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滑坡論文

工程地質滑坡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1-22 18:43:17

A. 長江三峽工程庫區白衣庵滑坡工程地質勘察研究報告 四川省地質局南江水文地質大隊,1988

1994年12月14日,當今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大壩工程正式動工,它位於西陵峽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工程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元人民幣(按1993年5月末價格計算),其中樞紐工程500.9億元;113萬移民的安置費300.7億元;輸變電工程153億元。工程施工總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進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配有26台發電機的兩個電站年均發電量849億度。航運能力將從現有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同時運輸成本也將降低35%。

三峽大壩建成後,將會形成長達600公里的巨型水庫,成為世界罕見的新景觀。三峽大壩採取分期蓄水。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後,水位提高到10-75米,三峽一切景觀不受影響;2003年6月,第二期工程結束後,水位提高到135米,三峽旅遊景區除張飛廟被淹將搬遷外,其餘景區基本保存;2006年,長江水位提高到156米,僅屈原祠的山門被淹而將重建;2009年整個三峽工程竣工後,水位提高到175米,屆時將有少數石刻將搬遷,石寶寨的山門將被淹1.5米,目前正計劃修築堤壩圍護,那時石寶寨所在的玉印山將成為一座四面環水的孤峰,更別致傳奇。而其它各景點的雄姿依然不變。隨著沿江山脈間人造湖泊的形成和通航條件的改善,原本分散在三峽周圍的許多景點將更容易到達,如小三峽、神農溪等千姿百態的仙境畫廊。

另外,三峽大壩和葛洲壩這兩座現代奇觀也將成為長江三峽的新景點,為其添姿增色。集自然美景、古代遺址和現代奇跡於一身的未來長江三峽將一如既往地吸引和陶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

新華網武漢10月11日電(記者高欣、施唐戴)「不懼一時丑,化解千年
憂。」組織三峽工程建設的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常年堅持舉辦「質量警
示展」,將歷次主要缺陷和改進措施動態公布,極大地觸動了兩萬多名建設者,
使「創一流無止境」的質量意識深深紮根第一線。

如今,三峽工程17年工期已經過半,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初現雄姿。尤為
可喜的是,三峽建設者不僅創造了水電建設史上的多項世界記錄,而且把住了質
量關,已竣工的單元項目質量評定全部合格。

三峽工程最大壩高175米,水庫總庫容達393億立方米,按照設計,三
峽大壩必須抵擋萬年一遇的洪水。因此,工程質量的優劣不僅關繫到防洪、發電
、航運作用的發揮,而且關繫到下游千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工程施工中
,各參建單位本著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萬代高度負責的態度,把質量當成工
程的生命。他們採取一系列措施,強化質量管理,創新制定高於當今國內行業規
范的《三峽工程質量標准》,並對建設者進行多層次技術培訓,有效地防止了工
程質量中的「常見病」。記者在三峽工地采訪,處處感受到「視精品為合格」的
強烈氛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負責精神深入人心,工程質量和管理水平
不斷提高。據今年元至8月的質量評定,已完成的11387個單元工程全部合
格,其中優良率達85.8%,比過去提高5個百分點。

三峽工程強調工期進度的計劃性,但一旦與質量發生矛盾,施工組織者毫不
猶豫地寧慢一步而不搶一秒,確保工程質量。去年7月,葛洲壩集團原定混凝土
月澆築21萬立方米,後經調查發現「施工面狹窄使質量保證難度加大」,立即
將澆築量調低到19萬立方米,最終通過優質評定。8年多來,近千名監理人員
始終跟蹤施工項目,進入攻堅階段更是24小時盯守,隨時捕捉質量問題。總公
司還嚴格質量考核,今年拿出兩億元設立「質量特別獎」,硬指標即一次合格率
,截至6月底已兌現6000萬元。

從今年起,總公司又自我加壓,提出「零質量事故、零安全事故」的管理目
標,激發了建設者爭創一流工程的自覺性。一家轉戰南北的大施工單位,在永久
船閘澆築中一度跑模1至2公分,這在其它工地往往被忽略不計的問題,在三峽
卻被定為質量事故,必須「小題大作」,及時補救。總公司還下設安全總監辦公
室,聘請外國專家把關,建立由點及面的連鎖督查制度,實現全員安全持證上崗
,有力地促進了工程質量管理。

為根除質量隱患,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派出質量檢查專家組,對工程
質量進行嚴格檢查。錢正英、張光斗等水利水電專家不顧年邁,每年兩次現場考
察,有時甚至爬上100多米高的大壩「挑毛病」,使參建單位如臨大考。他們
對提高施工監理人員素質、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和明確質量缺陷劃分標准等提出了
多項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一位施工單位負責人感慨:「在質量意識上,老專
家的身體力行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目前,三峽工程基本攻克重大技術質量
難題,順利向2003年首期蓄水、發電和通航的目標邁進。

B. 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勘查為例,談談地質災害勘察技術的認識。並說明它與岩土工程勘察的異同

勘查基本是純地質 一般不動鑽機 地調為主
岩土工程一般是結合其他勘察手段的 入物探什麼的 純地質的成分沒那麼大

C. 舉例說明工程地質學應用的領域 簡述滑坡的主要影響因素

2、簡述滑坡的主要影來響因素。(自30分)
答:滑坡是斜坡上土體 、岩體或其他碎屑堆積物沿一定的滑動面作整體下滑的現象。
影響滑坡的主要因素:
1.岩性:鬆散堆積層的滑坡主要和粘土有關。基岩滑坡主要與遇水容易軟化的岩石有關;
2.構造:滑坡與構造的關系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與軟弱結構面的關系,不論是鬆散堆積層還是基岩,滑動面常常發生在順坡的層面、節理面、不整和接觸面、斷面層(帶)及劈理頁理面上;二是與上部透水層和下部不透水層的構成特徵有關。
3.地貌:滑坡與地貌的關系主要是通過臨空面、坡度和坡地基部收沖刷來體現的。
4.氣候:氣候主要是通過降雨和溫度對滑坡產生影響。
5.地下水:絕大多數滑坡都是沿飽含地下水的岩體軟弱面發生的。
6.地震:地震可通過松動斜坡岩土體結構、造成破裂面和引起弱面錯位等多種方式,降低斜坡的穩定性。另外,地震作用力突然施加還會對斜坡的破壞產生觸發效應。
7.人為因素:人工切坡過陡、用大爆破方法施工等人為因素促使滑坡發生。為了了解滑坡的穩定性,要查明滑坡形態、范圍、結構特徵等。

D. 福州的地質環境;地質災害(或地表地質作用);工程地質條件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它的主要類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體由於某種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

崩 塌:是指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的地質現象。

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於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並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現象。

滑坡發生的前兆:1、泉水復活;2、土體上隆;3、岩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音響;4、坍塌和鬆弛;5、變形發生突變;6、裂縫急劇擴張;7、動物異常驚恐、植物正常生長發生變化。

泥石流的識別:中游溝身長不對稱,參差不齊;溝槽中構成跌水;形成多級階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異常變化;地面變形;建築物作響、傾斜、開裂;地面積水引起地面冒氣泡、水泡、旋流等;植物變態;動物驚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區別外,常常還具有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
1、滑坡與崩塌的關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孿生姐妹,甚至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系。它們常常相伴而生,產生於相同的地質構造環境中和相同的地層岩性構造條件下,且有著相同的觸發因素,容易產生滑坡的地帶也是崩塌的易發區。例如寶成鐵路寶雞?綿陽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發區。崩塌可轉化為滑坡:一個地方長期不斷地發生崩塌,其積累的大量崩塌堆積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時崩塌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滑坡運動,且這種轉化是比較常見。有時岩土體的重力運動形式介於崩塌式運動和滑坡式運動之間,以至人們無法區別此運動是崩塌還是滑坡。因此地質科學工作者稱此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誘發、互相轉化:崩塌體擊落在老滑坡體或鬆散不穩定堆積體上部,在崩塌的重力沖擊下,有時可使老滑坡復活或產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動過程中若地形突然變陡,滑體就會由滑動轉為墜落,即滑坡轉化為崩塌。有時,由於滑坡後緣產生了許多裂縫,因而滑坡發生後其高陡的後壁會不斷的發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著相同的次生災害和相似的發生前兆。
2、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系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易發生滑坡、崩塌的區域也易發生泥石流,只不過泥石流的暴發多了一項必不可少的水源條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質經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體物質來源。滑坡、崩塌還常常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發生一段時間後,其堆積物在一定的水源條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災害。泥石流與滑坡、崩塌有著許多相同的促發因素。

圖自己找吧 太多了

E. 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風化、破碎岩層。風化一般在地基表層,可以挖除。破碎岩層有的較淺,可以挖除。有的埋藏較深,如斷層破碎帶,可以用水泥漿灌漿加固或防滲;風化、破碎處於邊坡影響穩定的,可根據情況採用噴混凝土或掛網噴混凝土罩面,必要時配合注漿和錨桿加固。

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對充填膠結差,影響承載力或抗滲要求的斷層,淺埋的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漿處理;淺埋的泥化夾層可能影響承載能力,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響承載能力。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可能是基礎或邊坡的滑動控制面。

鬆散、軟弱土層。對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的鬆散土層,如砂和砂礫石地層等,可挖除,也可採用固結灌漿、預制樁或灌注樁、地下連續牆或沉井等加固;對不滿足抗滲要求的,可灌水泥漿或水泥黏土漿,或地下連續牆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可噴射混凝土或用土釘支護。

滑坡體。斜坡內可能沿滑動面下滑的岩體稱為滑坡體。滑坡發生往往與水有很大關系,滲水降低滑坡體尤其是滑動控制面的摩擦系數和黏聚力,要注重在滑坡體上方修築截水設施,在滑坡體下方築好排水設施。防止滑坡,經過論證可以在滑坡體的上部刷方減重,未經論證不要輕易擾動滑坡體。

地下水發育地層。當地下水發育影響到邊坡或圍岩穩定時,要及時採用洞、井、溝等措施導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對結構面不利交匯切割和岩體軟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圍岩,地下工程開挖後,要及時採用支撐、支護和襯砌。支撐多採用柱體、鋼管排架、鋼筋或型鋼拱架,拱架的間距根據圍岩破碎的程度決定。

岩溶與土洞。當建築工程不可能避開時,可挖除洞內軟弱充填物後回填石料或混凝土。不方便挖填的,可採用長梁式、桁架式基礎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頂,也可對岩溶進行裂隙鑽孔注漿,對土洞進行頂板打孔充砂、砂礫,或做樁基處理。

F. 濟寧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全面些)

濟寧市地質災害現狀和發展趨勢預測濟寧市地質環境監測站
濟寧市位於魯西南腹地,地處黃淮平原與魯中南山地的交接地帶, 地貌類型以平原為主,低山丘陵僅佔全區面積的25%左右。因此,濟寧境內以自然因素影響為主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不甚發育。而由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引發的采空塌陷、地面沉降、崩塌則是目前濟寧市主要地質災害發育類型。因此,人類工程經濟活動是境內地質災害的主要引發因素,具體包括地下采空、地下水開采、開山採石、修築公路等。
濟寧境內地質災害類型
濟寧境內目前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類型有:地面塌陷(包括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滑坡、地裂縫。
(一)地面塌陷
采空塌陷。主要由地下煤礦體開采活動引發。由於地下煤礦體被采出,懸空的地表岩層在重力作用下發生彎曲變形乃至陷落的現象。濟寧市采空塌陷始於1970年,截至2000年底,塌陷深度大於1米的采空塌陷面積達88.3平方公里,采空區塌陷率為6.8%,最大下沉深度9.20 米。其中常年積水的塌陷面積約29.4平方公里,平均積水深度4.0米左右。采空塌陷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破壞耕地、破壞地表建築物、破壞礦區公路和鐵路、影響礦區水環境、影響礦區土壤環境、破壞其他設施。
岩溶塌陷。岩溶塌陷位於隱伏灰岩區,上覆第四系鬆散層厚度一般小於50米,下伏灰岩裂隙岩溶發育,具備岩溶塌陷發生的環境地質條件,在水動力條件下易發生岩溶塌陷。尤其是在岩溶發育的灰岩與上覆第四系砂層直接接觸地帶,在具備水動力條件下更易發生岩溶塌陷。目前濟寧市境內已發生岩溶塌陷3處,規模較小,分別位於曲阜市息陬一南辛、防山和泗水縣泉林-石漏一帶,毀壞房屋3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5萬元。
(二)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主要指巨厚鬆散沉積物分布區由於人為長期超量開采地下水,引起第四系孔隙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在上部重力和自重作用下,失水後的含水層空隙被壓縮變密,造成地面垂直下降的地質現象。濟寧市地面沉降分布於濟寧市城區,發現於1988年。從區域上看,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圍基本與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分布范圍一致,累計沉降量大於60毫米的沉降范圍大致在地下水位標高小於 12米的范圍內。地面沉降引發了房裂、地裂縫、供水機井井管上升等不良現象,給城市建築、道路、橋梁、城市供排水系統及防洪設施等帶來不利影響和危害, 並造成不可估量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
(三)崩塌、滑坡
濟寧市境內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一般規模較小,但危害程度較大, 且主要是由開山採石等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引發。
(四)地裂縫
濟寧市地裂縫大多伴生於采空塌陷,自然條件(主要由於天氣乾旱) 下形成的地裂縫僅分布在南四湖和京杭大運河兩側附近地帶。
地質災害發展趨勢預測
濟寧境內前期由於採石和築路形成的不穩定斜坡較多,大規模的開山採石嚴重破壞地質環境的同時,為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如不對其進行制止或規范,由此而引發的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將呈增多的趨勢。
(一)采空塌陷發展趨勢
采空塌陷明顯受煤層埋深、厚度、產狀、開采方式及頂板地層岩性、 破碎程度、地質構造等因素控制。一般講煤層埋藏較淺、采層厚度大、頂板岩層為碎屑結構或破碎地層易產生采空塌陷。濟寧地區煤系地層屬石炭二迭系,可採煤層2至3層,煤層厚度大,一般4至12米,最厚達18.77米, 埋深200至1000米不等,開采深度大多為100至600米,嶧山斷裂、孫氏店斷裂等大的斷裂構造近南北向穿過煤田區,各井田間還發育了較多的次級斷裂構造,具備采空塌陷的有利條件,尤其在斷裂構造附近采空塌陷的機率和程度相對較大。
隨著煤礦的大規模開采,采空塌陷將不可避免,其塌陷面積和深度將呈現逐年加劇的趨勢。預測未來幾年內采空塌陷將以每年近7平方公里的速率擴展。
(二)岩溶塌陷發展趨勢
濟寧地區隱伏灰岩分布面積較廣。但從上覆第四系厚度看,嘉祥北部、曲阜東南、淚水北部及東部泉林一帶第四系厚度一般小於50米,下部灰岩裂隙岩溶發育,具備岩溶塌陷發育的內在條件。前期已發生的3處岩溶塌陷均分有子上述地帶,其中一處是在泉林一帶進行岩溶水抽水試驗過程中發生的。以上地段為岩溶塌陷易發區,在水動力條件具備時潛在岩溶塌陷的可能。尤其在第四系砂(礫)層與灰岩直接接觸地帶(如泉林一帶)更易發生岩溶塌陷。該地段均分布有較大的岩溶水水源地,如嘉祥城北水源地、曲阜北興水源地、泗水五里廟水源地及泗水泉林水源地等,水源地的開採在一定程度上將加劇岩溶塌陷的發生與發展。
(三)地面沉降發展趨勢
濟寧市城區位於汶泗河沖積扇前緣,地勢平坦,構造上屬濟寧凹陷, 第四系鬆散層厚度較大,一般為220至300米,易於壓縮的粘土層相對較厚, 在長期平采地下水的情況下,大范圍的地面沉降在所難免。從區域上,地面沉降的分布基本與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分布范圍一致,隨地下水位的持續降低。地面沉降量隨之加大,沉降范圍隨之擴大,同一地點地面沉降的速率和沉降幅度與地下水位的下降呈明顯的同步變化,地面沉降嚴格受地下水開採的控制。只要在地下水位以下存在可壓縮地層,過量開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就有可能引發地面沉降。
按目前濟寧市發展狀況和2010年遠景規劃,隨著城市工業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對地下水的需求量將逐年增加。如不對城區地下水開采加以控制,地下水位仍將持續下降,沉降面積將迅速擴大。據預測2010年 濟寧市城區最大沉降量將達到460毫米。
(四)崩塌、滑坡、泥石流發展趨勢
崩塌、滑坡、泥石流屬突發性重力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山區。濟寧市境內主要為平原區,山區面積僅為25%左右,且屬低山丘陵區,山體自然坡度一般小於20度,因此,在自然條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不甚發育,主要由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引發,如開山採石、築路等,災害類型以崩塌為主

G.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的建議

根據對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現狀評估、預測評估結果,可以看出,評估區內單災種評估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洪水沖蝕等災害比較嚴重且分布較廣,其他災種災害相對較小且分布零星。綜合評估也基本反映了這一規律。針對地質災害危險性程度及分布特點,防治措施建議如下。

表5-31 甘肅段管線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一覽表

續表

表5-32 甘肅段站場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一覽表

1.崩塌災害

一般採取遠離的方式或避繞。難以避繞的岩質崩塌在施工前應削坡減載。

峽谷段的各類災害建議採取漿砌塊石護坡,也可採用隧道穿越的方式避繞災害。

2.滑坡災害

滑坡一般發育在黃土梁兩側斜坡中,梁頂基本無滑坡,管道應在梁頂通過。

一般採取遠離滑坡的方式即可避繞。難以避繞的小型滑坡應削坡減載或進行工程防護。

峽谷段以避繞為主,不能避繞時,應進行工程防護。

小型滑坡可採用架空穿越。

3.泥石流災害

泥石流溝與管道工程相交的地段,可以通過修建漿砌塊石防沖檻減輕災害。也可以採取加深埋設措施並夯實蓋層予以處理。對切割較深的泥石流溝,亦可採取跨越避繞。

管道工程順泥石流溝展布的東部地區,應盡量避開強沖刷一側,選擇溝谷階地或台地布設管道工程,難以避繞時,應選擇鋼筋混凝土襯砌,在峽谷地帶必要時也可採用隧道穿越的方式避繞災害。

施工季節應避開雨季,防止施工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失。

4.洪水沖蝕

修建漿砌塊石防護,夯實蓋層或修建漿砌蓋層,在防止側蝕的同時更應防止下切沖蝕。

修建防沖檻以減輕沖蝕災害。

穿越河谷、溝谷、沖溝時應深埋或架空穿越。重要的是應保持水流通道暢通或施工疏通工程。

平行河谷、溝谷、沖溝時應盡可能避開遭侵蝕溝岸,選擇在穩定性相對好的階地或台地上,或以鋼筋混凝土襯砌溝岸。

施工季節應避開雨季。

5.黃土濕陷災害

自重濕陷性黃土,應採取換土或強夯法處理。夯實蓋層以防水體滲入。

非自重濕陷性黃土採取沖擊、碾壓夯實的方法處理。

6.鹽漬土鹽脹及腐蝕災害

置三合土防護層。

挖換土可有效降低鹽漬土的鹽脹及腐蝕災害。

選擇地形較高,水位埋深較大的地方避繞。或對管道進行防腐保護。

7.膨脹岩脹縮災害

管道周圍應有良好的排水條件,管道5m之內不宜灌溉。

修建鋼筋水泥管道防護牆,增加結構剛度,另外可以增設沉降縫等進行防護。

H. 工程地質當中泥石流和滑坡的區別

滑坡是斜坡受到破壞,產生滑動面,土體整體在力(主要是重力)是作用下向下運動
泥石流是發生在山間河谷或坡面上,鬆散堆積物在水動力作用下向下沖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