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醫院
Ⅰ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醫院網址是多少
校醫院沒有網址吧,都是庸醫
Ⅱ 關於印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計劃生育管理規定》的通知
(中地大京發〔2012〕26號)
各單位、各部門:
現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計劃生育管理規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並遵照執行。
附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計劃生育管理規定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年4月24日
附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計劃生育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公安部《關於高等學校在校學生計劃生育問題的意見》,切實做好我校在校學生計劃生育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和《北京市關於高等學校在校學生計劃生育問題的實施意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學校人口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負責對全校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進行領導和協調,根據在校學生實際情況,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及咨詢指導,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切實做好在校學生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
第三條 學校和各二級單位黨政負責人是本單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加強對在校學生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將學生婚育情況管理工作納入本單位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考核。
第四條 在校學生應自覺遵守人口和計劃生育相關法律法規,集中精力完成學業,慎重考慮結婚、生育問題,自覺實行計劃生育,提倡晚婚晚育。
第二章 管理和服務機構
第五條 學校成立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設置計劃生育辦公室,負責學校人口和計劃生育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條 學校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實行綜合治理,計劃生育辦公室協調校醫院、學生工作處、團委、研究生院、教務處、保衛處、財經處和各學院等相關單位、部門,共同做好在校學生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管理服務工作。
第七條 校醫院做好計劃生育技術咨詢、指導和服務工作,結合校情制定、修改相關管理文件。
(一)承擔與計劃生育知識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的教學任務,做好計劃生育政策、避孕節育、生殖和性健康等方面知識的宣傳普及。
(二)制定並落實好已婚學生的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對已婚學生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及醫療費用報銷,按北京市和學校相關規定執行。
(三)建立孕產婦母嬰健康檔案,承擔嬰幼兒預防接種及健康體檢,為懷孕學生出具妊娠證明。
第八條 學生工作處配合計劃生育辦公室做好在校學生的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管理工作,結合校情制定、修改相關管理文件。
(一)承擔在校學生和檔案在校保留三年的「村官」的計劃生育相關工作,維護女生合法權益。
(二)建立在校學生婚育狀況登記備案制度,及時審核學院和計劃生育辦公室提交的學生婚育材料並存入本人人事檔案。
(三)按照有關規定,協助相關部門對在校期間違法生育的學生進行處理。
第九條 教務處、研究生院、團委協助計劃生育辦公室利用各種媒體做好學生計劃生育宣傳和教育工作,結合校情制定、修改相關管理文件。開設與計劃生育知識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程,為懷孕學生辦理休學、復學、保留學籍等手續。
第十條 保衛處負責辦理集體戶口學生婚育狀況變更登記及戶口卡的管理工作,為學生管理部門和計劃生育部門提供戶籍相關信息。
第十一條 財經處負責把已婚學生計劃生育服務中屬於國家規定的免費基本項目經費和在校學生計劃生育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根據在校學生人數和計劃生育工作量適當增加經費投入,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第十二條 各學院負責建立在校已婚學生婚育狀況管理制度,負責本單位學生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服務工作;負責學生婚育狀況備案、審核和變更;負責學生婚育狀況證明的辦理;負責協助教務處、研究生院辦理學生因生育休學、復學、保留學籍等相關事宜。
第三章 婚育狀況登記備案程序
第十三條 學校計劃生育辦公室應督促學生管理部門建立在校學生婚育狀況登記備案制度。
(一)符合法定婚齡需辦理結婚登記或婚姻變更登記的在校學生,按國家《婚姻登記條例》辦理登記(變更)手續。
(二)新生入學時須到所在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進行婚育狀況登記備案,如實填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登記表》。
(三)學生在校期間婚育狀況發生變化(結婚、離異、喪偶、再婚),本人需持結婚證、離婚證、配偶死亡證明等材料到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和保衛處戶籍科辦理婚育狀況變更登記。
(四)已婚學生在校期間要求生育者,到所在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和學校計劃生育辦公室辦理相關手續。
(五)各學院在學生畢業前3個月,將在校期間未生育學生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登記表》及名單提供給計劃生育辦公室進行審核;在畢業前2個月,計劃生育辦公室將所有學生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登記表》及《生育服務證》等相關材料提供給學生工作處,由學生工作處統一將所有材料存入本人人事檔案(夫妻雙方均為在校學生同時存入雙方檔案)。
(六)學生在校期間要求開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證明》者,由學院協助計劃生育辦公室辦理相關手續;學生畢業後要求開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證明》者,須持加蓋現存檔單位公章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登記表》復印件,到學校計劃生育辦公室辦理相關手續;未按要求備案的學生,計劃生育辦公室和學生管理部門不負責出具相關證明。
第四章 在校學生生育審核原則
第十四條 本規定中的「生育」為「夫妻雙方生育第一個子女」。在校學生生育子女,應按規定在懷孕前向所在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和計劃生育辦公室同時提出書面申請,符合條件的,經學校同意後及時辦理《生育服務證》。
第十五條 為保證母嬰健康,保持學校正常科研教學秩序,建議已婚女生懷孕、生育期間辦理休學手續。對於已婚學生合法的生育,學校不得以其生育為由予以退學。
第十六條 已懷孕新生應暫緩入學,本人需及時辦理保留一年入學資格手續,辦理手續時須出具原籍或原單位婚育情況證明。保留入學資格期間,學校不負責開具婚育情況證明。
第五章 辦理《生育服務證》程序及要求
第十七條 在校學生辦理《生育服務證》程序
(一)夫妻雙方均為在校學生,且戶口都是高校集體戶籍的,在女方高校集體戶口所在地辦理《生育服務證》。
(二)夫妻一方是高校集體戶口、另一方是常住戶口(或非高校集體戶口)的,在常住戶口(或非高校集體戶口)所在地辦理《生育服務證》。
(三)夫妻雙方均為本市非高校集體戶口的在校學生,按本市常住戶口和《北京市生育服務證管理辦法》的要求,在女方戶口所在地辦理《生育服務證》。
(四)夫妻一方為現役軍人,一方為高校集體戶口的,在女方部隊駐地或女方高校集體戶口所在地辦理《生育服務證》。
第十八條 在校學生辦理《生育服務證》要求
(一)夫妻雙方均為高校集體戶口的在校學生,經學校同意生育第一個子女者,女方到所在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如實填寫在校學生《生育服務證》申請表,經所在學院審核並加蓋公章後,到計劃生育辦公室辦理相關手續。
(二)辦理《生育服務證》時應向計劃生育辦公室提交以下證明材料:
1.本人所在學院審核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登記表》、所在學院及配偶單位出具的《婚育狀況證明》和婚後所有任職單位或原畢業學校出具的《婚育狀況證明》各一式兩份。
2.夫妻雙方《身份證》、《結婚證》、變更婚育狀況後的《戶口卡》原件。
3.在校學生原戶籍地為外省市的,需同時提供夫妻雙方原戶籍地村(居)、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婚育狀況證明》。
(三)辦理高校集體戶在校學生《生育服務證》的,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在第三頁「計生委意見」註明:此證不作入戶證明使用,不蓋章。
(四)已婚學生夫妻雙方應妥善保存《生育服務證》及子女相關證明材料,以做子女戶口辦理或遷移時用。
(五)根據政策規定,符合生育條件但不在我校辦理《生育服務證》的在校學生,需開具《婚育狀況證明》者,須向計劃生育辦公室提供以下材料,方可出具相關證明。
1.本人所在學院審核並蓋章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登記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校學生婚育狀況證明》和婚後所有任職單位或原畢業學校出具的《婚育狀況證明》各一式兩份。
2.夫妻雙方《身份證》、《結婚證》、變更婚育狀況後的《戶口卡》原件。
(六)已辦理《生育服務證》的學生應及時向計劃生育辦公室反饋《生育服務證》編號,完善相關檔案。
第六章 《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辦理程序
第十九條 雙方均為高校集體戶口或非高校集體戶口的學生生育的,在校期間不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在校學生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
第二十條 一方為本市常住戶口、一方為高校集體戶口的在校夫妻生育的,可以在本市常住戶口方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第二十一條 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需向計劃生育辦公室提供夫妻雙方《身份證》、《結婚證》、子女《出生醫學證明》及《戶口本》原件進行審核。
第七章 新生兒戶口申報相關手續
第二十二條 關於已婚學生子女戶口具體申報手續,按照《北京市關於高等學校在校學生計劃生育問題的實施意見》(京人口發〔2008〕12號)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八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三條 學生在校期間違法生育的,按照戶口所在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進行處理,學校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處分;違法生育的黨員,應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處理。
第二十四條 學校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對相關部門的在校學生計劃生育工作進行考核,對積極配合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第九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本規定適用於具有我校學籍的全日制在校學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後和檔案在學校保留三年的「村官」,不包括已經畢業後戶口、檔案滯留在學校超過兩年的人員。
第二十六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由學校計劃生育辦公室負責解釋。
Ⅲ 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有沒有醫務室
有的 在東區研究生院裡面 從東二門直走就到了
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辦學。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1年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校醫院
在東區。
既然不知道校醫院,我想你應該也不知道西二門在哪吧,從西二門出來,一直走,過馬路,進東2門直走200米,路左邊就是校醫院了!
Ⅵ 關於印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周年校慶活動應急預案》的通知
(中地大京校慶發〔2012〕5號)
各單位、各部門:
現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活動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並遵照執行。
附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活動應急預案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領導小組
2012年8月27日
附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活動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工作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把安全穩定作為硬任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快速、及時、妥善處理好校慶日期間發生的重大突發事件,做好應急處置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保護師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學校的財產安全,確保我校建校60周年慶典系列活動的順利舉辦。
(二)工作內容
校慶重大突發事件指校慶慶典活動期間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或危及社會治安的事件。按照校慶活動重大突發事件的性質、演變過程和發生機理,主要有以下五類。
1.政治穩定事件
2.突發食物中毒事件
3.突發傳染性疾病事件
4.突發火災事件
5.突發踩踏事件
(三)工作機構
根據工作需要,成立校慶活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如下:
組長:王鴻冰 鄧軍
副組長:劉志方 謝學文
成員單位:校慶辦,黨辦、校辦,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委保衛部(處),黨委武裝部,紀委辦公室、監察室,後勤處,後勤集團,體育部,體育館,國際會議中心,校醫院,各學院。
(四)工作原則
1.「統一指揮,快速反應」的原則。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活動突發應急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全面負責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形成處置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
2.「以人為本,安全優先」的原則。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組織救治。切實履行學校對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安全穩定工作承諾,把保障師生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二、應急響應
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單位應當按照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協調配合的原則,根據五類突發性事件,分別作出如下應急響應。
(一)政治穩定事件
1.建立情報信息網路。各級黨組織要及時把握師生員工的思想動態,獲得各類信息,並將獲得的各類信息及時准確地向黨委保衛部(處)和黨辦校辦匯報。
2.實行領導帶班和部門值班制度。從2012年10月18日起至10月21日,各單位、各部門黨政領導及成員帶班,負責巡視、檢查,掌握穩定動態。
3.加強對重點人員的排查及控制。黨委保衛部(處)通過排查手段,密切注視外來重點人員,做好重點人員檔案,並控制重點人員;要充分履行職責,防止外來人員搞串聯,煽動鬧事。
4.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後勤保障組在維穩期內,要安排好值班人員,保證水電保障工作正常運行;物業管理及維修要及時到位;對群眾提出的合理意見和要求,凡能解決的應及時解決,對確實難以解決的問題,應向群眾做好說明解釋工作。要認真做好膳食供應,保證飲食品種齊全,禁止發生飲食安全事故,對發生此類問題,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5.加強對校園網路的監管。信息網路中心要安排好人員值班,對校園網路進行全面監控,對網上出現的不健康內容和反動宣傳材料要及時刪除;宣傳部要對廣播台、演播室、宣傳欄嚴格管理。
6.對出現影響校園穩定的因素,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發現群體性事件,各相關黨組織要及時向黨辦校辦和黨委保衛部(處)報告,並迅速趕赴現場,把聚鬧事的群體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並及時予以勸阻和制止;發現有人張貼煽動性標語、傳單,黨委保衛部(處)要及時將其帶離人群,依法處理;對因生活方面,如水電、伙食等誘發事件,有關部門及人員應及時出動進行疏導教育,相關單位負責人應全力配合,及時解決。
(二)突發食物中毒事件
1.嚴格信息報告制度。由校醫院和黨辦校辦分別向衛生部門和校領導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食物中毒的時間、中毒人數、主要中毒症狀,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中毒的發展趨勢以及採取的措施和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
2.做好患病校友和學生的救治工作。由校醫院密切觀察病情,對患病的校友和學生按情況輕重進行處理;症狀較輕的由校醫院治療;症狀嚴重的由輔導員老師或學生志願者護送到就近醫院救治;如果中毒校友和學生人數較多,與120中心聯系,請醫院派人到學校急救。
3.做好學生穩定工作。黨委學生工作部(處)立刻召開全校輔導員會議,說明情況,同時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了解學生動態,穩定學生情緒,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另外,進行相關食品衛生知識宣傳教育。
4.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後勤集團應將食堂中毒現場保護好,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或原料、盛裝可疑食品的容器、工具、用品;保留病人糞便、嘔吐物(最好是用葯前)。協助衛生部門做帶菌檢查和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做好新聞媒體工作。由學校新聞發言人接待新聞媒體采訪,及時准確公布事故的真相,表明學校的立場和態度,公布已採取的措施。
6.做好學生家長接待工作。由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和相關學院做好家長接待工作。
(三)突發傳染性疾病事件
1.嚴格信息報告制度。由校醫院和黨辦校辦分別向衛生部門和校領導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現傳染病的時間、人數以及採取的措施和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黨辦校辦和校醫院還應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衛生部門報告已發現的疫情。
2.做好患病校友和學生的救治工作。迅速將發病的人員送到就近醫院(北醫三院等)診治處理,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
3.整理發病人員資料。主要包括病人,尤其是第一例病人的姓名、性別等詳細信息及發病時間、主要症狀等,為專業防疫人員進一步調查做好准備。
4.做好教室、寢室等場所的空氣消毒和通風工作。
5.保護易感者。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做好易感者與傳染源的隔離工作,以及開展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6.做好新聞媒體工作。由學校新聞發言人接待新聞媒體采訪,及時准確公布事故的真相,表明學校的立場和態度,公布已採取的措施。
(四)突發火災事件
1.做好應對措施。由黨委保衛部(處)迅速查明火源,想盡一切辦法切斷火源。同時,組織應急救火小隊根據起火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救火措施。如果火勢較大,短時間無法滅火,由黨委保衛部(處)迅速撥打119,申請救援。
2.做好疏散工作。由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和黨委保衛部(處)共同配合,迅速組織現場人員有序撤離與疏散,防止發生踩踏事件。
3.做好信息報告工作。由黨辦校辦和黨委保衛部(處)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報告已發現火災事故情況。同時全面准確地向校領導匯報整個事件情況。
4.做好新聞媒體工作。由學校新聞發言人接待新聞媒體采訪,及時准確公布事故的真相,表明學校的立場和態度,公布已採取的措施。
(五)突發踩踏事件
1.做好應對措施。由黨委保衛部(處)迅速控制人員進入現場,如遇不可控制由黨委保衛部(處)迅速撥打110,申請救援。
2.做好疏散工作。由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和黨委保衛部(處)共同配合,迅速組織現場人員有序撤離與疏散,防止繼續發生踩踏事件。
3.做好信息報告工作。由黨辦校辦和黨委保衛部(處)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報告踩踏事故情況。同時全面准確地向校領導匯報整個事件情況。
4.做好新聞媒體工作。由學校新聞發言人接待新聞媒體采訪,及時准確公布事故的真相,表明學校的立場和態度,公布已採取的措施。
三、應急保障
(一)落實保障
本預案由各工作組負責人組織本部門人員學習並做好相應的准備。承擔應急任務的部門就可能發生的事件在9月30日前至少完成一次演練。
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對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推諉責任,處置失當的相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二)通信保障
由後勤保障組加強與通信管理部門的聯絡,保障重大突發事件現場通信暢通,確保與外界的聯系。
(三)交通保障
由黨辦校辦、後勤保障組做好調集校內的所有車輛的准備,保障重大突發事件的車輛調配。
四、附則
本應急預案解釋權歸60周年校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附近的醫院哪個口腔科比較好
近的話北醫三院就行了吧 ,怎麼說也是一個三級醫院
Ⅷ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到北京海淀醫院怎麼走
公交線路:307路,全程約4.3公里
1、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步行約150米,到達北京語言大學站
2、乘坐307路,經過6站, 到達海淀黃庄北站
3、步行約80米,到達海淀醫院
Ⅸ 能夠在中國地質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是十分不錯的體驗,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
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現有南望山校區、未來城校區等兩個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1435545平方米,校舍總面積807575平方米。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相關配套設施,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的環境。
2、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28635人,包括本科生18092人,碩士研究生7774人,博士研究生1764人,國際學生1005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6萬餘人。
3、有23個學院(所)、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
Ⅹ 校外人員可以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醫院就醫嗎
不行,要出示醫療卡或飯卡,外人沒有醫療卡