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工程地質報告
1. 青島理工大學學位論文查重規定怎樣
論文查重抄檢測
為了提高我校學術論文的獨立性、創新性,營造公正、平等的學術氛圍,圖書館今年特訂購了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並將面向我校師生讀者提供論文查重服務。
查重要求即注意事項:
1、該服務基於中國知網(CNKI)和「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VIP版),提供學位論文或期刊論文的新穎性檢索和相似比對檢測,並進行分析,出具新穎性檢索結果和檢測報告。
2、用戶提供待檢測文檔為DOC和PDF格式,已發表論文請註明收稿時間和發表時間。
3、委託時需提供校園一卡通等有效身份證件。
4、用戶需自行保存送檢學位論文。
5、檢測前需填寫論文檢測委託書(見附件),電子版發送至郵箱 ,紙質版送交至圖書館六樓。
6、適當收費,新穎性檢索結果和檢測報告發送至用戶郵箱。
2. 在青島理工大學工程管理屬於幾本專業
省內招生要的是一本.省外則是二本.不過大部分省份招生的最低錄取分數線超過了一本.至於幾本專業這個在畢業證上是體現不出來的.工管和造價這兩專業在這學校都不錯.造價更好些(賺錢方面)
3. 青島理工大學是屬於什麼是重點本科還是普通本科
青島理工大學是重點本科。
青島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土木建築、機械製造、環內境能源學科特色鮮容明,理、工、經、管、文、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入選國家「111計劃」。
學校有轄市北、黃島、臨沂三個校區,佔地面積約216.55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00.34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59多億元,設有13個教學院部,開設63個本科專業;
擁有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教職工2430人,有在校普通本專科生31273人,全日制博士、碩士研究生1992人。
4. 青島理工大學算是好大學嗎
青島理工大學原名青島建築工程學院,是正規的大學,如果想學土木工程類還是挺好的,與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並稱青島四大高校
5. 誰了解青島理工大學如題 謝謝了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經山東省教育廳批准,招生計劃由國家統一下達,統一安排在專科(高職)二批次錄取。頒發的是青島理工大學的國家統一的全日制普通專科畢業證書。學生畢業後在幹部聘用、考研、公務員招考及其他方面待遇等均與青島理工大學本部畢業的普通專科生完全相同。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位於費縣縣城東郊經濟開發區,坐落在溫涼河畔的魯南科技生態園內;東依肖山,西傍327國道,南接費縣一中新校,北臨植物園;距日東高速費縣出口10公里,距臨沂市區40分鍾路程,校區交通便利、風景秀麗、環境幽雅。校區規劃佔地1500畝,一期工程佔地500畝,校舍總建築面積78951平方米,一期投資1.5億元人民幣。其中教學行政用房10993平方米、學生宿舍10900平方米、圖書閱覽室2400平方米、實驗室11020平方米、學生餐廳5121平方米、學生服務中心4500平方米、400米標准運動場一個、標准籃球場6個、標准排球場4個。 費縣校區教學儀器及設備先進,實訓條件優越,多媒體教室、語音室、計算機中心、圖書閱覽室、制圖室、測量儀器室、物理實驗室等教學儀器設施配備齊全,網路介面遍布學校的每個房間,電子圖書閱覽室與青島理工大學圖書館對接實現了電子圖書資源共享,通過視頻教室實現與青島理工大學優秀師資網上教學互動,圖書閱覽室有各種圖書資料6萬余冊。依託青島理工大學的雄厚師資和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結合當地的教育資源使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保障。 2006年,費縣校區面向山東省招收全日制普通專科(高職)生500人。所招收專業既是青島理工大學的優勢專業能確保培養質量,又是山東省社會經濟發展急需的專業,就業前景十分看好,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校區環境介紹 費縣,鑲嵌在魯東南山區腹地的一顆璀璨明珠,總面積1893平方公里,轄區18個鄉鎮,565個行政村,92萬人。是中國奇石之鄉,中國板栗之鄉,中國西瓜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費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孔子高徒閔子騫和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西漢初年置縣,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稱「聖人化行之邦,賢人鍾毓之地」。境內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遺址。費縣是革命老區,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留下了閃光的足跡。抗戰史上著名的大青山突圍戰就發生在這里。 費縣物產豐富,風光秀美,是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境內有名的山峰近百座,費縣蒙山自然保護區成為生態旅遊的絕佳去處。費縣有「百庫萬塘」之稱,全縣水資源總量約為12.3億立方米。礦產資源有20多種。天井石巧奪天工,指動石天下一絕,「費縣石」集瘦、漏、皺、透、丑於一身,以其奇特的造型、雄偉的氣勢、巨大的規模,被譽為「世紀之交在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偉大的奇跡」,正在建設的「沂蒙石林」被列為山東省旅遊開發重點項目。 費縣經濟結構合理,產業特色鮮明。形成了糧油、瓜菜、林果、烤煙、畜牧、水產、金銀花等八大商品生產基地,是全國核桃十強縣,全國油料、肉類百強縣。工業形成了能源建材、醫療化工、紡織服裝、木材加工、機械製造等五大支柱產業,是魯東南地區重要能源建材基地、醫療化工和生物工程制葯基地、木業和紡織服裝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費縣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運輸便利,涉外服務功能配套,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 三、建設計劃 費縣校區規劃佔地面積1500畝,規劃校舍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 校區一期工程按三個功能區建設,即教學辦公區、體育休閑活動區、生活區,佔地500畝。校區一期工程按3000名學生規劃建設,圖書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學生服務中心、學生餐廳及體育場等設施已投入使用,建設面積近8萬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 正在開工建設的二期工程,綜合教學樓、學生公寓、實訓中心、教師公寓等設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需投資5000萬元;與建築面積相對應的配套設施及實驗設備所需資金3000萬元;二期工程總投資需8000萬元。 三期工程(2009年前完工)有:圖書館、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學生餐廳、教師公寓、接待中心、會議中心、大學生活動中心、第二體育場及學術報告廳等設施,總建築面積約計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及相對應的配套設施所需總投資預計2億元。 四、招生計劃 根據費縣校區五年發展規劃: 2006年招生500人,現已上課; 2007年計劃招生1000人,在校生1500人; 2008年招生3000人,其中本科500人,專科2500人,在校生4500人; 2009年招生3000人,其中本科1000人,專科2000人,在校生7000人; 2010年招生4000人,其中本科2000人,專科2000人,在校生10000人。 其後穩定規模,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10000人 五、招生專業 依託青島理工大學優勢專業,費縣校區面向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設立土木建築類、工程管理類、機械電子類專業。 2006年招生專業有:建築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四個專業; 2007年費縣校區計劃招生專業有:建築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工程監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物流管理等九個專業; 2010年前計劃招收本科專業5個、專科專業15個。 六、順利開學 2006年9月一期工程如期交付使用,順利地迎來了第一批新生。招生500人(專科二批招生),一志願報考考生2798人,報考數與錄取數之比5.8:1,在山東省初次招生的高校中實屬罕見,一批錄取分數線503分,超過濟南、青島專科一批錄取線9分,在各招生院校中名列前茅,專業第一志願滿足率75.6%。 2006年9月29日,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在禮花齊放、禮炮齊鳴的熱烈氣氛中,由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和臨沂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孟憲海揭開校區校牌上的紅綢。典禮上,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作了重要講話。齊濤廳長強調指出,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的建立,是對山東教育事業做出的又一個貢獻。青島理工大學校長儀垂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臨沂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孟憲海代表臨沂市委市政府致賀詞。 七、領導重視 費縣校區的建設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韓寓群、政協副主席喬延春、省委宣傳部長李群、教育廳廳長齊濤、科技廳廳長翟魯寧、臨沂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連承敏、副書記市長張少軍、臨沂市委常委、費縣縣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尹長友、縣委副書記縣長杜昌偉等各級領導多次來學校視察和檢查指導工作。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將履行大學使命,爭取最大限度地為沂蒙人民和山東人民提供教育機會,切實實踐總書記提出的「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和諧社會、文明中華的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6. 青島理工大學有土木工程專業嗎,如有是本科還是專科
有,是本科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發展歷經建築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學院三個階段,於1953年設立土木科,於1978年設立本科專業,199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本科專業:1、土木工程(本科一批錄取)
2、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二批錄取)
碩士點: (1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授予權)
土木工程
(7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授予權)
1、結構工程
2、岩土工程
3、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4、橋梁與隧道工程
5、地質工程
6、材料學
7、港口與海岸工程
博士點:結構工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山東省重點學科:1、結構工程
2、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設有結構工程研究所、道橋與軌道交通研究所、建築材料研究所、工程災害與防護工程研究所、土木工程鑒定加固中心等科研機構。另外,山東省岩體損害防護與地表沉陷治理、山東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山東省地質環境與效應三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青島市建築材料行業技術中心掛靠我院。
學院全員隊伍共91人,有博士和在讀博士34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學歷者佔90%。其中外聘院士4人,教授30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8人。隊伍中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5人,青島市技術拔尖人才4人。
目前學院有本科生1400人,碩士生200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
1、結構抗火及防火減災工程方向
該方向主要是藉助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創新工程項目、山東省重點科技項目對建築結構的火災行為、建築結構防火理論、火災後建築結構修復加固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
2、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方向
主要圍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外國專家局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攻關項目等12個在研項目進行沿海混凝土建築結構的耐久性、破壞機理與修復技術,混凝土結構防腐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青島海灣大橋工程建設中,已決定採用我們的HPC配合比和耐久性設計技術。
3、岩土體災害與防護工程方向
該方向主要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針對各類擾動導致工程岩體破壞,並進而造成邊坡失穩、地表塌陷及大量地上和地下建築結構、道路橋梁、大壩工程、村莊農田等的嚴重損害現象,開展岩土體破壞、邊坡失穩、地層塌陷機理等方面的研究,研製擾動岩土體破壞的預測預報技術、防護工程技術和地表塌陷治理技術 。
這些項目分別通過技術鑒定或驗收,有的得到中國科學院宋振騏院士、中國工程院林皋院士、古德生院士、周世寧院士、劉寶琛院士、劉天泉院士等鑒定專家的高度評價,3項成果被評價為:「研究成果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4、工程結構抗震及基本理論方向
主要進行結構抗震減震理論和技術、結構安全、結構體系可靠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5、橋梁結構抗震性能、橋梁結構損傷機理、橋梁結構加固和提升等方面研究。
6、城市公共安全與危機管理
藉助於國 家攻關、省部重大項目開展公共安全系統的體制、機制和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對安全預防、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應急策略等方面進行工程設計,為提升我國的公共安全水平做出了貢獻(泰山、嶗山森林防火監控 )。
7. 青島理工大學的建築學專業與土木工程專業哪個好
都不錯,重要的是你想學什麼?因為這2個專業相差很大,不同的選擇有可能會導致你以後長久的不同的人生
土木和建築的不同(個人總結)
1.學生學習時期
建築學雖說累,但累的充實,累的愉快。建築學課程設置所涉及到的內容大體包涵了:工程技術、制圖、軟體、規劃、理學、哲學、藝術、宗教、歷史、心理學、經濟學、攝影、寫生、外出認識實習等各個門類、環節。在這些專業基礎課的熏陶下,學業是繁重且輕松的,它擺脫了高中的硬式教育,因此也是眾多高分考生視建築學為第一志願的原因;而土木學的內容相對很單一。從頭至尾的理論力學貫穿大學始末,由力學延伸的各門課程如同高中物理的延續,學起來也枯燥許多。
另外,建築學學習美術不是為了培養畫家,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形體、對空間的感受能力,還有感受以後表達出來,大腦、眼睛和手的協調能力。
2.就業環境方面
土木的學生畢業後絕大對數走向了工地,這也意味著土木女生只能轉行或考研,因為不會有工地肯接收女生。工地的就業環境之惡劣程度想必也無需我多言;而建築學的畢業生,大多進入了設計院,另一少部分建築系畢業生進入了房地產公司相關部門。而設計院的生活是在室內進行的。電腦前出方案做設計畫圖紙的,避免了風吹更也沒有日曬。工作靈活度也很高。當然,在電腦前工作久了也是有弊端的,例如易得滑鼠手和頸椎等職業病。
3.薪水
大家現實起來後最關心的話題。土木工程的畢業生也可以進設計院,但設計院招的土木學生多數是研究生且人數不會太多,負責結構設計和估算承受力,起薪比起工地上的土木生略多。但是現實的數據是躺在那裡的:如果簡單把設計院分為3個部門,即建築學:建築設計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 建築工程/建環等:水暖通。三者之間的薪水比大約=4.5 : 3 :2.5
在掛靠方面,一級注冊建築師每年掛靠為10-15萬,而一級結構工程師每年掛靠為5-7萬。同一城市,通常是2倍的關系
4.責任事故承受人
如果一個房子倒了或者不穩定了,是由於受力不合理、結構不穩定或鋼筋量匝數不對等引起的責任事故 均屬於結構工程師的承擔范圍
如果一棟建築著火了,是由於人流疏散問題導致的人員傷亡 則屬於建築師的承擔范圍
但是!豆腐渣工程的建築、疏散無問題的建築火災,則是屬於與政府及建築施工方、個人防範意識差有關,不在結構師和建築師的責任范圍內
8. 青島理工大學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4年3月,青島理工大學設有國家級工程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5個,省部級實驗室7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
國家級工程中心2個:中國民航總局航空安全技術中心——青島理工大學技術聲學實驗室、青島理工大學—OVENTROP流體控制技術聯合實驗室。
國家及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冶金爐渣高效資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山東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地質環境與效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城市災變預防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岩體損害防護與地表沉陷控制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冶金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部級實驗室7個:機械設計與製造實驗室、能源與環境裝備實驗室、暖通與熱泵實驗室、混凝土實驗室、城市規劃與景觀工程技術實驗室、摩擦學與先進表面工程實驗室 、工業流體節能與污染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城市文化與城市競爭力研究基地。 截至2014年3月,青島理工大學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2010年度中國冶金礦山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2009年~2014年,學校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600餘篇,被SCI、EI、ISTP收錄5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5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低溫冰箱系列化產品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2013年)主要負責人(郭健翔教授,林海波博士)
中國冶金礦山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資源開發引起的突水-塌陷型地質災害動力學評價方法與綜合防治技術(2010年)主要負責人(賀可強教授)
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特高含水期油田能耗預測評價與節能技術研究 ( 2007年)主要負責人(儀垂傑教授)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青島理工大學圖書館擁有印刷版紙質圖書162.6萬冊,電子圖書50萬種,訂購中外文期刊2498種,中外文報紙170種。學校擁有萬方資料庫資源、維普數據資源等大型資料庫12個。 學術期刊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 1980年,1986年由《山東冶金工業學院學報》更名為《青島建築工程學院學報》,1988年由半年刊改為季刊,2005年改為雙月刊,並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批正式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學報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重慶維普》全文收錄,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數據來源期刊,《全文報刊索引》源期刊。
9.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在哪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在青島市四方校區,具體位置在四方區撫順路。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簡介】: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青島理工大學下屬學院,歷經建築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學院三個階段,於1953年設立土木科,於1978年設立本科專業,199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規模】:
本科專業:1、土木工程(本科一批錄取)
2、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一批錄取)青島理工大學碩士點: (1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授予權)
土木工程
(7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授予權)
1、結構工程
2、岩土工程
3、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4、橋梁與隧道工程
5、地質工程
6、材料學
7、港口與海岸工程
博士點:結構工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
山東省重點學科:1、結構工程
2、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設有結構工程研究所、道橋與軌道交通研究所、建築材料研究所、工程災害與防護工程研究所、土木工程鑒定加固中心等科研機構。另外,山東省岩體損害防護與地表沉陷治理、山東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山東省地質環境與效應三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青島市建築材料行業技術中心掛靠我院。
學院全員隊伍共91人,有博士和在讀博士34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學歷者佔90%。其中外聘院士4人,教授30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8人。隊伍中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5人,青島市技術拔尖人才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