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分級表
⑴ 地質災害的分級
地質災害分級是以等級的方式劃分一次地質災害事件的活動程度或破壞損失程回度。根據災害活動的強度、規模、答速度等指標反映地質災害的活動程度稱為災變分級(表1-2);根據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等指標反映地質災害破壞損失程度稱為災度分級(表1-3);在災害活動概率分析基礎上,核算出來的期望損失級別劃分,稱為風險分級(表1-4)。
表1-2 常見地質災害災變分級
續表
表1-3 地質災害災度分級
表1-4 地質災害風險分級
⑵ 地質災害的分級標准
按危害程度復和規模製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
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
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中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小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⑶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級
地質災害危險性是指地質災害危險源危險區范圍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地質災害評估等級劃分為三級,是根據擬建工程的重要性和評估區地質環境復雜程度來綜合確定的。
⑷ 地質災害分幾個級別各自程度如何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版釋放的能量權多少來確定的。震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通常把小於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於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 1.0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900倍。比如說,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一個7級地震相當於30個6級地震,或相當於9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屬於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其中震級大於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⑸ 中國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劃分標准它與地質災害風險性的關系
①中國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劃分標准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危險性等級劃分標准進行危險性評判。
②風險性是概率。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危險等級的概率。
⑹ 中國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劃分標准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劃分標准進行地質災害危險等級判定。即根據災情大小或險情大小進行地質災害危險等級評判。
⑺ 下面兩張地質災害風險評判圖(表),你認為那張是對的
左圖不來是概率,不是風自險,是錯的。
①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危險等級是根據地質災害險情大小來判定的。
②險情計算公式:
地質災害危險區內:
受威脅人數=∑人易損系數×計算單元人口密度值×計算單元面積;
受威脅財產=∑物易損系數×計算單元財產密度值×計算單元面積。
易損系數=承災體損毀率=易損性。
地質災害危險性中包含了地質災害易損性,它們是包容關系,非獨立變數。
③圖表中查出的風險性,其實質是地質災害危險性。
右圖是概率,是風險牲,是對的。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危險等級)的概率。
⑻ 有申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分級分類標准嗎
你說了那麼多沒有說到點子上,看來你是一個外行,你所說的是專申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資屬質,只有資質的才能進行評估這項業務。
至於你所說的那些技術人員的問題,你可以具體了解一下,沒有按照要求的那麼多的技術人員,可以採用外聘的方法來補充。但是,你最起碼的要有人員能夠做這些事情,當然也可以承包後請人做。最關鍵的不是填寫那些數字的問題,最關鍵的在於你的申請會不會被批准,需要做一些工作的。我只能告訴你這么多,努力吧,希望你能夠申辦成功。
⑼ 地質災害分級
地質災害分級是以等級的方式劃分一次地質災害事件的活動程度或專破壞損失程度。有災變分級屬、災度分級和風險分級三種方案。根據災害活動的強度、規模、速度等指標反映地質災害的活動程度稱為災變分級(表1-2);根據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等指標反映地質災害破壞損失程度稱為災度分級(表1-3);在災害活動概率分析基礎上核算出來的期望損失級別劃分稱為風險分級(表1-4)。
表1-2 常見地質災害災變分級
表1-3 地質災害災度分級
表1-4 地質災害風險分級
(據張梁等,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