擁有的並賴以解決國家急需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科學問題的實驗室,代表一個國家在某一領域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實驗室
G. 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析化學專業研究生
中國地質抄大學(武漢)襲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析化學專業研究生導師:
魯立強、李季、陳艷玲、劉浴輝、周丹娜、帥琴、湯志勇、邱海鷗、楊祥、王群英、謝靜、鄭洪濤、黃雲傑、彭月娥、曹菱、朱振利、胡聖虹、羅立強*、饒竹*
初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48|物理化學④868|有機化學 或 938|分析化學
復試科目:化學綜合:分析化學,武漢大學等五校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四版
H. 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研究特色
生物地質與來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自簡稱生環國重特色可概括為「一核心,兩結合,三尺度」。即:以地球表層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協同演化為研究核心,將生物地質和環境地質研究相結合,從重大地質轉折期和突變事件的三種時空尺度出發。具體開展重大地質突變期的地球環境和生命過程、晚新生代以來的環境事件和生命過程、人類活動的生物和環境效應等研究。將當代地球環境和生命過程置於地質歷史時空格架中,採取「將今論古」和「以古示今」的科學研究方法,探索地史時期生物與環境的協同演變,啟示當代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I.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有兩個哪個好些呢
一、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武漢、北京校區,要從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說起:
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原北京地質學院只設了一個留守處。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前身。
1987年11,在武漢和北京校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
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湖北省重點學科
應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設計學
(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省部級重點學科
地球物理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土地資源管理
環境科學與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氣田開發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水文學及水資源
管理科學與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資源環境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海洋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