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政府地質災害搬遷書
『壹』 因為地質災害山體滑坡,政府要求搬遷,可以現在政府說又取消了,可以這樣嗎
我們也遇到過,但最後卻不了了之
『貳』 關於地質災害引發的搬遷國家有沒有具體的補償標准
您好,可以要求其根據面積大小支付補償款的
『叄』 老家因為地質災害而搬遷至另一個城市,居住多年後遇到政府徵收,拿到的賠償標准能和當地的村民一樣嗎
你可以收集現場的證據鏈來證明,然後發到網上讓網友支持你們!也可以錄音錄像他們政府!這種情況無間道最好使!
『肆』 有關人為的地質災害政府要求住戶搬遷應該補償多少金額
其實確實不合理,農民一旦離開了他們自己的土地,又沒有新的土地給他們種菜之類的,專他們真不知屬道能幹嘛,會幹嘛,這個是政府自己沒有做好,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沒有考慮到老百姓的生存問題。即使每人2.2萬也不多啊。
除非政府答應你們給房子住,並解決起碼一兩個人的就業問題,不然真不能活了。
樓主約好幾家幾戶聯名可以到政府溝通溝通,或者到市裡甚至省里上訴,不然太不公平了,窮的越來越窮,富得越來越富!
『伍』 信息專報中地質災害基本情況,存在困難及對策建議怎麼寫
七、地質災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地質災害底子急待查清,市級防治規劃急需編制。
目前,我市祁陽、東安、零陵、道縣4個縣區己完成地質災害普查工作,新田、江永兩縣正在開展地質災害普查工作,其餘5個縣區尚未開展此項工作,導致全市地質災害底子不清,防災工作缺乏針對性,同時影響了市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今年省國土資源廳已同意支持永州完成全市地質災害普查工作。建議市政府將去年擬安排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經費落實到位,確保規劃編制工作順利完成。
2、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嚴重
我市礦產資源開發歷史悠久,地質環境遺留問題較多。近年來,受利益驅動,無證開采、濫采亂挖等違法采礦現象屢禁不止,一些礦區已是千蒼百孔,留下嚴重的安全隱患,汛期極易引發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嚴重危害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建議進一步加大礦產資源開采秩序治理整頓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行為。
3、地質災害防治經費嚴重不足
全市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380餘處,大部分地質災害隱患點急需治理,治理任務艱巨,治理資金缺口很大。尤其是江華縣蔚竹口鄉政府駐地滑坡和兩岔河鄉俊山村滑坡、祁陽縣內下林場內下村滑坡和潘市鎮高山村滑坡、雙牌縣城文化西路滑坡和茶林鄉中學滑坡、藍山縣毛俊鎮龍江村滑坡、零陵區梳子鋪鄉木塘村滑坡、東安縣城青山塢滑坡等9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存在較大險情,急需採取工程治理或應急處理措施。建議市、縣兩級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加大防治資金投入力度。
4、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技術力量薄弱
目前,我市地質環境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業務水平與地質環境管理工作不相適應,加之尚未設立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管理的技術機構——地質環境監測站,日常技術工作依賴從409隊和煤勘三隊臨時抽調技術力量來完成。為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正常開展,建議市政府批准設立地質環境監測站和配備必要的專業技術人員。
八、地質災害防治對策與建議
1、深入開展地質災害法律宣傳,增強全社會的防災意識。
通過出動宣傳車、發放宣傳資料、在地質災害危險地段的醒目位置粉刷警示標語、在地質災害易發區懸掛警示橫幅、發放防災明白卡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災知識,增強全社會的防災意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自救能力。
2、進一步完善以群測群防為重點的地質災害監測網路。
繼續完善以鄉(鎮)、村、組為基礎,群眾與專家相結合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網路。各鄉(鎮)、村、組要落實專門聯絡員,明確各個隱患點的監測人。加強與建設、水利、交通、氣象等部門的聯系,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依靠鄉鎮人民政府和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發揮它們在防災中的主力作用。要鼓勵單位和個人提供地質災害前兆信息,使群測群防網路真正發揮作用。
3、完成地質災害普查和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工作。
為推進我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體系建設,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級政府要把地質災害調查和防治規劃編制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地質災害調查和防治規劃編制工作的領導,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保障,確保此項工作順利完成。市縣兩級國土資源部門要盡快行動起來,收集規劃材料,確定規劃編制單位,落實項目經費。
4、建立健全資金投入長效機制,加大地質災害防治投入力度。
我市地質災害多,防治經費缺口大。各級各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切實加強地質環境管理工作。廣泛籌措資金,加大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投入力度。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對嚴重地質災害隱患點及時進行治理,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是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把防治經費列入政府財政預算;二是對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按照「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誘發單位出資治理;三是建議出台政策,從土地出讓金收入和礦業權出讓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專門用於地質災害防治。
5、建立地質災害搬遷補助和應急救助機制。
過去一段時間,地質災害防治以工程治理和應急處理等工程措施為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資金投入大,資金供需矛盾突出。用有限的資金來治理大量的地質災害隱患,採取搬遷避讓和應急救助是一條切實可行的措施。建議建立地質災害搬遷補助和應急救助機制。
6、加強采礦行為監管,嚴格執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制度。
加強礦山地質環境的監管,督促采礦權人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方案實施地質環境保護,拒不恢復或治理的,責令限期恢復和治理,逾期不執行的,責令停止開采,情節嚴重的,吊銷采礦許可證。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繳存力度,切實督促采礦權人繳存備用金,對不繳存或不足額繳存的,不得發放采礦許可證或辦理延續登記。
7、認真做好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
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和《建設用地審批辦法》的規定,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防止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凡不按規定提交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不得辦理用地審批或采礦許可證。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及城鎮居民建房的指導,防止將房屋建在地質災害易發地段。
『陸』 地質災害搬遷避險補助申請報告怎麼寫
申請書是個人、單位、集體向組織、領導提出請求,要求批准或幫助解決問題的專用書信。
分類:
申請書的使用范圍相當廣,種類也很多。按作者分類,可分為個人申請書和單位、集體公務申請書。按解決事項的內容分類,可分為入團、入黨、困難補助、調換工作、建房、領證、承包、貸款申請書等。
注意事項:
(1)申請的事項要寫清楚、具體,涉及到的數據要准確無誤。
(2)理由要充分、合理,實事求是,不能虛誇和杜撰,否則難以得到上級領導的批准。
(3)語言要准確、簡潔,態度要誠懇、朴實。
格式與範文分析:
(1)標題
有兩種寫法,一是直接寫「申請書」,另一是在「申請書」前加上內容,如「入黨申請書」、「調換工作申請書」等,一般採用第二種。
申請書
(2)稱謂
頂格寫明接受申請書的單位、組織或有關領導。
尊敬的校領導:
您們好!
(3)正文
正文部分是申請書的主體,首先提出要求,其次說明理由。理由要寫得客觀、充分,事項要寫得清楚、簡潔。
(4)結尾
寫明慣用語「特此申請」、「懇請領導幫助解決」、「希望領導研究批准」等,也可用「此致」「敬禮」禮貌用語。
此致
敬禮!
(5)署名、日期
個人申請要寫清申請者姓名,單位申請寫明單位名稱並加蓋公章,註明日期。
『柒』 國家對滑坡搬遷的政策
由山體滑坡造成搬遷補償標准一般由地方政府制訂的,國家沒有統一的標准,要依據地區的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情況而定。
以重慶市為例:
根據《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管理辦法》和《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區級搬遷避讓安置補助採取定額方式。
按照每1戶2萬元(以房屋所有權證為分戶依據)的標准對搬遷避讓群眾進行補助。搬遷戶可按程序自願向澄江鎮政府申請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由澄江鎮報批准後,按照2萬元/戶標准給予地質災害搬遷避讓補助。
(7)建議政府地質災害搬遷書擴展閱讀
根據《《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實施
(一)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承擔單位的確定以及項目技術成果和概算審查,並下達治理工程項目任務書。
(二)省財政廳負責項目預算審查。各項目以經審定的預算作為確定招標控制價和合同簽訂、工程結算辦理的依據。
(三)由市、縣組織實施的地質災害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符合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要求的,可依照相關程序,直接轉入下一階段工作。
(四)設計變更。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施工圖設計和預算。確需變更的,應由具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編制設計變更報告並經監理單位認可,由相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經原施工圖設計審核單位審核合格後批准。
其中,對Ⅰ類變更按程序經市國土局初審同意後轉報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省財政廳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對Ⅱ類變更按程序經相關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後轉報市國土局批准,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施工圖設計變更類型劃分見附件2。
(五)結(決)算審查。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完工並經初驗合格後,項目建設單位應及時向省財政廳申報工程結算和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
省級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的實施參照上述程序執行。
第十二條跨區(市)縣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實施
(一)市國土局負責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承擔單位的確定以及項目技術成果和概算審查,並下達治理工程項目任務書。
(二)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項目預算審查。各項目以經審定的預算作為確定招標控制價和合同簽訂、工程結算辦理的依據。
(三)設計變更。跨區(市)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施工圖設計和預算。經監理單位認可確需變更的,應由具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編制設計變更報告,由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經成都市地質環境監測站審核合格後批准。
其中,對Ⅰ類變更按程序經相關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後轉報市國土局批准,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對Ⅱ類變更按程序由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區(市)縣發改或財政主管部門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施工圖設計變更類型劃分見附件2。
(四)結(決)算審查。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完工並經初驗合格後,項目建設單位應及時向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申報工程結算和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
市級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的實施參照上述程序執行。
『捌』 請問地質災害(政府強力要求搬遷的農家戶)國家是怎樣補貼的
其他回答
地質災害搬遷是必要的,群眾的生命安全為重,補償沒有統一的標准,各地執行不一致,要看中央或地方劃撥的經費。
『玖』 我們這地質災害政府補貼太少,大家無辦法搬離,大家只能原地居住,如發生傷亡政府有則認嗎
這種的話,一般來說,政府責任會很小。
原因:首先,你家附近有地質專災害,政府是盡屬了告知義務的;政府給你規劃成避險搬遷,你拒絕搬遷,是你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工程不同於征地拆遷,地質災害本身屬於自然因素,人力無法避免災害的發生,造成搬遷的主體是「自然」。而征地拆遷不同,是政府為了城市發展造成搬遷,主體是"政府"。因此,拆遷出事的話,責任一般在政府,地質災害搬遷就不是。
國家對地災防治工作只是對已發現的災害進行防治(防:監測+預警+緊急情況撤離,治:工程治理+避險搬遷)。你家這種情況,災害已發現,政府落實了監測手段、落實了搬遷政策,然而你拒絕搬遷,政府就只能繼續監測,不可能採取治理措施。因為一般採取搬遷手段的災害點,威脅對象(群眾)是較單一的(只威脅少數人),國家只能投資進行鼓勵搬遷給予補助,一般不會採取治理措施。這就好比,你家買菜,一般不會花幾百元的錢去買一斤黃瓜(話不好聽,道理是這樣),這樣劃不來。
另外,你自己也應該很清楚,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資金性質是「補助」,而不是「補償」,相信從字面意思,你應該能夠理解二者的區別了
『拾』 政府下達地質災害隱患點房屋搬遷通知書,有補貼嗎,怎麼補貼
地質災害隱患點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專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屬災情四級。而地質災害危險區是指已經出現地質災害跡象,明顯可能發生地質災害且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區域或者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